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0-8578
  • 国内刊号:42-1241/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7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肿瘤学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2009年10期文献
  •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对乳腺癌细胞RECK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中RECK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转染MCF-7细胞.RT-PCR检测细胞mfn2和RECK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astern blot法检测mfn2及RECK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pEGFP-mfn2质粒的MCF-7细胞可以稳定高表达mfn2,RECK基因在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细胞中无表达,转染mfn2基因后RECK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mfn2基因可激活MCF-7细胞中RECK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勇;郑启昌;王尧;胡文君;胡青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K562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

    目的 探讨PTEN/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增殖、凋亡调控的研究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Ad-GFP)腺病毒,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通过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增殖指数,同时用细胞光镜、电镜形态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TEN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Bax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TEN及Akt、p-Akt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与Ad-GFP组相比,Ad-PTEN-GFP转染K562细胞后,细胞增殖受抑,增殖指数降低,凋亡率增加,p-Akt表达降低,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 mRNA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增加.结论 过表达PTEN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K562细胞系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成志勇;梁文同;牛志云;李颖军;尚雪飞;杨宁;焦婷;潘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hTERT启动子联合HSV-tk/GCV对人前列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omoter,hTERT)为启动子,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重组构建体Ad-hTERT-HSV-tk联合更昔洛韦(GCV)体内抗前列腺癌的活性.方法 建立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按不同浓度梯度Ad-hTERT-HSV-tk经尾静脉注射荷瘤小鼠后,腹腔注射同一浓度GCV,观察肿瘤体积、瘤重、肿瘤抑制率、肿瘤体积-时间曲线以及裸鼠生存期.评价Ad-hTERT-HSV-tk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在作用底物GCV存在条件下,Ad-hTERT-HSV-tk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移植瘤的体积和瘤重的抑制效应与Ad-hTERT-HSV-tk呈剂量依赖性增强,且未达量效平台期.将Ad-hTERT-HSV-tk和GCV分别单独应用,结果显示对肿瘤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TERT-HSV-tk联合GCV对前列腺癌具有明确的实验性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人类前列腺癌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运用前景.

    作者:齐进春;张勇;黎玮;蔡文清;王亚轩;刘凯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Trityl-L-Cysteine诱导HL-60细胞有丝分裂阻滞和凋亡

    目的 研究S-三苯甲基-L-半胱氨酸(S-Trityl-L-Cysteine,STLC)对急性白血病HL-60细胞有丝分裂阻滞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药物作用下HL-60细胞有丝分裂阻滞和凋亡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将HL-60细胞分成不加药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2.5、5、10、50、100 μmol/L)STLC加药组,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台盼蓝染色观察HL-60细胞活性变化,MTT法检测其对HL-60细胞的抑制效应,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及其核的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亚二倍体峰的变化,Annexin-v/PI双染检测药物处理前后正常骨髓细胞凋亡比率.结果 MTT和台盼蓝染色实验显示STLC抑制HL-60细胞生长并致其死亡;免疫荧光染色见核破裂及凋亡小体和细胞体积增大等典型有丝分裂灾变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表明STLC致HL-60细胞凋亡比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致G2/M期阻滞比率24 h和48 h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而72 h无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STLC处理早期即可致G2/M期有丝分裂阻滞和凋亡的同时发生,撤除药物作用后有丝分裂阻滞呈可逆性恢复,STLC作用下正常骨髓细胞凋亡比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STLC诱导HL-60细胞阻滞在G2/M期并致其凋亡,显示较强的抗有丝分裂和抗肿瘤效果,药物处理早期有丝分裂阻滞和凋亡同时发生提示尚有该药物作用新机制的存在.

    作者:王伦善;任维华;王保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莱菔硫烷对A549细胞株CYR6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A549细胞株CYR6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SFN对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用real-time PCR检测SFN干预的A549肺癌细胞株CYR61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SFN从40μM的浓度起开始出现细胞抑制效应,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效应,浓度越高抑制率越大;且40μM、80μM、100μM和160μM SFN等较大剂量在不同作用时间点具有时间效应关系,干预时间越长,抑制率越大.光镜下细胞形态:细胞在培养32 h后,25μM的SFN处理组部分A549细胞皱缩、变圆,折光性上升;50μM的SFN处理组皱缩细胞数目增多;75μM的SFN处理组细胞皱缩数目进一步增多,部分细胞漂浮,并可见细胞碎片.25μM和50μM浓度SFN干预组的CYR61基因表达量较高,25μM SFN组与50μM SFN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5μM SFN组和50μM SFN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FN在一定浓度下对A549细胞株起抑制作用,并对A549肺癌细胞株CYR61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可为食用十字花科类蔬菜预防肺癌提供依据.

    作者:杨国俊;张军;崔玲玲;赵玉霞;李文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硫化氢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肝肿瘤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体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后,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形态改变,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周期,DNA片段化检测细胞凋亡及不同浓度蛋白激酶抑制剂下硫氢化钠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在5 mmol/L~10-4 mmol/L不同浓度硫氢化钠作用下,人肝癌细胞均增殖,其中以1 mmol/L浓度的硫氢化钠效果明显;细胞周期中以G1为主.在1 mmol/L NaHS的培养下,受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抑制剂(Tyrphostin 47)预处理后,随着Tyrphostin 47浓度增加,细胞的生长愈受到抑制.结论 硫化氢能诱导培养的肝肿瘤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诱导细胞周期增殖,其中1 mmol/L浓度促细胞增殖作用明显.

    作者:刘安文;蔡婧;李宝金;傅华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溶瘤腺病毒介导RNA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抑制HeLa细胞生长

    目的 观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siRNA(hTERT-si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TERT-siRNA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溶瘤腺病毒ZD55-EGFP、表达hTERT-siRNA的增殖缺陷腺病毒AD-TERT-siRNA和增殖缺陷腺病毒AD-EGFP作为对照组.不同滴度四种病毒分别感染HeLa细胞,结晶紫法检测细胞毒作用,MTV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ICC)法分别检测hTERT的mRNA、蛋白质及抗原表达,Western blot和ICC法分别测定腺病毒E1A蛋白及抗原表达.结果 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细胞毒作用ZD55-TERT-siRNA>AD-TERT-siRNA和ZD55-EGFP>AD-EGFP;ZD55-TERT-siRNA和ZD55-EG-FP感染的HeLa细胞表达E1A;抑制hTERT表达作用依次为ZD55-TERT-siRNA>AD-TERT-siRNA>ZD55-EGFP、AD-EGFP.结论 溶瘤腺病毒介导RNA干扰hTERT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生长及hTERT基因表达.

    作者:刘艳华;郑骏年;毛立军;孙方浩;温儒民;张宝福;李望;刘俊杰;裴冬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MUC1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MUC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MUC1在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UC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表达率为51.7%(31/60),而在癌旁非癌组织中未见有阳性表达,两者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MUC1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相关,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在MUC1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临床参数及预后无关(P>0.05).结论 MUC1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增高,可能与胆囊癌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任刚;于国;刘丽成;马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HGF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管生成和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检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HGF和VEGFR-3在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2例大肠癌、20例大肠息肉组织和20例健康对照组织中HGF和VEGFR-3的表达,并应用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检测各组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结合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大肠癌组织中HGF和VEGFR-3均被染成棕褐色或棕黄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7.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7)、(0.41±0.10),均明显高于大肠息肉组25%、30%;(0.24±0.06)、(0.28±0.03)]和正常大肠组织[15%、10 %;(0.23±0.06)、(0.21±0.03)3的表达(P<0.01).且微淋巴管密度(LMVD)也明显增多[(4.13±1.99)vs.(2.59±1.46)vs.(2.40±1.44),P<0.01].(2)大肠癌组织中HGF、VEGFR-3的相对表达量,LMVD三者间呈两两正相关.39例 HGF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其LMVD明显大于HGF表达阴性者[(4.25±2.13)vs.(2.73±1.54),t=3.051,P=0.003];35例 VFGFR-3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其LMVD也明显大于VEGFR-3表达阴性者[(3.79±1.26)vs.(2.64±1.32),t=3.235,P=0.002].(3)HGF、VEGFR-3和IMVD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Dukes分期(P=0.034,P=0.021,P=0.006)、淋巴管有无转移明显相关(P=0.015,P=0.012,P=0.001).结论 HGF与大肠癌的淋巴管生成及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可能通过VEGF-C、D/VEGFR-3信号途径间接促进淋巴管增生,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

    作者:熊枝繁;于欢;曹仕琼;曾劲;熊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c-IAP1和bax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中c-IAP1和bax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中c-IAP1和bax蛋白的表达,用TUNEL法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20例甲状腺腺瘤中c-IAP1和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60.0%,AI为0.33±0.21;47例甲状腺癌中c-IAP1和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2%、89.3%,AI为0.91±0.37.c-IAP1、bax和AI在腺瘤和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中,c-IAP1阳性组AI低于阴性组,bax阳性组AI高于阴性组.结论 c-IAP1和bax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IAP1高表达抑制了甲状腺癌细胞凋亡,bax高表达促进了甲状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成克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urvivin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HSP90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与bcl-2、HSP90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 NSCLC肿瘤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urvivin、HSP90、bcl-2蛋白表达情况,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urvivin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不表达,在71.25%(57/80)的NSCLC组织中有表达;survivin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肺癌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56.25%(45/80)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10.00%(2/20),且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肺良性病变组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组织中HSP9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肺癌组织中HSP90、bel-2蛋白与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NSCL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蛋白表达增高与细胞凋亡减少密切相关,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HSP90、bcl-2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三者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綦俊;张在空;余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hk10基因的表达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人激肽释放酶10(hk10)的表达,探讨hk10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应用RT-PCR检测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k10 mRNA的表达.(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及2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k10蛋白的表达.结果 (1)hk10 mRNA在卵巢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而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卵巢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k10蛋白在卵巢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随着卵巢癌病理级别的增加hk10的蛋白表达增强(P<0.01);Ⅱ期和Ⅳ期卵巢癌hk10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期卵巢癌.结论 hk10 mRNA及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在卵巢癌组织中hk10蛋白表达程度与病理级别及临床分期相关,hk10基因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研究中意义重大.

    作者:张晓霞;费军伟;张松灵;倪劲松;王芯蕊;李荷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人参皂苷对NF-kB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

    0 引言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binding,NF-kB)是一种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细胞内,在多数疾病病理状态下异常活化,调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抗凋亡因子等的生成,参与机体炎症、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NF-kB异常变化与多种疾病相关.

    作者:吴炉飞;许长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TATs信号转导通路与靶基因研究进展

    0 引言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s)通路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密切相关,该通路持续激活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

    作者:马向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肉瘤病因学相关信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0 引言自Sutherland提出第二信使概念以来,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病因学中的作用不断得到阐明.同样,在骨肉瘤的发病中,信号通路的功能异常也为人们所重视.

    作者:余文熙;郑水儿;沈赞;姚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胃癌同时多发性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联合姑息性胃切除术治疗胃癌同时多发性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按治疗方法不同将29例胃癌同时多发性肝转移患者分为HAI组和non-HAI组,回顾性分析HAI化疗的疗效.结果 HAI化疗后CR4例,PR7例,有效率78.6%;HAI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7月,non-HAI组中位生存期为9.4月,经Log 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I化疗能有效控制胃癌同时多发性肝转移患者的转移灶,可作为此类患者的治疗选择.

    作者:陈继红;魏少忠;陈健;郑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放化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T3~4、N0~3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患者先给予放疗,放疗后续行6周期化疗.另外196例患者均为先化疗者.在先行化疗的196例患者中,102例患者接受三明治疗法(即3周期化疗+放疗+3周期化疗),94例患者完成6周期化疗后行局部放疗.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组治疗组间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化放夹心组较先化后放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而较先放后化组远处转移率降低,且不良反应较两者相比发生率低.结论 三明治疗法可做为一种理想的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选择.

    作者:薛军;程晶;伍刚;吴红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表阿霉素微量泵入与静脉滴注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表阿霉素微量泵入与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病理确诊的46例乳腺癌和19例淋巴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微量泵入组31例,静脉滴注组34例.表阿霉素剂量为70mg/m2;每周期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和口腔黏膜,以观察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对患者骨髓、心脏和口腔黏膜的影响.结果 微量泵入组第9~13天白细胞下降至低,Ⅳ度骨髓抑制率为22.5%;静脉滴注组第7~9天白细胞下降至低,Ⅳ度骨髓抑制率为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酶在两组中化疗后较化疗前升高,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无临床意义;微量泵入组化疗前后差异既无统计学意义,也无临床意义.心电图在微量泵入组中化疗四周期后80%出现ST-T改变;静脉滴注组中化疗三周期后90%出现ST-T改变,其中20%(7/34)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心率增快(10-20)次/分.口腔黏膜炎在微量泵入组4人出现, 占12.9%(4/31),静脉滴注组1人出现2.9%(1/34).结论 表阿霉素微量泵入能减轻心脏的毒性,但骨髓抑制出现时间后移,Ⅳ度骨髓抑制率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升高.

    作者:杨润祥;任宏轩;庄莉;董超;杨冠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氩氦冷冻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经皮局部氩氦刀消融(percutaneous local cryotherapy,PLCT)和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三种微创方法综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并与TACE单纯联合PEIT治疗相比较,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2例巨块型或结节型原发性肝癌入选,76例接受TACE、PLCT、PEIT三种微创治疗(三联组),56例接受TACE及PEIT两种微创方法治疗(两联组).结果 三联组和两联组之间的有效率(42.1%和17.9%)、临床获益率(85.5%和69.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2周和10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年生存率(75.0%和60.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PLCT及PEIT比单纯联合PEIT治疗,明显提高了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并延长了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模式.

    作者:朱伟良;李民英;张健;汪森明;张积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影响ⅡB期骨肉瘤术前化疗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相关因素在影响骨肉瘤术前化疗疗效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40例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病程、肿瘤体积、AKP和LDH、化疗前骨肉瘤Pgp表达、化疗方案、化疗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低值以及X线类型等因素的特点,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对TCNR的影响.结果 40例中24例的TCNR>90%(60%);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体积、化疗后AKP、白细胞低值及化疗方案与TCNR有相关性(P=0.020,P=0.024,P=0.034,P=0.034),并得出了相关回归方程.结论 肿瘤体积、化疗后AKP、化疗后白细胞低值和化疗方案是影响骨肉瘤术前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肿瘤体积大及化疗后AKP水平高是术前化疗疗效差的危险因素;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可以间接反映术前化疗疗效;DLA方案的疗效优于MMIA方案.

    作者:于秀淳;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Ⅳ期NSCLC患者34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加常规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剂量为(8.3~10)mg/m2,总量15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3~4)小时,滴注过程中给予心电监护,第1~14天连续给药;同时联合给予NCCN指南推荐的化疗药物治疗,每3周重复.按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客观疗效,按照NCICTC3.0版的分级标准评价药物毒性.治疗1周期后评价毒性,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3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PR9例,SD19例,PD6例,临床有效率为26.47%(9/34),临床受益率为82.35%(28/34),初治和复治患者的RR率为42.86%和15%(P<0.05),CBR率分别为92.86%和75%(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耐受性好,可以提高化疗的有效率,用于一线治疗时疗效提高更为显著.

    作者:胡广原;周宁;刘灿;胡国清;梅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颅内肿瘤脑水肿与脑浸润程度的关系

    目的 运用MRI不同序列研究颅内肿瘤脑水肿程度与脑浸润程度的关系.方法 1.选择颅内肿瘤52例,其中脑胶质瘤30例,脑膜瘤22例,诊断经病理证实;建立不同颅内肿瘤的脑浸润病理标准,并以此标准分入各亚组;2.利用MRI常规成像和DT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成像,分别测量肿瘤的EI值(水肿指数,edema index)和瘤周水肿区的FA值(分量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ADC值(表观平均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3.比较分析不同肿瘤间以及不同脑浸润程度间的EI值和FA值的关系.结果 1.在有无脑浸润的肿瘤组间比较,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和E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胶质瘤和脑膜瘤组间比较,FA值、ADC值和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全部肿瘤及胶质瘤、脑膜瘤组内统计分析,EI值与FA值均无明确相关性(P>0.05),EI值与ADC值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从影像分析的角度来看,颅内肿瘤脑水肿程度与脑浸润程度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晏怡;孙晓川;吕发金;杨刚;谢兵;邓朝霞;刘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金属硫蛋白在大肠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0 引言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普遍存在组织中的一种金属结合蛋白,在细胞病理改变中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本研究采用定量RT-PCR检测MT mRNA在大肠癌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M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谢忆山;王蕊;陶卫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0 引言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成人,偶见于儿童.多见于皮肤,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黏膜、内脏和神经系统,当发生于神经系统时诊断困难,容易误诊.

    作者:吴月兵;于丁;夏和顺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