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pUDKH)经肌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与大鼠基因组DNA的整合情况.方法 二级Wistar大鼠雌雄各20只,按体重和取样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12h、24 h、3 d、7 d、14d、21 d的各实验组(给予pUDKH,2.0mg/kg)和注射后3 d取样的对照组(给予PBS,200μl/只),依次将各组大鼠摘眼球取血后脱臼处死,按脑、心、肺、胸腺、肝、肠系膜淋巴结(MLN)、脾、肾、生殖腺、左腿肌肉、右腿肌肉的顺序取样.经典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各组织总DNA,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和纯度,PCR方法检测其中的β肌动蛋白基因;巢式PCR检测各组织总DNA中pUDKH的分布情况;ApaL I酶切分离pUDKH分布阳性各组织中的pUDKHDNA和基因组DNA,巢式PCR检测pUDKH DNA与基因组DNA的整合情况.结果 各组织总DNA浓度与纯度均符合实验需要,并适于采用PCR或巢式PCR方法进行体内组织分布及基因组DNA整合情况检测.巢式PCR检测显示,在各时间点的右腿肌肉与外周血、注射后3和7 d的肝脏、3和14 d的生殖腺、7 d的胸腺、7和14 d的MLN与左腿肌肉等组织中pUDKH分布均呈阳性,而在各时间点的脑、心、肺、脾、肾等组织中pUDKH分布均呈阴性.pUDKH分布阳性的各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UDKH DNA与基因组DNA的整合.结论 pUDKH经肌肉注射给药后,在各时间点大鼠体内各组织中呈现不同的分布谱.在pUDKH分布阳性的各组织中,pUDKH DNA与基因组DNA发生随机整合的概率较低.
作者:杨月峰;王荣亮;刘银霞;王华;毕建进;张庆林;吴祖泽;王立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药效团模型,为中草药的相关虚拟筛选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以22个具有PDE4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化合物,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在0.042~23000 nmol·L-1.利用Catalyst/HypoGen 系统,对训练集化合物进行构象分析,通过对训练集化合物多个构象进行叠合,提取药效团特征及三维空间限制构建药效团模型.结合数据库搜索命中率筛选优药效团.结果 优药效团模型包含2个氢键受体、1个脂性疏水基团和1个芳香环特征,排除体积数为6个.模型相关系数、Total cost值、Fixed cost值、Null cost值、△cost值和 Configuration cost值分别为0.9047、117.7、90.84、180.4、62.7和15.71.利用所得较优模型对MDL药物数据报道数据库进行搜索,该模型的命中已知活性化合物数与命中已知活性化合物总数比值为58.95%.结论 利用Catalyst系统构建的PDE4抑制剂药效团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提问结构用于数据库的搜索,有助于中草药中具有抑制PDE4活性的化合物的虚拟筛选研究.
作者:鲍红娟;张燕玲;乔延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灵芝液体菌种培养时间对灵芝液体发酵的影响.方法 将灵芝菌块接种于液体摇瓶菌种培养基中,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静置培养24 h,然后分别恒温振荡培养4、5、6 d,分别命名为4号、5号、6号液体菌种,把各号液体菌种转接于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观察不同液体菌种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值、菌丝量和胞外粗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发酵过程中4号菌种的发酵液pH值先下降后上升,其他2个菌种变化不明显.在液体发酵第7天时,5号菌种发酵液中的菌丝量明显高于4号、6号,达到10.2mg/ml.在液体发酵第4天时,4号与5号液体菌种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含量多,6号液体菌种则推迟2 d.发酵液中胞外多糖含量以5号高,4号次之,6号低.结论 液体菌种培养时间对于灵芝发酵液中菌丝量有明显影响,而对胞外粗多糖含量无明显影响;6 d是灵芝液体菌种佳培养时间长度.
作者:张志军;罗莹;李淑芳;杨丽维;王文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艾叶挥发油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相关参数.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制备艾叶挥发油,计算挥发油收率,以气相色谱法分析3种艾叶挥发油样品的化学成分.结果 水蒸汽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制备艾叶挥发油的收率分别为0.86%、2.11%和2.08%.从3种挥发油中鉴定了共61个化合物.其中,水蒸汽蒸馏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以小分子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以长链酯类化合物为主;石油醚提取法则得到大量的芳香族化合物.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工业化生产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作者:何正有;张艳红;魏冬;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蓖麻毒蛋白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杀灭效果.方法 蓖麻子经脱壳后脱脂,冰浴下在磷酸缓冲溶液中搅拌提取2 h,用硫酸铵沉淀得到粗蓖麻毒蛋白,测定并计算浓度;通过葡聚糖G-200柱分离纯化蓖麻毒蛋白,测定并计算浓度;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杀灭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并对蓖麻毒蛋白的血细胞凝集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蓖麻毒蛋白的3个组分,组分2的毒性比组分1的毒性强,组分3的杀灭效果不显著.结论 蓖麻毒蛋白杀灭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良好,在生物农药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金汝城;贾超;杨晓华;谭玉玲;侯楠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三七总皂苷和三七剪口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为三七总皂苷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采用三七总皂苷对照品作为随行对照,用岛津C18(150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均为1.0 ml·min-1,确定构成三七总皂苷指纹的10个共有峰.结果 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能使三七总皂苷的5种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实现基线分离,并可对这5种主要成分进行定量.以人参皂苷Rg1为参比峰,所测定的10批三七总皂苷样品的相似度均≥0.995.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测定方法以三七总皂苷对照品作为随行对照,可避免由于仪器、试剂和人员的不同所产生的误差,并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可作为三七总皂苷的质量控制手段.
作者:陈彤;曾荣;侯世祥;王永炎;甘献文;肖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基因打靶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认识某些动物个体或细胞表型异常的遗传基础,利用该技术构建的模式生物(例如基因敲除小鼠)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基因的研究[1],截至1999年就已经报道了800多个模式小鼠种系.同源重组介导的基因打靶技术(基因敲除或敲入)是判定基因功能的强有力工具.与基因敲除小鼠相比,人类体细胞基因敲除或敲入细胞系构建的报道相对较少,但该项技术在细胞水平上对某些人源基因参与的生化或生理途径的分析是不可替代的.
作者:时文涛;邵荣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细胞在接受特定的细胞外信号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生理应答.Ras/Raf/MEK/ERK信号级联通路是一条可被广泛激活的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它能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入细胞核内,引起细胞内特异蛋白的表达谱变化,从而影响细胞命运.
作者:常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分子影像学即应用影像学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监测和记录一些与生物化学、生物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相关的分子或细胞的分布与变化情况的科学.利用分子影像技术检测细胞表面受体的上调水平,能有效地监测疾病的进展并进行分期[1].在分子影像学的初阶段,常用具有放射性的抗体和短肽等分子探针,采用核医学成像技术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等进行成像.而MR分子成像技术具有分辨力高、可获得三维解剖结构和生理信息等优点,这些也正是核医学和光学成像技术的缺点.但MR的敏感性较低,常需要借助信号扩增系统提高其敏感性.
作者:王淑蕙;寇庚;王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支撑技术,一般指为某一个行业提供技术支持、支撑与服务的技术平台.它具有引导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技术支撑能力,并为行业技术创新的全面实施提供技术支持的作用.具体到生物制药行业,支撑技术泛指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平台、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平台等,例如支撑多数人用和兽用疫苗生产、抗体药物生产的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平台,它包括高效表达的细胞系/病毒株、生物反应器、个性化细胞培养基和细胞培养工艺技术.
作者:张韧;王建超;朱希灿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