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失能老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利娟;胡云静;张美娜;赵韫菡

关键词:综合护理, 失能老人, 老年痴呆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收治失能老人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失能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治疗呃逆患者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4例,显效5例,有效1例.结论:针灸治疗呃逆疗效显著,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苗永安;王友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级预防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级预防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TC、TG、LDL、HOMA-IRI、HbA1c、FBG、FINS)、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项糖脂代谢指标值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数,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晓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家庭医生制度下社区冠心病心脏康复管理模式的构想

    冠心病作为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急性事件的治疗受到了高度重视,但有关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心脏康复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持续终生的医疗管理工程.家庭医生制度是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目标,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为冠心病患者的院外长期康复提供可及、有效的支持服务.本文主要对心脏康复的基本内涵、重要性以及家庭医生制度下社区冠心病心脏康复的构想进行阐述.

    作者:吴文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以跌倒为主.研究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跌倒存在相关性,通过实施护理措施可降低骨折发生率.

    作者:李树萍;孙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改善冠脉CTA图像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的方法改善冠脉CTA图像质量.方法:收集320排冠脉CTA成像中运用自动化重建模式无法获得满意诊断效果的图像行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对前后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42例患者中,37例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的冠脉CTA图像得到明显改善.42例共有587个冠脉节段,自动化重建组评分(2.01±0.76)分,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后图像评分(3.21±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能改善部分高心率和心律不齐患者冠脉CTA的图像质量,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李自凯;梁奕;杨威威;胡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患者依次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结果: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CT(P<0.05);MRI检查的早期检出率和总检出率以及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线样征等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CT(P<0.05).结论:在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中CT和MRI检查的诊断率均较高,但MRI的灵敏度、准确率比CT检查高.

    作者:汪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肤痔清软膏对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肤痔清软膏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组采用肤痔清软膏涂抹病变部位,3 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肤痔清软膏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曹廷芬;赵青青;黄媛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更优.

    作者:马润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均采用超早期活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超早期活动治疗,患者的平均康复速度及BMI指数均低于未采取超早期方案的对照组,且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采用超早期活动疗法是安全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郭彦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高血压患者2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17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113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结果:经过35周持续用药治疗,两组血压水平、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H型高血压治疗效果更好,血压水平、Hcy水平等明显优于传统单一的治疗效果.

    作者:聂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和血压变异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梗死常遗留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介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和血压变异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张兆;张千;陆芳;黄芳;徐宁;覃丽娜;王一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翻转课堂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学生72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和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答辩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学习动机、临床思维能力、实际操作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与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袁秀英;刘燕燕;钟春华;刘小媚;黄丽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膜瘤切术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膜瘤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焦虑与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可促进预后康复.

    作者:谢凤菊;邓天芳;刘香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对行气管切开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86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对照组,碱剩余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通气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建芬;叶惠燕;於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1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与血栓栓塞性疾病(TEs)的关系.方法:分析15例UC并发TEs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6.06岁;其中,合并肺栓塞8例,合并脑栓塞3例,肠系膜血栓栓塞4例.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11例(73.3%).结论:对于UC伴有动脉硬化有关因素及有梗死病史患者,尤其合并急性感染者,应认识到并发急性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慎用治疗UC的每种药物,及时抗凝治疗.

    作者:成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4个时期的股骨头坏死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均有一定价值,但核磁共振的检出率更高,效果更佳.

    作者:李朝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官会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60例,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CVA和CMT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洪勇;蒋梅;罗娜;顾丹;罗峥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胆囊切除后患者肠粘连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所致肠粘连发生情况.方法:收治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8例,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优于开腹组(P<0.05);治疗后,开腹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时各项指标都比开腹组好,且不容易发生肠粘连.

    作者:柳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