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411
  • 国内刊号:43-1229/R
  • 影响因子:0.21
  • 创刊:1990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3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湖南省优秀期刊
  • 护理学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2012年9期文献
  • 血液净化中心实施风险管理对透析效果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实施风险管理对提高透析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执行风险管理后(2017年1~12月)与风险管理前(2016年1~12月)的透析质量,评估执行风险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工作的价值.结果 执行风险管理后(共接诊患者13012例)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执行风险管理前(共接诊患者13154例);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及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执行风险管理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执行风险管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5.32%,明显高于执行风险管理前的9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开设骨科护理门诊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开设骨科护理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于2017年4月开设骨科护理门诊,由骨科专科护士和具有主管护师、护师职称的资深护士轮流坐诊,每周利用5d时间开展骨科护理门诊工作.结果 骨科护理门诊开设以来,完成健康教育咨询7200例次,拔除克氏针218例次,伤口换药980例次,拆线230次,拆除外固定架56次,拆除石膏103次,电话咨询300次,冲击波267次.患者及家属对专科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的满意度达98.0%.结论 开设骨科护理门诊可以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专科、专病护理的水平,推动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

    作者:吴爱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米氮平服药依从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对提高肿瘤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米氮平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5~7月本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区肿瘤共病焦虑抑郁服用米氮平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将8~10月服用米氮平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戴明环(PDCA)4个阶段进行品管圈活动,找出米氮平服药依从性差的真因,从而提高患者服用米氮平的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通过QCC活动,肿瘤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米氮平放弃服药率从35.7%降低到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圈员QCC手法、成就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发掘问题能力均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肿瘤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米氮平服药的依从性,并且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作者:刘硕;刘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2016年6~12月期间收治的500名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收治的500名住院患者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作为研究组.调查分析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前后本科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本科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无缝隙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华英;吴治敏;史元湘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病历夹”平台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总结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实践经验,对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设计了一款介入档案,用于介入术后的管理.介入档案宣教模版根据年龄和文化程度设计,从5个时间点对患者进行干预,评价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心理状态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介入术后患者的管理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方向.

    作者:贺洵莹;许芮嘉;许俐文;于佩佩;付阿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入职的46名护士作为研究组,采用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以2016年7月入职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的34名护士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护士6个月后培训考核情况,分析培训前后患者、护士长、护士自我对培训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及综合测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士职业道德、责任纪律、护士礼仪、工作态度、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指导护士长对两组护士培训后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且研究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在培训后对自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可以提高新进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效果,提高患者、责任护士长及护士自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姣艳;姜武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才藤氏七级评价法的吞咽功能障碍分级护理方案在后颅窝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吞咽障碍分级护理方案在后颅窝肿瘤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洼田试验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吞咽障碍分级护理方案,根据评定等级为患者提供摄食训练和吞咽基础功能训练.运用才藤氏吞咽障碍七级评价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0、90 d吞咽障碍程度.结果 术后第30天,两组间吞咽障碍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才藤氏七级评价法的吞咽功能障碍分级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后颅窝肿瘤患者的吞咽功能,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作者:任兴珍;周元;周翔;袁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56%、97.2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71%和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晨;邹思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38%、25.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社会功能、环境影响)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后期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施方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院期间接受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为77.50% (31/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2/40),对照组则为20.0% (8/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贺智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氧大自血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三氧大自血回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未渍期)中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集、前列地尔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氧大自血治疗,疗程10次,1次/2 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统一的监测项目,对疼痛进行评估,得出患者的疗效,同时给予适当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达到促进疾病转归的目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2.61 ±0.30)分低于对照组的(2.84±0.40)分;疼痛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未溃期)患者,采用三氧大自血回输治疗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冉宪俊;艾明瑞;王玉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直肠癌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手术前均安排穿好医用弹力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医用弹力袜的基础上安排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变化情况、发生血栓情况以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除FIB外其他凝血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 0.05),但组间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 将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回流,使下肢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提高下肢深静脉的血流速度,达到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良好效果.

    作者:周燕;顾蕾;顾燕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后强化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 探究术后强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接受常规护理者设作对照组(51例),行术后强化护理干预者设作研究组(51例).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便秘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DVT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7.64%)(P<0.05);研究组自发排便得分为(1.16±0.42)分、粪便形状得分为(1.58±0.37)分、腹胀得分为(1.61±0.33)分、排便费力得分为(1.20±0.3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0.31)分、(1.94±0.29)分、(2.03±0.32)分、(1.78±0.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得分(79.64±4.33)分、躯体疼痛得分(72.43±3.74)分、社会功能得分(75.94±3.57)分、精力得分(71.83±3.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57±3.19)分、(64.51±3.28)分、(68.82±3.41)分、(63.22±3.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强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及便秘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艳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80例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局、术后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功能健康、生理健康、心理社会健康以及健康知识和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和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痛、血尿和逆行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刺激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护理结局,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术后下床和出院时间,利于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有效降低尿路刺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0.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痂出现所用时间(30.2±4.8)d以及肿胀消退所用时间(9.1±1.7)d都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1 ±4.16)d和(14.87±5.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利于提升治疗优良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樊鸿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功能锻炼.对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春燕;张婷;陈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的资料,采用回顾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护理风险评分、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护理风险各项评分、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6.28±0.34)d短于对照组(9.62±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缩短治疗时间,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吴秋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NA评分干预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营养评分(MNA)干预下的护理,探讨老年髋骨骨折术后的营养及愈合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骨科病区的218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分法(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进行评估,根据分值筛选出营养不良患者共计13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70例,给予MNA评分法指导下的个体化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上肢肌围、小腿周径等营养水平指标及术后愈合时间,并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认知度进行量表调研.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上臂肌围、小腿周径、营养认知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上臂肌围、小腿周径、营养认知率均较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上臂肌围、小腿周径、营养认知率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愈合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MNA评分法干预下的护理工作能够显著提高老年髋骨骨折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恢复,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作者:余雅卿;唐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舒适护理措施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独立能力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术后给予上肢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37)和观察组(舒适护理,n=37),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独立能力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7d、出院前VAS评分分别为(2.82±0.38)分、(1.20±0.2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3±0.46)分、(2.35±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优良率(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56.76%)(P<0.05),出院时独立能力评分为(95.89±2.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3±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上肢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可使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显著缓解,提高其功能独立能力.

    作者:张江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对女性性功能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女性性功能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保乳组,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改良组,对两组性功能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改良组性欲低下患者占比、性兴奋唤起障碍患者占比均高于保乳组(P<0.05);改良组与保乳组的阴道痉挛程度、性高潮功能障碍程度、性交疼痛程度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来说,乳腺癌手术会对其性功能产生影响,且相比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的影响更加严重,因此,临床中需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避免对性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焦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持续泵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了持续泵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性的护理对策.主要原因包括年龄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评估和健康宣教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制定生长抑素使用评价标准,加强用药护理、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糖的重视度,加强病情观察、完善低血糖风险评估,加强血糖监测、加强饮食干预,保证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认为减少持续泵注生长抑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重点在于预防与护理,应使患者对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地降低泵注生长抑素时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陆亚芳;周小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景观疗养对老年疗养员睡眠改善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景观疗养护理对老年疗养员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本院疗养的150例老年疗养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两组疗养员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疗养员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疗养员护理后睡眠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养员护理满意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P<0.05).结论 景观疗养护理用于老年疗养员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戴璟;刘梦玉;孙然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