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7-1520
  • 国内刊号:43-1241/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71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1996年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委、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编校优秀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7年6期文献
  • 电视辅助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45例

    2005年9月~2006年8月,我科在电视系统下对45例呼吸道异物患儿行支气管镜检加异物取出术,手术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赟;赵斯君;陶礼华;黄友棣;罗欣友;敬云龙;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翼钩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钩综合征是一种以翼钩病变所引起腭咽疼痛不适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常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由于该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因和发病机制也不清楚,在临床上容易造成延误诊治.

    作者:翁祖勋;黄慧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内镜治疗鼻咽囊肿6例

    鼻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已不仅仅局限鼻腔手术,现已经扩展到垂体肿瘤切除、视神经减压术等.我科自2000年以来,在鼻内镜下切除鼻咽囊肿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文;赵宏辉;陈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5例上颌窦异物

    1978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上颌窦异物25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作者:应利安;鲍娇君;顾自卫;张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影响鼻出血止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鼻出血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诊病例,处理恰当,能迅速有效的止血,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反复填塞,频发出血,造成患者更多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梁红民;李永利;郭清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气管套管纱布垫的制作与改进

    气管切开术后常规在系带板与皮肤之间放置开口纱布垫,且每4~6 h伤口护理需更换纱布垫.2002年以前,我院采用8 cm×10 cm纱布块从中间剪开3/5开口制成纱布垫.

    作者:蒋小红;李叶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38例报告

    鼻中隔偏曲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我院1998~2005年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1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气管食管瘘及气管狭窄患者的护理

    经鼻、口或气管切开行气管插管或套管置入行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解除气道狭窄、阻塞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关键性处理措施[1].

    作者:邓凤林;刘艳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后颅凹撑开器在经腭径路直切暴露鼻咽部病变中的作用

    腭径路行鼻咽肿瘤手术,具有面部无瘢痕、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是鼻咽部手术的经典.由于鼻咽位置深在、腭黏膜瓣的阻挡,术者仍觉视野不够满意.

    作者:杨甫文;甄泽年;陈贤明;赵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18例突发性聋的治疗分析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突聋)是耳科常见急症,患者听力通常在72 h内下降到低点.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可伴耳鸣、眩晕.

    作者:康宁;刘亚辉;张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O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体会

    我科对2005年3月~2006年7月已完成的鼻内镜鼻窦手术1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唐凌;杨万有;赵富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方法 总结分析2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有耳鼻喉、气管和关节等多器官软骨侵犯,予以气管切开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控制.结论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少见的软骨组织进行性炎症,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本病,对于出现呼吸困难者需气管切开.

    作者:李泽卿;周文光;陈伟;吴昆旻;程友;徐艳;王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自发性凋亡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1~2000年收治的48例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手术,44例术后均行放疗,其中2例加行化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25例健在无肿瘤复发(52.1%);3例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带瘤生存(6.3%);2例死于其他疾病(4.2%);14例死于原发病(29.2%),4例失访(8.3%),按死于原发病局部复发计算.TUNEL结合PI及HE染色检测肿瘤细胞自发性凋亡情况.Log-rank进行生存率的比较,Cox回归进行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8例肿瘤标本中44例(91.67%)发现凋亡细胞,早期肿瘤(T1、T2)凋亡指数高于晚期(T3、T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I中位数2为界将48例鼻腔鼻窦肿瘤分为高AI(AI≥2)和低AI组(AI<2),高AI组(AI≥2)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均高于低AI组(P <0.05).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临床检测肿瘤治疗前的凋亡指数有可能成为临床上用来筛选具有高复发和死亡风险性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张延平;李丽娜;张伟;孙玉蕊;张艳;黄德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颅面联合入路在颅底沟通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颅面联合入路在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治疗中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经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经病理证实恶性肿瘤31例,良性肿瘤13例.位于前颅底区35例,累及前、中颅底区9例.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硬脑膜缺损用自体组织严密修补,并用额部带蒂复合组织瓣行颅底区组织缺损修复.结果 肿瘤全切3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包括脑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2例,出现暂时性脑脊液漏2例,一过性精神症状2例.随访1~6年,10例死于肿瘤复发,失访2例.存活2年以上25例,3年以上17例.结论 颅面联合入路是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入路之一,它是前颅底区(部分可以累及中颅底区)沟通性肿瘤较好的手术入路.

    作者:吴宇平;王闽;吕扬成;马杰科;刘劲松;王光辉;张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鼻窦炎的需氧菌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的需氧菌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情况,为临床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提供依据.方法 在鼻内镜手术中以无菌方式取215个慢性鼻窦炎的鼻窦内容物(实验组),进行需氧菌培养和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与正常人群60例中鼻道分泌物(对照组)的细菌培养结果 对比.结果 实验组中检出单一细菌者占92%,2种细菌混合感染者占8%;对照组均检为单一细菌.实验组单菌感染的G+菌占54.7%,G-菌占45.3%;对照组G+菌占73.3%,G-菌占26.7%.蝶窦、筛窦以G+菌感染为主;额窦、上颌窦以G-菌感染为主.实验组需氧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慢性鼻窦炎需氧菌感染以单一细菌为主,G+菌占大多数,但G-菌的肠道菌群感染比例较高.不同的鼻窦中需氧菌种类不同.慢性鼻窦炎需氧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宜先进行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

    作者:陈争明;范静平;颜泽敏;吴建;庞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茎突综合征诱发的慢性咳嗽25例

    目的 探讨茎突综合征诱发的慢性咳嗽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25例慢性咳嗽伴茎突综合征患者进行茎突切除术,以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16例(64%)完全解除咳嗽症状,6例(24%)明显好转.总显效率88%(22/25).茎突综合征诱发的咳嗽,可能与刺激舌咽神经、咽丛和迷走神经的联系反射有关.切除茎突能减少其对神经的刺激,并割断部分感觉神经末梢,减少刺激反射,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茎突综合征可能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原因,手术切除茎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镡旭民;杨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Nd:YAG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等离子射频和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分析6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接受等离子射频和激光治疗,其中30例行等离子射频治疗,36例行激光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VAS评分评价鼻塞的主观感觉,并观察术后鼻腔干燥、出血、粘连等并发症.结果 等离子组患者术前鼻塞VAS评分为8.43±0.77,激光组为8.38±0.84;术后6个月等离子组为3.60±0.67,激光组为3.31±0.79.等离子组和激光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并发鼻腔干燥2例,激光组12例,两组间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激光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均具有安全可靠、微创、无切口、操作简便、术后出血少等优点.但激光治疗术后所致黏膜损伤更重,易并发鼻腔干燥.

    作者:郑建华;伍伟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气管造口复发癌术后的缺损

    目的 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在修复气管造瘘口复发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3年随访资料完整的12例气管造瘘口复发癌患者,其中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3例,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补术后缺损.对复发癌灶扩大切除,缺损处单纯以胸大肌肌皮瓣修复9例,胸大肌皮瓣联合断层皮片修补3例.结果 重建的喉咽腔无狭窄,无吞咽困难.8例皮瓣Ⅰ期存活,1例肌皮瓣皮肤远端轻度坏死,3例出现咽瘘.随访3年以上,Ⅰ、Ⅱ型中各有3例无瘤存活,其余6例在1~2年内死亡.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血供可靠、修复操作简单、组织量丰富,对挽救瘘口复发癌手术后巨大缺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彦;董频;李晓艳;徐宏鸣;陈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鼓膜穿孔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鼓膜外伤穿孔临床特征分析,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对486例经耳内镜检查并鼓膜摄像确诊为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病因及穿孔情况分析.结果 直接外力损伤26例,穿孔为圆形或类圆形,缘内翻;间接外力损伤462例(其中掌击或拳击伤占432例),穿孔呈裂隙状128例,三角形110例,梭形126例,其余共98例,穿孔边缘锐利,周边多附有血痂,缘大部分外翻.穿孔均位于鼓膜紧张部.左耳(286耳)多于右耳(202耳),男(322耳)多于女(166耳).结论 外伤性鼓膜穿孔,位于鼓膜紧张部.直接外力形成者,穿孔与致伤物尖端形状有关,穿孔边缘可有片状出血血迹,缘内翻;间接外伤所致者,形状多样,边缘锐利,大部分外翻,附有血痂.

    作者:张镭;柴小花;程红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鼻孔经蝶直接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经验.方法 16例垂体瘤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MRI显示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2例.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正常.术后脑脊液漏1例,尿崩症3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无其他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结论 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简单、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曾而明;李东海;庞克军;姚益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60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和经迷路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大径6.2 cm×6.0 cm,骨窗3 cm×3 cm~5 cm×5 cm,术中注意肿瘤与蛛网膜的边界,并沿该边界分离并切除肿瘤,锐性分离面神经;磨开内听道,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内听道内肿瘤.注意保护重要血管、后组颅神经及脑干.结果 肿瘤全切除57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83.3%,手术死亡1例.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Ⅳ级31例,Ⅲ级19例,Ⅱ级9例,Ⅰ级1例.随访1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切除肿瘤,大大提高了面神经保全率,具有微创特点,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袁苏涛;夏旸;黄继仁;陈仲仪;陈明武;杨波;魏晨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20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对照组(105例)用纯西医方法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3.1%,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治愈率为29.5%,有效率为67.6%.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廖贵华;谭明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喉鳞状细胞癌与原癌基因eIF4E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eIF4E(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在喉鳞状细胞癌与喉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eIF4E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 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蜡块40例,取声带息肉组织标本蜡块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eIF4E多克隆抗体检测eIF4E在喉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eIF4E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P<0.01).eIF4E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原癌基因eIF4E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而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及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

    作者:孙洁;葛瑞锋;赵书佑;陈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Lipofectamine TM2000介导pIRES2-EGFP-NT3转染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的实验研究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IRES2-EGFP-NT3,检测其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对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的转染情况.方法 构建含有目的 基因NT3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IRES2-EGFP-NT3后,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2000介导下将其转染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转染后24 h,通过Confocal显微镜观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的转染情况和转染效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IRES2-EGFP-NT3,通过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2000介导,该质粒在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转染的范围内转染进17个细胞,说明该质粒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能转染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结论 含有目的 基因NT3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IRES2-EGFP-NT3的成功构建,及其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对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的有效转染,为研究NT3基因转染对正常及致聋小鼠耳蜗效应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杰;高下;朱敏生;张文程;麻晓峰;顾香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目的 研究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RSSMA)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 成人颅骨标本10例,头颅标本18例.在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开颅的基础上,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尖,采用实体和CT相结合的方法 测量内听道上结节、岩尖的切除范围;记录内听道上结节、岩尖切除前后显露中颅窝、上斜坡的面积和三叉神经的范围;观察内听道上区的动脉、静脉、神经、硬膜等解剖结构.结果 内听道上结节左右、前后方向骨性组织可全部切除,将内听道的上壁轮廓化可切除其上下径.岩尖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骨性组织均不能完全切除.中颅窝扩大显露范围为(144.6±13.9)mm2,上斜坡扩大显露(90.3±16.7)mm2.小脑前下动脉、后下动脉、岩上静脉、岩上窦;前庭耳蜗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均得以认定.结论 RSSMA可以将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野扩大显露到中颅窝的中线侧和上斜坡的侧方,并可显露Meckel's腔内的三叉神经.岩骨骨迷路限制中颅窝的显露.RSSMA下的重要解剖结构有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弓下动脉、岩静脉、岩上窦等,术中要注意保护.RSSMA是处理主体在后颅窝,同时侵犯中颅窝病变的安全、有效入路.

    作者:李爱民;殷善开;陈覃;关建;刘希光;夏咏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肿瘤靶向性人可溶性TRAIL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表达

    目的 克隆人可溶性TRAIL(sTRAIL)基因并构建肿瘤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为鼻咽癌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提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采用RT-PCR扩增含有IL-2信号肽和TRAIL凋亡诱导功能区的融合基因,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GL3-181hTERT肿瘤特异性端粒酶启动子的下游,构建可分泌表达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GL3-181hTERT/TRAIL.用Western blot鉴定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表达产物.结果 RT-PCR扩增得到了613 bp的cDNA片断.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报道的IL-2信号肽和TRAIL凋亡诱导功能区cDNA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肿瘤特异性高效分泌表达可溶性人TRAIL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GL3-181hTERT/TRAIL.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获得的瞬时转染TRAIL在鼻咽癌CNE-2肿瘤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结论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GL3/TRAIL的成功构建,为鼻咽癌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陈剑秋;朱春生;贡振扬;赵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CNE-1/Taxol的建立及其机制初探

    目的 建立耐紫杉醇的人鼻咽癌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大剂量冲击和逐步增加剂量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耐紫杉醇鼻咽癌细胞株.检测两种细胞的形态差异、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它们对紫杉醇、顺铂和长春新碱化疗药的敏感性;使用RT-PCR比较两种细胞β-微管蛋白Ⅲ,鸟苷酸结合蛋白1的表达差异.结果 成功建立了耐药指数为8.43的CNE-1/Taxol耐药细胞株,其增殖速度减慢,倍增期延长,体积变小,且对长春新碱低度耐药,耐药指数为1.33;但与亲本细胞株比较,其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增加(P<0.01);β-微管蛋白Ⅲ和鸟苷酸结合蛋白1的表达在耐药细胞株中均升高,并与耐药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CNE-1/Taxol是一株对紫杉醇耐药的细胞株,是研究紫杉醇耐药机制的重要实验模型;CNE-1/Taxol逆向增加了对顺铂的敏感性;β-微管蛋白Ⅲ和鸟苷酸结合蛋白1表达增强可能是鼻咽癌细胞产生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褚玉敏;谭国林;马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筛窦金属异物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右眼外伤后肿痛伴右鼻出血16 h就诊,以筛窦异物(右)、眼部挫裂伤(右)收治入院.入院前1 d下午4时从事机床刨削工作时,铁片飞溅不慎击伤右侧眼部.

    作者:薛飞;王天友;程友;汤健;李泽卿;王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状腺癌合并声门及气管下段狭窄1例

    患者,男,72岁.因左颈部肿块40余年,声嘶1个月,于2006年7月25日在外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报告左甲状腺鳞癌,术后辅助放疗40 Gy,手术及放疗后声嘶无改善.

    作者:罗小巍;杨新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右筛窦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患者,女,83岁.因右眼渐突伴右鼻塞1个月余,加重4 d,于2006年6月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内眦肿胀,逐渐加重,右鼻阻塞,涕中带血和鼻出血,复视,无明显视力减退,无眼痛、头痛、恶心、呕吐.

    作者:曹晓林;李晓;张洋;徐如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蛋白质组学及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的应用

    目的 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大规模、高通量、高灵敏度、自动分析细胞蛋白表达图谱的新技术,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技术,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应用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怀恩;孙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多媒体教学与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已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因此,我们必须突破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轨.

    作者:王承龙;田勇泉;赵素萍;冯永;肖健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