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自噬在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细胞IC50;将Y7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顺铂组(Cis)和顺铂联合应用自噬阻断剂3-甲基腺嘌呤组(Cis+3-MA),Western blot法、细胞自噬染色检测试剂盒(MDC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CCK-8法检测顺铂对细胞的抑制率变化,Annexin V/PI双染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q-PCR检测相关耐药基因转录水平,Fluo-4 AM钙离子荧光探针染色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K2、p-AMPK、mTORC1、LC3Ⅱ的表达.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在顺铂的诱导下发生自噬,加入自噬阻断剂3-MA后细胞自噬水平下调.与顺铂组相比,Cis+3-MA组顺铂抑制率增加,凋亡率增加,相关耐药基因转录水平下调.细胞加入顺铂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增加,CaMKK2、p-AMPK、LC3Ⅱ表达上调,mTORC1表达下调.结论 顺铂诱导肿瘤细胞产生的自噬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耐药起保护作用,抑制自噬可以改善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顺铂可能是通过Ca2+激活CaMKK2/AMPK/mTORC1通路诱导Y79细胞自噬.
作者:刘颖;苏杰;王林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SNAI2基因对低转移潜能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恶性特征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1)采用慢病毒载体筛选SNAI2过表达的MCF-7和T-47D细胞;(2)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Hoechst 33342检查细胞抗凋亡能力;(3)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经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SNAI2已成功转染入MCF-7和T-47D细胞中;(2)SNAI2的高表达能增强MCF-7和T-47D细胞的恶性特征,包括增殖、侵袭迁移及抗凋亡能力(P<0.01);(3) SNAI2的高表达可促进MCF-7和T-47D细胞中Cyclin D1、MMP9和VIM的表达水平上调,E-CDH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结论 SNAI2可通过促进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获得更高的转移潜能,为进一步探索SNAI2在乳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支撑.
作者:周园红;罗幼珍;刘强;刘晓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如何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o3a影响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方法 实验组A:取诱导型稳定干扰LSD1表达的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HO8910-LSD1-shRNA)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SD1和Foxo3a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组B:将HO8910-LSD1-shRNA细胞分为对照组、Dox组、A6730组和联合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在实验组A中,观察组LSD1蛋白水平随Dox浓度增加逐渐下降,而Foxo3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实验组B中,与对照组比较,Dox组、A6730组和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迁移率均显著减少(均P<0.05);联合组较Dox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迁移率均显著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Dox组、A6730组和联合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N-cadherin和Snail蛋白水平降低.与Dox组和A6730组比较,联合组E-cadherin表达量增加,而N-cadherin及Snail表达量减少.结论 敲低LSD1基因表达可以上调转录因子Foxo3a蛋白水平,从而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和转移.
作者:王品昊;钱尧;周昱霖;魏野;吴朝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隐丹参酮对食管癌HCE-4细胞的药效和药理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隐丹参酮对人食管癌HCE-4和TE-2细胞的杀伤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处理后HCE-4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隐丹参酮对HCE-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活性氧水平及加入活性氧清除剂NAC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对HCE-4和TE-2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经隐丹参酮处理后,HCE-4细胞呈现细胞核固缩、细胞变圆、悬浮细胞增多的现象.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可以诱导HCE-4细胞发生凋亡,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预处理NAC后,隐丹参酮的诱导凋亡作用被抑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p-JNK、p-p38、Bad、Caspase-3及PARP表达量升高,抗凋亡蛋白p-ERK、p-AKT及Bcl-2表达量降低.结论 隐丹参酮对人食管癌HCE-4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隐丹参酮上调ROS的水平,调控MAPK和AKT信号途径,进而诱导食管癌HCE-4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王加茹;徐宛婷;朴仙姬;罗英花;王浩;张翼;李金钱;金成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重离子12C6+离子辐照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重离子束(12C6+)对体外培养的人舌癌CAL27细胞进行辐照,采用MTT、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克隆实验观察重离子束(12C6+)对CAL27细胞迁移和侵袭、凋亡和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观察重离子束(12C6+)对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1)重离子辐照对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剂量-时间成正相关;(2)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相同时间点,不同剂量的重离子束(12C6+)对细胞中P53、P65和VEGF的表达影响明显,随着重离子束(12C6+)辐照剂量增大,细胞中P53、P65和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离子辐照能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且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
作者:刘娅丽;王志强;马丽娟;王若宇;杨兰;冯正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靶向分子CD24单克隆抗体3E10调节肝癌HuH-7细胞对化疗药顺铂敏感度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抗CD24抗体3E10的特异性;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耐药基因和肿瘤干细胞特性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3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水平.结果 3E10可有效识别CD24蛋白及HuH-7细胞.3E10显著增强HuH-7细胞对顺铂的敏感度(P<0.05),抑制率由(10.3±3.0)%提高至(34.4±10.8)%.3E10显著降低HuH-7细胞耐药基因ABCB1、ABCB5、ABCC1和肿瘤干性基因NANOG、CD24的表达水平及干性基因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P<0.05).3E10显著降低STAT3和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靶向CD24分子3E10通过降低HuH-7细胞的耐药性、肿瘤干性和JAK/STAT3、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来增强HuH-7细胞对化疗药顺铂的敏感度.
作者:黄泽坚;方昶;于宝丹;程庆;吕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常胃黏膜组织、反应性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内腺癌)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 以胃窦部肠型胃癌为研究对象,选取正常、反应性增生、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内癌5组各30例共150例组织标本,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学(labelfree)联合液性色谱质谱(LC-MC/MC)筛选差异蛋白,并评估差异蛋白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筛选出了8个差异蛋白,和正常黏膜相比,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内癌的发展过程中,LAMNl、ERGIC1、UQCRFS1、UQCRH和CISD1这5个蛋白质的表达量逐渐降低,表达量逐渐升高的蛋白质有HMGB1、DNA-PKcs和14-3-3.结论 在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具有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及靶向分子治疗标志物的潜能.
作者:关晓英;王芙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透明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透明隔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5例透明隔区肿瘤,其中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 33例,星形细胞瘤6例,室管膜肿瘤2例,生殖细胞肿瘤2例,脑膜瘤和淋巴瘤各1例.头痛伴恶心、呕吐为常见临床表现.术中见所有病灶均与透明隔粘连.MRI显示病灶均位于透明隔区,所有病灶在T1WI显示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同类型的特征性强化方式,CNC多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19例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实质部分呈轻度强化,高级别肿瘤呈明显环形强化或蝴蝶样强化;室管膜下瘤不强化;室管膜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生殖细胞瘤、脑膜瘤和淋巴瘤均呈明显均匀强化.此外CNC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显示NAA降低,Cho升高,灌注成像rCBV升高;脑膜瘤MRS显示Cho峰明显升高,缺乏NAA峰和Cr峰,同时出现Ala峰,灌注成像rCBV明显升高.结论 透明隔区肿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和异质性,结合临床和多序列MRI表现可以初步判断良恶性肿瘤,指导临床制订手术及治疗方案.
作者:郝妮娜;靳松;韩彤;李立;崔世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ZMYND11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GBM患者术中肿瘤标本20例(肿瘤组),重度脑外伤患者正常脑组织标本20例(对照组),对上述标本进行Westem blot及qRT-PCR实验,检测并比较两组ZMYND 11的表达;利用ZMYND 11过表达的慢病毒转染GBM的细胞系U87细胞使其ZMYND11过表达,通过CCK、Transwell及流式细胞分析检测ZMYND11对U87细胞在增殖、侵袭及凋亡方面的作用;将ZMYND11过表达的U87细胞接种至裸鼠内进行体内试验.结果 肿瘤组中ZMYND1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ZMYND1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并促进其凋亡,体内实验显示ZMYND11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 ZMYND11可抑制GBM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杨吉鹏;邱翔;卢圣奎;孙晓枫;任晓凡;杨建凯;商洪波;吕东生;耿少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HLA-G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使用cBioPortal数据分析工具,分析HLA-G分子在肺癌中的表达;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HLA-G分子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LA-G蛋白分子在223例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LA-G基因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扩增和错义突变,其中,扩增突变主要在肺腺癌中.HLA-G分子的表达与肺腺癌的预后呈负相关,HLA-G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结论 HLA-G分子在肺腺癌中高表达,在肺腺癌中是一种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张文龙;张攀攀;司加慧;马媛媛;杨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3(β1,3-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3,B3GNT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在线TCGA数据库分析B3GNT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及22例正常肺组织中B3GNT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B3GNT3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组织中B3GNT3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3GNT3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种族、TNM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B3GNT3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B3GNT3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 B3GNT3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高低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
作者:李斌峰;向正凯;熊飞;王华斌;严宝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少突胶质细胞瘤35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32例标本作为实验组,星形细胞瘤20例及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情况,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 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85.71%、75.00%,均显著高于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的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但三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呈正相关性,并且均与患者3年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 少突胶质细胞瘤中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的精确性,更好地评估预后.
作者:宫惠琳;梁华;张娇娇;汪园园;张冠军;宋锦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针对CTLA-4/B7和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他检查点抑制剂也正在开发中.CD47是广泛表达于正常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在肿瘤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其受体为髓系抑制性免疫受体SIRPα.阻断CD47与SIRPα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进而消灭肿瘤细胞.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阻断CD47-SIRPα轴还可以增强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从而刺激T细胞介导的抗癌免疫.随着该领域研究的发展,CD47-SIRPα轴的临床应用将会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之一.
作者:查莉;于姣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转移中大约80%是发生骨转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列腺癌骨转移主要呈现成骨和破骨混合性损伤 然而,诱发肿瘤细胞转移到骨以及引起混合样病变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宿主微环境与前列腺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主要讨论宿主微环境如何影响前列腺癌骨转移各个阶段的发生及其中的机制,探讨多种细胞因子、分泌蛋白、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分泌的因子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蒙杰;卢奕;张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骨髓受累(bone marrow involvement,BMI)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不良预后的标志,因其在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初诊时必备的评估内容.在其检出手段中,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BMB)具备基石的地位,但随着抽吸物的流式细胞学技术、细胞遗传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技术进步,其诊断意义也在提升,并展现出评估预后的价值.同时,PET-CT作为一种有效的检出方法,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综述这些检出方法,同时对BMI新近的预后研究进行回顾,以展望其研究前景.
作者:高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合并1~4个脑转移灶的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G-IMRT)技术行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同步瘤床推量及序贯瘤床推量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佳放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为肺癌脑转移患者共98例,选取接受WBRT+同步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接受WBRT后序贯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均采用IG-IMRT,治疗过程中每天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校对摆位误差.结果 观察组的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7.80%(43/49)、95.92%(47/49)、65.31%(32/49)高于对照组的61.20%(30/49)、81.60%(40/49)、44.90%(2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15月)高于对照组(12月).安全性评价:无3、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伤.结论 图像引导下适形调强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可能是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何君;张成大;贾霖;韩建军;高飞;王允;贾利;贾冬;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以脂质体紫杉醇进行维持治疗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7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完成4~6周期一线治疗后,被随机分为脂质体紫杉醇单药维持治疗组29例和随访观察组28例.观察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 脂质体紫杉醇单药维持治疗组的CR、PR、SD和PD分别为0、13.8%、44.8%和41.4%,疾病控制率(DCR)为58.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5.7和2.4月,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7.3和4.9月(均P<0.05),脂质体紫杉醇治疗组的生活质量(QOL)优于观察组.结论 脂质体紫杉醇作为中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PFS及OS,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邵江河;傅建伟;王懿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0 引言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预后差.JAK2、MPL和CALR基因的突变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导致MPNs的发生.芦可替尼是JAK1/2抑制剂,对JAK2突变的MF患者,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在CALR突变阳性的MF患者中的应用报道不多.本文报道1例此类患者,经芦可替尼治疗后患者贫血改善,症状减轻,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慧梅;化罗明;薛华;王静;赵松颖;张江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0 引言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常见远处转移部位为肝、骨、脑、肾上腺等,结肠转移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肺腺癌结肠转移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腹痛伴排气排便减少3天”于2017年3月8日入院,查体示腹部膨降,脐左侧触及直径3 cm圆形包块,质硬,同定,边缘不清,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2次/分,偶可闻及气过水声.患者9月前外院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右肺腺癌,因局部晚期无法行手术治疗,活检标本量少,无法行基因检测,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4周期,疾病进展,予放疗28次,3月前复查提示右肺肿瘤稳定,新发右侧第1 1后肋骨转移.
作者:曹世长;程建平;于久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