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713X
  • 国内刊号:11-5512/R
  • 影响因子:0.36
  • 创刊:200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62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羧胺三唑抑制肿瘤细胞诱导的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导作用;初步探索羧胺三唑(CAI)对肿瘤诱导的巨噬细胞中 TNF-α释放的影响。方法利用 transwell 装置,建立 Lewis 肺癌细胞(LLC)与 RAW264.7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和 ELISA 方法分别分析 RAW264.7中 TNF-α的表达和释放;用 LLC 条件培养基(LCM)诱导 RAW264.7,同时给予 CAI 处理,采用 CCK-8方法分析 LCM 和 CAI对 RAW264.7活力的影响,采用 ELISA 方法分析 CAI 对诱导后的 RAW264.7中 TNF-α释放的影响。结果与 LLC 共培养24 h 可显著增加 RAW264.7中TNF-α相对表达量[单独培养 vs 共培养,(1.00±0.12)vs (2.23±0.17),P <0.01]和释放[单独培养 vs 共培养,(65.21±12.76)vs (143.92±19.22)pg/ml,P<0.05];LCM 和 CAI 在1 h 和4 h 对 RAW264.7活力没有影响,CAI 可以显著抑制 LCM 对 RAW264.7中 TNF-α释放的诱导(4 h,P<0.01)。结论 LLC 肿瘤微环境可以诱导 RAW264.7中 TNF-α的表达增加;CAI 对这种诱导的抑制使其在肿瘤环境中表现出一定的抗炎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鞠瑞;陈晨;郭磊;李娟;叶菜英;张德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TRAIL和EGFR配体寡肽与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融合蛋白制备过程的优化

    目的对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 TRAIL 和 EGFR 配体寡肽与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融合蛋白 Ec-LDP-TRAIL 的制备过程进行优化。方法对大肠杆菌原核表达 Ec-LDP-TRAIL 目的蛋白的温度、诱导物浓度、起始菌体密度及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在Ni2+亲和层析纯化蛋白过程中对样品预处理以及纯化缓冲液成分进行优化;对纯化后蛋白的分步透析复性过程进行一系列优化,并通过基于 ELISA 的结合活性实验分析Ec-LDP-TRAIL 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经过工艺优化后,纯化后的融合蛋白 Ec-LDP-TRAIL纯度达95%以上,复性后 LB 培养基活性蛋白收率约为2.2 mg/L,与初始复性条件相比提高近2倍。复性后融合蛋白 Ec-LDP-TRAIL 显示出能够与人表皮癌 A431和人大细胞肺癌 H460细胞的结合活性。结论融合蛋白 Ec-LDP-TRAIL 制备过程的优化为后续研发和生产奠定了实验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基于 TRAIL 的抗肿瘤蛋白药物的制备提供借鉴。

    作者:朱大强;陈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对异种软骨种子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hACAM)对异种兔软骨种子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方法将差速梯度离心法制作的人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配制成0.5%的浆料,分别铺于6孔细胞培养板和96孔细胞培养板,形成1 mm 厚的薄膜,以此培养板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培养板仅使用单纯培养液培养。在培养板上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通过 hochest33258染色验证人软骨细胞外基质脱细胞完全与否;分别在第5、15天两个时间点,通过倒置显微镜、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两种培养方法的兔软骨细胞的生长形态、细胞表型和增殖情况,用 CCK-8细胞增殖实验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在第1、3、7、10天的增殖情况。结果通过 hochest33258染色发现差速梯度离心的人软骨细胞外基质脱细胞完全。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第5和15天的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优于空白对照组,甲苯胺蓝染色的结果也证明这个观点;CCK-8细胞增殖试验显示第7天hACAM 组在细胞增殖方面明显地优于单纯培养液的对照组(P=0.0298),hACAM 组的软骨细胞与空白组的软骨细胞在第10天的增殖情况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ACAM 免疫原性低,无细胞毒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异种软骨细胞的增殖。

    作者:高钺;刘舒云;黄靖香;郭维民;陈继凤;张莉;赵斌;彭江;汪爱媛;王玉;许文静;卢世璧;郭全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载脂蛋白A-I表达上调剂的发现与活性研究

    目的筛选上调人载脂蛋白 A-I(ApoA-I)基因表达的新型活性化合物,并在表达和功能水平对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人 ApoA-I 基因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对发现的活性化合物在 ApoA-I 启动子水平进行量效关系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ApoA-I mRNA 的表达水平;利用 Western blot、ELISA 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 ApoA-I 的蛋白表达;利用胆固醇流出试验检测 ApoA-I 介导的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的情况。结果从20000样次化合物筛选中得到活性化合物5238B-6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转录调控活性的量-效关系,当化合物浓度为0.30μg/ml 时,上调 ApoA-I 表达活性达到高值(408%),EC50为0.01μg/ml。5238B-69能显著上调 HepG2细胞中 ApoA-I mRNA 的水平;同时,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5238B-69能增加 HepG2细胞ApoA-I 蛋白的表达。ELISA 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5238B-69作用48 h 时,胞外 ApoA-I 水平增加了48%,流式细胞检测表明,5238B-69作用24 h 后,胞内 ApoA-I蛋白水平增加了21.4%。功能分析试验显示,5238B-69作用 HepG2细胞上调生成的 ApoA-I,能促进巨噬细胞RAW 264.7内[3H]标记的胆固醇的流出。结论得到一个具有上调 ApoA-I 表达的活性化合物,在提高 ApoA-I 表达水平和生物学功能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杜郁;贾晓健;王丽;王丽非;姜华军;杨帆;司书毅;杨媛;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高通量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高通量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筛选丙氨酸消旋酶的抑制剂,获得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先导物。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基因组为模板,pET28a表达质粒为载体,将 alr 基因克隆至 pET28a ,构建pET28a:alr 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得到重组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通过测定反应产物 NADH 在340 nm处光密度变化速率,检测酶反应活性,构建并优化该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测定活性化合物 IC50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的 MIC。结果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 alr 基因的表达载体;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重组丙氨酸消旋酶,测得该酶的比活力为13.53 kU/mg;所建立的丙氨酸消旋酶高通量筛选模型稳定性高,符合高通量筛选的要求;通过对70000个化合物进行筛选,得到了5个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其中,IMB-XZ5对结核分枝杆菌的 MIC 为4~8μg/ml,且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建立了稳定性好、灵敏度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筛选得到了具有较好抗结核活性的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

    作者:周爽;蒙建洲;关艳;胡辛欣;司书毅;肖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核特异性CD4+α/βTCR四聚体细胞株筛选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应用不同的 MTB 多肽以及不同的 HLA-DR 基因构建的膜表面表达结核抗原肽/HLA-DR 复合物的 S2恒定细胞株,即人工 APC 筛选、鉴定结核特异性 CD4+α/βTCR 四聚体。方法以 PE 标记的 CD4+α/βTCR 四聚体、FITC 标记的抗 HLA-DR 抗体(L243),分别与未诱导表达或 CuSO4诱导表达后的膜表面表达结核抗原肽/HLA-DR 的果蝇 S2恒定细胞株,以及与无多肽或结合有结核多肽的、表达HLA-DR 的 S2细胞株共孵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析TCR 四聚体与各种细胞株结合率的差异。结果 TCR 四聚体6M、6N 均与2#细胞株,即C5/HLA-DRB1*0404(1.73%、5.93%)等具有较高的阳性结合率;结核抗原肽孵育后,一些人工 APC 的四聚体阳性结合率有所提高;所筛选的9个 TCR 四聚体均与2#细胞株有较高的结合率。结论膜表达结核抗原肽/HLA-DR 的 S2细胞株,可以应用于结核特异性 CD4+α/βTCR 四聚体的筛选、鉴定;构建的9个 CD4+α/βTCR 四聚体均为结核特异性。

    作者:姚亚男;黄宇虹;王娟;陈伊;任亮亮;赖小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7N9禽流感疫情引发人们的思考

    2003-2004年,在亚洲广袤地区的家禽中流行了H5N1禽流感,并传染给人类,人们仍然记忆犹新。从2013年2月开始,在中国部分地区又掀起了不祥的波澜,H7N9和 H10N8禽流感病毒袭击了人类。H7N9禽流感曾在禽类发现,但从未传染给人。2013年春天,该病毒首次袭击了人类。H7N9病毒对禽类致病力很低,禽作为传染源十分隐蔽。而人类患上 H7N9禽流感后,易引发多脏器衰竭,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很高[1-5]。依据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分析,今后出现大规模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可能性很小。散发病例还会发生,疫情已趋于稳定。人类与流感又一回合斗争表明,H7N9禽流感是一种可控可治的传染病。

    作者:邵惠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腺病毒载体靶向性策略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突破基因治疗的瓶颈,极大推动了基因治疗的发展。载体系统是基因治疗的基础,截止2013年7月,在“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 Worldwide”网站登记注册的基因治疗方案中,重组腺病毒载体占476项(23.5%)。在6个亚群(A-F)、50多种血清型的腺病毒载体中,5型腺病毒(adenovirus type 5,Ad5)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多种正常组织高表达的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denovirus receptor,CAR)从而进入细胞发挥作用,基因转导效率高,因此,Ad5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腺病毒载体。

    作者:薛淑雅;杨月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全世界癌症死亡中占第一位[1]。按照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 SCLC);其中,NSCLC 约占80%,SCLC 约占20%[2]。目前,NSCLC 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常用的化疗药物为含铂类药物,但其毒副作用大,对大多数 NSCLC 无显著疗效,NSCLC 的5年生存率常低于20%[3]。王权等[4]研究进一步说明含铂类代表药物顺铂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在治疗NSCLC 中的不良反应。为减少它的毒副作用随之出现了肺癌靶向治疗的概念。倪子俞[5]认为肺癌靶向治疗是以肺癌细胞表面的受体、关键基因、信号通路以及部分酶等为靶点,将药物、抗体等有效成分靶向运送至癌细胞及其相关成分,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随着肺癌靶向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靶向治疗 NSCLC 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EGFR 在 NSCLC 中的表达占40%~80%[6]。本文就EGFR 在靶向治疗 NSCLC 中的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权修权;金明姬;尹学哲;高钟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间充质干细胞无异源/无血清培养基研发的现状和前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广泛存在于成体骨髓、脂肪、牙髓及围产期脐血、脐带、胎盘等多种人体组织器官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良好的体外扩增能力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1],近年来在外科烧伤[2]、软组织填充[3]、终末期肝病[4]、心肌梗死[5]、糖尿病足[6]等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1年开始,韩国 KFDA 先后批准的全球首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自体骨髓 MSCs 药物 Hearticellgram-AMI、治疗软骨再生的脐带 MSCs 药物 Cartistem、治疗复杂性克罗恩病并发肛瘘的自体脂肪来源 MSCs 药物 Cuepistem,以及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美国 Osiris 公司的干细胞药物 Prochymal的上市,是 MSCs 临床应用的历史性进步,为合理、合法、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

    作者:张文成;常铭洋;王韫芳;裴雪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金属硫蛋白与糖尿病并发心肌病

    糖尿病(DM)是当今影响人口众多,分布范围广泛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近期研究发现,血糖代谢正常者心力衰竭发病率为3.2%,而糖代谢异常者(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率分别是6.0%和11.8%[1]。

    作者:邵雨田;牛超;阮丹丹;朱忠欣;金利泰;詹坤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对策研究

    医疗器械具有高新技术应用密集、学科交叉广泛、技术集成融合等特点,是一个国家前沿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集成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其地位受到了各国各区域的普遍重视[1-2]。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老龄化进程的明显加速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巨大。据统计,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从2001年的187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432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8.75%,预计到2016年将高达4150亿美元。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正快速发展,近十年来,市场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21.3%,2012年市场规模达1564亿元,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达3400亿元,到2050年我国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上所占份额将达25%[3]。

    作者:孙惠娟;陈洪梅;熊思勇;时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中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常见问题分析

    近年,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促进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逐步推进,医药企业实现由仿制向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变将成为大势所趋。为了能及时有效地保护科研人员的智力成果,申请专利是佳选择。为了帮助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医药及生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了解专利局的审查实践,更好地做好专利申请工作。我刊特邀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相关专家撰写了系列讲座,希望能够对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范东升;曲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