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4-4337
  • 国内刊号:42-1303/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74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医药数学会颁发的《中国优秀特色期刊奖》、《现代计量医学最佳论坛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新型实用心电图导联线在提高消瘦患者心肌缺血诊断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对新型实用心电图导联线对消瘦患者心肌缺血在诊断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某院消瘦心肌缺血患者,分为新型导联线组和常规导联线组,对患者心电图波形进行记录并比较分析.结果 :新型导联线组诊断准确率(708.3%)与常规导联线组的诊断准确率(400.0%)进行比较,出现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导联线在诊断消瘦患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记录图形准确、稳定可靠.

    作者:丁会芝;许双斌;俞建英;林加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运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86例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指末梢采血方法进行采血,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值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更接近人体的正常值,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检测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与手指末梢采血方法相比,静脉采血方法采血准确度更高,建议临床使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血样采集.

    作者:曹梦杰;赵福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手法整复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在基层医院骨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和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在基层医院骨科的应用.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4月某院172例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复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位、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1.6% 低于对照组81.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患者行手法整复和伸直位石膏夹板固定效果较佳,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率,值得在基层医院骨科推广应用.

    作者:殷爱东;陆超鹏;王朝;张少朋;石志刚;范旭游;罗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ST段下降、缺血T波、ST段水平延长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检出左室肥厚、左房肥大的符合率分别为643.% 、310.%,观察组分别为905.% 、952.%,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行.

    作者:吴敏珊;张仕伟;吴柱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某院收治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进行治疗,随访3个月,对患者各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893.0±216.6)min,术中出血量为(174.5±82.0)g·L-1,切除组织量平均为(467.8±135.6)g,相比对于术前,术后患者症状评分均得以明显改善,各项比对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作者:都吉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小儿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特点与其佳监测时间的关系

    目的 :探究小儿癫痫发作时视频脑电图呈现的特点与其佳监测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择取某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40例癫痫患儿,将其根据脑电图监测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120例,均于癫痫发作的24h内接受脑电图监测;参照组120例,均于发作后的24h~175h内接受脑电图监测,对此两组的检出率,并分析视频脑电图特点.结果 :在癫痫检出情况方面,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91.7%;实验组的总异常检出率为7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33.3%.各组差异满足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 :在癫痫发作的24h内对患儿予以脑电图监测能够提高监测准确率,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刘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

    目的 :分析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8月,开展产检的对象4475例,所有孕妇都按照要求进行产检,整个妊娠期间检出羊水过少者入选羊水过少组,未检出羊水过少则入选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4475例孕妇,孕中期检出羊水过少02.5%,孕晚期24.1%,临产05.4%,合计检出率达到32.0%;羊水过少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脐带问题、胎儿宫内窘迫、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活产儿率低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儿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新生儿窒息率、先天缺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存在相关性,同时还会影响围生儿的健康,增加早产、低体重、窒息风险.

    作者:杨凯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胆囊结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耗时、切口大小、出血、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肾功能不全、切口感染等的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 U 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共纳入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均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T U RP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T U RP治疗,对手术指标及各疗效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疗效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TURP组的疗效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传统手术组,经比较,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TURP组的临床指标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导管留置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疗效佳等优点,比传统开放手术更具优势.

    作者:李晓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SF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意义

    目的 :探讨S F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意义.方法 :将2014年~2016年在某院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将同期30名健康体检、同意参与研究者作为正常组,两组人员均接受实验室检查,测定S F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随访观察6~36个月,对比两组研究对象S F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结果 ,分析两者对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预后的意义及相关性.结果:研究组SF水平高于正常组,Th、Th/Ts细胞低于正常组,Ts细胞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的SF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下降,是患者预后不良表现,及时根据检测结果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罗远美;张梅;汤英贤;王娟;岑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此后临床在进行疾病诊断时提供一定参考信息.方法 :从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某院门诊所接受治疗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所选92例患者均接受螺旋C T和磁共振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检查结果 ,并进行比较.结果:检查后统计分析所得数据,螺旋C T和磁共振两种检查方式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中检出率和准确性均为100%;在炎症性病变中的敏感性状况和特异性,磁共振方式相对来说较高(P<00.5).结论 :临床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可按照实际状况选取螺旋CT和磁共振检查方式,此两种检查方式均存在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针对炎症性疾病诊断状况,螺旋CT诊断方式的敏感性要比磁共振诊断方式低,临床需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陆纪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评价联合利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联合利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共32例声带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观察组联合采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联合利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缓解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业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PH结合痔切除和开放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PPH结合痔切除和开放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在某院2015年6月~2017年的6月共接收的1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资料,分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而研究组为PPH结合痔的切除术,分析两组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存在统计差异(P<00.5);对照组伤口疼痛积分比研究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结合痔切除相比开放式外剥内扎术应用在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中效果更佳.

    作者:朱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轻比重液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与分析轻比重液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下肢手术高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甲组、乙组、丙组,各20例.3组患者分别接受浓度不同的轻比重液单侧腰麻,观察分析3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效果以及麻醉优良率.结果 :3组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以及固定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丙组感觉阻滞有效时间与甲组、乙组相比显著较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高阻滞平面例数显著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比重液单侧腰麻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后,阻滞范围小,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干扰,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范林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某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接收的乳腺肿块患者80例,对其彩超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结果 :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62.5%,与病理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3例,漏诊率为37.5%(3/80).在RI、Vmax数值上,良恶性肿块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诊断可以有效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启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CT影像分析

    目的 :对C T影像学检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简要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分别从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所有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中各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记为观察组,48例胰腺癌患者记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CT影像检查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果 :从直接征象来看,两组患者的病变边缘的清晰程度、胰管的扩张、胰腺的病变、平扫的密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间接征象来看,两组患者的胆总管的扩张情况、腹腔内的病变情况、胰周围脂肪层的受累情况、胰周围大血管的受累和转移情况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上述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CT影像检查结果中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表明,可在临床上采用CT影像检查进行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普外急腹症患者360例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普外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普外急腹症患者共3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将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相关指标数据.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患者的治疗痊愈率更高(P<00.5),患者临床效果更明显.结论 :普外急腹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效果显著,并且手术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在达到预期临床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预后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标准测量肾周径联合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标准测量胎儿肾周径、腹围对预测出生体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114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7例孕妇在分娩前3d应用超声测量胎儿的腹围,而观察组57例孕妇应用超声联合测量胎儿肾周径及腹围,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对胎儿出生体质量的预测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检出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454.5%.结论 :产前应用超声标准联合测量胎儿肾周径和腹围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胎儿出生体质量,可成为预测巨大儿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吴堂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彩超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某院进行产前检查的6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应用四维彩超诊断胎儿发育情况,总结彩超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胎儿引产和产后随访观察,600例孕妇中共发现畸形33例45处,四维彩超诊断检测出33例畸形43处,诊断符合率为95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处畸形分别为面部畸形7例,心脏畸形8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9例,泌尿生殖系统畸形9例,消化道畸形5例,四肢畸形7例.其中,四维彩超漏诊为单侧肾积水1例,肾积水伴输尿管扩张1例,漏诊率为44.4%(2/43),结论 :应用四维彩超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可以有效鉴别胎儿的发育异常情况,这对提高人口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究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某院76例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的甲状腺重量、甲状腺结节缩小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结节缩小率明显小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除的甲状腺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对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低、并发症少等优势,并且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周期,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作者:郑鑫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和单纯有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究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和单纯有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11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采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有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再插管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插管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优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运溶;胡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对2014年1月26日~2016年4月26日在某院耳鼻喉科住院诊断为声带息肉共120例,其中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取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下手术治疗,另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采取支撑喉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好转率及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试验组共治愈58例,手术后好转2例,治愈率96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共治愈48例,手术后好转12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两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仅出现1例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出现5例术后并发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对于声带息肉手术切除确切有效,相对于单纯的支撑喉镜手术,其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金焕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对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以某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对象,入院12h内对患者进行首次静脉采血,对其血清钠、钾、氯、钙浓度进行测定,且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对患儿电解质浓度改变情况,血清钠浓度与病毒性脑炎病情关系,以及头颅CT或MRI与患儿电解质浓度变化关系进行观察.结果 :经头颅C T或M RI检查显示,脑正常患儿14例,发生脑损害患儿50例,脑损害患者低血钠症发生率明显比脑正常患儿高(P<00.5),其他电解质浓度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情况,在病毒性脑炎临床病情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滤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A)及滤泡癌(FT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某院接受治疗且病理验证是FTC患者42例,选取同期治疗且病理验证是FA患者61例,对两组患者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TC和FA患者在结节大小、多发滤泡肿瘤人数、转移人数和淋巴结肿大人数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C和FA患者在超声声像图表征上有较多重叠部分,对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实性、无细晕、有微钙化、回声低及有其他甲状腺的病变患者,要考虑FTC的可能.

    作者:杜轲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6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洋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基本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泌尿外科疾病,可行性强,而且手术时间短、利于机体恢复、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86例某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布地奈德溶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B组行丙托溴铵混合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所需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引起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食物过敏等,临床采取布地奈德溶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常安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4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6例为卵巢良性肿瘤,38例卵巢癌,同时选择54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对比相关数据.结果 :卵巢癌组所测得的CA125、CA724、CA199值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同时两组患者的CA125、CA724、CA199值又都高于健康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检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卵巢癌组,而卵巢癌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检所得到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A125、CA724、CA199的敏感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他们之间的特异性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杨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核磁共振影像学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49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单侧疼痛)患者,对上述患者分别接受头颅CT和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9.2%,明显高于头颅C T检查的755.1%,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核磁共振影像学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十分显著,具有诊断正确率高、操作方法简单、无创、患者满意度高等诸多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司上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疗效观察

    目的 :针对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某院产科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阴道助产术,观察组进行剖宫产术,对比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出现胎儿窘迫的原因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新生儿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但剖宫产术的优势更为明显,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阴道助产术,临床医生需按照产妇的自身条件选择更为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0例,包括甲减病例20例,亚甲减病例40例,同时选择同期产检健康、妊娠早期孕妇作为对照组40例,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和血清甲状腺激素试剂盒对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对比,甲减和亚甲减患者TSH明显更高,T3、T4、FT3、FT4明显更低,P<00.5;和亚甲减对比,甲减患者TSH明显更高,T3、T4、FT3、FT4明显更低,P<00.5;(2)与健康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在观察组中接受治疗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接受治疗患者,P<00.5.结论 :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症密切相关,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甄妙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分析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预见性分析及护理对于降低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分析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100.%vs 300.%),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分析及护理应用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急性期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蔡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家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某院康复科内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老人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老人接受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40例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老人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人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老人ADL、QOL-AD、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过程中观察组跌倒、坠床、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人社区医养结合家庭护理中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人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万祖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后疤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后疤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势作用.方法 :选取某院2015年6月 ~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剖宫产后疤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各31例,观察两组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恢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7%>871.0%)相对更高(χ2=145.24,P<00.5),而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132.6±27.6)<(284.5±31.2)d]、住院时间[(140.6±27.1)d<(311.3±34.9)d]以及月经恢复时间[(487.5±66.4)d<(722.8±91.2)d]相对更短,再次清宫次数[(03.5±01.6)次<(29.4±12.6)次]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后疤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洁;王艺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认知训练对ICU危重症患者谵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认知训练对ICU危重症患者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80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认知训练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认知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认知训练,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PACHEII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认知训练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训练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谵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PACHEII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认知训练组APACHEII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训练对ICU危重症患者谵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延迟谵妄发生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月秀;黄素娟;兰巧艳;范会琴;廖秋梅;郑紫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院接受急诊的418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A、B两组,A组给予人性化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度、抑郁度、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价,A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B组(P<00.5).A、B两组在护理前,患者各项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有良好的临床利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潘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所有患者均基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金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评估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及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针对2015年1月~12月期间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的输液总量和差错量进行分析,同时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开展静脉用药调配工作风险相关知识培训,分析对比培训前后相关知识考核成绩.结果 :2016年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防范后配制输液差错率为00.12%,显著低于2015年的00.53%,差异显著(P<00.5);培训后静脉用药调配相关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53.5±57.4)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的(792.1±76.5)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做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的评估并加以防范能够降低配制输液差错量,提高静脉输液配制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性.

    作者:付梦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对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保证整个输血检验流程实施规范性与可靠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输血检验流程来实施输血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在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上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输血治疗安全性高,进而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贾彦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某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进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抽取154例,选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7例行常规基础护理,探讨组77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和满意情况.结果 :探讨组术后6h、12h和24hVAS评分是(3.04±11.2)分、(21.5±1.06)分和(2.04±1.63)分,对照组是(40.2±17.9)分、(34.4±1.35)分和(3.11±1.24)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满意度92.21%,对照组7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改善患者满意情况,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罗美莲;叶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产后康复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后康复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某院产科分娩后的产后康复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况、护理效果、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14d、产后42d的HAMD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NOSIE护理量表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抑郁、迟缓、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性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PSQ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动、社会功能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产后康复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增强产妇角色转换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菊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将154例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包括转移式心理干预、趋利避害式心理干预、渐进式心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分析两组幼儿的接种依从性、视觉模拟量尺(VAS)恐惧测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组接种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VAS评分(56.0±17.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幼儿对预防接种的恐惧程度,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接种依从性,该护理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妇科择期手术病人两种不同方法肠道准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妇科择期手术病人两种不同方法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485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45例和对照组24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灌肠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口服甘露醇的方式,分别对患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通过口服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具有清洁度高、不良反应少、肠功能恢复速率快的特点,为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华;梁雪梅;叶洁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危新生儿实施康复早期护理干预和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高危新生儿作为样本,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100例实施康复护理早期干预以及随访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1个月后的NBNA评分以及1岁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岁随访中其生长发育情况(头围、身高、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 :高危新生儿采取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和随访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

    作者:孙洁;弓少华;洪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全部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措施.问卷调查由护理人员实施,产后1周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产前检查次数、完成全部检查人数、定期产检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前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的依从性.

    作者:彭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宫外孕保守治疗后致口腔溃疡的实践效果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预防宫外孕保守治疗后致口腔溃疡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的62例宫外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专项集束化护理,护理时间均为1个月.结果 :两组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322.6%,观察组为96.8%,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7.7,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溃疡发生,减少患者医疗时间和经济负担.

    作者:李小连;孔卓倩;杨嘉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鼻息肉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和术后疼痛的积极作用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鼻息肉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术后疼痛状况.结果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焦虑评分)为(44.0±2.9)分,对照组为(50.9±5.0)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抑郁评分)为(453.±38.)分,对照组为(520.±57.)分;观察组干预后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31.±10.)分,对照组为(47.±13.)分,两组患者三项指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3.3%(28/30),优于对照组的833.3%(25/30)(P<00.5).结论 :对鼻息肉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负面情绪及疼痛,进而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颛莉莉;冯闪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实施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后的239754条医嘱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另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干预前的238496条医嘱作为对照组研究资料,对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不合理医嘱总计发生率为03.2%,低于干预前的12.4%,P<00.5;医务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相关知识培训前及培训后相关知识考核成绩分别为(750.5±7.88)分、(93.35±6.41)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利于降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马德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80例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干预组针对抑郁症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脑卒中康复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早期干预组脑卒中康复效果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早期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和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蔡桂云;黄玉彩;黄柳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响,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心理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723.±35.)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为(541.±32.)分,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01.6±15.5)分,抑郁评分为(265.8±25.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523.2±40.2)分和(501.6±15.5)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上,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丁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翻身间隔时间为2h,B组翻身间隔时间为4h,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Braden评分、压疮前期表现及患者舒适度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压疮.A组患者干预8h、24h、48h、72h的压疮前期反应分别为333.3% 、366.7% 、466.7% 、266.7%,B组分别为266.7% 、333.3% 、367.6% 、233.3%,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压疮前期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rade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8h、24h、48h、72h时,两组患者Brad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舒适度为600.0%,明显低于B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垫床上将翻身间隔时间延长至4h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增加压疮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忧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估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各44例.A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A组的社会功能评分(16.35±1.52)分、躯体功能评分(16.24±1.92)分、常见症状评分(265.4±36.4)分和心理功能评分(156.6±17.5)分高于B组的(125.4±13.2)分、(128.0±16.4)分、(236.1±34.1)分和(124.2±13.6)分(P<00.5);A组的造口自理能力较好率(886.4%)高于B组(545.5%);A组的规律性排便率(863.6%)高于B组(500.0%)(P<00.5);A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B组(272.7%)(P<00.5).结论 :为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恢复.

    作者:王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根管治疗中四手操作与传统护理的比较

    目的 :探讨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行根管治疗的患者按就诊日期先后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实行四手操作,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时间以及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时间研究组的为(280.6±93.1)min,对照组为(351.8±97.5)min,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研究组为(970.3±95.4)分,对照组为(898.6±98.5)分,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组得分为(968.4±106.2)分,对照组为(887.3±10.86)分,P<00.5.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实行四手操作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患舒适度.

    作者:巫巧存;李桂宝;黄少颖;邓丽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愈后是否存在影响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愈后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4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患者的体重指数.体重指数<21kg/m2的患者为观察组共164例,体重指数>21kg/m2的患者为对照组共26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人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院至复发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体重指数会严重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复发间隔时间较短,住院时间和死亡人数均较多.因此,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干预,改善患者的体重指数,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唐福仙;庞欣杰;房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6.8%,住院时间为(156.2±21.4)d;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5.%,住院时间为(226.9±26.7)d.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综合护理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消除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期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及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潘秋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中空气下至茂菲氏滴管以下两种排气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中空气下至茂菲氏滴管以下两种排气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某院静脉输液过程中空气下降至茂菲氏管以下的患者126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输液管缠绕食指方法进行排气,试验组采用上拉输液流速调节器进行排气,比较两种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以及排气时间和回血发生概率.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达到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排气时间分别为(56.2±04.1)s和(115.8±03.3)s,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898.8,P=00.0);试验组患者无堵管现象发生,同时其回血概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上拉流速调节器的方法操作简便且排气效果较好,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李周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2016年12月进行治疗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在血脂变化情况对比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及LDL-C相比于治疗前均所有好转,且观察组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对比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更好的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文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合理药物使用探讨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合理药物使用方案.方法 :收集某院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50例(接受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和对照组50例(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可出现在帕金森病的各个时期,在美多芭治疗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作者:缪文娟;张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98例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分别应用单纯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就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等指标而言,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景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对房颤复律及其安全性的比较观察

    目的 :分析索他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心房颤动复律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心房颤动患者资料,将行胺碘酮医治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行索他洛尔医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对两组心功能指标、疗效指标及副反应状况.结果 :研究组Pmax、Pd等指标水平(1120.1±112.8)ms、(454.6±61.0)ms比对照组优,复律时间、房颤发作次数等(42.0±14.2)h、(58.0±09.2)次比对照组优,副反应总发生率(120.0%)比对照组(280.0%)低,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行胺碘酮医治可缩短心房颤动复律的时间,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作者:王小林;杨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及优越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96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和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前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亚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吲达帕胺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长效降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某院门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行左旋氨氯地平+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陈坤;吕盛兰;任礼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2011年8月 ~2016年8月收治的322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金水宝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79% 、795.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HbA1c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SCr、血清ALB及BUN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与金水宝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尿蛋白排泄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中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于某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7/50),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4%(32/50);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智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滋阴降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滋阴降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60例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参与研究,治疗时间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前者给予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后者给予滋阴降胃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治疗满意度为933.%(28/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19/30),治疗满意度为60%(18/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30).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数据分析得到,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应当优先给予滋阴降胃汤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与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老年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16周后对两种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一定提高,即MoCA和MMSE评分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MoCA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在治疗老年帕金森痴呆中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服药期间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CRP、BNP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的CRP(超敏C反应蛋白)、BNP(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施以强心、利尿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常规性的心力衰竭诊疗;给予观察组的患者施以强心、利尿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基础之上,使用卡维地洛进行诊疗,对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抽取检测,测量患者的CRP、BNP数值变化.结果 :诊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诊疗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诊疗成效,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过不同诊疗方式之后,使用卡维地洛进行诊疗的观察组患者诊疗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医学中卡维地洛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CRP、BNP有显著的诊疗成效,并且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CRP、BNP数值,更好地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改善.

    作者:张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乙肝给予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的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乙肝给予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的干预疗效.方法 :对照组1单用拉米夫定,对照组2单用干扰素 α-2b,研究组联合应用干扰素α-2b及拉米夫定,对比3组治疗后ALT恢复正常患者比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研究组和对照组1治疗后YMDD变异率.结果 :3组治疗后各时段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上升,3组间ALT复常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各阶段HBV-DNA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研究组YMDD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结论 :慢性乙肝给予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确切.

    作者:李万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某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入选的患者按用药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IL-6、TNF-α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炎性状态及血流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某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2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实验组孕妇接受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和静脉滴注硫酸镁联合治疗,对照组孕妇仅接受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的实验结果.结果 :实验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63/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52/66),实验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处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和安全性较高等特点.

    作者:刘远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标准四联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标准四联与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190例,其中观察组97例,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标准四联法治疗;对照组93例,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肠溶片标准三联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溃疡愈合、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8d,观察组缓解率、溃疡愈合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四联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临床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均较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宋红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间的1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塞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小金丸治疗,两组同时服用三维B片,均治疗10d,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查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三大常规均无异常.结论 :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慧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及用药管理对策

    目的 :监测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150例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11~20岁年龄段及61岁以上年龄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不良反应发生在1h内的患者(118例/786.7%)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注射剂(101例/673.3%)和口服制剂(27例/180.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剂型(P<00.5);静脉滴注(94例/62.67%),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皮肤黏膜及附件(58例/386.7%)和消化系统(39例/260.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或系统(P<00.5).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规范用药管理.

    作者:景晓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