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承办。创刊于1986年,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是以军内外广大医学临床与医学科研工作者为面向,以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论文为主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目前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的收录期刊。
1 投稿要求
作者登陆我刊网站,注册后即可投稿。来稿请直接投至本刊编辑部,本刊不接受任何机构的中介稿。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研究论文,请注明课题的基金名称、编号,并请将基金项目审批件的扫描件或复印件通过在线投稿系统上传或本刊邮箱发给编辑部,本刊将开放快速审、刊流程。
来稿要求单栏排版,第一作者需附注单位、通讯地址、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电话或E-mail等个人资料。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627号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内《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辑部,邮编:430070;电话:027-50772782,E-mail:hngfyx@163.com。
2 撰稿要求
2.1 文稿总体要求
文稿总体要求 内容(数据)真实可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稿件篇幅一般在5000字左右,实证性研究论文6000字以内。
2.2 文题
文题精练,尽量不用副标题,避免使用标点符号或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2.3 作者工作单位与作者署名
工作单位:邮编 省市,单位(著录到科室);作者署名:署名要准确,作者名之间以“,”隔开;英文摘要中的姓名要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字母全部大写),复姓连写;名在后(不缩写),首字母大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字距。外国作者名在前(首字母大写),姓在后(全大写)。
2.4 摘要
研究类文稿需撰写中英文摘要。摘要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结构格式书写,语言要精练,一般在300字以内。
2.5 关键词与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标引。一篇文章如果涉及多学科,在主分类号之后还可以标注1~3个相关学科的分类号。
2.6 临床试验研究撰写要求
临床试验报告须经公共试验注册机构注册。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7 正文书写要求
2.7.1正文结构
正文按引言(前言或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introduction,material,resul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IMRaD)结构的顺序书写。引言:提出问题或简述研究目的。方法:阐明研究的实施途径。一般为引用文献方法,有实质性改进者,对创新的技术或方法要详述。对实验动物、药品、试剂、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或规格。结果:归纳研究的主要发现。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后的结果,最好以图、表或照片的形式表达出来。讨论:寻求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应紧密围绕研究结果进行,不宜作过多文献综述。作出的结论,应具有与本研究的逻辑相关性,力求客观。各级小标题按照以下格式:11.11.1.1…22.12.1.1…。文内接排的序号用圈码区分不同层次,如 “①”。
2.7.2图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图和表,图表中的数据在文中不再重复。随文图表应先见文字再见图表。图表请勿双栏排版。图片应有图序、图题、标目、标值。图注排印在图题下方。研究类文章中的图给出中文图题的同时给出英文图题。
2.7.3表格
表格使用三线表,应包括表序、表题、表身、表注。表格应简洁、清晰、准确,具有自明性。表内各栏应标明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符号。若参数单位完全相同,可标注在表题之后,并置于括号内。表内不用“同上” 、“同左” 、“〃”等替代词或符号,一律填入具体数字(包括“0”)或文字。表内不应空格,若使用符号表示“未测”或“未做”,可用“…”或“ND”表示;如要表示“未测到”或数值小于有效数字,可用“—”或“0.0”、“0.00”(据有效数字位数而定)表示。为保持表的自明性,对非公认或自拟的缩略语应予注释。表内注释角码符号采用右上标注。表注置放在表下方。研究类文章中的表在给出中文表题的同时给出英文表题。
2.7.4数字
文中数字的书写要求:①年月日采用全数字扩展格式表示,例:2006-04-19,分隔符为“-” ;②时刻采用全数字扩展格式表示,例:14:06:28,分隔符为“:”; ③日期与时刻组合采用时间标志符“T”连接,不用“—”,例:2005-05-16T14:06:28;④有特定起点和终点时间段的表示用连接号“/”,例:1881/1936,不用表示数值范围的符号“~”。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①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②幂次相同的参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幂次不能省略,如3×109~5×109,不能写成3~5×109。③百分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如20%~30%不能写成20~30%。④单位相同的参数范围,只须写出后一个参数的单位,如15~20℃不必写成15℃~25℃。⑤单位不完全相同的参数范围:每个参数的单位必须全部写出。例如:36°~42°18′。⑥偏差范围:参数与其偏差单位相同时,单位可以只写1次,并应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如(15.2±0.2)mm。表示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时,可以写成(27±2)%,也可以写成27%±2%,而不应写成27±2%。⑦约数值范围:约数值范围前后不能加“约”和“左右”,如:5%~10%,不能写成“约5%~10%”;剂量为10~20mg,不能写成10~20mg左右。
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①尾数有多个“0”的5位以上整数,一般以万和亿为单位。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如1 800 000可写成180万;142 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 000字不能写成5千字。②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应全部写出,如1.500、1.750、2.000不能写作1.5、1.75、2。③数值的修约按照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右,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0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例如:修约到1位小数,12.149修约为12.1;12.151修约为12.2;12.150修约为12.2,12.250修约为12.2。④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5 cm×8 cm×10 cm,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⑤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以仅在最末1个数字后写出单位符号,如60、80、100 mol/L,不必写作60 mol/L、80 mol/L、100 mol/L。⑥分数与文字在一行中排列时,分号用斜线。
2.7.5药品、试剂、动物及仪器
药品及化学试剂须使用药典名或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及时间。确需使用商品名时,例如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应在其通用名称后的括号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以药材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应注明药材的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时,须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月)龄、体重、饲养条件、健康状况以及实验动物合格证号等。主要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须描述工作原理。
2.7.6计量单位
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国际符号。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人等可用汉字表示。如:心率75/min, 不用beats/min(b/min)。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例如Pa、Gy等首字母大写;“升”应用大写“L”;其余单位符号均为小写,如ml、g、mg等。106以上的词头符号,例如M、G和T等须大写,其余为小写。词头不能单独使用,如“μm”不能写作“μ”,也不能重叠使用,如“nm”不应写作“mμm”。 在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如mg/kg/d应写为mg/(kg·d),不写为mg·kg-1·d-1。时间作为单位修饰词仅为数字时,天(日)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非单位时可用天、小时、分钟、秒,如在描述第×天、第×小时、第×分钟,或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等时,可用汉字。离心加速作用应以重力加速度(g)的倍数形式表达,如6 000×g离心10 min。若以转速表示时,应尽可能同时给出所用离心机的半径,如离心半径8 cm,12 000 r/min,离心10 min。
2.7.7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CT、WBC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外文缩略语还需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
2.7.8统计学方法描述
统计学方法描述 应说明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当P<0.05(或P<0.01)时,说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说明统计软件名称及版本(如使用SPSS统计软件,版本应在19.0以上),及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x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
2.8 参考文献引用要求
引用文献的总体要求:文稿必须具有参考文献,研究性论文引用文献数量为20篇以上。引用文献中近3年中的文献应占所引文献量的50%以上。文献著录格式要正确,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要著录正确。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标注起讫号“”。如: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已有研究的结论[7,9,11-13]……。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如:张××等的研究[4]15-17……;张××等[4]55认为……。已有不少论述[1,3][2]156-160。……文献[2]199-201指出……。
标准录著文献类型标志: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S标志的文献还包括政策、法律、法规等文件),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标出前三位,三位以上以“等”,英文以斜体“et al”标示).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 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 其他责任者(任选).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 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1] Phillip Rice. 压力与健康[M]. 石 林,古丽娜, 梁竹苑, 等译. 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10
[2] Foley KM, Gelband H. Improving palliative care for cancer[M/OL]. 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1. [2002-07-09].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的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1] Weinstein L, Swertz M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A Jr, SodemanWA. 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Philadephia:Saunders,1974:745-772
期刊、数据库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名称,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1] 杨 眉.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问题[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6):401-402
[2] Marleau JD, Breton JJ, Chiniara G, et al. Differences between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1 sibling referred to a psychiatric clinic: a test of Richards and Goodman's findings[J]. Can J Psychiatry,2004, 49(4): 272-277.PMID: 15147026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国际、国家标准:
[1] 中国药典. 二部[S]. 2000:88
[2] GB/T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3 稿件处理
本刊稿件经2位以上同行专家评审,常规3个月内作者可获取稿件流向信息,若3个月后作者未见信息反馈,提示此稿件仍在评审过程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须与编辑部联系,避免一稿多投。对一稿多投者,一经证实,将择期在杂志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的通告;并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拒绝在本杂志上发表。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核准。对于需修改的稿件,作者接到修改通知后应按退修意见修改,并在10日内将修改稿连同审修意见稿一并寄回编辑部。来稿一经接受刊登,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期刊编辑部所有。期刊编辑部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已刊登的论文。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该信息资源库以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存在,并且能够安全地存储和传输,各级授权用户均可访问[1].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则是记录、存储、检索和处理电子健康档案中信息的系统,包括数据、程序、规则、规定、基础设备和用户等内容[2].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 610.12-1990软件工程标准词汇将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为“以构件、构件之间的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内容的某一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指导上述内容设计与演化的原理”[3].电子健康系统体系结构描述了电子健康档案的总体技术构成及其技术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电子健康档案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体系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健康档案体系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归纳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电子健康档案的设计和研发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孟海滨;毛华坚;迟晨阳;黄博玉;荆斌;赵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些年来,有关于利用Ilizarov技术及其环形外架矫正复杂、严重的足踝部畸形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对使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术后出现足下垂的关注度却少有报道.本文回顾了作者医院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并出现足下垂的6例病例,总结分析足下垂出现的原因,为减少及预防术后足下垂提供防治经验.
作者:扈克治;甘干达;罗平;韩健;程洪;李松涛;黄育胡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远端胃癌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06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胃癌患者10例,均行全机器人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机器人总手术时间为(237±31)min,术中出血量为(116±53)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7.0±8.2)枚,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0.6)d和平均住院日(11±2.5)d.所有患者无其他并发症,术后标本镜下切缘均未见肿瘤组织残存.术后随访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能完整切除病灶,彻底清扫淋巴结,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可行,且能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吉翔;于建平;石鑫;王朝阳;李正凯;李洪涛;韩晓鹏;刘宏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ipad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06月科室制定护理教学查房计划与主题,每周一组织一次护理教学查房,以一病区、二病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床边护理教学查房模式,三病区、观察室为观察组,将移动智能手持终端ipad应用于床边护理教学查房中,查房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护士、患者及家属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ipad,实时信息、图文并茂、贴近患者,有效确保了查房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敏;蒋萍;聂雷霞;胡帆;喻娟;吴丽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近年来健康管理学院在健康管理学科产教融合建设过程中探索实践成果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通过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互补,采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模式,经过多年不断改革实践,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结果 形成一套“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广适应、高素质”特色的高标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结论 探索实践健康管理学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解决健康管理产业发展中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健康管理学科发展、健康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新模式形成提供借鉴.
作者:向桢;赵宇;向月应;钱敏;罗江;资方宇;安运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抽搐、认知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为临床表现的弥漫性炎症综合征[1].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为常见,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患者往往病情进展快,很快出现抽搐、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等.疾病诊断主要以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实质损害、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来判定.临床上对于该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疾病,需以对症治疗为主[2].该病临床上病死率高,预后较差[3].有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除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外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其疗效甚好,故作者对此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亚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收集我院CT室2006-12/2007-04月87例创伤资料,行多平面重建(MPR)与3D重建,结合临床进行研究,探讨MPR、3D重建技术在平战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凯波;李树南;曹国文;胡罗建;杨明方;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患儿在1年内多次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般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达到7~10次即可诊断[1-2].反复呼吸道感染多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相关.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患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易合并鼻窦炎、中耳炎及心肌炎等并发症.本研究旨在分析匹多莫德应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红;王霞容;毛丹丹;王思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技术难点与临床策略.方法 2005-12/2008-12月,采用国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37例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行封堵治疗,封堵术前常规行左室造影,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透视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 37例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全部成功行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其中11例采用封堵瘤体法,26例采用封堵左室面破口法.术后即刻发生少量残余分流3例,3个月随访时消失.结论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术中要根据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数目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封堵方法进行封堵,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郄二平;殷桂林;朱水波;高旭辉;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军区空军中心医院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平时和战时体系保障系统的卫勤保障,为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伤员抢救做好卫勤准备.同时还需要参加突发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的卫生救援等紧急救护保障任务.如参与抗洪、地震及传染病疫情救援等.本文就军队中心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准备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罗显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华南国防医学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急急,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请问一下,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昨天联系了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