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6期文献
  • 藤茶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藤茶饮用的安全性并探讨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GB15193-94和<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中有关方法进行.免疫调节试验中,经口给予小鼠适量的藤茶30天后,以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小鼠DTH之足跖增厚法、Jerne改良玻片法测定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碳廓清试验分别测定受试物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结果安全性评价试验中,受试藤茶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属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90天喂养试验表明受试藤茶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产生毒副作用;免疫调节试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受试物组小鼠的DTH肿胀度明显增加,抗体细胞生成数显著增多,吞噬指数明显增加,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藤茶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安全饮用.

    作者:周月婵;胡怡秀;臧雪冰;胡余明;丘丰;刘秀英;聂焱;吴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湖南省1996~2000年AFP病例临床分析与分类研究

    目的提高AFP病例分类的特异性和科学性,为无脊灰证实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采用AFP病例病毒学分类法对湖南省1996~2000年1137例AFP病例进行分类诊断.结果除1 996年有1例临床符合病例外,其余均为排除病例.我省AFP病例中,占比例较高的病种有创伤性神经炎(14.9%)、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11.6%)及格林巴利综合征(10.1%)等.结论病例分类结果证明我省已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现,为无脊灰证实提供了科学依据.创伤性神经炎主要是基层医务人员注射技术不过关引起,值得重点关注.

    作者:李放军;李俊华;李树民;刘文;黄端雯;张红;王长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长波紫外线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UVA对人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利用原代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剂量的UVA照射后,测定3H-TdR和3H-Pro掺入水平.结果随着UVA剂量的增加,3H-TdR的掺入水平明显下降,但48 h后完全恢复,3H-Pro掺入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UVA对人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胶原合成影响可能不大.

    作者:倪建华;周华;戴修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铜-水杨醛肟络合物极谱波测定空气中铜的研究

    目的利用铜-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在滴汞电极的吸附对铜进行极谱测定. 方法在含水杨醛肟、氟化铵、六次甲基四胺体系中,在峰电位-0.44(vsSCE)处测定铜.结果一阶导数峰高与Cu2+浓度在0.001~1μg/ml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0.0005μg/ml.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许多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能成功地应用于车间空气中铅烟的测定.

    作者:许支农;龙苏;王晓春;汤利民;李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长沙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和吸烟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及其吸烟与健康的知识,为在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中增设有关吸烟与健康的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沙市269名医生和护士的吸烟状况和有关吸烟与健康的知识水平进行了调查. 结果共发出量表323份,收回有效量表269份.269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124人,女性145人,平均年龄为32.0±8.0岁.现在吸烟者56例,均为男性,占男性的45.5%.被调查对象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得分为22.0±4.46(4~29).调查对象对吸烟的一般危害,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认识较清楚.调查对象中53.9%非常关心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对吸烟的危害的关心程度与被调查者的吸烟与健康知识水平有关(P<0.01).男女间吸烟与健康的知识水平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不吸烟者的吸烟与健康的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吸烟者(P<0.05),调查对象吸烟与健康的知识水平与年龄呈弱负相关(P<0.05). 结论在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增设有关吸烟与健康的内容十分必要.

    作者:严谨;周昌菊;陶新陆;蒋冬梅;贺莲香;李映兰;易善辉;何彩云;易琦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广州市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目的调查结核病疫情现状.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按<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在广州市城乡10个点开展流调.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145.7/10万,涂阳患病率48.6/10万,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的年均递降率分别为4.8%和3.0%.结核病死亡居各类死因的第9位,死亡专率5.5/10万.患病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城乡之间的差异缩小.结论广州市结核病疫情持续改善,但下降速度缓慢.

    作者:薛植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康莱胶囊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康莱胶囊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康莱胶囊以低剂量(20 g生药/kg/d)和高剂量(40 g生药/kg/d)灌胃荷瘤(肉瘤180(S180)、艾氏腹水癌(EAC)、Lewis肺癌)小鼠.结果康莱胶囊对小鼠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平均分别是20.69%(低剂量用药组,P<0.05)和36.59%(高剂量用药组,P<0.05).高剂量康莱胶囊能明显延长EA·C小鼠的生存时间;低、高剂量用药组对EAC小鼠腹水癌细胞抑制率平均分别是23.99%(P<0.05)和39.41%(P<0.05).康莱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有抑制作用及抗转移作用,但作用不显著.结论康莱胶囊具有抗瘤效应,并有一定的抗瘤谱.

    作者:毛水龙;乐武琴;林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综合评价法在计划免疫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为评价计划免疫工作.方法应用综合系数法对通州市1994~1999年计划免疫工作进行评价.结果通州市近6年计划免疫综合指标各年均达标,分类指标除1994年质量指标未达标外,其余均达标.结论利用综合系数法评价计划免疫工作是可行的.

    作者:尹桂成;羌校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社区干预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干预后城区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城区人群糖尿病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济南市某小区20岁及以上人群采用1/10系统随机抽样问卷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 结果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在年龄、文化程度、月人均收入分布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月人均收入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有关,OR值分别为1.516和1.570.结论该社区人群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还应区别重点地加大对该社区人群的糖尿病知识教育.

    作者:贾存显;赵仲堂;温红龄;郝凤荣;王束玫;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湖南省1990~2000年流脑发病情况

    湖南省1990~2000年11年间流脑年均发病率0.37/10万,较1950~1982年下降98.78%,病死率5.78%,下降1.32%;2~4月为流行期,3月份为流行高峰,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丘陵地区,以低年龄组散居儿童为主.流脑A群多糖菌苗的高接种率是保持疫情平稳下降趋势的主要措施.

    作者:龙智钢;邓卫明;夏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湖南省1996~1998年伤寒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分析

    伤寒是我省高发传染病之一,一直列为疾病防治工作重点,近三年虽全省洪涝灾害严重,但通过多年来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使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现将1996~1998年我省伤寒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欧秋英;吴传业;张兆强;张新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同安区慢性丝虫病患者体征调查

    2000年共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195例,其中象皮肿占86.67%;鞘膜积液占8.21%;乳糜尿占2.06%;单纯淋巴管(结)炎占3.07%.

    作者:蔡建福;王玉兰;谢天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赣榆县就诊腹泻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县、乡、村医疗单位腹泻病人住院病历、门诊处方.结果表明:各级医疗单位在腹泻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滥用抗菌药物、滥用静脉补液现象.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措施,指导医疗单位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大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株洲市灭疟后期流动人口管理监测结果

    株洲市在1987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13年重点对流动人口管理监测结果表明,输入性病例逐年减少,本地发病率逐年下降.

    作者:冀乃宏;李理;熊新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徐州市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通过对我市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特征是麻风流行呈持续性下降,但近五年平均发现率比前五年略有上升,存活的麻风病人及治愈者畸残率为61.6%.

    作者:吴建卓;徐荣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丰都县62例麻风病患者特征分析

    丰都县1959年至1999年共发现麻风病62例,属低流行县,经过40年的全民防治,1999年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作者:付亚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后喉头水肿1例

    钟某,女,19岁,农民.2000年8月30日上午10时在县卫生防疫站接种门诊于上臂三角肌外侧下缘皮下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福建丙)0.5ml,菌苗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为20003051,有效期为2001年4月.

    作者:赖红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庆市沙坪坝区1999~2000年在校学生淋病、梅毒发病情况

    重庆市沙坪坝区1999~2000年7~22岁在校学生患淋病149例,梅毒25例,发病的主要年龄段为19~22岁.

    作者:王巍;刘虹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成都地区麻疹免疫水平调查

    为了解成都地区人群麻疹免疫水平,预测麻疹的流行趋势,我们对成都地区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王动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ELISA检测HBsAg、抗-HCV标志物.结果5 545名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为4.24%,其中一、二年级学生组阳性率分别为3.25%、5.4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生组阳性率分别为4.79%、3.48%,男女生组差异显著(P<0.05).5 545名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27%,其中一、二年级学生组阳性率分别为0.27%、0.28%;男、女生组阳性率分别为0.28%、0.26%.两个年级学生组及男、女生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大中专学生HBV、HCV感染率较自然人群感染率低.

    作者:李熙芹;陈白玉;谭明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89例丙肝病毒感染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调查

    目的通过对丙肝病毒感染者和正常体检者间的乙肝病毒5种标记物检出率的比较,探讨丙肝病毒感染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指标.结果HBV5种标记物中,丙肝组与对照组间的抗-HBC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且有相互关联,其列联系数为0.186.结论丙肝感染群体的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作者:胡雪梅;赵小萍;张孝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肿瘤病人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防止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加.方法采用威士达微生物鉴定系统Autoscan-4对407株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在90%以上.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防止滥用抗生素.

    作者:周燕玲;黄宏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宁远县民族中学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的调查

    2001年5~6月间我县民族中学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患病46例,患病率为2.27%,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属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作者:何凡;吴春生;尹红;阙水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456例麻风患者的上肢神经损害分析

    为了解麻风患者上肢神经损害的状况,1999年对全省存活的麻风治愈者及现症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为麻风患者上肢神经损害发生率为40.29%.

    作者:潘良德;何新国;旷燕飞;高晓琳;邸晓丹;莫江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湖南省1971~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

    对我省1971~2000年乙脑流行特征的分析,表明发病率、死亡率均有逐年大幅度下降.

    作者:朱国平;李光密;郭绶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云南省广南及河口两县2001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

    对云南省广南及河口两县进行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结果检出流脑带菌者33人,带菌率为8.31%,其中A群带菌7人,B群带菌20人,带菌率分别为1.76%和5.04%,带菌菌群以B群为主.

    作者:李桂珍;李瑛;秦明芳;金莉;王金玉;何建华;腾太忠;李佩金;谢云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菌及敏感的药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80例患者进行痰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检出病原菌13种,共20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1株,占细菌总数75.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多,占全部革兰阴性杆菌的34.4%,其次为大肠埃希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对喹诺酮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引起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对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

    作者:胡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竹山县1990~1999年STD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掌握STD流行规律,给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310例STD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发生STD 6种、计310例,发病率6.64/10万,病种主要为尖锐湿疣和淋病.发病年龄主要为20~29岁人群,淋病多发于男性,尖锐湿疣多发于女性.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染来源.文化程度中等、从事时间自由度较大职业的青壮年是性病防制管理的重点人群.结论广泛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避孕套,以改变他们不安全的性行为是预防控制性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孙长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福州市不同餐饮业烹调用植物油卫生质量调查

    了解福州市不同餐饮业烹调用植物油卫生状况,对餐饮业卫生现场调查并随机抽样检测植物油.结果87.30%餐饮业采购植物油未索证,Ⅱ类餐饮业(即中小餐馆)烹调用植物油卫生指标合格率63.27%,显著低于Ⅰ类餐饮业的.

    作者:陈青;陈平;陈诗潜;刘巧;魏运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消毒监测前后医院消毒工作质量比较

    1999年我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为61.25%,2000年、2001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9.65%、87.28%,较1999年有较大提高.消毒工作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制度未建立健全;医院消毒质量自我监测能力低,消毒知识缺乏,技能急待提高等.

    作者:梅华;覃章世;黄生权;周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宁波市贝(甲)壳类海产品易损气单胞菌检出情况

    目的了解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易损气单胞菌的携带及分布.方法用分步筛选方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易损气单胞菌.结果从13种2 024份样品中检出易损气单胞菌84株,检出率为4.15%,其中以圆蛤高达8.2%,牡蛎、淡菜、海螺3种海产品未检出.结论证实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易损气单胞菌较普遍,本地居民对该类海产品多有生食或半生食的食用习惯,提示我们应注意食用安全性,以减少易损气单胞菌腹泻疾病的发生.

    作者:徐景野;傅小红;于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课间加餐引起88名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查明锡山区88名学生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和病人排泄物等作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中毒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均于当天饮用过某牛奶公司生产的牛奶饮料,在剩余牛奶饮料中检出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与学生饮用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牛奶饮料有关.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课间加餐应严格控制,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许长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SD-1000型骨矿物测定仪对人骨矿物质的测定结果

    目的了解成年人缺乏骨矿物质(骨钙)的情况.方法按SD-1000型骨矿物测定仪的方法说明使用.结果1185名测定者中,缺乏者1 054名,占88.95%,患各种疾病921名,占77.52%,因缺乏骨矿物质患病843名,占总患病率91.53%.结论使用SD-1000型骨矿物测定仪对1 185名测定者的结果与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情况相符.

    作者:张宇琴;李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旅客列车运营状态下的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管内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途经、中途不同运营状态下的卫生监督监测结果显示:中途运营时卫生合格率较低.

    作者:宋湘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长沙市城区学前儿童血铅水平的调查

    目的了解长沙市3~5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长沙市6所幼儿园521名3~5岁儿童取肘静脉血用电感藕荷等离子质普仪(ICP/MASS)进行血铅测定,并对所有儿童的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521名学前儿童血铅均值为37.24ug/L,≥100μg/L者55人,占被调查儿童数的10.56%,男童均值为40.38 ug/L;女童均值为35.31 ug/L,3岁组儿童血铅均值30.69μg/L,4岁组儿童血铅均值34.51μg//L,5岁组儿童血铅均值44.16μg//L.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含量增加.结论长沙市学前儿童血铅水平低于其它污染严重的地区,但部分儿童血铅含量过高仍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作者:胡小红;苏爱湘;曹朝晖;汪文慧;周小迪;袁春辉;高琼;黄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对胃镜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对胃镜消毒效果.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经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后胃镜进行采样,作细菌学与HBsAg检测,并与单纯用2%强化戊二醛Ⅱ型消毒胃镜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对细菌灭菌率达99.79%,对HBsAg抗原性的破坏效果达100.00%,远高于单纯用2%戊二醛消毒效果.结论内窥镜清洗消毒机消毒作用迅速、可靠,对人体和环境无污染,值得推广.

    作者:王利君;黄桃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氟乙酰胺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1999年3月3日,祁阳县观音滩镇二中发生了一起寄宿学生吃了被氟乙酰胺污染的食物中毒事故,卫生学调查和现场处理结果如下.

    作者:唐续峰;王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长沙市性病诊治机构1998~2000年消毒监测结果

    为了防止院内感染在性病诊治机构的发生,我们从1998年开始,对长沙市性病诊治机构开展了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1内容和方法按照<消毒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监督检查,根据GGB15981-1995、GB15982-1995标准进行采样、检验和评价.

    作者:龚建南;周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饮用水藻类和藻毒素污染控制与处理研究进展

    系统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饮用水藻类和毒素污染控制及处理方法的研究近况;藻毒素的理化特性和控制标准;提出了一些今后在藻毒素污染控制及处理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丁震;陈晓东;林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去氢表雄酮的致突变性实验

    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及精子畸形试验对DHEA进行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mes试验各剂量组,加与不加S9,四个菌株均成阴性;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DHEA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无潜在诱变作用.

    作者:何聆;陈冠敏;王明;黄宗锈;范福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灵芝虫草茶(冲剂)延缓衰老作用实验研究

    为了探讨灵芝和虫草的保健制品灵芝虫草茶(冲剂)的延缓衰老作用,我们根据<保健食品的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选用果蝇生存试验、大鼠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灵芝虫草茶(冲剂)能明显延长果蝇的半数死亡、平均寿命和高寿命;明显提高受试大鼠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减少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陈瑞仪;杨国光;黄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中草药消毒液杀菌效果及毒性试验

    复方中草药消毒液是以木槿植物提取液等配制而成,经检测,其5.0%稀释液作用3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2%,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93%,作用5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99.98%;在有机物存在下杀菌作用无影响;置54℃温箱14天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无影响.

    作者:周颂航;李爱斌;朱应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菌陶瓷抑菌效果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为探讨抗菌陶瓷的抑菌效果检测试验方法,对此类产品作出客观的评价.方法在温度为20~25℃,温度为70%~75%的条件下,取0.1ml菌悬液,接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碟面上,用已经灭菌的塑料薄膜片(5 cm×5 cm)盖上,均分别作用6 h.用SCDLP10ml充分洗去粘在各自覆盖薄片上以及碟面上的细菌,取0.5 ml或稀释后倾皿计数,一式两份,将平皿置37℃培养48 h,观察比较结果.结果抗菌陶瓷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4.28%(62.99%~64.46%)、63.52%(62.40%~63.63%).其抑菌率误差小于10%,有较好的再现性.

    作者:梁进军;李爱斌;陈贵秋;周颂航;黄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铍试剂Ⅲ有机络合吸附法测定水中痕量铍

    提出以0.5 mol/L NH4Cl-1.5 mol/L NH4OH-2%EDTA-0.002%H21O8N3S2-0.075%(C2H5)4NI为底液测定水中痕量铍,该法灵敏度高,检出下限为0.0005μg/ml,铍含量在0.0005~0.0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相对标准差为4.9%,干扰少,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快速,适于水中痕量铍的测定.

    作者:陈桂贻;何春兰;陈淑贻;汤利民;朱爱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抛光大米中矿物油的检测

    采用磺化-皂化法检测抛光大米中的矿物油.可有效地消除了抛光大米中对矿物油检测的干扰因素,快速、准确检测抛光大米中的矿物油.

    作者:王春娥;潘振球;冯家力;陈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保健食品中粗多糖测定方法研究

    用乙醇沉淀保健食品中的粗多糖,再用碱性硫酸铜提纯后,以葡聚糖作标准进行苯酚硫酸显色.结果显示当葡聚糖含量在0.00~0.10 mg时其相关系数r=0.9996,线性方程y=0.00189+0.447x.对样品进行多次测定,批内相对标准偏差1.01~4.95%,批间相对标准偏差2.49~7.31%;加标回收率91.80%~100.4%.干扰试验说明葡萄糖、果糖等单糖,蔗糖、纤维二糖、乳糖等双糖,淀粉、糊精等多糖及糖精钠对本方法无干扰作用.

    作者:沈向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洗液中替硝唑

    采用ODS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09nT)法.结果替硝唑进样量在0.05~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平均回收率100%,RSD为1.5%(n=10).低检出量为0.01 μg.

    作者:万玉萍;林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断续流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铅

    目的寻找一种测定饮用水中铅的实用方法.方法利用继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在佳条件下对饮用水中的铅进行测定.结果方法对铅的检测限为2.5u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样品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4.5%~101.2%.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能满足卫生监督检验的要求.

    作者:罗志刚;唐美;欧阳春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群体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群体综合评价.为判断各地区间(学校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之差异提出了一个数量方法.

    作者:许东华;谭平;谭梦姣;郭丁兰;陈建军;杨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岳阳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医务人员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情况,为制定医务人员艾滋病教育和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用试卷考核的方法对全市38个医疗单位l 13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调查.结果(1)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如HIV/AIDS的名称,三种传播途径等掌握较好,回答的正确率都在85%以上;(2)对专业性较强的艾滋病知识如HIV的抵抗力、窗口期,有效的预防措施等掌握稍差,回答的正确率是65%~80%;(3)艾滋病检测和职业性防护知识严重缺乏,只有少数人约30%~40%能够回答;(4)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称对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而不同的医院类别和科室医务人员对某些问题的回答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我市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一般,增加宣传的范围和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加强培训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张大迁;李水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娄底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的调查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466名中小学生,大多数有良好的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但挑食偏食行为占16.52%,零食行为占67.17%.

    作者:朱焱;贺述柒;刘金涛;肖永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7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结果:74株院感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51株占68.9%;革兰氏阳性菌15株,占20.3%.院感病原菌对常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存在不同程度耐药.

    作者:金冬;叶玉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沙井镇涉外企业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状况调查

    地处珠江三角洲随着经济发展,生产环境有害因素和潜在的职业危害问题日益暴露出来,特别是新技术、新溶剂的应用,防护条件跟不上所造成的职业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解涉外企业职业危害,我们于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对全镇涉外企业进行有机溶剂职业危害调查.

    作者:吕惠中;谢绍洪;彭巨成;项方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水泥粉尘对肺功能影响测定结果分析

    水泥粉尘对肺功能损害以阻塞性为主,早期改变以小气道明显.对小气道指标的检测为水泥尘肺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董吉良;廖雍玲;彭仁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改造

    对某医院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防护效果明显,能有效地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建议对中小医院开展介入业务与防护指导.

    作者:罗开训;李植纯;杨芬芳;杨万军;张奇志;许志勇;陈东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作业工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调查

    选择玻璃纤维作业工人189名为观察组,非玻纤作业工人120名为对照组,进行皮肤科检查和斑贴试验,结果玻纤作业工人接触性皮炎患病率5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作者:曾小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炼铁高炉噪声危害调查

    调查炼铁高炉噪声职业危害情况,结果表明: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2.9%,观察组耳鸣、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等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

    作者:宋家岳;王军华;周革;彭仁和;吴道溪;邹伦伶;于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水泥捣固工神经行为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水泥捣固工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WHO.NCTB对66名接振者和40名非接振者进行了测试.结果水泥捣固工在情感状态及6项行为功能得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神经行为功能变化可作为水泥捣固工职业危害的研究指标.

    作者:马栓柱;程世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为了解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用1:l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2例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6个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献血者过渡紧张、体检无医生心理劝导、献血前晚睡眠差、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欠佳、等待献血时间过长、献血者隐瞒自已真实的健康状况.表明献血者要成功完成献血过程,主要靠血站提供优质服务,安全、愉快、方便的献血环境,其次得到献血者积极主动配合,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周慧盈;赵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应用催化模型拟合钩虫感染年龄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催化模型是否能够应用于寄生虫病感染.方法试用人群钩虫感染率分别拟合简单催化模型、可逆催化模型、两级催化模型.用x2和R2进行拟合度的比较.结果拟合可逆催化模型效果满意.结论从模型拟合结果可以看出,粪检两次比粪检一次更加满意.证实在一个月内粪检两次可提高检出率,更接近人群实际感染状况.

    作者:李太泉;周秋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出血的高危因素Logistic分析

    为探讨脑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采用基于医院的病列对照研究,选择286人进入本次研究范围,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分为143对,每对含1例脑出血患者、1名非脑卒中对照,进行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脑出血的保护因素.

    作者:熊国华;华海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