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氧核苷酸钠及其制剂含量

杨菁;王洪新;岳春丽;徐雅静;庄晓艳

关键词:脱氧核苷酸钠, 5'-脱氧腺苷酸(dAMP), 5'-脱氧鸟苷酸(dGMP), 5'-脱氧胞苷酸(dCMP), 5'-胸苷酸(dTMP),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氧核苷酸钠及其制剂含量.方法:采用Krom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2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5.2),流速1.0 ml·min-1,柱温36℃,检测波长260 m.结果:脱氧核苷酸钠中dAMP、dGMP、dCMP、dTMP均基线分离;在250.0~15.6μg·ml-1范围内,相关系数均为0.999;4种脱氧核苷酸钠回收率在100.3%~101.1%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制剂中辅料无干扰,可用于该药物原料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型需求下阶段性货物订购量模型

    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考虑预期利润大,建立了需求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时的阶段性货物订购的优化模型,分别得到了与存贮费用有关、考虑缺货损失以及多阶段订购毋需订购费用时的优进货量.

    作者:刘平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使用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双侧大脑皮层痫样放电,待癫痫样放电稳定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TMP,待其抑制作用明显时,采血检测有关指标,观察川芎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TMP治疗组与青霉素致痫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青霉素致病组的Hct、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TMP治疗组(P<0.01),而脑血流量显著低于TMP组(P<0.01).结论:川芎嗪在血液流变性方面对应激损伤有对抗作用.

    作者:张霞;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于MATLAB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及参数估计

    介绍了MATLAB在药代动力学中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并对利用MATLAB进行双指数模型拟合与常用EXCEL软件进行双指数模型拟合以及参数求解的方便性、准确性作出了评价.

    作者:李历民;朱珊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于模型熵的中药学教学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熵权的模糊优选模型,将模型数学与熵权概念有机结合,建立了中药学教学效果评估模型,对教学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为教学管理等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8478例儿科支气管肺炎病人入院时间分析

    目的:探讨小揽地区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生高峰时点和高峰期.方法:对某医院2001年~2005年8478例入院病例,用圆形分布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入院高峰时点为5月11日,入院高峰期为1月28~8月22日.

    作者:麦毅忠;王小群;莫金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维生素C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伍的探讨

    目的: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伍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在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注射液、不同时间、不同pH值条件下,测定溶液中奥美拉唑的含量,以自身对照比较其峰面积计算分解率,观察外观色泽.结果: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注射液,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含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加入一定量维生素C注射液的奥美拉唑钠溶液中,pH值为7.0以下时,分解速度快、质量不稳定.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对溶液中奥美拉唑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并且当pH值低于8.0时,时间越长颜色变化就越明显.

    作者:薛占英;陈清;卢秀华;史玮;闫学立;赵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3例处方联合配伍用药分析

    根据各类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将临床3例不合理联合配伍用药,进行具体分析及详细介绍.

    作者:邢维丽;孙自珍;桂雅;陈少虹;邢孔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蒜素注射液与几种抗生素药物配伍的试验研究

    目的:考察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其他7种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观察大蒜素与各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药物含量变化.结果:大蒜素注射液与药物配伍过程中,没有发现伍液颜色变化沉淀或产生气体,即没有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配伍,在2h内稳定;与奥硝唑、维生素C及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含量不稳定;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时pH在2小时内变化很小,在允许范围;而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pH值是稳定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能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h内配伍;与硫酸阿米卡星、奥硝唑及维生素C不宜配伍.

    作者:符棘玉;周雅君;薛大权;夏鸿林;夏志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胃癌的病理变化及术后复发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手术切取的40例胃癌经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结构改变.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组织切片确诊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29例诊断为复发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局部复发及脏器或网膜、腹壁等转移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CT诊断肿瘤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29例,其中,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或肿块13例,病变有不同程度强化;经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的有9例,4例未见局部复发.结论:CT对胃癌术后复发有较高价值,但对于局部复发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作者:胡浩;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回归方程与神经网络在数值预测方面的对比研究综述

    在医学实践中往往需要对尚未发生的事件特征进行数据预测,在这一过程中都是从以往获得的数据作为预测的根据.但是,回归方程的预测的实质是从已知数据中计算出回归方程,再从回归方程线的走向趋势来获得未知的数据.而神经网络预测的实质是从已知的数据空间,根据某种原则向未知数据空间进行映射,从而得到未知数据.虽然这两种预测原理根本不同,但其预测值的结果在有些时候却惊人的一致.那末,在具体数值预测实践中到底选用哪种方法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若已知数据因果之间能形成某种函数趋势,则使用回归方程方法;若已知数据因果之间仅能找到某种较为稳定规律,但不能形成函数趋势时,则使用神经网络方法.下面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叙述.

    作者:闫以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缢死血液生化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研究缢死的血液生化学变化,探讨血气分析和K+、Cl-的检验对鉴定缢死的法医学意义.将家兔用缢颈的方法处死,进行血气分析和K+、Cl-的测定.缢死家兔血中pH值下降(P<0.005),Pco2增高(P<0.01),Po2降低(P<0.05),O2SAT下降(P<0.001),(Hco-3)增加(P<0.005),Tco2增加(P<0.05),BE变化不明显.静脉血中K+浓度明显增高(P<0.01),Cl-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缢死家兔血气分析和K+浓度发生明显变化,检验血气分析和K+、Cl-浓度对鉴定缢死具有法医学意义.

    作者:礼晓明;李学金;礼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效果检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罗安娜;周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限长椭圆柱面导体电容的计算

    通过保角变换简化无限长椭圆柱面导体电容的计算.

    作者:张秀梅;李福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波法从黄苓中提取黄苓苷的正交试验设计

    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黄苓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其主要成份有黄苓苷、黄苓素、汉黄苓苷、汉黄苓素等,其中黄苓苷是主要有效成份[1].传统的提取方法有温浸法、煎煮法、加热回流法、索氏法等.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设备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特点.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法设置了L9(34)正交试验,以黄苓苷的含量为指标,寻求超声提取的佳工艺条件.

    作者:袁梦哲;袁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54例中风病人证候信息的评价分析

    中医辨证的过程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临床的证候表现,推断出证型的过程.辨证中证候与证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性质上是分形.信息量是反映分形关系也就是局部与整体相似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也具有自相似性.运用信息评价分析的方法计算154例中风病人证候的诊断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参数建立一个自变量-证候(x)和应变量-证(y)的数学模型,为今后辨证的现代化、计量化、智能化提供了方法.

    作者:王冠军;梁俊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HIFU治疗系统中B超图像的雾状伪像分析

    分析了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系统中B超图像特有的雾状伪像的物理成因,建立了雾状伪像的数学模型,据此分析了雾状伪像的主要运动特征,实现了对雾状伪像的自动定位.对大量临床图像的实验表明,分析结果与临床图像中的雾状伪像性质吻合,验证了雾状伪像成因分析与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作者:宋志勇;文玉梅;徐颖;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药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目的:考察小容量注射剂及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情况.方法:取注射用头孢拉定等5种无菌粉末注射剂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5种小容量注射液,分别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常规操作下,将无菌粉末注射剂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将小容量注射液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光阻法测定样品的不溶性微粒.结果:与未加药前的输液比较,加入小容量注射剂后,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中,≥10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P<0.05),≥25μm的不溶性微粒均增加不明显(P>0.05);病房治疗室制备的样品与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比较,≥10μm的不溶性微粒增加非常显著(P<0.01),≥25μm的不溶性微粒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加入小容量注射剂及非净化病房治疗室中加药,可使输液中≥10μm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

    作者:徐学君;徐德琴;汪滢;邹若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现代医院药学运管模式的创新设计

    目的:探讨现代医院药学的创新运管模式.方法:依据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要求,结合现代医院药学的运作特点与科学规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对影响医院药学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找到了创建现代医院药学管理系统、药学服务系统、制剂生产研制系统、药品供应质保系统、合理用药咨询系统、人才培养与绩效考核系统等6大建设要素.结论:对指导各地规范管理与建设现代化医院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作者:杨茂春;杨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统计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的有效治疗,着重探讨川芎嗪(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变化.方法:使用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双侧大脑皮层痫样放电,待癫痫样放电稳定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TMP,待其抑制作用明显时,取大脑切片,观察大脑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3在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各组大脑神经元内Caspase-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不同的变化.结论:TMP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智明;张端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利用NycoCardRead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测定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同时以健康者检测结果与其作比较.结果:42例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36例健康者,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其肾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中应;胡芳;程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