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以下4种不同科属中药材:葫芦科植物栝楼,桑科植物桑,睡莲科植物莲,唇形科植物紫苏的不同药用部位,即用根、茎、叶、果实、种子等的功效进行了分别对比.
作者:朱洪涛;赵克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简介了含马兜铃酸类中药、中成药的作用及其对肾脏损害机理,并对怎样避免其副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张元忠;陈桂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心血管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1999年~2002年我院药库购进、售出药品有效数据,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心血管类国家基本药物价格合理,疗效确定,日均费用低,在我院广泛应用.结论:心血管类药物分类复杂,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应注意合理用药.
作者:徐耀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肾绞痛发作时止痛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肾俞穴手法按压疗法观察40例肾绞痛患者,用肾俞穴按压总有效率85%,无并发症.结论:肾俞穴按压止痛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无副作用.
作者:周亚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55例,总有效率为92.7%,显著优于针刺不施手法的55例(P<0.01).
作者:张志萍;孟进军;吴清明;冯国湘;郭迎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电针阳明经穴与华佗夹脊穴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在改善肌肉萎缩,提高肌力方面,疗效满意.治愈5例,显效1例,好转1例.说明该疗法经济且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疗效.
作者:李铁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自拟方药益气活血胶囊为治疗组(42例),以山海丹胶囊为对照组(41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2.85%、80.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硝酸脂类药停减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对本病病因病机和用药机理进行讨论.
作者:吕定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自拟定眩汤为治疗组,常规西药为对照组治疗眩晕症,结果治疗组50例中痊愈34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5例中,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
作者:郭绪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观察宣肺化痰方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治疗.实验组82例:自拟宣肺化痰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50例,氨苄青霉素胶囊,0.5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为7/50例.
作者:胡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观察复方承气汤促进肾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表明在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而加用复方承气汤保留灌肠的治疗组在肛门主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常规西药对照组(P<0.01).
作者:吴望明;谢新波;周海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探讨宁血归经汤治疗儿童隐匿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将87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1例),分别给予宁血归经汤与西药常规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 3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治疗组对Ig和补体C3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示宁血归经汤治疗儿童隐匿性肾炎血尿具有艮好的疗效.
作者:缪湘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运用福寿降糖饮联合优降糖治疗2型糖尿痛气阴两虚证患者27例,与单用优降糖对照组26例对比,从改善症状、降糖疗效、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运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较单用西药治疗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唐百冬;戴飞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探讨双黄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双黄宁心汤与常规西药治疗;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双黄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逍遥散合痛泻要方为基本方的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32例,并以健脾益肠丸30例作对照,临床观察表明疏肝健脾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镜检、活检形态(P<0.01),且对腹泻、镜检形态改变及总有效率亦优于健脾益肠丸对照组(P<0.05).提示该法对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信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黄疸肝炎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肝泰乐治疗对照组(对照组)15天为1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4%,丙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任小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食指桡侧指动脉移植,配合中药内服及外洗治疗拇指离断15例,优10例,良2例,差2例.
作者:王志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大补元煎加味治疗疗眩晕证51例,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作者对眩晕的发病机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理论进行了讨论.
作者:田乃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疗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UC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其中灌肠1号加用补脾益肠丸(称综合组)62例,灌肠1号灌肠治疗(称灌肠组)58例观察对比两组有效率、治愈率、远期缓解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组96.77%,灌肠组82.76%),痊愈率、远期缓解率(2年以上),综合组分别为74.19%、80.43%;灌肠组分别为41.38%、33.33%.两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灌肠1号灌肠配合内服中药补脾益肠丸加减,是治疗U.C.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翠萍;冯其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锡内散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六和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42例进行了对照,结果治疗20天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治愈率比较P<0.01,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杨惠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予直肠内壁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27例,近期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18个月,无1例遗肛瘘,疗程短16天,长34天,平均疗程23天.
作者:赵世华;贺菊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参芪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6例,其总有效率与西药辛伐他汀治疗的34例相接近,但参芪降脂汤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甘油三脂强度均优于辛伐他汀,同时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作者:刘声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中药清色灵冲剂对黄褐斑的疗效,为治疗黄褐斑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内服、对照、随机分组、治疗后追踪观察的方法.结果:清色灵冲剂对黄褐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效率达95%,远期疗效也满意.结论:清色灵冲剂是一种治疗黄褐斑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张凤娥;余建平;罗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联用参麦注射液及常规西药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优于单纯用常规西药疗法的30例(P<0.01).
作者:扶桂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予减肥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63例,并以洛伐他汀治疗的6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降TG优于对照组(P<0.01),而降TC及升HDL-C作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付梦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介绍了病案分析法在<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的运用,认为病案分析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使学生分析解决儿科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作者:刘百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择时服药旨在发挥药物大治疗作用.作者在本文中探讨了择时服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依据,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益龙;骆红;刘定安;刘灿;周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温胆汤出血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等作用,原为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而设.近年来,笔者用该方加减治疗颤震、眩晕、痫病等,每收满意疗效.
作者:陆玲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述评了慢性肾功能不全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脏腑、痰浊、瘀血的关系,并从复方研究、单味中药治疗的角度论述了中医药对该病防治的研究.
作者:曹红霞;韩(王臣)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对小儿外感咳嗽的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包括辨证分型论治、专方验方治疗及其他方法治疗和实验研究等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合述评.
作者:吴萍;郭建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论述了中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综述了近年来汤剂在复方提取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汤剂的分煎与混煎两种提取方法对成分及药效的影响,汤剂是分煎后再混合好,还是混合共煎好,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研究结果,以提高成分溶出与药效作用为准.
作者:熊艳;吴学文;蒋孟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对犀黄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合报道.在临床应用方面,犀黄丸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白血病、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治疗;感染性疾病如丹毒、肛周脓肿、带状疱疹、肺脓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疣状胃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其他疾病如非化脓性肋软骨炎、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进行了体内和体外药效学实验.作者并对本方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何欣;黄立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已成为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及时总结并推广中医方剂在治疗肺结核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阳建军;白宇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对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异常出血(IUD)的中医研究进展从发病机理、中医立法论治、辨证施治、自拟汤治疗、针灸治疗方面,查阅了近10年来的医药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如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统一、缺乏严密的科研设计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丁玉青;尤昭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运用闭合折骨方法在治疗骨折畸形愈合70例.治疗结果:优:31例,占44%;良:29例,占42%;可:7例,占10%;差:3例,占4%.作者认为严格选择适应症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蒋国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痊愈42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作者:胡一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与常规采用牵引治疗腰、颈椎间盘突出症不同,作者在本文中探讨了腰、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废除牵引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作者:陈乐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外展前屈过顶法整复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28例,解剖或近解剖对位、对线优良者23例,对位3/4、对线良好者5例,临床愈合时间2-4周,平均3周.
作者:周根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人工全髋置换术26例,结果优24例,良2例.作者对全髋置换术适应症,切口选择、术中假体安放、骨水泥技术、术后中药疗法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廖怀章;汤中华;孙炜;孙连益;杨西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2001年间,运用国产滑动加压鹅头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优良率达100%,从而认为滑动加压鹅头钉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杨文峰;聂柳青;欧跃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中药大承气汤对胰腺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牛黄胆碱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组(n=5)、大承气汤组(n=5)及对照组(n=5),检测不同时段红细胞免疫粘附指标(C3bRR、ICRR)以及动物的胰腺腹水量,重量.结果: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大承气汤能明显减少腹水量及动物胰腺重量,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作者:陈光远;唐文富;黄宗文;夏庆;梁文琼;蒋俊明;邹才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升白胶囊中有效成分的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水煎次数、加水量、水煎时间、浓缩倍数、醇沉浓度,每个因素设计三个水平.结果:佳条件为水煎次数2次,加水量分别为5倍、4倍,水煎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后一次浓缩倍数1:0.71,醇沉浓度70%.结论:本法是一种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提取升白胶囊有效成分方法.
作者:吕立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川黄柏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Kroma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20:40)(含0.05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及0.037mol/L酒石酸);检测波长:346 nm;流速:1ml/min;柱温:50℃.结果:在0.082~0.492μg范围内,盐酸小檗碱峰面积积分值y与进样量x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RP-HPLC测定川黄柏药材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不仅操作简便、准确,而重现性好.三批药材的含量为1.24%、1.97%、2.08%.
作者:黄海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复方三黄洗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50:250:0.2),检测波长为280mm.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8.22~104.00μg@ml-1(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7%日内、日间RSD为1.26%、2.1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三黄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令军;易运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制定参苏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紫苏、木香、枳壳、葛根;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在0.172~1.032u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4%,RSD为2.5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方便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品种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俊玮;苗晓梅;邹贤德;漆香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芪箭消瘿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效果及机理.方法:运用人甲状腺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注射法模拟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用被动血凝法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芪箭消瘿汤明显抑制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减轻小鼠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芪箭消瘿汤可调节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紊乱,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疗效明显.
作者:华川;陈如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介绍了1例重症草乌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要点.
作者:魏晓琦;龙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论述了夹板套平行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指出心理护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指导JI 2出院指导对骨折愈合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优良的心理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意志,并在实践中刻苦磨练漫漫发展和培养起来的.
作者:朱昀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0%.
作者:叶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患者杨某,女,6岁.因高热(39.5℃)3天,于2002年12月8日收住在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儿科病房.住院号0151950.入院体查,T:39.6℃,R:30次/min,P:120次/min,BP:9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呼吸平,全身皮肤无黄染.汗出而多.
作者:温进之;魏春丽;罗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从四个方面探讨糖尿病辨治规律:(1)多饮症状明显者,以宣肺清热法;(2)多食症状明显者,以通利大便法,( 3)多尿症状明显者,以温肾救阴法,(4)多饮多食多尿较著者,以活血化瘀法.能准确指导遣方用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新华;付文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2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减黄术,7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肿块切除术,3例复发行十二指肠切除术,癌变1例.结论: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警惕,对可疑病例做相关的特殊检查,确诊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红滔;罗赤苗;胡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入世以后.我国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耍抓住这个机遇,应积极通过推动中医走向世界而促成中成药出口,努力促使中药通关FDA及实现中药现代化.这些策略将推动我中国中医药尽快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
作者:王凤华;陶钧;向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乌头碱中毒27例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6年3月~2002年8月收治的2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对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在采取清除体内毒物、补液、注射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积极予以静脉补钾、镁有利于防止和控制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娄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