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β2 微球蛋白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体内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行前列腺根治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病例30 例,术后3 周服用氟他胺(250 mg,3 次/ 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 月、6 月、12 月收集患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2 微球蛋白的表达.分析患者β2微球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Gleason 评分以及PSA 的关系.结果 治疗后β2 微球蛋白以及PSA 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β2 微球蛋白以及PSA 水平有相关性(r1=0.693,r2=0.627,P<0.05),Gleason 评分与β2 微球蛋白以及PSA 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57,P<0.05;r=0.793,P<0.05).结论 血清β2 微球蛋白是诊断以及检测肿瘤治疗预后的有效指标,与PSA 协同观察可以提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水平.
作者:张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甘利欣注射液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注射液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应用的治疗组,以及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秋水仙碱的对照组,疗程均为4 周,期间不服用其他抗纤维化及调节免疫药物.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肝功能复常率和肝纤维化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利欣注射液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显著,能够很好的抗肝纤维化,防止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
作者:梁丹丹;蔡艳;解刘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外周血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等铁代谢相关指标与化疗的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我科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36 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 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与铁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开始前,患者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受体分别为519.71±157.38 ng·mL-1,3.63±0.51 g·L-1,2.87±0.76 mg·L-1,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复发与未缓解患者三项指标的均值明显高于初发组以及缓解组(P<0.05).结束后4 周检测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均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铁蛋白水平仍高于正常均值(P<0.05),转铁蛋白与转铁蛋白受体均值低于正常均值(P<0.05).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组铁代谢指标显著低于未缓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铁代谢指标与白血病患者化疗的临床疗效间有着正相关的联系.
作者:刘拥征;肖若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13 例患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125 mg,口服,3 次/ 日,或对照药为吉非替尼250 mg,口服,1 次/ 日.结果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盐酸埃克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108 天,吉非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96 天,盐酸埃克替尼总生存时间(OS)6 月,吉非替尼OS4.8 月.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吉非替尼疗效等同,毒性反应低.
作者:陈建华;罗永忠;王伟;周文伟;文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①通过研究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的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PLD) 的酶活性和酶促反应的3-D 图,探索鼻咽癌患者该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及该酶促反应的可能机制.②通过研究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GPI-PLD mRNA 的表达水平,探寻鼻咽癌患者该酶活性变化的可能机制,为鼻咽癌的诊断、预后估计提供有效指标.方法 ①采用我室自制的具完整GPI 结构的胎盘型碱性磷酸酶(PLAP)作底物进行酶促反应,测定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GPI-PLD 的酶活性并应用韩国新科有限公司生产的Photodiode Array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仪器研究了该酶的催化机理,并且利用该机所带软件作出3-D 图.②采用逆转录PCR (RT-PCR)检测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的GPI-PLD mRNA 的表达水平,以RT-PCR 结果的琼脂糖电泳照片的积分光密度值(IA)比值代表GPI-PLD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血清GPI-PLD的活性水平(均以转化底物百分比表示)分别为17.6%±2.7% 和20.6%±2.4%,鼻咽癌患者的血清GPI-PLD 活性比正常人血清GPI-PLD 活性显著增高(P<0.05).并且其酶促反应的3-D 图显示有直观差异.2.RT-PCR检测GPI-PLD mRNA 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人鼻咽上皮细胞中GPI-PLD mRNA 琼脂糖电泳照片的平均积分光密度比值(IA 比值)是2.6131±0.7653,鼻咽癌患者鼻咽上皮细胞中GPI-PLD mRNA 琼脂糖电泳照片的平均积分光密度比值(IA 比值)是9.3522±5.2879,鼻咽癌患者的GPI-PLD mRNA 的表达水平比正常人鼻咽上皮细胞中GPI-PLD 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 ①鼻咽癌患者的血清GPI-PLD 活性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其酶促反应的3-D 图也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提示测定GPI-PLD 活性可作为临床诊断鼻咽癌的生化指标.②鼻咽癌患者GPI-PLD mRNA 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GPI-PLD mRNA 表达增强是导致鼻咽癌患者GPI-PLD 酶活性增高的主要机制.
作者:向新颖;唐红梅;胡正茂;夏昆;唐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转染Pokemon 表达载体到MCF-7 细胞中,探究Pokemon 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Pokemon 基因表达质粒,瞬时转染Pokemon 表达质粒到乳腺癌细胞中,Western blot 检测pokemon 的蛋白水平表达情况,通过MTT 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法观察Pokemon 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 法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MCF-7 细胞在转染Pokemon 后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加;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显示,MCF-7 细胞在转染Pokemon 后克隆数明显增加,由此可以说明Pokemon 能增强癌细胞MCF-7 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Pokemon 作为一个致癌基因,能促进乳腺癌MCF-7 细胞系的增殖并增加其克隆形成能力.
作者:于玲玲;张文光;蒋宇扬;徐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接头蛋白c-Crk 单克隆抗体.方法 以c-Crk 为抗原,免疫Balb/c 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建立稳定分泌抗c-Crk mcAb 的杂交瘤细胞,用ELISA,western-blot 等鉴定其生物活性.结果 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c-Crk mcAb 的杂交瘤细胞(3C7、3G11),亚类均为IgG1;腹水效价为1∶105;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ELISA 检测证实两株mcAb 均与c-Crk 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两株抗c-Crk 特异性的mcAb,可用于c-Crk 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田方艳;黄欢;周文婷;曹辉;张培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合成凋亡抑制蛋白(hIAP-2) 的si-RNA,观察其对hepG2 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三条hIAP-2-siRNA 干扰片段并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 细胞,同时设立脂质体对照.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hIAP-2-siRNA 作用后hIAP-2 mRNA 和蛋白的表达,MTT 检测细胞增殖,AV-PI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RT-PCR 及Western blootting 检测显示3 条siRNA 均能有效抑制hIAP-2 mRNA 及蛋白表达(P<0.05),以siRNA 1 作用效果显著(P<0.05).MTT 检测显示hIAP-2-siRNA 80 nmoL·L-1 终浓度转染后的hepG2 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1),其中以80 nmoL·L-1 转染72 h 时增殖性下降明显(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IAP-2-siRNA 转染hepG2 细胞后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 hIAP-2-siRNA 可明显抑制该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hepG2 肝癌细胞的凋亡.
作者:王杨;罗映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h1 诱导宫颈癌Hela 细胞系和白血病K562 细胞系的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la 细胞和K562 细胞,并用Rh1 的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 检测Bcl-2 和Bax 基因mRNA 表达区别.结果 Rh1 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Hela 细胞核K562 细胞凋亡.Bcl-2 基因mRNA 的表达均出现明显下降,而bax 基因,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结论 Rh1 诱导Hela 细胞和K562 细胞凋亡.Bcl-2 表达下降和Bax 表达上升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孙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h2 (ginsenoside Rh2,G-Rh2) 对荷Lewis 肺癌小鼠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Lewis 肺癌实体瘤模型,观察G-Rh2 的抗肿瘤作用、观察肿瘤内血管密度(MVD),以及免疫组化法观察瘤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的表达.结果 0.3 mg·kg-1、1.0 mg·kg-1 和3.0 mg·kg-1 G-Rh2 组对Lewis 肺癌小鼠实体瘤均有抑制作用(P<0.05);1.0 mg·kg-1 和3.0 mg·kg-1 G-Rh2 组MVD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0.3 mg·kg-1 、1.0 mg·kg-1 和3.0 mg·kg-1 G-Rh2 组瘤组织内的VEGF 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低予对照组(P<0.05).结论 G-Rh2 可抑制Lewis 肺癌生长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 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崔艳茹;屈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通常由于某些基因突变和异常表达所致,或者进一步影响另外一些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胞内一些蛋白质分子发生改变,并由此产生肿瘤病理学上的差异,形成临床诊断中的不同分类.因此对肿瘤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应从基因、蛋白质、细胞、组织等不同水平进行.基因芯片技术是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在基因分析方面具有高通量、大规模、速度快等特点,将这些特点用到涉及到众多基因改变的肿瘤研究中,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肿瘤发生发展,为肿瘤的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基因芯片在肿瘤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国栋;张德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手术和放疗是治疗宫颈癌主要的方法,而且疗效十分显著,但无论是手术技巧还是手术方法的改进,无论是放疗设备还是放疗技术的进步,都没有显著改善宫颈癌的5 年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临床治疗的不断深入,医疗工作者发现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化疗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谢晶;白军;陈忠东;谢宛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缺氧是晚期实体肿瘤特征性的微环境.缺氧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表型的决定、血管生成、能量代谢、对治疗的抵抗)以及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临床和实验室对肿瘤缺氧研究的相关报道,重点对肿瘤缺氧与肿瘤耐药的相关性进行归纳,为缺氧和肿瘤耐药研究做一理论铺垫,并为耐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何凌;朱付凡;刘毅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是真核生物细胞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自噬和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两种主要方式.大量研究表明,它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溶酶体作为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键参与者,与肿瘤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对其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梁勇;张智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解除他们心理压力,使得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方法 对肿瘤患者实施保护性护理、因人施护、治疗期护理、临终护理.结果 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增强他们抗病能力和配合治疗的信心,促进病人处于
作者:李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模式对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于我院38 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采用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尤其是对患者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控血糖,尤其注意对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加强营养以及饮食的指导.联合38 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析护理模式的合理性.结果 38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所有患者化疗期间血糖控制在8.0~13.0 mmoL·L-1 范围内.无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性非酮症酸中毒情况出现.结论 采用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对于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以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I 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 例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行大剂量131 I 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护理措施包括重点加强131 I 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治疗反应护理和放射防护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首次大剂量131 I 治疗,其中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首次完全清除率为55.69%(186/334).对战胜疾病有信心的患者由治疗前的10.78% 上升至治疗后的86.53%.治疗后次日2 例出现呕吐,半年内63(18.86%)例出现唾液腺功能受损症状,无一例因颈部肿胀导致呼吸困难.医护人员个人放射线剂量检测,测得季度个人剂量当量Hp(10) 均<0.3 mSv.结论 加强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治疗反应的护理及放射防护护理,可提高分化型甲癌术后首次大剂量131 I 治疗的疗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水平.
作者:朱玉泉;段东;闫亚云;易于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刘景诗,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1964 年12 月生,湖南汉寿人.中共党员.2001 年至2005 年任湖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2005 年至2009 年任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兼麻醉医学中心主任,现任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主动与肿瘤科医生、护理人员沟通和交流,从药物的滴注速度、联合用药的给药顺序及对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共同探讨肿瘤科病人的用药问题.结果 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可保证医嘱的正确施行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在肿瘤科进行相应的药学服务,可促进肿瘤科药物的合理、有效的应用.
作者:孙兴芝;李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在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2006 年1 月~2010 年12 月就诊的46 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介入治疗,药物选择为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其中38 例进行超液化碘油栓塞,与31 例采用化学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46 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9 例,部分缓解19 例,进展7 例,无变化11 例.结论 乳腺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应作为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华燕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由广州莱泰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盐酸托烷司琼口崩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自身交叉试验设计,18 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的盐酸托烷司琼5 mg,采用LC-MS 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盐酸托烷司琼的血药浓度,用DAS Ver2.01 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盐酸托烷司琼参比制剂(R)与受试制剂(A)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均数±标准差)Cmax15.37 ± 7.62 和15.58 ± 8.46 ng·mL-1;Tmax2.58 ± 0.81 和2.92 ± 1.10 h;AUC0-48 179.39 ± 123.59 和172.33±96.49 ng·h·mL-1 和AUC0 →∞ 204.85 ± 156.26 和 190.16 ± 112.03 ng·m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48 作为评价依据)为105.3%(92.3%~120.0%).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蒋云;李坤艳;仇宇;罗晨辉;林小平;陈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背景 BRAF 激酶抑制剂vemurafenib(PLX4032) 的1 期和2 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对伴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反应率超过50%.方法 我们在675 例既往未经治疗、伴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实施了一项Ⅲ期随机化临床试验以比较vemurafenib 和Dacarbazine (氮烯唑胺).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分别接受vemurafenib( 每次口服960 mg,每天两次) 或氮烯唑胺( 每3 周静脉注射1000mg·m-2 体表面积).本研究主要终点是比较总体生存率及无进展期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反应率、反应持续时间以及安全性.计划在死亡98 例患者时进行中期分析、死亡196 例时进行终分析.结果 在治疗6 个月后,vemurafenib 组总体生存率为84%(95% 置信区间[CI],78-89),而氮烯唑胺组为64%(95% CI,56-73).在对总体生存率的中期分析及无进展期生存率的终分析中,与氮烯唑胺相比,vemurafenib 能相对减低63% 的死亡风险,以及减低74% 的死亡或者疾病进展风险( 两种比较P<0.001).通过数据及安全监督委员会进行独立中期分析审查后,建议氮烯唑胺组患者也转而服用vemurafenib.对Vemurafenib 反应率是48% 而氮烯唑胺只有5%.伴Vemurafenib 常见不良反应为关节痛、皮疹、疲劳、脱发、角化棘皮瘤或鳞状细胞癌、光过敏、恶心和腹泻;38% 的患者因为毒副作用要求调整剂量.结论 Vemurafenib 能改善既往未经治疗、伴有BRAF V600E 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总体及无进展期生存率.
作者:涂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肿瘤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合理性,进而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我院近两年来肿瘤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的不合理性.结果 本研究发现肿瘤手术患者不合理用药占48.89%(220/450),治疗性用药与预防性用药合理性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性用药中经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后用药的占8.33%(25/300),经验性用药占91.67%(275/300); 手术后用药大于3 d 占84.0%(378/450).主要存在有用药疗程长、换药频繁、联合用药不合理搭配及不合理选药等.结论 肿瘤手术患者机体自身抵抗力低,且感染因素较复杂,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很重要.要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管,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朱华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