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4-4337
  • 国内刊号:42-1303/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74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医药数学会颁发的《中国优秀特色期刊奖》、《现代计量医学最佳论坛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1期文献
  • 53例骨髓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探讨误诊的原因,总结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症状为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化疗和积极的支持治疗有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旭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波依定与益恒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剂)联用益恒(盐酸喹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波依定联用益恒组48例及单用波依定组28例,观察降压疗效及对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心率等的影响.结果:波依定联且益恒组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单用波依定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脂、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波依定与益恒合用降压效果明显,同时对心率、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以用于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卓朝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HIFU治疗系统中B超图像的雾状伪像分析

    分析了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系统中B超图像特有的雾状伪像的物理成因,建立了雾状伪像的数学模型,据此分析了雾状伪像的主要运动特征,实现了对雾状伪像的自动定位.对大量临床图像的实验表明,分析结果与临床图像中的雾状伪像性质吻合,验证了雾状伪像成因分析与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作者:宋志勇;文玉梅;徐颖;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生儿硬肿症并发低血糖与胰岛细胞分泌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INS)、C肽(CP)及胰高血糖素(GR)在新生儿硬肿症并发低血糖患儿的变化.方法:检测20例新生儿硬肿症并发低血糖患儿血INS、CP及GR水平,并与3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20例新生儿硬肿症并发低血糖患儿中血清浓度INS(10.42±2.53mμ/ml)、CP(0.17±0.18pmol/me)明显低于对照组(13.98±2.53mU/me),而观察组患儿血GR(266.2±147.5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121.13±40.98pg/ml).观察组空腹血糖(BS)测定值与INS、CP及G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07、-0.03(P>0.25),观察组血INS与GR的相关系数为-0.1(P>0.05).结论:在新生儿硬肿症中注意补充适当葡萄糖液以及皮质激素的使用,是提高血糖,维持机体需要的措施.

    作者:李汉东;王永红;李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利用NycoCardRead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测定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同时以健康者检测结果与其作比较.结果:42例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36例健康者,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其肾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中应;胡芳;程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血常规及电解质的变化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疗对慢性重肝患者血常规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产血液净化仪PLASAUTO-IQ对116例慢性重肝患者进行293次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下降.血钙下降明显,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较治疗前改善.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可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低钙血症,对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有改善作用.

    作者:董九香;张细云;孙友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54例中风病人证候信息的评价分析

    中医辨证的过程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临床的证候表现,推断出证型的过程.辨证中证候与证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性质上是分形.信息量是反映分形关系也就是局部与整体相似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也具有自相似性.运用信息评价分析的方法计算154例中风病人证候的诊断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参数建立一个自变量-证候(x)和应变量-证(y)的数学模型,为今后辨证的现代化、计量化、智能化提供了方法.

    作者:王冠军;梁俊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胃癌的病理变化及术后复发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手术切取的40例胃癌经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结构改变.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组织切片确诊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29例诊断为复发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局部复发及脏器或网膜、腹壁等转移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CT诊断肿瘤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29例,其中,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或肿块13例,病变有不同程度强化;经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的有9例,4例未见局部复发.结论:CT对胃癌术后复发有较高价值,但对于局部复发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作者:胡浩;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缢死血液生化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研究缢死的血液生化学变化,探讨血气分析和K+、Cl-的检验对鉴定缢死的法医学意义.将家兔用缢颈的方法处死,进行血气分析和K+、Cl-的测定.缢死家兔血中pH值下降(P<0.005),Pco2增高(P<0.01),Po2降低(P<0.05),O2SAT下降(P<0.001),(Hco-3)增加(P<0.005),Tco2增加(P<0.05),BE变化不明显.静脉血中K+浓度明显增高(P<0.01),Cl-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缢死家兔血气分析和K+浓度发生明显变化,检验血气分析和K+、Cl-浓度对鉴定缢死具有法医学意义.

    作者:礼晓明;李学金;礼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遗传平衡定律的数学分析及其应用

    主要提出关于遗传平衡定律的一种数学分析模式,并据此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实际的推算.

    作者:侯威;王昌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波法从黄苓中提取黄苓苷的正交试验设计

    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黄苓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其主要成份有黄苓苷、黄苓素、汉黄苓苷、汉黄苓素等,其中黄苓苷是主要有效成份[1].传统的提取方法有温浸法、煎煮法、加热回流法、索氏法等.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设备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特点.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法设置了L9(34)正交试验,以黄苓苷的含量为指标,寻求超声提取的佳工艺条件.

    作者:袁梦哲;袁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紫外法测定药用炭吸着力

    研究了用紫外法测定药用炭吸着力的可行方法.

    作者:钱锋;郝艳茹;王彦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氧核苷酸钠及其制剂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氧核苷酸钠及其制剂含量.方法:采用Krom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2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5.2),流速1.0 ml·min-1,柱温36℃,检测波长260 m.结果:脱氧核苷酸钠中dAMP、dGMP、dCMP、dTMP均基线分离;在250.0~15.6μg·ml-1范围内,相关系数均为0.999;4种脱氧核苷酸钠回收率在100.3%~101.1%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制剂中辅料无干扰,可用于该药物原料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菁;王洪新;岳春丽;徐雅静;庄晓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变量因素及控制对策

    系统研究了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各种变量因素及控制对策.

    作者:王艳丽;金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儿童发铅水平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锦州市2~6岁儿童发铅水平和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10名年龄在2~6岁健康儿童的发铅,并根据父母职业、居住环境及饮食习惯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父母职业可能接触铅组(8.19±1.07)×106,高于父母职业不接触铅组(7.39±0.65)×106,P<0.001;居住于市内组(8.29±0.97)×106,高于居住于市外组(7.24±0.53)×106,P<0.001;不挑食组幼儿发铅(7.32±0.58)×106低于挑食组(8.15±1.08)×106,P<0.01.结论:父母职业、居住环境、饮食习惯明显影响发铅含量.

    作者:杨学东;白秀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RIMA模型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进行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对1986年~2002年逐月发病率进行RIMA模型建模拟合,用所得到的模型对2003年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ARIMA(0,1,1)×(0,1,1)12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段上的发病率序列,对2003年各月发病率的预测值符合实际发病率变动趋势.结论:ARIMA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并对未来的发病率进行预测,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服务.

    作者:吴家兵;叶临湘;尤尔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活化沸石对实验室蒸馏水中除氨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实验室用蒸馏水的除氨新方法,对天然沸石的活化方法改进与除氨能力的关系研究.方法:采取正常方法、天然沸石、常规活化沸石、改进活化沸石分别进行除氨实验,测出4种方法制作的蒸馏水含氨量.结果:4种方法的除氨效果逐渐增强,均有一定的差别.结论:新型活化沸石对实验室蒸馏水中除氨的效果明显,简单易行,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国毅;龚丽春;高显会;程晓萍;王良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维生素C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伍的探讨

    目的: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伍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在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注射液、不同时间、不同pH值条件下,测定溶液中奥美拉唑的含量,以自身对照比较其峰面积计算分解率,观察外观色泽.结果: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注射液,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含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加入一定量维生素C注射液的奥美拉唑钠溶液中,pH值为7.0以下时,分解速度快、质量不稳定.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对溶液中奥美拉唑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并且当pH值低于8.0时,时间越长颜色变化就越明显.

    作者:薛占英;陈清;卢秀华;史玮;闫学立;赵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3例处方联合配伍用药分析

    根据各类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将临床3例不合理联合配伍用药,进行具体分析及详细介绍.

    作者:邢维丽;孙自珍;桂雅;陈少虹;邢孔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药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目的:考察小容量注射剂及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情况.方法:取注射用头孢拉定等5种无菌粉末注射剂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5种小容量注射液,分别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常规操作下,将无菌粉末注射剂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将小容量注射液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光阻法测定样品的不溶性微粒.结果:与未加药前的输液比较,加入小容量注射剂后,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中,≥10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P<0.05),≥25μm的不溶性微粒均增加不明显(P>0.05);病房治疗室制备的样品与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比较,≥10μm的不溶性微粒增加非常显著(P<0.01),≥25μm的不溶性微粒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加入小容量注射剂及非净化病房治疗室中加药,可使输液中≥10μm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

    作者:徐学君;徐德琴;汪滢;邹若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n=15):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当归治疗组(Ⅲ组),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SDH在以上3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中SDH反应物呈颗粒状,均匀分布于肌膜下或肌丝区之间,颗粒呈深紫色,表示酶活性很强;假手术组酶反应物呈浅紫色细小颗粒状,肌膜下或肌丝区之间可见少量的紫色颗粒,分布较稀疏,表示酶活性较弱;缺血再灌注损伤组SDH反应物极弱,几乎未见酶活性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当归治疗组与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艳霞;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淫羊藿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淫羊藿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3H-TdR标记法,测定淫羊藿对N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及淫羊藿对Con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的转化活性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淫羊藿对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淫羊藿对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组均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1);中、高剂量组均能增强Con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的转化活性(P<0.01);各剂量组均能增强脾细胞IL-2的产生(P<0.01);各剂量组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淫羊藿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作者:熊平源;郭凯文;唐朝辉;白惠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蒜素注射液与几种抗生素药物配伍的试验研究

    目的:考察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其他7种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观察大蒜素与各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药物含量变化.结果:大蒜素注射液与药物配伍过程中,没有发现伍液颜色变化沉淀或产生气体,即没有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配伍,在2h内稳定;与奥硝唑、维生素C及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含量不稳定;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时pH在2小时内变化很小,在允许范围;而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pH值是稳定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能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h内配伍;与硫酸阿米卡星、奥硝唑及维生素C不宜配伍.

    作者:符棘玉;周雅君;薛大权;夏鸿林;夏志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使用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双侧大脑皮层痫样放电,待癫痫样放电稳定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TMP,待其抑制作用明显时,采血检测有关指标,观察川芎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TMP治疗组与青霉素致痫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青霉素致病组的Hct、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TMP治疗组(P<0.01),而脑血流量显著低于TMP组(P<0.01).结论:川芎嗪在血液流变性方面对应激损伤有对抗作用.

    作者:张霞;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稳健统计技术对山东省94家实验室能力验证试验结果的分析

    用Johson数据转换及稳健统计技术对2005年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省94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检测结果满意的实验室占81.91%;不满意的占9.57%;有待复查的占8.51%.

    作者:秦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8478例儿科支气管肺炎病人入院时间分析

    目的:探讨小揽地区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生高峰时点和高峰期.方法:对某医院2001年~2005年8478例入院病例,用圆形分布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入院高峰时点为5月11日,入院高峰期为1月28~8月22日.

    作者:麦毅忠;王小群;莫金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案例教学法在《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理统计>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一门数学学科,它在许多领域如工程、信息、经济、医药、生物、气象与环境等成为不可替代的基础分析工具.我校对制药工程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卫生信息系统专业开设此门课程,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用数理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医药学中实际问题.如何给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讲好此门课程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外,重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除采用其它教学方法外,案例教学法是重点采用的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夏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限长椭圆柱面导体电容的计算

    通过保角变换简化无限长椭圆柱面导体电容的计算.

    作者:张秀梅;李福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效果检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罗安娜;周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制药工程专业开设《中药分离工程》课程的实践

    结合国家实施的中药现代化战略,从工程学的角度探讨了在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工程方向)开设<中药分离工程>课程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对制药工程专业开设<中药分离工程>课程进行了实践.

    作者:刘小平;李湘南;徐海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于模型熵的中药学教学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熵权的模糊优选模型,将模型数学与熵权概念有机结合,建立了中药学教学效果评估模型,对教学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为教学管理等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数理结合推导奥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

    针对医用物理实验与数学教学的实际,详细推导了奥氏粘度计的原理,提供了一个数理结合的典型范例.

    作者:傅洪波;黄大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aspase-3与糖尿病心肌病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调控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体重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各组大鼠禁食12h后,实验组大鼠以60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溶液(用0.1mol/L、pH=4.4的构橼酸盐缓冲液在冰浴下配制成11mg/ml的STZ溶液),正常对照组大鼠(NC)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观察动物饮水、进食及尿量变化等情况.一周后,采尾血测血糖,以血糖浓度>16.6mmol/L,饮水量>40 ml/d,尿糖强阳性(+++~++++)的大鼠作为糖尿病大鼠.6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切取心室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3在以上两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心肌细胞胞浆内可见极少量棕黄色颗粒,Caspase-3表达弱;实验组心肌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棕黄色颗粒,Caspase-3呈强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心肌病变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心脏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何琼;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促凋亡基因bad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bad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bad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bad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增生期组的平均光密度为0.0496±0.0152;退化期组的平均光密度为0.1751±0.0349;正常皮肤组的平均光密度为0.0524±0.0164.增生期组的阳性面积率为0.1047±0.0103;退化期组的阳性面积率为0.2943±0.0371;正常皮肤组的阳性面积率为0.1103±0.0132.经q检验,退化期组与增生期组、退化期组与正常皮肤组之间,bad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生期组与正常皮肤组之间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d通过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由增生向退化的转变.

    作者:李辉;张端莲;陕声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统计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的有效治疗,着重探讨川芎嗪(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变化.方法:使用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双侧大脑皮层痫样放电,待癫痫样放电稳定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TMP,待其抑制作用明显时,取大脑切片,观察大脑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3在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各组大脑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不同的变化.结论: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智明;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氯氨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Fas蛋白、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胺酮作用下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与心肌组织损伤的关系,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假手术4.5 h)、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4 h)、低剂量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4h)及高剂量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个4 h).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Fas与Bcl-2蛋白水平变化,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心肌损伤情况.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Bcl-2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均增加,氯氨酮可减少心肌凋亡,减少Fas和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呈大小不一的灶性坏死,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氯胺酮作用后坏死减轻,低剂量氯胺酮作用更明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量均增加,氯氨酮可减少心肌凋亡,减少细胞Fas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且低剂量氯氨酮作用更明显.

    作者:吴婧;吴焱森;赵长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更年平调液对更年期大鼠心肌细胞Bcl-2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更年平调液对更年期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鼠龄为11~15个月的自然更年期雌性SD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更年平调液组(P组)、更年期对照组(M组)、乙烯雌酚组(E组)及更年康组(G组),每组10只.另选鼠龄为4~6个月,体重130~180 g的SD大鼠10只,为青年对照组(Y组).实验第4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各组心肌组织中Bc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更年平调液组与更年期对照组、乙烯雌酚组及更年康组之间,Bcl-2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更年平调液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更年平调液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对心肌细胞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江波;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于MATLAB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及参数估计

    介绍了MATLAB在药代动力学中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并对利用MATLAB进行双指数模型拟合与常用EXCEL软件进行双指数模型拟合以及参数求解的方便性、准确性作出了评价.

    作者:李历民;朱珊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建立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

    选择适于医保基金投资的金融工具,建立均值-方差和线性规划模型,对其投资收益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使其安全、快速地增殖.

    作者:张泽;崔秀美;王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DPS统计软件实现大黄正品识别

    介绍DPS统计软件的模糊聚类和模糊识别功能,可以方便地完成大黄正品识别.

    作者:周仁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Excel编制频数表及绘制直方图

    统计学的频数表和直方图常常能够反映原始数据的分布情况,在实际工作经常应用,利用专业统计软件可以很快作出频数表和直方图.但对于非专业人员,一方面正版统计软件不易得到,另一方面需要经过正规培训才能胜任.而Excel在今天有电脑的单位都装有本软件,利用本软件提供的相关函数和图表及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很好的作出频数表和直方图,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于Excel的药动学数据分析程序——PKSlover 1.0的编写和验证

    目的:编写并验证基于Excel的药动学数据分析通用程序.方法:利用Excel的内置函数、规划求解工具和VBA语言编制包括静注1房室、静注2房室、静注3房室、非脉管1室、非脉管1室(有时滞)、非脉管2室、非脉管2室(有时滞)、非房室模型分析、生物等效性分析以及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分析共10个药动学数据分析模块,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利用该程序以及3P87和WinNonlin软件处理得到的结果.结果:成功编制简明药动学数据处理程序--PKSolver 1.0,该程序与3P87和WinNonlin软件相比,所有药动学参数求算结果和模型选择判据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程序可参考用于常见药动学数据分析,更多的药动学数据分析模块尚待进一步开发.

    作者:张勇;周建平;霍美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成都市卫生服务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成都市卫生服务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市医疗保障制改革前后(2000年~2001年)卫生服务指标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改后,全市门诊服务量呈下降态势;②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住院工作量上升,工矿企业医院工作量呈下降态势.结论:在三项制度改革中,重新整合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早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杨建南;刘勇华;汪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连续型需求下阶段性货物订购量模型

    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考虑预期利润大,建立了需求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时的阶段性货物订购的优化模型,分别得到了与存贮费用有关、考虑缺货损失以及多阶段订购毋需订购费用时的优进货量.

    作者:刘平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现代医院药学运管模式的创新设计

    目的:探讨现代医院药学的创新运管模式.方法:依据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要求,结合现代医院药学的运作特点与科学规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对影响医院药学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找到了创建现代医院药学管理系统、药学服务系统、制剂生产研制系统、药品供应质保系统、合理用药咨询系统、人才培养与绩效考核系统等6大建设要素.结论:对指导各地规范管理与建设现代化医院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作者:杨茂春;杨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回归方程与神经网络在数值预测方面的对比研究综述

    在医学实践中往往需要对尚未发生的事件特征进行数据预测,在这一过程中都是从以往获得的数据作为预测的根据.但是,回归方程的预测的实质是从已知数据中计算出回归方程,再从回归方程线的走向趋势来获得未知的数据.而神经网络预测的实质是从已知的数据空间,根据某种原则向未知数据空间进行映射,从而得到未知数据.虽然这两种预测原理根本不同,但其预测值的结果在有些时候却惊人的一致.那末,在具体数值预测实践中到底选用哪种方法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若已知数据因果之间能形成某种函数趋势,则使用回归方程方法;若已知数据因果之间仅能找到某种较为稳定规律,但不能形成函数趋势时,则使用神经网络方法.下面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叙述.

    作者:闫以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化学热力学与生命科学

    综述了热力学中熵和自由能这两个重要状态函数在生命现象、肿瘤形成、抗癌药物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药物设计、蛋白质工程和基因优化表达等中的应用.

    作者:刘毅敏;赵先英;王祥智;赵华文;杨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