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联合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对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染色法分别检测TSA、TRAIL及低浓度TSA联合TRAIL处理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二盐酸盐(DAPI)染色法对药物联合处理后的细胞进行凋亡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药物联合作用后p65蛋白在细胞中表达和定位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TSA作用6、12和24 h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作用48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TRAIL处理Bel7402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改变;低浓度TSA(20 ng/ml)预处理能够增加Bel7402细胞对TRAIL治疗的敏感度,TSA预处理联合TRAIL(100ng/ml)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生存率为(57.1±5.4)%,和单独药物处理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显示TSA和TRAIL联合作用后Bel7402细胞有核凋亡出现.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单独应用TSA(200 ng/ml)或TRAIL(100 ng/ml)处理的细胞p65蛋白有部分核内移位,而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导致p65蛋白表达量降低,并且发生明显的核内转移和集聚.结论 低浓度TSA能够增加肝癌Bel7402细胞对TRAIL的敏感度;其机制可能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降低p65的表达和活性,从而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
作者:李伟;朱明月;董栩;夏华;陈栘;鲁琰;郭峻莉;谢协驹;符史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IF在人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重组LIF因子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Z793,MTT技术检测重组LIF因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重组LIF因子对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重组LIF因子对肿瘤细胞中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LI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癌旁组织显著上调(P=0.0078).重组LIF处理A549和Z793细胞后,肿瘤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且其下游底物mTOR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LI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并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作者:李浩;崔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是否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影响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卵巢癌细胞ES-2、SKOV3、OV1以及OV2中Cathepsin L的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靶向Cathepsin L的特异性shRNA,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athepsin L表达高的卵巢癌细胞SKOV3以构建稳定低表达Cathepsin L细胞株,Western blot和定量PCR法验证shRNA的干扰效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检测干扰后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EMT相关指标E-cadherin和N-cadherin以及其上游信号分子Snail、p-AKT的变化.结果 四株卵巢癌细胞中,SKOV3的Cathepsin L表达水平高(以此为参照),而ES-2、OV1以及OV2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2±0.04、0.34±0.03和0.55±0.05.Cathepsin L-shRNA转染SKOV3细胞后,SKOV3/shRNA中的Cathepsin L的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显著下降;划痕12 h和24 h后,SKOV3/shRNA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SKOV3、SKOV3/Con和SKOV3/shRNA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93.67±8.62)、(90.33±12.22)、(35.67±4.73),与对照组相比,SKOV3/shRNA组细胞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Cathepsin L干扰组细胞的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的表达降低;此外,Cathepsin L干扰组细胞的Snail、p-AKT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结论 Cathepsin L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MT的上游信号分子Snail、p-AKT有关.提示Cathepsin L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海燕;阮健;潘玲兰;刘见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包装负载人microRNA-149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miR149),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 全基因合成microRNA-149前体核苷酸序列,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的多克隆位点,随后与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包装负载microRNA-149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采用MMT方法检测Ad-miR149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功包装负载人microRNA-149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病毒滴度为5× 109 pfu/ml.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HEK293细胞中大量包装病毒颗粒.采用PCR扩增,Ad-miR149可获得腺病毒及microRNA-149特异片段,而对照Ad-LacZ只能扩增出腺病毒特异片段;采用MTT方法发现,Ad-miR149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株增殖.结论 成功包装负载人microRNA-149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并初步证实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洪斌;王宗华;陈俊颖;邹利全;宋航;陈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用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环磷酰胺(Cy)模型组、萝卜硫素高剂量组(30 mg/kg)和萝卜硫素低剂量组(15 mg/kg),灌胃给药,比较四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含量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运用RT-PCR半定量法观察免疫调节基因TGF-β和PD-1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OD值(0.702±0.08)、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42.22%)、胸腺指数(1.25±0.21)和脾脏指数(2.73±0.26)、吞噬百分率(31.86%)和吞噬指数(0.73±0.06)显著下降(P<0.05);但是与环磷酰胺模型组比较,萝卜硫素组小鼠血清溶血素OD值(1.325±0.10)、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51.44%)、胸腺指数(1.89±0.31)和脾脏指数(3.80±0.46)、吞噬百分率(43.56%)和吞噬指数(1.15±0.08)明显增加(P<0.05),免疫调节基因TGF-β和PD-1mRNA的表达量下降,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萝卜硫素可明显改善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同时能有效抑制免疫调节基因TGF-β和PD-1的过度表达.
作者:高慧婕;李春霞;陈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结肠癌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SD大鼠均颈背部皮下注射二甲肼,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5周.随机抽取2只大鼠切取直肠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确定结肠癌大鼠模型建立.将40只结肠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SD大鼠10只.奥沙利铂高剂量组(27.2 mg/kg)、中剂量组(13.6 mg/kg)、低剂量组(6.8 mg/kg),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尾静脉注射给药,每3周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2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1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代替.末次给药48 h后,通过颈脱位法处死大鼠.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中异变腺窝病灶(ACF)的个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肠癌大鼠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变化.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组织中ACF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下降.其中奥沙利铂高剂量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均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通过调控CD44V6、VEGF、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水平,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转移、调节结肠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鸿飞;唐卫中;黄庆录;黄客增;蔡尚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不同化疗敏感程度的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MSH2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新鲜卵巢上皮癌组织均由手术中取得,采用ATP-TCA技术检测卵巢癌组织对八种药物:紫杉醇、卡铂、拓泊替康、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环磷酰胺体内代谢产物、依托泊苷及博来霉素的体外敏感性.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m blot法分别检测80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MSH2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紫杉醇耐药的卵巢上皮癌组中,hMSH2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1),在对卡铂、拓泊替康、多西他赛耐药组中hMSH2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hMSH2基因的相对表达值与卡铂、拓泊替康、多西他赛的敏感度系数有显著相关性(P≤0.05).早期卵巢癌患者组织的hMSH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晚期卵巢癌组织(P<0.05).高、中分化卵巢癌组织hMSH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低分化卵巢癌组织(P=0.000).原发卵巢癌患者组织的hMSH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复发卵巢癌患者组织(P<0.01).结论 hMSH2基因的高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及预后相关,化疗可能诱导hMSH2基因的高表达;下调hMSH2基因的表达或许是逆转肿瘤耐药的新途径.
作者:张瑾;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湖南汉族人群硒蛋白S(SelS)基因G-105A、G-254A位点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湖南汉族胃癌患者及111例健康对照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G-105A、G-254A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 G-105A位点GG、GA和AA基因型在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分别为100.0%、0.0%、0.0%和100.0%、0.0%、0.0%;G、A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0.0%、0.0%和100.0%、0.0%,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G-254A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在胃癌和健康对照组间分别为50.0%、37.2%、12.8%和65.8%、28.8%、5.4%;C、T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9.0%、31.0%和80.2%、19.8%.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湖南汉族人群中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是CC基因型个体的1.89倍(OR=1.89,95%CI:1.10~ 3.23).结论 SelSG-254A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湖南汉族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湖南汉族人群可能无G-105A这一位点的多态性分布.
作者:毛华杰;朱燕;卢淑华;李诚城;江昊宇;黄玉梅;章迪;王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拟评估晚期肺癌患者癌症相关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发生情况,测定血清中CRP、CORT、IL-6的水平,探究该指标与CR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FACIT-F量表对51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CRF评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免疫微粒电发光法测定CORT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IL-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量表得分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程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7例患者附加关注子量表得分≤34分,CRF发生率为52.9%.存在疼痛的患者身体状况及附加关注得分低于无疼痛患者(P=0.009,P=0.018).睡眠障碍显著影响身体状况、附加关注及总分值得分,存在睡眠障碍者三项得分均明显低于无睡眠障碍患者(P<0.01).血清CRP水平与身体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总得分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27、0.007、0.013).IL-6水平与身体状况、附加关注及总分值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44、0.029、0.023).CORT水平与量表得分无显著相关.睡眠障碍和疼痛是CRF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167、7.405(P=0.010,P=0.005).结论 血清IL-6、CRP水平高低与患者疲乏程度显著相关,血清IL-6、CRP水平越高与患者疲乏程度相关性越显著,IL-6、CRP可作为临床监测疲乏程度的指标.合并疼痛、睡眠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疲乏、疲乏程度更严重.
作者:王玉栋;陈红姗;单玉洁;周欣亮;常靓;王龙;吕雅蕾;刘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大肠癌中Pokemon的表达与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Dukes A-B期大肠癌组织中癌巢、癌以远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56例大肠癌癌巢中Pokemon蛋白和前哨淋巴结CK20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癌巢中Pokemon 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以远组织(P=0.000).Pokemon蛋白阳性与阴性患者前哨淋巴结发生微转移的比例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562).Pokemon蛋白阳性的患者中CK20阴性的患者生存率高于CK20阳性的患者(P=0.039).结论 Pokemon在大肠癌癌巢中高表达,联合检测Pokemon与前哨淋巴结CK20在大肠癌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但尚不能认为Pokemon蛋白可以影响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作者:王鹏飞;王涛;黄晓俊;王祥;张德奎;樊红;冯彦虎;王伟;吴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内脑胶质瘤治疗情况,并与当前所用诊断和治疗指南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的分布特征及手术、放化疗方案等治疗情况.结果 共收集脑胶质瘤病例105例,治疗方案均为手术和放化疗,化疗方案有TMZ和VP方案.其中59.0%(62/105)的患者接受化疗,69例高级别胶质瘤(HGG)患者中,有72.6%(45/69)的患者接受了化疗,而接受化疗的HGG患者中仅有40.0%(18/45)采用TMZ方案,60.0%(27/45)的患者采用VP方案(x2=2.583,P<0.05),而指南中强烈推荐术后应行辅助放化疗.结论 当前甘肃省内胶质瘤在化疗方案上与指南中推荐差异甚大,建议临床医生在我国指南的指导下,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治疗,规范化实施”.
作者:牛小东;张祎年;冉俊涛;王振伟;朱琳;陈宝余;薛敏;焦聚阳;潘亚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侵袭和转移是肿瘤进展的标志,是肿瘤临床治疗的难题及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基础,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运动、黏附、凋亡、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节等活动.本文对膜磷脂在肿瘤侵袭、转移、靶向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膜磷脂成分及分布、磷脂代谢产物、磷脂酶及磷脂结合蛋白在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黏附、凋亡、增殖、侵袭、转移、血管及淋巴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细胞膜磷脂及其代谢产物为靶点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郑蕙;张宏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MAGE)-A亚家族是MAGE基因家族成员,属于癌睾丸抗原,包括MAGE-A 1~MAGE-A 12,定位于X染色体.MAGE-A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其在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癌组织均有较高表达.MAGE-A基因编码的抗原肽可由食管癌细胞MHC Ⅰ分子提呈至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因此,以MAGE-A抗原为新靶点,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刘维华;桑梅香;单保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癌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血液及痰液中的变化反映了肺癌发生发展的状况.因此血液及痰液中的miRNAs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运用到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本文就miRNAs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血液及痰液中miRNAs检测在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杨璐;余小舫;王正;李富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脂肪酸代谢和机体的能量平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作为一个代谢性癌基因,是能量链中的核心分子.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FASN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之间存在双向分子联系,共同促进癌细胞转化、增殖、侵袭、转移、耐药等.本文对肿瘤细胞中二者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梁颖莉;熊威斌;李余发;余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乳斑(milky spots,MS)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腹膜,主要组成细胞包括腹膜间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基质细胞.腹腔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种植在乳斑形成微转移灶,终形成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本文就乳斑的大体解剖(形态、大小、分布)、组织学特征、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反应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系统地认识乳斑,进一步了解乳斑与腹膜转移癌的关系.
作者:刘九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调强放疗(IMRT)联合同步吉西他滨和卡铂方案(GC)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和拒绝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6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并序贯化疗组给予IMRT同步联合GC治疗者32例,单纯序贯放化疗组为33例给予IMRT后序贯GC治疗.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近期有效率、远期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均完成治疗,随访率100%,同步放化疗并序贯化疗组近期有效率为75%,单纯序贯放化疗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相比较,同步放化疗并序贯化疗组为68.2%、20.5%;单纯序贯放化疗组为50.1%、11.3%;同步放化疗并序贯化疗组明显优于单纯序贯放化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同步联合GC方案并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以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余建云;李林均;陈萍;张军;许涛;程雄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T1~2N0M0)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疗效对比及影响生化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269例早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69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97例经随访检测发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升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PSA水平、治疗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肥胖与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PSA水平、肥胖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P均<0.05).两种不同的根治性治疗方式的生化复发率比较,总体累积生化复发率为36.0%,其中根治术组累积生化复发率为36.5%(23/63),根治放疗组为36.0%(74/206),两组生化复发的趋势较为一致.两种根治性治疗方式,治疗后第2年及第5年生化复发机率会增高.结论 T分期≥T2a、Gleason评分≥7分、治疗前PSA≥10 ng/ml、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生化复发风险较高.对早期前列腺癌行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可以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故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意愿进行选择.
作者:翟明慧;胡尔西旦·尼牙孜;刘攀;张宋安;热合曼·依明;赵化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合理选用钼靶(mammography,MG)、彩超(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进行诊断.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4年9月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收治的DCIS患者资料,对26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用Kruskal-Wallis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DCIS在钼靶X线上的表现有钙化(73%,19/26)、结构紊乱(36%,8/26)、结节(30%,7/26),其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密集细小钙化(70%,18/26);在彩超上的表现有结节(85%,22/26)、导管扩张(11.5%,3/26),其中典型的表现为无包膜、低回声结节(59%,13/22);在MRI增强上的特征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病灶(73%,19/26),病灶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多呈Ⅱ、Ⅲ型(73%,19/26).钼靶、彩超、磁共振对DCIS诊断率分别为77%、50%、85%,钼靶联合彩超为85%,三者联合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彩超、磁共振均可发现DCIS,各具优势,不同影像学检查相应结合,可有效提高DCIS诊断率.
作者:王舒;倪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诊断为囊内乳头状癌或包被性/包裹性乳头状癌35例及48例对照组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表型.结果 EP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83岁,平均61岁,肿块大小平均2.4 cm(范围0.6~4 cr).35例EPC中,22例为单纯性EPC、7例伴导管原位癌、4例伴微小浸润癌、2例伴非特殊类型浸润癌.35例EPC与48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病变内部均未见肌上皮细胞,CK5/6及p63肌上皮染色结果显示,EPC病变周围肌上皮数量较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壁肌上皮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EPC中80%激素受体阳性,5.71%HER2表达阳性.8例(22.86%) EPC患者行肿块切除,27例(77.14%)患者行乳房切除术,3例(8.57%)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经随访2~48月,患者均存活.结论 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的恶性肿瘤,病变周缘肌上皮明显减少甚至缺如,单纯性EPC也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一种惰性的浸润癌,生物学行为介于原位癌与浸润癌之间.若单独发生或伴随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时,应参照原位癌治疗,EPC伴随浸润癌时,应参照浸润癌的治疗标准进行.
作者:王维娜;陈海霞;张银华;赵峰;张焕;陈定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感染在普通人群宫颈病变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杭州市拱墅区女性居民,年龄20~60岁女性且一年内未做宫颈癌筛查者行Cervista HR-HPV检测,并对HR-HPV阳性患者进一步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 在879例HR-HPV阳性且行TCT检查的女性居民中,A5/6阳性234例,占26.6%;A7阳性119例,占13.5%;A9阳性336例,占38.2%.HR-HPV型别以A9型常见,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组A9型别占HR-HPV阳性的比例分别为35.2%、42.2%、37.6%和36.7%.对于初筛HPV阳性879例进行细胞学检查,TCT正-常者813人,占92.5%.TCT异常者66人,TCT异常率为7.5%.A5/6型234例中TCT异常比例为6.8%;A7型119例中TCT异常比例为5.9%,A9型336例中TCT异常比例为9.8%.结论 HR-HPV检测结果阳性并不等同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A9型HR-HPV阳性的患者属高危人群,应密切随访.Cervist£检测HPV-DNA方法也许能取代宫颈细胞学检查,成为新一代宫颈病变的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蔡玉群;万惠卿;郭巧珍;李薇;周坚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手术治疗为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单纯手术治疗并未使食管癌患者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其主要的失败模式及死亡原因为区域性复发和远处转移,研究表明术后辅助性治疗是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的关键,但什么样的患者真正能从术后辅助性放化疗中受益,在目前并无统一结论.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不同食管癌术后患者接受辅助性放化疗的研究结果,并分析了照射野的范围及术后辅助性放化疗后的失败模式.
作者:沈文斌;祝淑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0 引言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脑转移成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乳腺癌不同亚型里,脑转移多见的是HER2阳性乳腺癌和三阴乳腺癌[2].国内外学者对HER2阳性乳腺癌发生脑转移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均进行了大量探索.本文通过回顾湖北省肿瘤医院3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脑转移的发生时间、治疗手段、治疗经过以及疾病的转归,探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手段以及曲妥珠单抗等靶向治疗药物对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试图提高该类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红梅;吴新红;原俊;金立亭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