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0-8578
  • 国内刊号:42-1241/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7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肿瘤学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2013年11期文献
  • 胃癌细胞中JAK-STAT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中ras、STAT3、p38MAPK的表达,分析各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MKN45、SGC7901、MKN28中ras、STAT3、p38MAPK核酸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KN45中ras、STAT3、p38MAPK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中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P<0.05)和人高分化胃癌细胞株MKN28(P< 0.01);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KN45中ras、STAT3、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中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 (P< 0.05)和人高分化胃癌细胞株MKN28(P<0.01).ras与STAT3(r=0.94,P< 0.01)、p38MAPK(r=0.89,P<0.01)mRNA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STAT3和p38MAPK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P<0.05);ras与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ras与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5);STAT3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 ras、p38MAPK和STAT3的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as-MAPK和JAK-STAT通路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邓立力;赵玉莹;姜秋颖;吕慧芳;信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虎纹捕鸟蛛毒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虎纹捕鸟蛛毒素对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为实验模型,以不同浓度的虎纹捕鸟蛛毒素对SW480细胞进行体外干预,通过MTT药物敏感实验检测其抑制率及计算IC50;镜下观察经Hoechst 33342染色后的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观测经AnnexinV-FITC/PI双染的细胞状态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的相对活化倍数的变化.结果 MTT药物敏感实验显示,5~ 100 mg/ml虎纹捕鸟蛛粗毒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其48 h半抑制浓度(IC50)为43.68 mg/ml;显微镜下可见虎纹捕鸟蛛粗毒干预后的SW480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各异,并出现细胞碎片;流式细胞结果显示:10 mg/ml虎纹捕鸟蛛粗毒诱导的SW480细胞凋亡率高,达(57.66±20.44)%;50 mg/ml虎纹捕鸟蛛粗毒干预后,SW480细胞坏死率高,达(25.36±15.03)%;100 mg/ml虎纹捕鸟蛛粗毒干预后Caspase-3活化明显.结论 虎纹捕鸟蛛粗毒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廖业;夏嫱;朱伟;吴启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sa-miR-133a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探讨hsa-miR-133a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hsa-miR-133a的功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KYSE-150、Eca109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中hsa-miR-133a的相对表达;应用TargetScan、PicTar及miRanda预测hsa-miR-133a的靶基因,取三者预测结果的交集,并结合DIANALAB-TarBase5.0和miRTarBase两个实验证实的基因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KYSE150、Eca109中hsa-miR-133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sa-miR-133a的靶基因显著富集在与肿瘤密切相关的AKT和p53信号通路.结论 hsa-miR-133a可能是参与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致病的靶基因.

    作者:谢晖;陈桂媛;赵一奇;陈诚;吴钦良;赵亚萍;王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二烯丙基二硫诱导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光学显微镜观察DADS作用后U251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DADS对U25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DADS处理U251细胞后,细胞呈现凋亡形态改变.MTT法显示,15、30、45、60 mg/L DADS处理U251细胞48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2.01%、38.82%、49.23%、55.27%,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15、30、45 mg/L DADS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6±0.87)%、(28.36±3.15)%和(44.58±3.95)%,显著高于对照组(2.14±0.45)%(P<0.05).免疫细胞化学显示,45 mg/L DADS处理48 h后,Bcl-2表达平均吸光度值(0.34±0.03)较未处理细胞(0.75±0.06)明显下降(P<0.05);Bax表达平均吸光度值(0.63±0.04)高于未处理组(0.26±0.03) (P<0.05);Caspase 3表达平均吸光度值(0.41±0.05)明显高于未处理组(0.19±0.02)(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15、30与45mg/L DADS处理48 h后,Bcl-2蛋白灰度值比分别为(1.21±0.18)、(0.89±0.14)与(0.41±0.09),较未处理组(2.24±0.26)显著降低(P<0.05);Bax和Caspase 3蛋白分别为(1.12±0.19)、(1.54±0.22)与(2.08±0.27)和(0.72±0.15)、(1.39±0.21)与(2.28±0.29),明显高于未处理组(0.33±0.08)和(0.14±0.06)(P<0.05).结论 DADS可诱导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机制与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 3有关.

    作者:汪雪菁;向姝霖;唐海林;苏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雷帕霉素抑制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人宫颈癌HeLa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HeLa细胞,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RAPA低剂量组(1.5 mg/kg)、RAPA高剂量组(4.5 mg/kg).RAPA治疗过程中,检测肿瘤的体积、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lα) 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mRNA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RAPA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曲线均减缓;RAPA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裸鼠皮下移植瘤平均体积、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P<0.01);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A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VEGF蛋白、VEGF及HIF-1α含量、MV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均<0.01),低剂量与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PA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体积、重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抑制VEGF的合成,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

    作者:韩璐;贺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STAT5A基因有效siRNA序列的筛选及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筛选针对STAT5A基因有效的siRNA,研究抑制STAT5A基因的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STAT5A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设计并化学合成针对STAT5A基因三个靶点的siRNA,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HepG2细胞STAT5A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从中筛选出一段干扰效率显著的siRNA;用该siRNA转染HepG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三段STAT5A基因的siRNA均对HepG2细胞中STAT5A mRNA和蛋白表达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siRNA-3697的干扰效率高,STAT5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2.03%和66.27%(P<0.05);转染后1~4d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增殖显著抑制(P<0.05);转染后48 h细胞凋亡率为37.33%(P<0.05).结论 成功筛选出针对STAT5A基因有效的siRNA;该siRNA可特异地阻断HepG2细胞STAT5A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杨华秀;曾永秋;曹洋;林春燕;黄燕;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泛素连接酶2和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泛素连接酶2(PIRH2)和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检测44例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IRH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 PIRH2在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8.64%、68.18%和2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3.18%、38.64%和0,正常组织分别与癌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2)PIRH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均>0.05);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均>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显著性相关(P<0.05).(3)PIRH2和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IRH2与P53蛋白的高表达均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食管癌新的诊断指标.PIRH2可能主要通过促进P53蛋白(野生型)的降解从而降低P53蛋白(野生型)的抑癌活性,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而对P53蛋白(突变型)并无明显作用.

    作者:陈希;李颖霞;陈奎生;张岚;张冰;温洪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颈癌组织中OPN和HIF-1α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敏感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OPNmRNA与HIF-1α mRNA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作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度预测因子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例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OPN mRNA与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组织中OPN mRNA与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新辅助化疗有效组化疗前、后组织中OPN mRNA与HIF-I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P=0.016,P=0.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组织中OPN mRNA与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的敏感性及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可作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度的重要预测因子.

    作者:王君霞;李阳;关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乙醛脱氢酶1和转化生长因子β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 (aldehyde dehydrog enase 1,ALDH1)与转化生长因子β2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乳腺癌组织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39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3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ALDH1、TGFβ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ALDH1的阳性率和TGFβ2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以及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乳腺癌组织中ALDH1的表达和TGFβ2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受体类型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ALDH1和TGFβ2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ALDH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TGFβ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2) ALDH1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不同病理分级以及受体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性;TGFβ2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不同病理分级及受体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性.(3) ALDH1和TGFβ2的表达在蛋白水平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性相关性.

    作者:王瑾;郑荣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E-选择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中E-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选择素(E-selectin)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其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选择素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E-选择素mRNA与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均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E-选择素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疾病进展、预测侵袭转移、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生物作用靶点.

    作者:李丛丛;杨锡贵;姜超;魏玲;杨香山;杨麟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初诊的30例口腔鳞癌患者,按临床分期分为A、B两组,A组为I、Ⅱ期患者,B组为Ⅲ、Ⅳ期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采集三组受试对象晨起空腹外周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情况;取试验组及对照组手术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在三组中分别为(2.80±0.90)%(A组)、(5.09±1.72)%(B组)、(0.57±0.15)%(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B组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80+HLA-DR+及CD86+HLA-DR+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C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与CD80+CD86+、CD80+HLA-DR+和CD86+HLA-DR+表达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0.430、-0.461,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Foxp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肿瘤间质,其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高分化和中分化口腔鳞癌中少,在低分化口腔鳞癌中多,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口腔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胞,有助于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水平、病变进展情况和肿瘤预后进行评估,为临床生物治疗提供佐证.

    作者:张素欣;刘哲敏;段玉芹;陈彦平;郭兰涛;李天客;陈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和术前对预后评估的探索

    目的 探讨Ⅲ期结肠癌的预后因素及术前预后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北京肿瘤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Ⅲ期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肠癌的预后因素.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Cox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 (1)全部Ⅲ期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63.4%;(2)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血清CEA水平>5 ng/ml、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直径≥5 cm、更高的N分期、TNM分期和脉管癌栓(P<0.05)是影响Ⅲ期患者预后的因素;(3)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前血清CEA水平(P=0.000,RR=2.832,1.755~6.023),N分期(P=0.001,RR=1.456,1.522~4.984),肿瘤直径≥5 cm(P=0.015,RR=1.663,1.155~3.871)是Ⅲ期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直径≥5 cm和更高N分期,可以对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Ⅲ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更准确的风险分层,应针对Ⅲ期高危患者进行更积极的术前新辅助治疗以及更加密切的术后随访.

    作者:潘宏达;彭亦凡;王林;顾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DNA甲基化与miR-34b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0 引言microRNAs(简称miRNA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长度约19~25 bp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它一般通过与靶基因mRNA 3'端(3'-UTR)完全或者不完全互补的方式结合使靶基因沉默而抑制靶基因表达,参与许多生物过程,发挥生物学功能.miRNAs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1],其异常表达受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改变的影响.DNA甲基化是在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的催化下,DNA的CG两个核苷酸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作者:钟金发;汤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有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

    0 引言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约占颅内肿瘤的45%左右,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1].由于其高度弥散和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使得目前的各种治疗手段均难以达到根治的程度.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很差,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2].此外,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使得98%以上的小分子以及100%的大分子药物难以渗透入脑.除具有良好的脂溶性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 Da的药物分子之外,其他治疗药物都很难渗透入脑[3].

    作者:徐宏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在鼻咽癌局限性肝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部分肝脏切除手术在鼻咽癌局限性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本中心4例实施了部分肝脏切除手术的鼻咽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 4名患者均在术后存活超过1年,目前仍有两名患者无瘤状态生存,长达26月.另外两名患者分别在术后10月和12月出现了肝脏弥漫性转移和全身多发骨转移,并且肝脏弥漫性转移患者终在术后24月时死亡.结论 手术治疗鼻咽癌局限性肝转移安全有效,今后可能成为治疗甚至治愈鼻咽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作者:韩光;肖创映;王兆华;聂磊;王明伟;郭小芳;吴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癌磁共振特征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乳腺癌磁共振(MRI)形态学、早期强化率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对63例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MRI特征与HER-2表达进行分析.观察乳腺癌MRI形态学特征,计算肿物早期强化率及ADC值,应用x2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其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肿有无坏死与HER-2高表达率有关,有坏死组高表达率较无坏死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7,P=0.039).乳腺癌肿边缘是否光滑与HER-2高表达率无关(x2=0.l00,P=0.921).乳腺癌早期强化率与HER-2表达水平无关(r=0.159,P=0.215).乳腺癌ADC值与HER-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66,P=0.003).结论 乳腺癌MRI征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杨丽;时高峰;刘辉;周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68例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顺德区龙江医院和顺德区均安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行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例268例,对照分段诊断性刮宫或全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68例液基细胞学标本的满意率96.64%(259/268),其中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均满意的标本241例.液基细胞学诊断为未见上皮内病变、良性增生性改变、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与组织学诊断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6.84%(99/114)、85.23%(75/88)、76.92%(20/26)、84.62%(11/13).结论 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标本的满意率高,其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亦高,是子宫内膜病变有价值的诊断方法.非典型性增生是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诊断的难点.

    作者:张艳玲;吴秋良;江晓丽;柯国女;赵维琦;谭翠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1-2010年结直肠癌易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1-2010国内外涉及的结直肠癌易感基因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寻找结直肠癌预警关键基因提供参考.方法 以Embase、Pubmed为文献检索数据库(2001年1月-2010年12月),对纳入的1453篇文献所涉及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453篇文献共涉及185个结直肠癌易感基因,其蛋白主要涉及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负调控、内源性刺激反应、DNA损伤反应、DNA修复、凋亡调节等.Cytoscape分析Hub基因共有31个,bottleneck基因有15个.结论 通过对结直肠癌易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其敏感和特异的基因及基因组合是目前的需要和以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李纪强;黄东兰;孙瑶;姜茂竹;麦仲伦;曾融;张积仁;郑燕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河北省磁县2003-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

    目的 进一步了解磁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 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利用磁县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3-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并分析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中国标化率和世界标化率等指标.结果 2003-2007年平均粗死亡率为201.98/10万,中国标化率为188.07/10万,世界标化率为256.13/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248.03/10万,中国标化率为255.73/10万,世界标化率为345.84/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153.94/10万,中国标化率为129.96/10万,世界标化率为179.10/10万.按照死亡部位,男性死亡率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是食管、胃、支气管和肺、肝癌、脑中枢神经系统;女性前五位是食管、胃、支气管和肺、肝癌、宫颈癌恶性肿瘤;不同地貌恶性肿瘤死亡率情况:平原粗死亡率为210.69/10万,中国标化率为195.58/10万,世界标化率为268.36/10万;丘陵粗死亡率为180.99/10万,中国标化率为169.22/10万,世界标化率为228.19/10万;山区粗死亡率为222.83/10万,中国标化率为207.84/10万,世界标化率为281.76/10万.结论 与我县历史资料比较,恶性肿瘤死亡率有所上升,食管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是危害磁县居民死亡的首位恶性肿瘤;不同地貌间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山区高于平原,而平原高于丘陵,加强恶性肿瘤综合防治研究,积极开展食管癌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作者:宋国慧;宋国智;王霞;李东方;李海珍;孟凡书;冀鸿新;陈超;陈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癌组织中miR-200a、miR-200b和miR-42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0 引言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06年中国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已成为我国今后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1].目前,胃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加之滞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段亦未能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2].所以,探寻胃癌新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为其早期诊断开辟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靓;霍炳杰;冯莉;单玉洁;韩晶;刘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