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3-7705
  • 国内刊号:43-1105/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8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71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湖南省一级期刊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医学
湖南中医杂志   2007年6期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160例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干眼症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发病率高,病程较长,疗效缓慢.笔者于200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60例.

    作者:谢琼;朱雄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并可单独或合并存在,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常见症状为双下肢病变,以感觉异常为主,早期以麻木明显,到晚期出现疼痛,且不可逆转.

    作者:刘国用;唐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止泻停直肠滴入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68例

    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北方多发生在8~12月,以2岁以下小儿多见,多伴不同程度的脱水,部分患儿有高热、呕吐等表现,使其服药困难,单纯抗病毒补液治疗有时起效慢.

    作者:牟爱华;黄钢花;丁洁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合并神经衰弱20例

    慢性胃炎与神经衰弱均是临床常见病,且两者常常并见.笔者自2001年3月~2007年2月采用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合并神经衰弱2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18例进行对照观察.性胃炎并复合神经衰弱[1]的诊断标准.

    作者:谢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核气35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核气35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深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消脂健肝汤治疗脂肪肝42例

    脂肪肝是指肝组织脂肪蓄积过多.正常情况下肝脏脂肪含量一般约占肝湿重的4%~7%,当肝内脂肪占肝湿重达到或超过7%时,即为脂肪肝.

    作者:刘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源性面神经麻痹50例

    耳源性面神经麻痹主要是指中耳乳突疾病及手术所引起的颅骨内面神经麻痹,为外周性和单侧性,症状开始的缓急按病因不同而异.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眩晕症102例

    笔者于2003年6月~2006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眩晕症1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下.

    作者:李铁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六昧地黄丸(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六味地黄丸(汤)是中医名方,始见于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其方药组成是将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去炮附子、桂枝,并以熟地黄取代干地黄而成.由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泽泻、丹皮、云苓六味药组成.

    作者:曲靖;蔡光先;胡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疼痛是癌症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每天约有350~400万癌症病人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其中半数以上属中度或重度疼痛.

    作者:邓兰;杜小艳;蒋益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腻苔生成机理及病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望舌苔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代对舌苔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目的是丰富舌苔诊病理论,通过察舌辨证来指导临床用药.舌苔是舌质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之气而生成.

    作者:于跃武;瞿岳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愈疑难杂症三则

    瑞士地处欧洲西域,实乃寒冷之地,理应风寒湿病居多,然临证观察并非尽然.深究其因,虽冬日漫长阴冷,然门户紧闭,缩居温室,出户乘驾,鲜受风寒湿邪侵扰,且其饮食多膏粱厚味之品,致湿热郁结为患.

    作者:安德列亚斯·葛雷葛勒;谢立奎;张文斌;曹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 Et Zucc.) Maxim.

    作者:易华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舒筋活络液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症的研究

    舒筋活络液由鸡血藤、水高丽、马灵符、春根藤等药物经现代科学工艺加工制成的内服制剂,具有祛风湿、舒筋络之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膝酸痛等症,疗效显著.

    作者:屈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跌打镇痛贴膏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跌打镇痛贴膏是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传统制剂消炎散剂型改革而成,功能活血凉血、散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关节炎、滑膜炎等,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左亚杰;宋兴虎;皮晓华;林新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增龄对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耳蜗传出神经末梢的影响

    老年性耳聋(presbycusis)或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agerelated hearing loss)是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听觉器官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它是生理性的老化过程.

    作者:彭斌;周媛;谢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蓉片对子宫内膜腺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患者在经历了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后,处于雌激素低下状态,除了忍受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经历雌激素降低所引起的一系列绝经期综合征,并可导致骨质疏松和心血管急病.

    作者:陶莉莉;曾蕾;匡忠生;何玉萍;叶燕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和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保护作用研究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DM)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和心肌血管壁增厚是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糖尿病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大量研究表明,AT1受体拮抗剂可延缓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并且该作用得益于AT1受体拮抗剂降压以外的保护作用[2].

    作者:唐铭翔;谭茗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幼泻宁口服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幼泻宁凝胶的生产工艺.方法:以卡拉胶、安赛蜜、山梨酸为主要辅料,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三者的处方配比.结果:卡拉胶、安赛蜜、山梨酸三者的比例以卡拉胶1%、安赛蜜20%、山梨酸0.6%为佳用量.结论:本研究有助于幼泻宁口服凝胶剂的制备.

    作者:冯艳妮;李养学;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管狭窄症50例

    腰椎管狭窄是骨科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长寿化的出现,该病已越来越常见,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腰椎管狭窄症诊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深入[1].

    作者:黄会保;陶志余;陈辉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02例

    股骨颈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其并发症多,愈合困难,后期继发症严重,为骨伤疾病中的疑难病之一.而老年患者的治疗尤其困难.

    作者:李兴平;汤芳生;石海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内踝骨折98例

    内踝骨折是临床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由踝部扭伤造成的撕脱骨折,或由直接暴力造成的横断骨折.

    作者:刘晓峰;田宝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的综合康复疗效研究

    随着交通意外事故不断增加,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创伤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作为一种较成功、安全、成熟的治疗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曹东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痹方治疗急性根性坐骨神经痛45例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通痹方治疗急性根性坐骨神经痛4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08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前列腺液(EPS)和再留尿(VB3)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

    作者:黄生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5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普济消毒饮加味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2.86%,而对照组治愈率为53.3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龚兆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运用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25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在收治的258个病例中,包括荨麻疹78例、湿疹56例、接触性皮炎54例、药物性皮炎40例、异位性皮炎30例,均按卫气营血辨证进行中药治疗.结果:本组258例中,痊愈156例,显效55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达94.96%.结论:运用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益肝灵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益肝灵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6~8个月并加服五味子制剂,治疗组6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6~8个月并加服复方益肝灵胶囊.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肝损发生率分别为23.3%、8.3%,两组比较,P<0.01.结论:复方益肝灵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

    作者:谢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128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4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1.05%,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明显.

    作者:高贵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10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满意.

    作者:胡顺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总结

    目的:观察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物消风饮治疗,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仅为76.7%,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血清Ig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

    作者:田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乳没生肌散联合胰岛素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控制血糖、抗感染、扩血管等内科基础治疗及局部清创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将乳没生肌散喷涂于患部疮面上,同时予以胰岛素湿敷,而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仅予以胰岛素湿敷.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减少足部溃疡总面积及缩短治愈、好转天数(P<0.05),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局部清创的基础上,乳没生肌散联合胰岛素湿敷治疗糖尿病足能减少感染发生,加快溃疡面愈合.

    作者:王武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滋肾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功血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滋肾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l例,治疗组采用滋肾调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血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19%,两组比较,P<0.05.结论:滋肾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较好.

    作者:葛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祛痰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68例总结

    目的:探讨祛痰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本病患者按2:l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祛痰调脂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脂康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9.4%,两组比较,P<0.05.结论:祛痰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显.

    作者:周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恢刺加电针对中风患者痉挛状态缓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恢刺加电针对缓解中风患者痉挛状态的作用.方法:对32例中风患者进行恢刺加电针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的变化、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肢体的肌力明显恢复(P<0.05).结论:恢刺加电针确能明显缓解中风患者的痉挛状态.

    作者:高洁;欧阳八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生脉饮合炙甘草汤治疗慢性心衰气阴两虚证48例总结

    目的:观察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气阴两虚证患者心功能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48例CHF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合炙甘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脉饮合炙甘草汤能显著改善CHF气阴两虚证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张希;胡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25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1例,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B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A组在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疗效满意.

    作者:谢志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胸水39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48%,而对照组仅为46.66%,两组比较,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稳定率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胸水疗效明显.

    作者:杜小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36%,而对照组仅为70.0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陈波;霍长亮;陈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益智聪明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智聪明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益智聪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复康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智聪明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

    作者:彭骅;张魁;周永生;钟树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内外合治细菌性阴道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外合治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主要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治疗组在改善全身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外合治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

    作者:胡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以医学生为主体的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属于全球广泛流行的重大传染病[1].我国已累计发生HIV(+)者近100万人,其中约80%在农村.健康教育被公认是当前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手段[2].

    作者:魏高文;夏晓凯;宋海鹏;黎敬章;肖一中;谭克;丘继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尿病的辨证施护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有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如果病情控制不彻底,本病常可并发感染及进行性血管、肾脏及植物神经损伤.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还进行了辨证施工护,并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廖立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很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受伤后可表现为失去站立和步行功能,局部存在剧烈的活动性疼痛,伤腿外旋短缩畸形.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

    作者:张晶晶;黄辉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机理不明,由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临床表现以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为特征.

    作者:陈璋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痔疮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其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数的80%以上.我科自2006年1月以来采用内扎外切术治疗痔疮患者912例,并配以积极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质量评价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功能为解表散寒,温化水饮;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作者:邓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读《东医宝鉴》 看中外医学交流

    1613年刊行的<东医宝鉴>是朝鲜国太医许浚在57岁时受当时朝鲜国王授意,组织专门班子撰写的一部国家医典性质的巨著.该书初步完成后,因时局动乱,班子离散.

    作者:刘语高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