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中医学杂志

华中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 国际刊号:1007-5534
  • 国内刊号:42-1414/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6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8-26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华中医学杂志   2009年6期文献
  • 食管癌267例手术治疗体会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我院自2004年6月~2009年6月,共手术探查食管癌285例,其中行食管癌切除术267例,切除率93.6%,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峰;付建斌;蔡恒;宋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椎弓根探针开道法在脊柱侧凸手术中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目的 在脊柱侧凸手术中寻找更安全、更完善的脊柱椎弓根钉植入方法.方法 在标准定位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比较安全方便的椎弓根钉植入技术对35例脊柱侧凸患者植入椎弓根钉共360枚.结果 X线片和CT片显示,357枚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及椎体内,脊柱侧凸矫正良好,植钉准确率99%.均未出现局部血肿和神经根损害症状.结论 椎弓根探针开道法在脊柱侧凸手术中椎弓根钉植入技术更安全、更可靠,并提供了安全的进入途径,具有操作方便,植入器械稳定性好及安全性高等特点.

    作者:李晓耘;周琼芳;查华荣;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37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和非灌洗组,每组37例.灌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支气管肺泡灌洗,非灌洗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灌洗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4.59%,非灌洗组为62.16%;灌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可靠,提高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新年;张小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胸腰椎结核一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在胸腰椎结核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 年2月~2007年5月,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2例,其中胸椎9例,行前路径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腰椎结核13例,先行后路椎弓螺钉固定,在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果 1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18例植骨融合良好,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 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省费用.

    作者:张记恩;何晓兵;彭松明;刘克斌;黄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h17/Treg失衡的研究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外周血Th17/Treg 的失衡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71例CHF 患者(CHF 组) 和27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 外周血Th17、CD4+CD25+ Treg 细胞比例.结果 CHF 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心功能NYHA 分级Ⅲ~Ⅳ级者比例明显高于Ⅰ~Ⅱ级者. CHF 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心功能NYHA 分级Ⅲ~Ⅳ级者比例明显低于Ⅰ~Ⅱ级者.结论 CHF 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CD4+CD25+Treg 细胞比例下降, 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作者:彭芝斌;邓世磊;杨泽敏;贺立群;李裕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声像图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 5例声像图示典型孕囊型, 4例为孕囊样结构型,3例为混合包块型; 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 5例血流不丰富,孕囊及混合性包块周边血流频谱测得阻力指数(RI):0.26~0.48. 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纪伟英;郑名芳;陈常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DAI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给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采用国产中型高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2 Mpa(2.0ATA),加压20 min,吸纯氧60 min,中间休息20 min,减压20 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分别做2~5个疗程并持续观察疗效.结果 出院时按GOS评分,治愈13例(43.3%),显效8例(26.7%),有效3例(10.0%),无效6例(20.0%).结论 高压氧是临床治疗中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特别是对治疗DAI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利志波;吴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鼻咽癌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的手术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手术治疗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以鼻塞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初诊时误诊.3例术后3个月内均无复发,其中2例已随访6个月无复发,仍在随访中,1例失访.结论 以鼻塞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易发生误诊.原发于鼻咽顶前壁的巨大Ⅰ期鼻咽癌首选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好,可以避免放疗副反应和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作者:郭筠芳;孔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9例)采用环孢素A、康力龙联合治疗,对照组(23例)仅采用康力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 =4.5928,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忠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500例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常选用硬膜外麻醉(EA),但存在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肌松欠佳等缺陷.腰麻(SA)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腰-硬联合麻醉(CSEA)结合了EA和SA的优点,逐步在产科手术中开展起来,本观察旨在将CSEA和SA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中;赛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5月~2008年4月收住的34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行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 化疗有效率为76.4%.手术切除率达94.1%,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结论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其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洪斌;马利国;汪辉;卢运萍;马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呕吐5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12例住院新生儿呕吐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12例中内科疾病致呕吐458例,占89.5%,其中感染性疾病172例,以肠炎、呼吸道感染、坏死性肠炎多见.非感染性疾病286例,以早产儿、咽下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假性肠梗阻多见.外科疾病引起的呕吐54例,占10.5%,以先天性巨结肠、肠旋转不良、胃肠穿孔、肠闭锁、狭窄多见.结论 掌握新生儿呕吐临床特点,并选择合适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

    作者:程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外磁场作用下特异性磁性NICD对脊髓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部位高表达后,对内源性脊髓神经干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鼠NICD(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质粒,用经典的氧化还原法将NICD质粒结合至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extran magnetic nanoparticles,DMN)上,参照Alivisatos和Conwell方法构建纳米化目的基因,在外磁场作用下转染体外培养鼠脊髓神经干细胞,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 纳米化NICD-DMN转染体外培养内源性脊髓神经干细胞后,细胞明显增多,而凋亡明显减少,统计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磁性NICD在外磁场协助下明显促进内源性脊髓干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

    作者:张衣北;夏春;陈安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革兰阴性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B 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2008年版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构成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5.4%)、肺炎克雷伯菌(29.9%)、铜绿假单胞菌(21.2%).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前3位是哌拉西林(81.7%)、四环素(76.0%)、环丙沙星(74.2%),耐药率低的2位是亚胺培南(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9%);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靠前的为哌拉西林(61.7%)、氯霉素(52.9%)、四环素(49.6%),耐药率低2位是亚胺培南(0.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5%);铜绿假单胞菌对氯霉素(94.8%)、复方新诺明(94.2%)、四环素(84.7%)耐药为明显,对头孢他啶(21.7%)和亚胺培南(38.7%)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见革兰阴性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各不相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突出.

    作者:王平;田德英;王顺;吴立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CFP)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2月~2008年5月收治的12例病人行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及并发症.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3~62个月,平均38个月.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57 min.术中出血100~210 ml,平均145 ml. 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大腿痛及异位骨化.手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1.0分. 结论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微创、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磨损小的特点,可以成为传统股骨柄新的替代方向.

    作者:潘晓辉;瞿兴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急性肾损伤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62例AKI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AKI患儿中男43例,女19例;城市6例,农村56例;平均年龄4.4岁.肾前性14例(22.6%),肾性30例(48.4%),肾后性18例(29.0%);病因在各年龄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新生儿期为肾前性因素,婴儿期主要为肾后性因素,其余年龄段主要为肾性因素.62例中治愈26例(41.9%),好转21例(33.9%),无效放弃14例(22.6%),死亡1例(1.6%).少尿、血尿、蛋白尿、GRF等参数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天数、是否出现少尿或血尿、血红蛋白、AKI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儿童AKI的病因多样化,其预后与发病年龄、原发病因及治疗时机有关;早期诊断有助于AKI的治疗,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需要重视儿童AKI的诊治.

    作者:丁娟娟;吴燕祥;栾江威;李弿;王筱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开放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开放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4月~2008年5月治疗开放胫骨远端骨折19例,行一期外固定架及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10~25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伤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标准,优14例,良3例,优良率89.47%.结论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开放胫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软组织并发症少,固定牢固,疗效可靠.

    作者:潘海棠;龚俊;周礼兵;廖洪益;刘伟;祝茂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雷帕霉素在顺铂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协同作用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联合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 HeLa细胞经雷帕霉素和(或)顺铂处理后,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4E-BP1和p-S6K1的表达情况. 结果雷帕霉素联合顺铂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越显著,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雷帕霉素可增强顺铂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经雷帕霉素作用后的HeLa细胞表达p-4E-BP1和p-S6K1较对照组下降,两者联用明显下降.结论 雷帕霉素和顺铂联用在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上具有协同作用.这预示着雷帕霉素和顺铂联用可能是一种合理的靶向治疗宫颈癌的方法.

    作者:刘勇;方勇;汪辉;马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辅助应用坦索罗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辅助应用α1-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第1组为单纯钬激光碎石术,第2组为钬激光碎石术加术后辅助应用坦索罗辛,口服坦索罗辛0.4 mg, 每日1次,共4周.两组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管,4周后复查腹部平片(KUB)或泌尿系CT,判断结石排出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置管相关症状发生率、镇痛剂(双氯芬酸钠栓剂)使用剂量及结石清除率. 结果 2组术后置管相关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5.8%和9.2%(P<0.01), 镇痛剂(双氯芬酸钠栓剂)平均使用剂量分别为92.5 mg和37.9 mg(P<0.01),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7.5%和96.7%(P<0.05) .结论 术后辅助应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能明显降低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减少需要使用镇痛剂的剂量,提高结石清除率.

    作者:徐初样;徐五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早产儿脐血瘦素和血脂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脐血瘦素和血脂水平,探讨二者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脐血瘦素和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胎龄和出生体重分为三组:正常足月儿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脐血瘦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脐血TC、TG、HDL-C、LDL-C. 结果随着胎儿胎龄及体重的增加,胎儿体内的瘦素水平升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脐血LDL-C水平高于正常足月儿,脐血瘦素与LDL-C呈负相关.结论 瘦素可能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早产儿出生时的低瘦素和高LDL-C可能是成人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陈翠芳;霍灵;饶锦秀;刘锦萍;吕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活性药治疗血管性休克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活性药治疗血管性休克的效果和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巴胺、肾上腺素、山莨菪碱治疗血管性休克231例.将231例休克分为过敏性休克85例,感染性休克146例两种类型;3种血管活性药及其不同组合,共分成8组.采用多元方差和LSD(小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用药后各组病例收缩压、尿量的变化和死亡风险.结果 多巴胺及其同肾上腺素、山莨菪碱不同组合没有升压作用(P>0.05),但使尿量大增(P<0.01),不用多巴胺各组有升压作用(P<0.01),但无显著利尿作用(P>0.05).多巴胺治疗的死亡风险在过敏性休克高(OR=3.07),在感染性休克更高(OR=17.46);肾上腺素治疗风险性在过敏性休克低(OR=0.44),而在感染性休克高(OR=4.28);山莨菪碱治疗风险性在过敏性休克低(OR=0.48),在感染性休克也低(OR=0.45).结论 多巴胺可以治疗休克,但更可能导致和加重休克,增加死亡风险;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也是如此,但治疗过敏性休克如同山莨菪碱治疗两种类型休克一样安全有效.

    作者:赵星球;肖常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56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56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相符.不同时期的血栓回声及不同情况的血管阻塞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各有其特点,其大量而丰富的信息为临床的观察、诊治及疾病的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相比,CDFI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虹;朱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皮肤瘀点、瘀斑为主,累及黏膜、关节及内脏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1994年在美国召开系统性血管炎命名及分类的国际会议上将本病划分为血管炎范畴,属血管变应性疾病.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本病进行大量研究,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雀卿;徐祖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细胞周期蛋白D与疾病

    细胞周期是普遍存在于高等生物中的一种细胞周期性自我复制和分裂的有序过程,它可以定义为连续的分裂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细胞周期的运行十分有序,沿着G1期→S期→G2期→M期的顺序进行,这种严格的顺序运转与相关调控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表达是分不开的.

    作者:常维纬;莫雪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56例救治体会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其伤情重,并发症及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笔者就我科自2003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56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隽;吴吉元;何荣涛;钟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盆腔广泛转移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类癌是阑尾常见肿瘤,而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则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并盆腔广泛转移,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周福深;周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饮酒后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鲜有报道,笔者曾遇1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饮酒后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志强;刘新华;黄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cCune-Albright综合征1例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是以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皮肤咖啡色素斑和各种内分泌异常等特点并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于2009年5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军;陈安民;郭风劲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