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常因耳前红肿疼痛就诊,一旦脓肿形成常规治疗是切开排脓,但切开后伤口换药至愈合需较长时间,有的甚至达1个月左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林琳;刘萍;廖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垂体瘤是常见的鞍区肿瘤,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内分泌激素检查的普及,垂体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占颅内肿瘤的15%~20%[1].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邵美英;邓雪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真菌为一种条件致病菌,由于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滥用,环境污染及局部诱因(如慢性炎症刺激、病理性分泌物潴留、通气引流受阻)等因素,致使菌群失调,真菌大量繁殖而致病[1].鼻窦真菌病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大类,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是否需抗真菌药物治疗是值得关注的临床问题.现对我院3年来诊治的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庆;于静;庞玺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真菌在鼻腔、鼻窦内引起的一种感染性或(和)变应性疾病.由于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性鼻-鼻窦炎不断增多,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鼻窦CT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术前诊断率不断提高.
作者:张吉仲;章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因素较多,目前对各影响因素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就年龄、性别、单或双耳发病、听力损失的程度、是否伴有眩晕及耳鸣、听力曲线的类型、发病到初治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与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关系,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对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判断突发性耳聋的预后.
作者:唐江凤;朱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声带息肉是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1].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声带息肉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作者:张光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难治性鼻出血因鼻腔出血部位隐蔽,易反复出血,行常规鼻腔填塞治疗难以奏效.我科2000年2月~2003年3月对19例难治性鼻出血采用经鼻插入纤维鼻咽镜,镜下经侧孔引导氩气刀烧灼明确出血灶,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鹏;张玉诗;陈长林;季移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头颈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87例60岁以上头颈肿瘤手术患者(治疗组),术后6 h内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3 d,预防肺栓塞发生,术后对患者实行24~48 h动态心电、血氧、血压监测,术后4 d检验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 2月在我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手术83例60岁以上术后未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均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发生肺栓塞6例,死亡3例.两组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6.519,P=0.01067).治疗组中4例出现颈部皮瓣下积血,但未发生严重的出血现象,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X2校正值=2.1631,P=0.14136).治疗组患者术后接受了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头颈肿瘤患者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陈志俊;华辉;黄沂传;梁大鹏;赵洪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有涕中带血、头痛、面部麻木、视力改变等.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术后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51例中囊肿27例,真菌感染13例,息肉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出血坏死性息肉1例,血管瘤1例.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治愈率96.1%,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囊肿、真菌性上颌窦炎多见;CT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优选术式.
作者:王春红;李永华;刘丕楠;倪富强;伊海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青岛市居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及发病高危因素,为该病防治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抽样,对青岛市1856个家庭7030例个体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对影响0sAHs的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打鼾及经常打鼾者2979例,患病率为42.4%,其中诊断为OSAHS患者237例,患病率为3.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嗜烟、嗜酒、直系亲属打鼾5个因素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嗜烟及直系亲属打鼾为影响OSAHS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根据此次调查,OSAHS患病率随居民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病;肥胖及超重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有吸烟及嗜酒不良生活习惯者OSAHS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该不良嗜好者.直系亲属打鼾人群患病率高于无直系亲属打鼾人群.
作者:葛瑞锋;刘文君;梅栩彬;邬贻萍;薛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自制喉扩张模在预防严重喉气管损伤术后喉气管狭窄的疗效,探讨放置喉扩张模的时限.方法 199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严重喉气管损伤患者26例,其中闭合性损伤7例,开放性损伤19例,全部行气管切开、创伤探查及喉气管成形术.根据喉气管管腔大小和形状,用医用热凝塑料制成喉模,放置于喉腔.喉扩张模的膨大部分超过狭窄部位5 mm以上,上端不超过杓状软骨平面,峡部位于声门裂处,用粗丝线上端从鼻腔引出,固定于面颊部;下端由气管切开口引出到颈外,固定于气管套管底座上,关闭喉腔,颏胸固定.结果 26例患者均于术后2~3个月顺利拔除喉模和气管套管,带喉扩张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24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2例伤口感染,二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除1例出现声门下狭窄外,其余25例气管通畅,发声满足日常交流,均未出现喉气管狭窄.结论 使用医用热凝塑料制作喉扩张模放置2~3个月,可有效预防外伤性喉气管狭窄;且制作简单,可实现个体化,组织相容性好,费用低廉.
作者:王戈;张延平;董耀武;李丽娜;王亚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侵犯颅底或原发于颅底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侵犯颅底或原发于颅底恶性肿瘤患者,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病灶.结果 4例患者术后6个月至2年内症状复发,再次鼻内镜手术效果满意.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死亡3例,失访7例,其中随访3年以上9例.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颅底或颅底原发性恶性肿瘤切实可行,但必须严格选择适应证.
作者:邱前辉;韩虹;盛晓丽;王晓茜;陈少华;张思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三又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 1年3月~2008年6月126例三叉神经痛和5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相应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隔离技术为全程小脑脑桥角池段三又神经予脑膜补片包裹并银夹固定;面神经隔离技术为在面神经出脑干处用2~3层修剪的脑膜补片隔离面神经和责任血管.结果 随访3个月至8年,平均5.6年,三叉神经痛有效率96.1%,复发2例,神经并发症8例;面肌痉挛有效率100%,延期治愈4例,神经合并症7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有效治疗方法,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三维的小脑脑桥角池神经血管解剖知识和一定数量病例的积累是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简志宏;袁贤瑞;Samir Acharya;刘仁忠;陈谦学;陈治标;王国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总结74例经放射治疗后18个月以上的鼻咽癌病例,分4个阶段完成鼻窦CT扫描,将影像资料进行Lund-Mackay评分.结果 各阶段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高的部位是上颌窦,其次是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和蝶窦,额窦发生率低.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率与上颌窦炎成正向升高,随放射治疗后时间的后延,各组Lund-Mackay评分数据亦随之上升,重度浑浊例数逐渐增多,至第四阶段评分数据开始回落,放射性鼻窦炎处于静止期或恢复期.结论 CT扫描能够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能追踪观察放射性鼻窦炎的客观变化.Lund-Mackay评分系统适合于影像学大范围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学辉;肖树朋;傅向军;黄健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总结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方法.方法 选取2002年8月~2008年8月接受支撑喉内镜手术治疗的218例患者,对手术方法及相关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声音恢复正常者143例,发音明显改善者29例.随访0.5~5年,复发需再次手术4例,其中1例为声带白斑,1例为中重度鳞状细胞不典型增生,2例为乳头状瘤.结论 喉内镜手术治疗不同的喉部疾病,应有相应不同的手术方法和技巧.
作者:范丽霞;王鑫;韩秀艳;齐娟;温海涛;孙兆吉;闫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喉外伤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3 8例喉外伤患者18例行保守治疗;2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行低位气管切开术,1例行单纯清创缝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37例患者呼吸、吞咽、发声均恢复正常;1例患者喉返神经损伤致一侧声带固定,出现声嘶、呛咳;无死亡病例.19例行低位气管切开术者术后均顺利拔管,无喉狭窄发生.结论 喉外伤及时合理的处理与愈后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邢炜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修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07年10月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并在鼻内镜下行修正手术.结果 58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43例,好转7例,无效8例,修正手术的有效率为86.21%,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与变态反应、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眶下气房和中鼻甲反张等解剖变异有关;术前充分准备、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作者:龙卫东;肖章建;吴松林;陈俊德;刘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月诊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例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术后接受放疗.2例术后1.5~2年死于远处转移,1例术后1年死于车祸,1例术后2年失访,其余7例均健在.结论 经选择的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可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其优点是损伤小、恢复快、无面部瘢痕,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赵学林;郝艳芳;李慧敏;常新民;乔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腔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8例伴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鼻腔结构正常化手术,参照我国兰州标准(2004年)对术前、术后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评定效果.结果 术后1年随访,总有效率88.3%.结论 伴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应首选手术使之结构正常化,有利于减轻症状和体征.
作者:陶春平;张新玲;於荣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布地奈德(budesonide)对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采用鼻腔置入Merocel高分子膨胀海绵并注入肺炎链球菌建立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模型,10 d后取出鼻腔膨胀海绵,随机分成抗生素治疗组(A组)、抗生素加鼻用激素治疗组(B组)、鼻用激素治疗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动物,行上颌窦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示治疗2周及4周后A、B组上颌窦黏膜纤毛缺失及上皮层溃疡形成均轻于C、D组,尤其是B组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颌窦黏膜病理定性分析示炎性细胞浸润轻于C、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在治疗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A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示A、B两组兔上颌窦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具有相似性.结论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能减轻上颌窦黏膜的炎性细胞浸润,但尚不能作为取代抗生素的单一治疗.抗菌合并抗炎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程友;王秋萍;卫红齐;薛飞;江满杰;陈伟;李泽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ma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CyclinG2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探讨其与LSCC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1例喉鳞癌组织的CyclinG2蛋白表达和MVD进行检测,并取20例喉正常黏膜组织(normal laryngeal tissues,NLT)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vocal cord polyp,VCP)作为对照.采用SPSS 1 2.0统计软件系统分析Cycling2蛋白的表达和MVD与LSCC、NLT、VCP的相关性,以及LSCC组织中MV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1例LSCC组织中平均MVD为36.15±11.23,Cycling2蛋白表达阳性组平均MVD为32.18±11.31,阴性者平均MVD为50.34±17.3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CC总的5年生存率约77.8%,且CyclinG2蛋白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89.1%)明显高于阴性组(53.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1).结论 CyclinG2蛋白在LSCC中的表达与MVD关系密切.Cycling2可能抑制喉鳞癌中微血管形成,进而抑制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作者:崔晓峰;刘爱军;徐振明;孙兴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纳米粒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并研究载ATM反义寡核苷酸纳米粒抑制ATM基因表达对小鼠SCC Ⅶ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W/O/W双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载ATM寡核苷酸纳米粒,并检测其理化性质;载ATM寡核苷酸纳米粒转染SCCⅦ细胞,RT-PCR检测细胞ATM mRNA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呈圆形,分散性好(PDI=0.1 08±0.052),粒径平均值为(116 ±25.2)nm,包封率达(87.5±4.3)%;转染ATM反义寡核苷酸纳米粒组SCCⅦ细胞ATM mRNA表达有明显下调(P<0.05);转染ATM反义寡核苷酸纳米粒组SCCⅦ细胞放射后细胞存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转染ATM-ASODN-NP的细胞接受放射治疗后,G2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纳米粒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有效可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ATM基因表达下调导致SCC Ⅶ细胞放射敏感性提高.
作者:邹剑;叶惠平;张懿;杨玉琼;赵厚育;陈飞;刘世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类与水的通透有关的蛋白,目前在哺乳动物已发现至少13种水通道蛋白,即AQPO~AQP12[1].
作者:吕萍;洪苏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具有解剖部位隐蔽、管腔狭窄弯曲、窦腔多等特点,往往需要特殊的器械和照明设备才能窥清.因此,与其他临床学科的教学相比,耳鼻咽喉科的教学也有其特殊性.
作者:欧阳顺林;黄敏齐;张建国;严小玲;肖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虽然耳鼻咽喉科学是美国早的医学专业之一,19世纪后期,耳鼻咽喉科与眼科两个学科一直紧密相联.随着喉科学、鼻科学以及耳科学的快速发展,直到1979年这两个学会才分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才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1].
作者:周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