学术投稿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0-8578
  • 国内刊号:42-1241/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7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肿瘤学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2007年5期文献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检出人类多瘤病毒尿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潜伏于体内的人类多瘤病毒(HuPV)-BK病毒(BKV)和JC病毒(JCV)的激活情况.方法 连续采集41例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及10例正常对照的尿样本,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半巢式PCR鉴定BKV和JCV病毒株.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毒尿阳性的患者共33例(80%),其中出现BKV尿者15 人(45%)、JCV尿者3人(9%),在相同或不同时段尿样本中检出两株病毒者11人(33%),另外4人(12%)未能鉴定出病毒株;比较24例病人移植前、后病毒尿发生率,分别为19%、7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正常对照组没有检测到病毒(P<0.0001).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HuPV病毒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但影响因素仍不明确,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卢育洪;朱康儿;李扬秋;Wolfgang SIEGERT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肠癌组织中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相互间关系.方法 运用SP法结合图像分析,探讨HSP70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31例大肠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HSP70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5917±0.0678、0.3363±0.0485、0.1742±0.0193;癌组织中HSP70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7547±0.2732、0.5388±0.1542、0.3770±0.0682;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1).HSP70和p5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依从关系(P<0.01),二者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为0.795.结论 HSP70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二者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是细胞恶变的指标之一;他们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或者在大肠癌组织中可能存在着HSP70-p53蛋白的复合物形式.

    作者:胡文秀;杨成旺;欧阳晓晖;苏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磷酸化AKT、AKT2、PTEN在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AKT信号转导通路中有关蛋白磷酸化AKT(p-AKT)、AKT2及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及3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中p-AKT、AKT2、PTEN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AKT、AKT2在NSCLC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8%、91.3%,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肺组织中的0、5.7%(P<0.05).PTEN在NSCLC中低表达,阳性率47.5%,显著低于非肿瘤性肺组织中的94.3%(P<0.05).p-AK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AKT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100%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80.6%(P<0.05).PTE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AKT2与p-AKT呈正相关(rs=0.596,P<0.01).PTEN表达与p-AKT(rs=-0.240,P<0.05)、AKT2(rs=-0.326,P<0.01)呈负相关.结论 在NSCLC中存在AKT的活化,PTEN表达的丢失与AKT的活化有关,AKT2是PTEN的调节形式之一.

    作者:苗丽君;孙振涛;王静;吴秋歌;吴逸明;吴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酸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酸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含量,探讨GST-π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6例NSCLC,19例肺良性病变者(Benign lung diseases,BLD)及60例健康人血清GST-π含量,对46例NSCLC患者行诺维本加顺铂方案化疗两周期并判断疗效.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GST-π含量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者(P<0.05)及健康对照者(P<0.05).以正常对照组(-χ±2s,166.14ng/ml)为正常上限,NSKCLC患者阳性率为54.34%,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36.84%(P<0.05)及正常对照组3.33%(P<0.05).血清GST-π含量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4%,腺癌为52.00%,两者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ST-π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分期、性别无关(P>0.05).46例接受了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的NSCLC中,19例对化疗有效,总有效率41.30%.其中25例GST-π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中5例对含铂方案化疗有效,有效率20%.21例GST-π表达阴性的NSKCLC患者中14例对含铂方案化疗有效,有效率66.67%.两组间化疗效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ST-π可作为NSKCLC的肿瘤标志物,血清GST-π表达与NSKCLC组织学类型、分期、性别无关.NSCLC患者血清中GST-π的表达阳性者对含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低于GST-π的表达阴性者.GST-π的含量是一个有价值的可预测患者对含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的指标.

    作者:韩志刚;单利;刘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基莲心碱对乳腺癌MCF-7/Adr细胞MDR逆转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耐药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内ADM积聚浓度及mdr-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毒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ADM积聚浓度,RT-PCR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mdr-1/P-gp表达.结果 10μg/ml Nef+ADM组细胞的抑制率及细胞内ADM积聚浓度比ADM组高(P<0.01);20μg/ml Nef+ADM组细胞抑制率及细胞内ADM积聚浓度较5μg/ml异博定+ADM组及10/ag/ml Nef+ADM组均高(P<0.01).10μg/ml Nef+ADM组MCF-7/Adr细胞mdr-1 mRNA及P-gp表达比ADM组明显下降(P<0.01).20μg/ml Nef+ADM组细胞mdr-1 mRNA及P-gp表达较10μg/ml Nef+ADM组明显下调(P<0.01).结论 Nef能抑制耐药人乳腺癌细胞增殖.Nef能增加MCF 7/Adr细胞内ADM积聚浓度.Nef通过降低耐药人乳腺癌细胞mdr-1 mRNA及P-gp的表达逆转MDR.

    作者:黄程辉;曹培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桥蛋白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骨肉瘤中骨桥蛋白(OPN)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阐明骨桥蛋白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 OPN mRNA在58例骨肉瘤组织和25例瘤旁相对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OPN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5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OPN mRNA高表达率为81.0%(47/58),而25例瘤旁相对正常组织标本中OPN mRNA高表达率仅16.0%(4/25).OPN mRNA的表达与骨肉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范围、年龄以及GT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无关.58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复发23例,死亡8例.其中OPN mRNA高表达组47例中复发20例,死亡7例;而低表达组11例中复发3例,死亡1例.结论 骨肉瘤中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OPN mRNA的高表达反映了骨肉瘤病情的进展,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提示OPN可能是骨肉瘤的一种重要负性预后因子.骨桥蛋白在骨肉瘤远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海涛;郑启新;郭晓东;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咽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的突变

    目的 研究鼻咽癌中是否存在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β,polβ)的突变及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RT-PCR法(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法对26例鼻咽癌组织进行polβ基因突变研究.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polβ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率与癌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高分化(G1)、中度分化(G2)、低分化及未分化(G3)鼻咽癌组织中polβ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2.5%(2/16)、21.4%(3/14)、80%(8/10).G1与G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G1与G3、G2与G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测序结果表明,polβ基因的第454位核苷酸由T变为C,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14位氨基酸由Phe变为Ser;第466位核苷酸由G变为A,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18位氨基酸由Gly变为Glu;第148位核苷酸由A变为G,其氨基酸变异为第28位氨基酸由Asn变为Ser.结论 发现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多种形式的polβ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郑红;李明善;赵国强;董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和p53蛋白在5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NF-K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NF-κB p65与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 提示乳腺癌中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邓元;张学斌;王鸿雁;张冠军;张群岭;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石腊样本中HER-2基因的扩增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在临床病理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用FISH技术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检测50例乳腺导管癌石蜡包埋标本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以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6/50例HER-2蛋白表达阳性,其中强阳性5例,中度阳性9例,弱阳性2例;11/50(22%)例乳腺癌标本FISH技术检测HER-2基因扩增阳性,其中5/5为免疫组化HER-2蛋白强阳性病例;6/9为中度阳性病例,其中1例为17号染色体多倍体与HER-2基因扩增.HER-2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P<0.05).结论 FISH技术可稳定地检测用IHC确定的HER-2蛋白阳性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扩增状况,并用于临床赫赛汀分子靶向治疗病例的筛选.

    作者:吕亚莉;钟梅;赵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38MAPK在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与COX-2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细胞p38MAPK介导celecoxib(COX-2选择性抑制剂)抗肿瘤的作用及与COX-2的关系.方法 用MTT法检测celecoxib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COX-2和Phosph p38MAPK蛋白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elecoxib和SB203580(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作用后HT-2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p38MAPK和COX-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0.23±0.12)(0.95±0.14)相比,celecoxib可使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62±0.11),而使COX-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44±0.11);SB203580使p38MAPK(0.12±0.05)及COX-2蛋白(0.23±0.13)表达水平均降低;SB203580和celecoxib共同作用后,p38MAPK表达量介于celecoxib和SB203580作用之间(0.43±0.12),COX-2表达量下降为显著(0.15±0.10).celecoxib和celecoxib+SB203580 均可显著诱导HT-29细胞凋亡(P<0.01和P<0.05),与对照组(4.31%)相比,其凋亡率分别为40.95%、26.24%.结论 在HT-29细胞中,celecoxib 可通过活化p38MAPK而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p38MAPK是COX-2的上游激酶,COX-2的表达水平受p38MAPK调控,并且COX-2可能对p38MAPK有负反馈调节作用.celecoxib是通过COX-2及其以外的p38MAPK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

    作者:宋伟庆;刘玉;韦金英;周保军;韩彩丽;陈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肿瘤相关抗原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 应用ND-1单抗和抗CEA单抗对大肠癌细胞的标记情况对比,探讨LE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大肠癌细胞系LEA和CEA的表达.并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LEA和CEA单抗对大肠癌细胞系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其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LEA抗原在CCL-187、CX-1、CLone A和CCL-229细胞表达的阳性峰平均荧光强度呈递减趋势,并且强于CEA的表达量(P<0.01).LEA在高分化大肠癌细胞系CCL-187和CX-1高度表达,并且低侵袭大肠癌细胞系CCL-187和CX-1LEA表达量高于高侵袭大肠癌细胞系CLone A和CCL-229(P<0.01).ELISA检测表明,与抗CEA单抗相比,ND-1单抗对大肠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特异性结合力(P<0.01).LEA的表达阳性率随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P<0.01),而且对高分化腺癌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抗CEA单抗对高、中、低分化癌选择性相似(P>0.05).结论 LEA是更加特异的高分化大肠癌相关抗原.LEA可能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侵袭力、恶性程度有关,LEA可作为早期诊断和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

    作者:冯慧;伊德林;曾艳;刘芙蓉;方瑾;宋今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Met、TIMP2与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受体c-Met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癌、1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Met和TIMP2的表达,对结果进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c-Met表达依次增高,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越晚,c-Met表达越强.TIMP2表达CIN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到宫颈鳞癌又呈下降趋势,临床分期越晚,表达越弱.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c-Met表达增高,TIMP2表达降低,而两者均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c-Met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有关,TIMP2可能是宫颈鳞癌发展过程中的一早期事件.c-Met、TIMP2可成为判断宫颈癌转移、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作者:吴恒香;纪新强;周成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埃本膦酸钠对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埃本膦酸钠对肺癌细胞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贴骨接种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制作骨转移动物模型,皮下注射埃本膦酸钠干预,利用放射学检查及病理分析等手段观察埃本膦酸钠对肺癌细胞骨转移的干预效果.结果 放射学检查显示裸鼠接种H446细胞后引起明显的肿瘤性骨损伤,骨病灶处的99Tcm-MDP放射性浓聚,肿瘤细胞大量侵袭至骨髓腔中.经埃本膦酸钠干预后,此骨损伤病程被明显抑制.结论 埃本膦酸钠可明显地干预肿瘤细胞对骨的侵犯,减轻肿瘤引起的骨损伤,可作为一个治疗骨转移的选择药物.

    作者:俞惠新;王铁生;林秀峰;齐效君;谭成;陈波;张莉;曹国宪;王博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曲霉毒素G1长期灌胃对NIH小鼠肺泡上皮细胞SP-C和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曲霉毒素G1长期灌胃对NIH小鼠肺泡上皮细胞SP-C和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3组:AFG1小剂量组(3μg/kg组)、AFG1大剂量组30μg/kg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口灌胃NIH小鼠AFG1,对照组灌胃同等容量生理盐水,3次/周,连续灌胃24周.实验第58周处死实验动物,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特异分化标志物SP-C蛋白和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剂量AFG1组和大剂量AFG1组肺泡上皮细胞SP-C标记指数分别为(31.63±5.51)%和(33.58±4.84)%明显高于对照组(19.72±1.92)%,P<0.01.小剂量AFG1组和大剂量AFG1组肺组织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27.64±9.22)%和(30.08±9.3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89)%,P<0.01.结论 黄曲霉毒素G1长期灌胃NIH小鼠可以促进肺泡上皮细胞中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特异分化标志物SP-C和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抗原PCNA的表达.

    作者:申海涛;张祥宏;黄向华;李月红;邢凌霄;严霞;王俊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EphA2、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和VEGF在6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NSCLC中EphA2和VEGF呈高表达.Eph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分型、分化程度无关,但是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显著性差异.EphA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phA2可与VEGF结合作为判断NSCLC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及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王小莉;陈金华;龚兴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RASSF1A和p16转录本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

    目的 研究RASSF1A和p16基因在国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转录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其转录失活的机制,为NSCLC的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分析96例NSCLC及远癌正常肺组织中RASSF1A和p16基因mRNA的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 (1)53.12%(51/96)的NSCLC中RASSF1A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36.46%0(35/96)的p16表达下调或缺失,而远癌正常肺组织均表达良好.(2)96例NSCLC中RASSF1A甲基化率48.96%(47/96),该基因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的51例中39例(76.5%)出现甲基化,表达正常的45例中8例(17.8%)出现甲基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NSCLC中33例(34.38%)检测到p16启动子区甲基化,p16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的35例中20例(57.1%)出现该基因CPG岛的甲基化,而表达正常的61例中13例(21.3%)出现甲基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96例远癌正常肺组织均未检测到此两基因启动子有甲基化.结论 RASSF1A和p16基因mRNA在国人NSCLC中较高比例的表达下调或缺失;甲基化可能是两基因表达失活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桂芝;吴逸明;杨继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Ⅰ期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评价和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对Ⅰ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方法 对41例Ⅰ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用kap-lan-Meier统计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对预后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1%、90.2%、80.5%.平均生存时间49.5月.中位生存时间56个月.治疗副反应轻微.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肿瘤数目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对Ⅰ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段,肿瘤数目、肿瘤直径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洪波;陈龙华;吴德华;曹小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环氧化酶-2和E-钙黏素与胰腺癌的关系

    0 引言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大多数人类肿瘤中过表达,其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1];E-钙黏素(E-cadherin,E-cad)在介导上皮细胞的正常粘附、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2],E-钙黏素在胰腺癌组织中可见异常的表达、低表达或不表达,这种表达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E-钙黏素介导的细胞粘附功能的改变,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分期有显著关联.

    作者:刁红亮;丁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融合蛋白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0 引言蛋白质体外表达及其对于蛋白质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科学发展到后基因时代的主题.

    作者:马海智;王秦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蛋白质芯片与ELISA法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蛋白质芯片与EUISA法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分别应用蛋白质芯片和ELISA法测定分析50例PHC患者、17例肝硬化患者、16例肝炎患者和4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CA199、AFP和CEA的水平.结果 采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CA199、AFP及CEA等3项指标对PHC的诊断阳性率为78.00%,特异性为82.19%;而采用ELISA法结果为78.00%和75.3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2.95%(相关系数r=0.842,P<0.001).结论 蛋白质芯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并且较传统方法快速方便,可以作为检测标志物的常规手段之一.

    作者:郑航;左强;罗荣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肿瘤克隆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0 引言根据肿瘤的单克隆性,我们曾采用巢式PCR扩增DNA,用于研究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作者:于琦;牛昀;丁秀敏;于泳;史玉荣;肖绪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13例卵巢手术冰冻切片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0 引言卵巢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1],为提高卵巢肿瘤的治愈率和肿瘤病人的生存率,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率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00~2004年卵巢手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齐曼丽;陈寿松;任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后尿道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0 引言原发性尿道癌少见,我院发现原发性后尿道内神经内分泌癌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宇泽;朱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ZEBRA/IgG抗体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0 引言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原发感染人体后,在体内终生潜伏,但在某些情况下,外界因素的作用可使EB病毒被激活.

    作者:汤敏中;郑裕明;蔡永林;张晓光;成积儒;曾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0 引言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统计1995~2005年10年间,国内文献共报道73例,多为个案或小样本资料分析,缺少大宗病例报告,因此认识上明显不足,缺乏系统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匡黎;谢正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