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玲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通痹方治疗急性根性坐骨神经痛4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有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如果病情控制不彻底,本病常可并发感染及进行性血管、肾脏及植物神经损伤.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还进行了辨证施工护,并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廖立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其并发症多,愈合困难,后期继发症严重,为骨伤疾病中的疑难病之一.而老年患者的治疗尤其困难.
作者:李兴平;汤芳生;石海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36%,而对照组仅为70.0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陈波;霍长亮;陈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患者在经历了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后,处于雌激素低下状态,除了忍受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经历雌激素降低所引起的一系列绝经期综合征,并可导致骨质疏松和心血管急病.
作者:陶莉莉;曾蕾;匡忠生;何玉萍;叶燕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功能为解表散寒,温化水饮;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作者:邓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满意.
作者:胡顺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幼泻宁凝胶的生产工艺.方法:以卡拉胶、安赛蜜、山梨酸为主要辅料,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三者的处方配比.结果:卡拉胶、安赛蜜、山梨酸三者的比例以卡拉胶1%、安赛蜜20%、山梨酸0.6%为佳用量.结论:本研究有助于幼泻宁口服凝胶剂的制备.
作者:冯艳妮;李养学;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前列腺液(EPS)和再留尿(VB3)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
作者:黄生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机理不明,由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临床表现以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为特征.
作者:陈璋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北方多发生在8~12月,以2岁以下小儿多见,多伴不同程度的脱水,部分患儿有高热、呕吐等表现,使其服药困难,单纯抗病毒补液治疗有时起效慢.
作者:牟爱华;黄钢花;丁洁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恢刺加电针对缓解中风患者痉挛状态的作用.方法:对32例中风患者进行恢刺加电针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的变化、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肢体的肌力明显恢复(P<0.05).结论:恢刺加电针确能明显缓解中风患者的痉挛状态.
作者:高洁;欧阳八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智聪明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益智聪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复康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智聪明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
作者:彭骅;张魁;周永生;钟树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4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1.05%,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明显.
作者:高贵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乳没生肌散联合胰岛素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控制血糖、抗感染、扩血管等内科基础治疗及局部清创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将乳没生肌散喷涂于患部疮面上,同时予以胰岛素湿敷,而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仅予以胰岛素湿敷.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减少足部溃疡总面积及缩短治愈、好转天数(P<0.05),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局部清创的基础上,乳没生肌散联合胰岛素湿敷治疗糖尿病足能减少感染发生,加快溃疡面愈合.
作者:王武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交通意外事故不断增加,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创伤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作为一种较成功、安全、成熟的治疗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曹东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DM)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和心肌血管壁增厚是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糖尿病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大量研究表明,AT1受体拮抗剂可延缓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并且该作用得益于AT1受体拮抗剂降压以外的保护作用[2].
作者:唐铭翔;谭茗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其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数的80%以上.我科自2006年1月以来采用内扎外切术治疗痔疮患者912例,并配以积极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益肝灵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6~8个月并加服五味子制剂,治疗组6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6~8个月并加服复方益肝灵胶囊.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肝损发生率分别为23.3%、8.3%,两组比较,P<0.01.结论:复方益肝灵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
作者:谢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48%,而对照组仅为46.66%,两组比较,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稳定率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胸水疗效明显.
作者:杜小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