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龙;周东丰;曹连元;邹义壮;张向阳;苏建民
为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12~16岁子女的行为问题,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对象 (1)研究组:为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在各作者单位痊愈出院患者的12~16岁子女.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共147例.其中男65例,女82例;年龄32~45(38±3)岁;病程0.3~19.7年,中位数8年.子女共147名,其中男99名,女48名;平均年龄(14±1)岁.
作者:赵贵芳;王延祜;管国涛;邱惠敏;刘金同;唐济生;王善松;冯健;宋深刚;李庆荣;张伟;李萍;乔学云;郑玉英;崔爱军;朱成友;孙呈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国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精神药物的治疗现状.方法按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46家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同时进行药物处方方式的调查.结果 (1)在55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躁狂相472例(84.6%),抑郁相86例(15.4%);555(99.5%)例患者接受精神药物治疗.(2)主要治疗药物为心境稳定剂(80.7%),404例(72.8%)患者使用了抗精神病药.(3)躁狂相患者以心境稳定剂(84.7%)和抗精神病药(81.4%)单一或联合治疗为主,抑郁相患者单一或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的频率较高(80.2%).(4)联合两种及其以上药物治疗者占80.2%.(5)145例(26.1%)患者合并使用了苯二氮NFDA3类药.结论国内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处方方式与国内外的指南推荐方案基本相符;双相障碍抑郁相抗抑郁药使用频率较高,有待于将来的临床实践论证.
作者: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纪丽萍;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张鸿燕;马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43岁.因患抑郁症曾于2004年3月住我院治疗.2004年9月11日晚9时许,患者自行一次顿服安坦50余片(约100 mg)、普萘洛尔90余片(约900 mg)、劳拉西泮40余片(约20 mg)、阿普唑仑40余片(约16 mg)11 h后被送来我院急诊.
作者:宁南义;张浩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和前脑皮层神经颗粒素(NG)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予10 ℃冷水游泳应激,共2周)、装置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于应激前后测量三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每天应激过程中应激组和装置对照组的排便量以考察应激的强度,应激后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海马和前脑皮层中的NG含量(以NG含量与β-Actin含量的比值表示).结果 (1)应激前后,三组大鼠的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激组的体质量增长相对缓慢;(2)应激第4-14天应激组的排便量多于装置对照组(P<0.01);(3)应激组和装置对照组海马的NG含量[分别为(0.66±0.13)和(0.94±0.26)]低于正常对照组[(1.9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应激组前脑皮层的NG含量[(0.45±0.00)]低于装置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76±1.74)和(2.87±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应激组海马NG含量高于前脑皮层(P<0.01);装置对照组海马NG含量低于前脑皮层(P<0.01);正常对照组海马与前脑皮层NG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应激导致海马和前脑皮层NG含量显著下降;对于时程长、程度严重、适应不良的冷水游泳应激,前脑皮层受损比海马更为严重;而对于时程长、程度微弱的装置应激,海马则比前脑皮层更为敏感.
作者:李欢欢;林文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ADHD起病于儿童期,临床上以持续存在且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同时患者的学业及其他功能也受到相应的损害.
作者:丁颖;康传媛;王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4例年龄大于60岁的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75~150)mg/d]和氟西汀组[(20~40)mg/d],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情况.结果实际完成观察63例,其中文拉法辛组31例,氟西汀组32例.治疗第2周末,文拉法辛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减分率高于氟西汀组 (t=3.120,P<0.05).氟西汀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16%和55%,氟西汀组分别为3%和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28,P<0.01;χ2=18.748,P<0.01).治疗第6,8周末,文拉法辛组治愈率分别为39%和61%,氟西汀组分别为22%和4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17,P<0.01;χ2=3.945,P<0.05);而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各9例(分别占29%和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起效较快、安全、疗效肯定,治疗第6,8周末时的治愈率高于氟西汀.
作者:周敏娟;姚立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及其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单相42例,双相68例;患者组)和120名健康人(对照组)红细胞COMT的活性浓度,对测定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患者组男女之间、对照组男女之间,单、双相抑郁两组间的红细胞COMT活性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的红细胞COMT活性频率分布在2~23 μmol·L RBC-1·h-1,其中在11 μmol·L RBC-1·h-1附近分布高;对照组分布在7~28 μmol·L RBC-1·h-1,其中在16 μmol·L RBC-1·h-1附近分布高.患者组的红细胞COMT平均活性浓度为(11.0±3.7)μmol·L RBC-1·h-1,其中男性患者COMT活性浓度为(11.2±3.5)μmol·L RBC-1·h-1,女性患者为(10.6±4.0)μmol·L RBC-1·h-1.对照组的红细胞COMT平均活性浓度为 (16.1±4.3)μmol·L RBC-1·h-1,其中男性为(16.5±4.6)μmol·L RBC-1·h-1,女性为(15.4±3.9)μmol·L RBC-1·h-1,患者组与对照组以及两组同性别之间的红细胞COMT活性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红细胞COMT活性浓度低于正常,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浆红细胞中COMT活性浓度降低有关.
作者:闫小华;吴怀安;邓小敏;沈其杰;张宏久;周凡;刘仁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Kleine[1]早在1925年首先描述了Kleine-Levin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KLS):复发性嗜睡、行为障碍(暴食和无节制的性冲动)、精神障碍;随后Levin[2]在1929年肯定了他的描述.Critchley等[3]则在1942年首次应用KLS命名病例,并指出KLS具有以下特点:复发性嗜睡、强迫性进食、易激惹/焦虑、性冲动增加,男性多见,多于青少年期起病[4].KL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经Pre-MEDLINE和MEDLINE检索,截止到2005年6月2日,仅有177篇KLS相关研究,且以个案报告为主.资料的匮乏使大多数医生难以识别.
作者:张斌;荣润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8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总Hcy水平和MTHFR基因多态性.患者入组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第6周末评定疗效(HAMD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结果 (1)抑郁症组的血浆Hcy水平[(17±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n=30)的血浆Hcy水平[(16±5)μmol/L]与≥60岁首发患者[n=30,(19±6)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发作患者(n=17)的血浆Hcy水平[(18±6)μmol/L]与反复发作患者[n=43,(17±5)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n=27)的血浆Hcy水平[(19±6)μmol/L]与不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n=33,(16±5)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n=40)的血浆Hcy水平[(18±5)μmol/L]与治疗无效患者 [n=20,(17±6)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减分率与血浆Hcy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3)MTHFR C677T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突变型(T/T)、杂合子突变型(T/C)和野生型(C/C).抑郁症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患者的首发年龄、发病次数、是否伴发心脑血管疾病及抗抑郁药治疗第6周末的疗效与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均无关联(P>0.05).(4)不同基因型的受试者(不论是抑郁症组还是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期抑郁症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袁勇贵;李海林;吴瑞枝;叶勤;陆蓉;陈晔;李毅;顾晓瑛;刘阳;张石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34岁,因交通事故伤于2004年5月14日来我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既往体健,右利手.居住于武汉地区,无外地居住史;说话为武汉地区口音.平素性格内向、随和.2003年11月26日伤后即送入当地医院,入院时患者神清,言语清晰,为武汉口音;左眼眶及额面可见一长约3 cm伤口,鼻及左耳可见出血.头颅CT示:右额颞叶脑挫伤并侧裂池少量蛛网膜出血,外伤性白质水肿,脑肿胀,左眼眶壁颧弓后端骨折,筛蝶窦积血.予对症支持治疗,期间医务人员以普通话与其交谈.
作者:曹威;魏海燕;刘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4种抗精神病药对糖代谢、脂代谢的不良影响.方法 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分为氯氮平组(30例)、奥氮平组(24例)、利培酮组(29例)和舒必利组(29例),均治疗观察4周.每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胰岛素、C肽,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 (1)治疗后4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C肽及IR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和奥氮平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BMI的升高程度为:氯氮平>奥氮平>舒必利>利培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IR的升高程度为:氯氮平和奥氮平>舒必利和利培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氯氮平组、奥氮平组的甘油三酯及IR升高程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胆固醇升高程度为女性大于男性;舒必利组的变化则相反.结论氯氮平和奥氮平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和舒必利,并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吴仁容;赵靖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评定11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41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认知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对影响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的临床症状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抑郁症组的长时记忆[(35.28±7.27)分]、短时记忆[(51.32±13.41)分]、记忆商数[(89.46±17.84)]、语言智商数[(110.96±13.72)]、操作智商数[101.90±15.98)]、智商数[(107.41±15.7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长时记忆(44.05±5.06)分,短时记忆(71.41±8.51)分,记忆商数(121.90±11.26),语言智商数(117.49±10.99),操作智商数(117.24±10.54),智商数[(118.98±1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抑郁症组的WCST总测验数[(74.70±27.96)个]、持续错误数[(26.07±15.31)个]、随机错误数[(24.46±17.54)个]均明显高于对照组[WCST总测验数(60.15±23.05)个,持续错误数(17.56±11.44)个,随机错误数(17.73±14.2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抑郁症组长时记忆成绩、短时记忆成绩和记忆商数低于对照组2个标准差.(2)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的长时记忆成绩及记忆商数与绝望感因子分均呈负相关(均P=0.00),短时记忆成绩和即刻记忆成绩与阻滞因子分均呈负相关(均P=0.00),语言智商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呈负相关(P=0.01),操作智商及智商与HAMD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WCST总测验数和持续错误数与HAMD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P=0.02),随机错误数与阻滞因子分呈正相关(P=0.02).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急性期的记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执行功能明显减退,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影响认知功能的改变.
作者:苏晖;江开达;徐一峰;宋立升;虞一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59岁. 22岁时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曾用阿米替林100 mg/d或氯丙嗪400 mg/d或碳酸锂1.5 g/d合并氯氮平175 mg/d治疗.末次住院于1998年8月27日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服用碳酸锂1.5 g/d合并氯氮平300 mg/d.2002年4月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及讲话重复等.6月11日出现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门诊医生将碳酸锂减至1.0 g/d,氯氮平减至100 mg/d.7月16日复诊时其家属诉未遵医嘱,仍按原剂量服药.患者并出现行走不能、生活不能自理、答非所问、记忆力下降,于7月22日入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刘雨生;曹菊芳;周晓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调查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及其母亲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了解弓形虫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临床症状上的异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52例患者的母亲(患者母亲组)、正常对照组(200名)和非精神疾病的疾病对照组(200例)血清弓形虫抗体水平,并对患者组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结果 (1)IgG和IgM抗体阳性率,患者组分别为13.7%和5.3%,高于合并对照组(即正常对照组合并疾病对照组;分别为3.8%和2.8%;P<0.01和P<0.05);患者母亲组分别为19.4%和9.1%,高于患者组和合并对照组(P<0.01和P<0.05).(2)弓形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母亲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8%和17.4%,高于阴性组患者的母亲(分别为16.0%和7.3%;P<0.01和P<0.05).(3)阳性组患者在兴奋、敌对、装相和作态、意志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愤怒、延迟满足困难等项目的得分均高于阴性组(P<0.01),猜疑/被害得分低于阴性组(P<0.01).(4)阳性组患者病程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P25, P75)分别为3(1,9)个月,短于阴性组患者4(2,10)个月(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弓形虫感染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未感染者,弓形虫感染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
作者:王惠玲;李秋英;王高华;舒畅;王晓萍;刘浩;段金莲;杨相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患病率约2%~7%[1],患者的学业、工作、婚姻和社会交往等都受到明显损害,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以下对ADHD药物治疗的进展作简要总结.
作者:郭兰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59岁.1972年起开始兴奋话多、情绪激惹、胡言乱语或寡言少语、闷闷不乐.2000年5月8日首次住本院,诊断: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无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减退、肾功能异常及高血钾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及服用保钾排钠利尿剂史.入院时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心电图均正常.入院后给予氯丙嗪、碳酸锂等治疗,病情渐趋稳定.2003年9月23日起单用碳酸锂片1 g/d维持治疗.患者平素进食睡眠好,无躯体不适主诉.
作者:奚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方法分别于1997年6月至1998年4月(第1次)和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第2次),在成都地区用多层分级整群抽样方法,对调查时年龄≥55岁的社区人口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两次调查的程序和使用工具相同.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的标准诊断痴呆.结果 第1次调查实查5 353人,失访202人,漏查率3.64%;诊断痴呆患者143例.第2次调查实查3 908人,失访407人,漏查率9.43%;诊断痴呆患者107例.第1次与第2次调查现场诊断不一致的患者6例,均为轻度痴呆.第1次调查的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分别为2.67%、2.04%和0.39%,第2次调查为2.74%、2.00%和0.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5岁的人口中,痴呆、AD和VD患病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对界于轻微认知功能损害与轻度痴呆之间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随访对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作者:唐牟尼;刘协和;卢江;邱昌建;韩海英;吴赛;陈建民;丁玉琼;郭林晋;张伟;戴静;王双红;李胜先;张振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词语流畅性作业激发图像的特点.方法以词语流畅性作业作为刺激模式,采用组块设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采集3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功能图像,并进行比较.精神分裂症组中有6例因不合作而被剔除.结果 (1)两组激活脑区的范围均较广泛;(2)激活脑区数(个):精神分裂症组双侧额中回(均为16/30)、右额下回(14/30)、右中央前回(11/30)和右扣带回(15/30)等脑区的激活率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18、16/18、15/18、13/18、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激活脑区体积(体素):精神分裂症组左侧额叶背外侧(118±272)、左侧额叶腹外侧(176±293)、左侧扣带回前上部(142±169)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45±809、514±427、279±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长时记忆提取缺陷;搜寻特异目标的缺陷可能与双侧额下回的功能低下有关,对提取内容的核查及管理缺陷可能与双侧额中回的功能低下有关.
作者:刘登堂;江开达;吴彦;刘含秋;姚征宇;徐一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56岁.因多疑、被害感渐加重10年,在门诊服用氯丙嗪足量、足疗程治疗,因疗效欠佳于2003年9月7日首次入我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检查:体温正常、胸部X线片、脑电图、头颅CT、血常规及血生化等正常.入院后给予氯氮平治疗.治疗第15日氯氮平剂量为150 mg/d时出现高热,体温达39.9 ℃,白细胞5.5×109/L,中性80%,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未发现感染灶.给予头孢他定治疗,体温波动于37.2~40.0 ℃.多次复查白细胞正常,中性高时为85%.头孢他定治疗第4天复查胸片示左侧渗出性胸膜炎、心包积液.即停用氯氮平,转外院心内科治疗,心脏超声、胸部CT检查支持胸膜炎、心包积液的诊断,胸水病理检查、化验检查排除肿瘤及结核.经抗生素治疗15 d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
作者:纪菊英;徐乐平;邵亚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