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泉;朱桂东;何旭东;曹江
例1 男,26岁.精神分裂症病史3年,因凭空闻声、感被害伴冲动、自伤行为复发1个月,于2005年7月24日第2次入院.入院后一般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予氯氮平300 mg/d治疗,病情完全缓解.
作者:宋梓祥;徐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年龄≥75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奎硫平[(150±45)mg/d;32例]或利培酮[(1.8±0.8)mg/d;31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1)奎硫平组的有效率为72%,利培酮组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2)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5或<0.01);(3)奎硫平组PANSS总分减分率在治疗第1周末高于利培酮组(t:2.46,P<0.05),治疗第2,4,6周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w=0.43,t4w=-0.73,t6w=-0.24,P均>0.05);(4)2组间EG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w=0.57,Z2w=0.74,Z4w=0.68,Z6w=-0.61,P>0.05);(5)TESS评定,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格表精确检验法,P>0.05).治疗期间利培酮组合用苯二氮革类药者多于奎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4,P<0.05).结论 奎硫平和利培酮均对高龄老年人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效,安全性较好.
作者:成敬;阳胜秋;陈耀银;李承晏;王高华;王晓萍;陈振华;白雪光;刘忠纯;杨越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探讨四川省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为地震灾难后急性期的心理援助提供有效依据.对象 为2008年5月18-28日生活在成都市某受灾群众安置点的汶川地震中幸存儿童青少年30名,其中男12名,女18名;年龄7~17岁,平均(12.5±2.8)岁;受教育年限1~11,平均(6.4±2.7)年.
作者:赵丽俊;张卫东;刘艳;李古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苯丙胺类兴奋剂(ATS)是目前滥用为广泛的毒品之一,我们对ATS依赖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尧;徐再锋;张昌勇;田艳;汤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复杂的、呈家族性发病的精神疾病.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5.5%~7.8%.尽管临床实践和相关科研已为认识这种疾病积累了大量的证据,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所知不多.
作者:叶尘宇;王立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抑郁症(1ate-life depression,LLD)是老年期常见的神经精神疾患.根据发病年龄,可将其分为晚发性抑郁(1ate-onset depression,LOD)(≥60岁)和早发性抑郁(early-onset depression,EOD)(<60岁)[1].
作者:张琳;许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长期参加嗜酒者互戒协会(AA)治疗酒依赖者的述情障碍特征;初步了解酒依赖者参加AA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 18例累计参加从超过≥4个月的酒依赖者(从组)、38例未参加过从的住院酒依赖者(非AA组)、38名无酒依赖者(对照组)完成20条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结果 AA组TAS-20总分为(51.1±10.5)分,非AA组为(56.9 ±9.3)分,对照组为(51.2±6.3)分;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99;P=0.007).3组间TAS-20因子1得分(AA组45.92分,非AA组59.88分,对照组35.87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24;P=0.001);因子2(X2=5.768;P=0.056)和因子3(X2=3.020;P=0.221)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酒依赖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长期参加AA的酒依赖者发生述情障碍的比例较小.
作者:杨传青;田成华;王文政;梁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威胁生命安全的慢性疾病,患病率约为10%,15%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1].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非衰老性死亡和残疾的第2大原因[2],并将跃居全球疾病负担的第2位[3].
作者:侯正华;袁勇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当地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作者:张陈麟;张晓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氟西汀(FL)对甲基乙二醛(MG)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新生24 h Sprague-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7天,予MG和(或)FL干预24 h,分为5组,每组样本数均为6.(1)MG组:培养液中加入MG;(2)FL组:培养液中加入FL;(3)MG+FL组:培养液中加入MG和FL;(4)预处理(pre)FL+MG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第6天加入FL,干预24 h后加MG再培养24 h;(5)对照组:仅加相应体积完全培养液.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AnnexinV-FITC)联合碘化丙啶(PI)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以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rk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G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8.83±0.31)%高于对照组(1.63±0.15)%及MG+FL组(3.20±0.30)%;ROS水平比值(10 229±946)高于FL组(3076±41)、对照组(4265±82)、MG+FL组(6058±179)及pre FL+MG组(6076 ±281);BDNF mRNA比值及蛋白水平比值(2.37±0.33;0.625±0.008)分别高于对照组(1.00±0.27;0.582±0.003)而低于>FL组(3.88±0.32;0.855±0.007)、MG+FL[(7.66±0.34;1.113±0.023)和pre FL+MG组(6.96 ± 0.54;0.689±0.014)];TrkB mRNA及蛋白水平比值(0.50±0.06;0.133±0.006)则低于对照组(1.00 ± 0.06;0.328±0.000)、FL组(5.45±0.42;0.460±0.005)、MG+FL组(4.21±0.32;0.414±0.006)和pre FL+MG组(3.75±0.72;0.373±0.008).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FL可部分抑制MG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内ROS水平的上升,同时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周红;郑秀琴;张志珺;滕皋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 男,29岁,大学本科毕业.抑郁病史4年余,约半年前2007年9月开始在杭州某医院门诊治疗,服用西酞普兰而疗效不佳.近2个月2008年1月改服文拉法辛缓释剂(商品名:怡诺思)300 mg/d亦未见明显疗效,故1周前2008年2月28日自行增加文拉法辛剂量至600 mg/d.
作者:汪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 男,25岁,已婚.患者于2007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兴趣减退,全身乏力,话少,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担心同事议论自己而不愿上班,心急、心烦,觉得生活无意义,悲观消极,食欲欠佳,失眠.
作者:周平;郭力;陈云春;谭庆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所致精神分裂症大鼠前额皮质核因子-κB(NF-κB)及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学的可能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MK-801组(n=10,腹腔注射MK-801 0.6 ms/kg体质量)和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动物行为分析系统记录分析大鼠90 min内自发活动,同时评定其刻板行为;继而断头取脑提取前额皮质核蛋白和mRNA,采用TransAM技术检测NF-κB活性,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NF-κB、IL-1β、TNF-α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自发活动(9677±400)cln、刻板行为0分相比,MK-801组大鼠自发活动[(21 309±1483)cm]增加(t=-23.947,P<0.001),刻板行为[(30.23±1.26)分]明显,(t=-75.998,P<0.001),有共济失调;(2)MK-801组大鼠前额皮质NF-κKB p65亚基蛋白活性比值(0.42±0.14)明显低于对照组(1.53±0.18);t=15.67,P<0.001.NF-κB p65亚基的mRNA相对表达量值(0.91±0.10)则高于对照组(0.65±0.11);t=-5.69,P<0.001.TNF-α(0.48±0.42)和IL-1β(0.36±0.07)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3±0.09);t=7.92,t=6.28;P均<0.001;(3)MK-801组NF-κB p65亚基活性与自发活动呈正相关(r=0.71,P<0.01),与NF-κBp65亚基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6,P<0.01),与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95,0.79,P均<0.01).对照组NF-κB p65亚基活性与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71,0.87,P均<0.05),与NF-κB p65亚基mRNA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大鼠前额皮质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且与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存在相关性,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改变.NF-κB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大鼠的病理过程.
作者:李文强;张红星;宋学勤;张燕;吕路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探讨氟两汀与氟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体像障碍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对象 均为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的门诊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的体像障碍诊断标准.
作者:徐松泉;朱桂东;何旭东;曹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定位双相障碍易感基因.方法 采集7个双相障碍高发家系,共90例家系成员,患者27例.选择6个染色体区域中的30个微卫星标记初步扫描,初步扫描结果阳性的区域选取12个微卫星标记精细扫描.GENEHUNTER2.1软件行连锁分析.结果 初步扫描D21S263、D21S1252和D22S423位点nonparametric logarithm of odds(NPL)值分别为1.64、1.41和1.40.精细扫描D21S262位点和D21S1920位点家系成员法和同胞对法计算NPL值分别为1.44、1.52、1.54和1.89.结论 21q22.11-13和22q13.1可能存在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
作者:董芳;蔡焯基;胡正茂;姜涛;罗炯;聂长杰;黄青;凌四海;刘敏;夏昆;王传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 女,19岁,因少眠、猜疑、乱语、发脾气、行为紊乱1个月,于2008年10月17日诊断精神分裂症首次住院.给予阿立哌唑(商品名:安律凡)治疗.起始量5 mg/d,3 d后加至10 mg/d,用药第5天即2008年10月22日,患者出现颜面、躯干、四肢遍布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
作者:王伟航;那万秋;许秋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