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9-2595
  • 国内刊号:42-1602/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NGAL和Cys C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学意义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联合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诊断学意义.方法 连续性收录脓毒症患者80例,其中36例患者出现AKI (AKI组),44例患者未出现AKI(单纯脓毒症组).综合分析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和诊断AKI时/入ICU第7天时血尿NGAL和血尿CysC水平改变及其临床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诊断AKI当天AKI组患者血NGAL、尿NGAL、血Cys C和尿Cys C明显升高(P<0.05).入ICU时AKI组血NGAL和尿NGAL均高于单纯脓毒症组(P<0.05).入ICU时,血NGAL、尿NGAL与AKI(r血NGAL=0.558,r尿NGAL=0.442,P<0.05)和28 d死亡率(r血NGAL=0.589,r尿NGAL=0.601,P<0.05)密切正相关,血NGAL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r=0.449,P<0.05)、ICU平均住院时间(r=0.632,P<0.05)正相关.入ICU当天血NGAL预测AKI的AUC为0.722,P<0.05,cut-off值为354.3 μg/L,敏感性为77.5%,特异性为83.2%.结论 脓毒症相关AKI患者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NGAL升高,其中血NGAL水平对于脓毒症相关AKI具有较好的预警价值.

    作者:程悠悠;黄庆;叶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卡贝缩宫素和催产素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管理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卡贝缩宫素和催产素在阴道分娩后宫缩乏力性原发性产后出血(primary 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妊娠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一组给予卡贝缩宫素(卡贝缩宫素组),另外一组给予催产素(催产素组).结果 卡贝缩宫素组和催产素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卡贝缩宫素组在失血量和需额外宫缩剂的患者显著低于催产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严重PPH患者数量、需血液输注患者数量、分娩前血红蛋白水平和分娩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给药0 min、30 min和60min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胎盘娩出后超声监测指标膀胱充盈度和宫腔分离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贝缩宫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2%(25例),催产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2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1,P=0.602).结论 卡贝缩宫素在管理宫缩乏力性PPH方面优于催产素,可以作为催产素的更优替代品.

    作者:郭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成像在婴幼儿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320-slice dynamic volume CT,DVCT)血管成像在婴幼儿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诊断冠状动脉瘘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年龄小者61 d,大者3岁,男3例,女5例.所有患儿均行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下DVCT血管成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分析冠状动脉走行及心内外结构,计算有效辐射剂量,并与心脏彩超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所有患儿的图像均为可诊断图像,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2例,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3例,左、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合并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左肺动脉发育不良),左冠状动脉-左心耳瘘1例(合并左冠状动脉走行变异),肺动脉主干-左心房瘘1例(合并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位主动脉弓,左、右肺动脉起源于降主动脉).平均辐射剂量约3.786 mSv.结论 低剂量DV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婴幼儿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及瘘口情况,同时可明确诊断有无合并其他发育畸形,检查快速、无创、安全.

    作者:邹佳妮;陈信坚;罗金香;陈友三;陆然;黄文才;吴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治疗婴幼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治疗婴幼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3-06/2015-03月收治122例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据就诊次序分为益生菌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1例,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益生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疾病转归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益生菌组患儿治疗48 h后有效率(68.9%)及治疗72 h后治愈率(44.3%)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47.5%,26.2%,x2=5.694,P=0.017;x2=4.346,P=0.037);益生菌组患儿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3.9±1.2)次及治疗第5天大便次数(2.3±1.1)次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4.7±1.3)次、(3.5±1.2)次(u=3.532,P=0.001;u=5.757,P<0.001);益生菌组患儿治疗后平均止泻天数(3.1±1.2)d及平均住院天数(3.4±1.3)d天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3.9±1.4)d、(4.2±1.5) d(u=2.416,P=0.017;u=3.927,P<0.001).结论 婴幼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孟维合;种宝贵;孟佳;马中正;孙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植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术后骨不连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LCP)联合植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术后骨不连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科室自2009-07/2014-12月经LCP联合植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术后骨不连患者17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23~69岁,平均47岁;初次骨折至骨不连LCP+植骨手术时间为9个月~2.5年,平均1年7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末次随访按照JohnerWruhs标准对下肢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2例失访,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均显示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13个月,平均5.5个月,无术后感染、骨不连、接骨板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年,按照Johner Wruhs对下肢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 LCP联合植骨能有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术后骨不连.

    作者:徐振东;孟乘飞;汪国栋;蔡贤华;刘曦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姜黄凝胶抗炎镇痛药效学研究

    目的 探讨姜黄凝胶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并初步评价其药效.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耳肿胀模型考察姜黄凝胶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 姜黄凝胶能够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程度,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并对佐剂性大鼠足肿胀关节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姜黄凝胶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陈志龙;柳萌萌;张芸;都胜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分辨溶解曲线技术鉴定常见致病分枝杆菌研究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鉴定临床常见分枝杆菌菌种的聚合酶链高分辨溶解曲线(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high resolution melting,PCR-HRM)分析方法,为临床分枝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帮助.方法 收集传统罗氏培养法的81株分枝杆菌.以16S-23S rR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为靶基因合成引物,建立PCR-HRM方法.以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将PCR-HRM法和传统罗氏培养法鉴定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1株分枝杆菌中,PCR-HRM法和罗氏培养法的正确鉴定率分别为100%、95.1%,PCR-HRM法和罗氏培养法的正确鉴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符合率均为100%,PCR-HRM方法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的符合率为100%,罗氏培养法检测NTM的符合率为92.9%.结论 初步建立了分枝杆菌PCR-HRM鉴定方法,该方法可准确鉴定常见的MTB和NTM,可能成为临床分枝杆菌感染的快速鉴定方法.

    作者:梁雪妮;丁进亚;王丹;孟冬娅;何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3~2014年铜川某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链球菌分布较广,在某些环境下的发现率更高,且可寄生于人的上呼吸道中[1].据相关资料统计,健康成年人大约有5%~10%的鼻咽中存在肺炎链球菌,而儿童的发现率则高达20%~40%[2].该病菌可引起鼻窦炎、大叶性肺炎、心膜炎及中耳炎等病症,也是引起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临床上针对该病菌已做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然而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其耐药性逐渐增强,感染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3].本次研究通过选取铜川地区某医院肺炎链球菌的样本资料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星;王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e-reactive protein,hsCRP)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极低,但在细菌感染时,特别是在小儿严重感染时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由于小儿炎症反应相对较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早期检测不敏感,而检测hsCRP有更好的敏感性,已成为儿科医生诊断细菌感染和疗效观察的指标.本文对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的患儿进行hsCRP含量测定,为小儿细菌感染早期的快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如寿;钟佳芳;颜礼完;吴吉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992例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因效果佳、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作者医院自2012-01/2015-12月共完成结肠息肉内镜治疗1992例.现结合临床实际回顾分析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92例,其中男1333例,女659例,年龄15~93(平均48.6)岁.单发息肉653例,多发息肉1339例.合并高血压464例,糖尿病342例,冠心病212例,冠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109例.

    作者:刘萍;雷婷;吴莉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特勤疗养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特勤疗养员是特殊的职业群体,保障好特勤人员的疗养,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简称品管圈,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首创,指有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自发地组成一个小组,通过一定的途径,共同解决难题,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活动[1].特勤人员疗养期间的生活管理是疗养效果的重要保证,安静、整洁、舒适的疗养环境是提高疗养效果的基础之一,因此提高疗养房间的管理,对改善疗养员的疗养环境至关重要[2].作者科室于2014-05~08月开展了以“提高疗养房管理”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佳欣;高丽红;杨玲;侯建敏;李勃;徐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与预防进展

    机械通气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损害了患者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延长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1 VAP发生机制气管插管阻碍了有效的咳嗽,并且口咽部分泌物和胃返流物沿气管插管积聚在气管插管气囊上方.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容低压(high-volume low-pressure,HVLP)气囊在充气膨胀后其外径大于气管内径,在气囊和气管相邻界面上形成纵向的微皱褶,气囊上方积聚的分泌物,通过纵向皱褶慢慢滴漏入下呼吸道,引起细菌的定植和VAP[1-3].

    作者:姜辉;刘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片受体激动药物鞘内应用的研究进展

    阿片受体激动药物主要指作用于μ受体的激动剂,由于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在临床麻醉与镇痛中应用广泛.1979年,Wang等[1]首次在人体鞘内注射吗啡用于急、慢性疼痛治疗,由此开创了阿片受体激动药物鞘内应用的新纪元.在此后的30余年,众多学者一直致力于阿片受体激动药物鞘内应用的研究,以获得安全、有效、持久的节段性镇痛作用,减少其全身应用的副作用.本文将就阿片受体激动药物鞘内应用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作者:吴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癌铂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据新数据统计,2012年胃癌发病人数约952 000例,死亡人数超过723 000例,其癌症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第3位和第5位[1].随着内镜成像和图像增强等新技术的出现,如染色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及放大窄带成像等,早期胃癌的检出比例增加[2],但大多数胃癌患者仍是在疾病中晚期被确诊.以铂类为主的单药或联合方案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它在减少术后的复发,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方面有重要作用[3].由于胃癌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部分患者出现对铂类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4].

    作者:郭迪峰;杨继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战现场单兵急救包配备需求分析及研制

    目的 根据现代战争战现场急救配备的需求分析,研制作战人员的单兵急救包.方法 基于现代战争中战现场急救的要求和战伤救治技术的进展,并借鉴外军作战人员单兵急救包配备,配备我军作战人员的战现场急救型单兵急救包,然后在训练中验证其是否可以满足战伤急救的需求.结果 作者推荐作战人员单兵急救包的配置包括:旋压止血带、鼻咽通气管、“H”型战地包扎敷料、压缩曲线纱布、环甲膜穿刺针、胸腔穿刺针、胸腔封闭贴、卷式夹板、三角巾、硬质眼罩、军用手套、剪刀、记号笔、2片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和4片左氧氟沙星片.试点工作显示,其可满足战伤急救的需求.结论 推荐单兵急救包的配置可满足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人员战现场急救的需求.

    作者:秦昊;宗兆文;刘良明;包俊强;李涛;沈岳;赵玉峰;郭庆山;张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战救技术培训模拟训练进展与启示

    医学模拟教育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仿真模型和医学模拟技术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及患者,对医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训练和能力评估等综合培训,科学化、人性化地提升医学生的救治实践能力.但战伤伤员的救治技术培训不可能在真实战争中进行培训,因而模拟技术在战伤救治培训中尤为重要.本文对战伤救治训练的模拟技术、模拟战伤种类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作者:宗兆文;秦昊;徐雷;毛长学;杜国福;沈岳;郭庆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MML短期转为FLT3/IDT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血液病,被认为是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的一个独立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生存期具有多样性.CMML的主要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异构障碍和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持续的绝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1×109/L以上.

    作者:梁菠;周亚丽;陈永升;张新华;尹晓林;周天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在沉船灾难救援中不同时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参与灾难救援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心理体验,从心理层面出发,旨在提高灾难救援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更高效的参与救援工作.方法 对2015-06月参加“东方之星”救援的某军队医院的6名护理人员,运用现象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半结构性访谈.结果 护理人员参与救援前的心理体验主要表现为“紧张”与“自豪”并存;救援中的主要心理体验为恐惧、不可控、使命感;救援行动结束后主要心理体验为角色转换困难及责任感升华.结论 参与灾难救援的护士心理体验具有正负双重性,科学应对负面心理体验有助于救援护士直面应对风险;完善健全灾难救援护理技能培训和心理教育,有助于提升救援护士的身心健康与专业救援水平;持续有效心理干预机制,有助于救援护士心理健康的调节,获得心理、信仰及专业技能的多元成长.

    作者:林莉;韩璇;曾尟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精神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

    目的 比较有精神疾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及正常儿童三者之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方法 精神科少儿病房18岁以下患精神疾病的儿童207例,其中留守儿童106例(留守组),非留守儿童101例(非留守组).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 留守组与非留守组比较,除抑郁体验一项留守组明显高于非留守组(P<0.05),其它各项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组男童与常模男童比较,认知成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常模,8个维度中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6个方面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生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组女童与常模女童比较,认知成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常模,8个维度中学校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5个方面满意度均低于常模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和青少年.

    作者:李轶琛;马筠;杨光远;徐汉明;雷雨;孙科;宋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军医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生传染病学PBL式教学改革研究

    目的 本文旨在将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方法应用于传染病学教学中,探索其效果并论证其可行性.方法 把2009级八年制临床医学生2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教改组,教改组在传染病学的理论授课、实习两部分采用PBL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年后观察效果,用德尔菲法建立其能力指标评估体系对2组进行评估,判断PBL教学对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实践作用.结果 教改组学生的理论课和实习成绩比对照组平均高出8.5分和9.0分,出科后通过能力指标体系测评分别为86.5分和73.5分.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够大幅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对传染病学理论和临床知识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实践意义.

    作者:潘蕾;魏欣;张野;连建奇;贾战生;白雪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军医大学航空海上救生课程改革思考

    目的 突出实战化教学方向,改革军医大学航空海上救生课程,为探索建立面向部队需求的航空医学教学体系提供方向.方法 分析军医大学现有航空救生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检索国内外军事航空海上救生训练进展,初步建立军医大学水上救生实训课程.结果 形成“压缩理论,强化实战”的改革思路,精简了部分理论内容,强化了实习课程,并建立了水上生存实训课程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和训练标准.结论 通过开设航空救生水上生存实训课程,可以优化航空救生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员在海上航空救生活动中的生存能力,更好的满足学员的第一任职需要.

    作者:曹新生;石菲;高原;王永春;赵疆东;张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3+1连贯模拟教学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改进实习教学方法,应用3+1连贯模拟教学模式,规范教学手段,提高实习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水平.方法 依托先进的模拟教学设备和多媒体,对学生进行3项通用项目和1项专科项目的规范化培训,并贯穿整个实习过程.结果 通过对293名实习学生教学成效评价及考核数据分析,学生对3+1连贯模拟教学规范化认可度很高,激发了实习积极性,临床技能动手能力得到了更多锻炼.结论 3+1连贯模拟教学能够消除因带教老师水平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所致的不规范教学及学生学习效果差异,有效提高实习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葛亚明;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