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摆位重复性及误差情况

苏毅德;周含;冯茜;杨孝伟

关键词:宫颈癌, 调强适形放疗, 放疗摆位, 真空垫固定, 重复性, 误差
摘要:目的 探究降低宫颈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摆位误差与重复性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摆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真空垫固定摆位.观察两组患者的放疗不同轴向(x、y、z轴)误差情况、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实验数据.结果 对两组患者不同放疗不同轴向(x、y、Z轴)误差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可得观察组在各轴向上的误差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在对其进行摆位的时候,联合应用真空垫固定摆位效果确切,可以更好地减少放疗不同轴向上的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中国性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式病灶切除术与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观察及对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切口妊娠患者应用经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与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给予经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与性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A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月经恢复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方面的数值均低于B组,而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性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应用经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应用效果优于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促进月经的快速恢复,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对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方菲;刘秋颖;赵春梅;马志刚;李洋;刘江华;王艳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观察子宫内膜癌介入治疗前后的病理学改变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病理学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8例,均接受介入治疗,行盆腔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8例入组患者一共接受22例次术前化疗,其中14例患者在术后2周~3周的时间内接受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治疗,术中出血少.2例Ⅳ期患者在完成2次介入治疗之后,失去手术机会;其余2例Ⅳ期患者在阴道出血成功止血之后45d死亡,死亡原因为脑转移.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4例患者在完成1个~2个疗程的介入治疗之后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获得病理标本.术后对病理标本送检,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可得其中10例患者的术后标本病理切片中存在大量坏死组织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未观察到癌细胞,提示组织学完全缓解.另外有2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癌细胞绝大部分坏死,仅观察到存在极少数残存变异的癌细胞,其余2例癌组织部分坏死.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病理学会出现一定的改变,部分患者可实现组织学完全缓解.

    作者:周聪;熊英;王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去势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的患者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并结合内分泌去势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的30例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的患者,其中采取TURP结合内分泌去势治疗的患者13例,单纯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17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5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SA水平、剩余尿量、IPSS评分与大尿流率等指标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URP+内分泌组的5年生存率、血清PSA与内分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TURP+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尿潴留症状,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很确切,安全性可靠.

    作者:杨欣帼;卢绩;李红飞;张海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颈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摆位重复性及误差情况

    目的 探究降低宫颈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摆位误差与重复性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摆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真空垫固定摆位.观察两组患者的放疗不同轴向(x、y、z轴)误差情况、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实验数据.结果 对两组患者不同放疗不同轴向(x、y、Z轴)误差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可得观察组在各轴向上的误差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在对其进行摆位的时候,联合应用真空垫固定摆位效果确切,可以更好地减少放疗不同轴向上的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作者:苏毅德;周含;冯茜;杨孝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北京市某职业学院女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及性行为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某职业学院高职女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性行为现状,以及性行为影响因素,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对在校女生进行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805名女生中,8条艾滋病知识中能正确回答6条及以上的占82.10%,能正确回答所有8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仅占22.20%.有25.00% (201/805)的女生回答有过性交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女生中,首次性行为使用避孕套的占58.70%有(118/805).结论 被调查学生具有一定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但仍然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预防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作者:武俊珍;陈晶琦;马爽;吕林景;杨波;张佳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近远期疗效及性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近远期疗效及性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4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为84例和62例,出院时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可能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因素并进行分析;对84例有效组患者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完全复原分为完全恢复组和其他组,分别为50例和34例,自制问卷了解可能影响患者远期疗效及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得知,影响压力性尿失禁近期疗效的因素主要为年龄、体重指数、慢性病情况、是否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及治疗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压力性尿失禁远期疗效的因素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治疗方式、手术具体方案、手术时间、是否存在近期并发症及出院后心理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心理因素(是否伴发抑郁)、配偶的态度和认知及临床近期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得知,分娩次数和治疗方式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近期疗效的关键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式和出院后心理状态则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因素及临床近期疗效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次数、治疗方式、术式和出院后心理状态分别是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近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而心理因素及临床近期疗效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可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蔡建军;张操;丁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抗生素及抗氧化剂治疗白细胞精子症的系统性回顾

    不孕不育症已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性问题.据统计,因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大约占到总数的20%~ 50%.大约15%的男性不育症是由于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白细胞精子症是男性性腺和泌尿生殖道感染或炎症过程中出现的精液中白细胞数量异常.目前广谱抗生素和抗氧化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因白细胞精症而引起的男性不育,用以抗感染和消除因感染引起的精液中氧自由基的增多.但是直到现在,在治疗白细胞精子症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确切的、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一些研究显示,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对精子参数改善带来益处,有助于提高白细胞精子症的治愈率,甚至达到细菌学治愈,并提高妊娠率.但是,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上,有关研究彼此间的分歧仍然非常大.另外,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抗氧化剂也可能对精子功能改善带来益处.但是,目前的数据尚不足以断定抗生素和抗氧化荆治疗因白细胞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症是有效的.对此,还需要做更好的试验设计,以及大样本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帅;周明连;潘林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的实证研究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择偶观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择偶观调查问卷”对19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观呈现出时代性、趋同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的择偶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男大学生更看重对方的外表,女大学生更看重对方的内涵;年级越高,择偶观就越务实和理性;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择偶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深.结论 大学生的择偶观既具有一般青年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择偶观引导和教育.

    作者:许加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理+集中教育”大学性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 构建在校大学生“三理”性教育知识体系及集中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网络资料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访谈调研法、实践教学法.结果 在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时,使用“三理+集中教育”创新理念教育模式,能增加教学效果.结论 应该采用“三理+集中教育”教育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夏卉芳;田景华;李尚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精子症患者血清FSH、INHB、染色体核型对睾丸穿刺取精术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无精子症患者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抑制素B(INHB)及染色体核型对睾丸穿刺取精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108例行睾丸穿刺取精术的育龄期无精子症患者,其中41例血清FSH水平异常为M组,67例血清FSH水平正常为N组.比较两组INHB含量、INHB/FSH比值及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的情况.结果 M组INHB含量、INHB/FSH比值均明显低于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4.24,均P<0.05);M组性染色体异常、其他染色体异常及性染色体多态性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96,P<0.01);M组睾丸穿刺取精术成功率(21.95%)明显低于N组(67.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9,P<0.01).结论 结合血清FSH、INHB及染色体核型检查可综合评估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成功率,对血清FSH、INHB及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患者,行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成功率较低.

    作者:侯高峰;吕金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内置生物套技术对原发性早泄患者性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内置生物套技术对原发性早泄(PPE)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PPE患者60例纳入研究,按照患者自愿手术方式分为内置生物套组32例,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切组28例,同时选取50例性功能正常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早泄诊断工具(PEDT)、自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评分情况.结果 在术后第6个月以及术后第12个月,所有患者PEDT评分、阴道内IELT、CIPE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T评分内置生物套组(9.36±2.48,7.25±1.97)要显著低于包皮环切术组(10.52±1.76,P<0.05;8.77±1.05,P<0.05),阴道内IELT内置生物套组(2.88±1.45,4.20±2.03)要显著长于包皮环切术组(1.92±1.06,P<0.05;3.15±1.58,P<0.05),CIPE评分内置生物套组(33.52±3.06,35.55±2.16)要显著高于包皮环切术组(28.77±3.41,P<0.05;30.18±1.43,P<0.05).分析术后第12月随访资料,内置生物套组以及包皮环切术组CIPE量表各问题评分除Q1外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除Q1外各问题评分内置生物套组均明显高于包皮环切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置生物套治疗PPE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性功能,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曾昂;张新宇;张晓威;白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n=40)和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情况、止血有效情况、子宫保留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内无血液时间、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止血有效率、子宫保留率100.0% (40/40)、62.5%(25/40)、65.0% (26/40)均显著高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85.0%(34/40)、37.5% (15/40)、40.0% (16/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内无血液时间均显著短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显著少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5% (9/40)显著低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42.5% (17/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髂内动脉栓塞技术高.

    作者:余景志;郭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穴位敷贴疗法在妇科疾病上的临床应用

    穴位敷贴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因其安全、组方简单、直接作用于靶点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除了在临床上治疗鼻炎、哮喘等疾病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回顾前人研究资料,对穴位敷贴在妇科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穴位选择、用药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发现目前现代穴位敷贴应用于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症等病症,取得了肯定的治疗效果.我们从中总结经验,选择更有效的组方、穴位以及相关的配套仪器,以取得更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茜;顾利华;孟瑶;谭丽;杭斐;张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维生素D与男性生育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维生素D已经被证实为具有多种自分泌功能的多效分子,而且研究表明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以及其代谢酶广泛存在于男性生殖系统,尤其广泛存在于睾丸组织当中.国内外关于维生素D与睾丸功能、男性生育力的研究日渐增多,但研究结果各异,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维生素D与男性生育力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庞湘力;杨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评价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在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自愿到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235例,入院后患者均行经皮附睾睾丸穿刺术及睾丸活检术,根据睾丸内有无精子分为少精组(n=128)和无精组(n=107).采用Prader椭圆型睾丸测量模型完成患者睾丸体积测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各组抑制素B(InbB)水平;采用多重PCR技术测定各组Y染色体无精子基因(AZF)基因微缺失情况.结果 少精组睾丸大小>5mL、5 ml ~ 8ml、8 ml ~ 12ml人数,均少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组睾丸大小≥12ml例数,多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组<正常值下限例数,高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组≥正常值上限≤正常值2倍、≥正常值2倍例数,均低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组A区缺失、B区缺失、C区缺失及联合缺失率,均低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组无缺失率,高于少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组InhB≥正常值下限例数,多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组InhB≥正常值下限1/2<正常值下限、<正常值下限1/2例数,少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与睾丸体积、InhB呈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与FSH及AZF基因缺失呈负相关性.结论 将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用于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患者中能发挥不同检测方法优势,能评估患者睾丸生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李文;罗开玲;邓志华;丘映;黄茜;邹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阴茎夜间勃起功能检测与小剂量他达拉非规律治疗方案的选择

    目的 根据阴茎夜间勃起功能检测结果,优化他达拉非小剂量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男科门诊就诊的118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阴茎夜间勃起功能检测(NPT)结果分为两组,NPT正常者分入阶梯治疗组,共81例,NPT异常者分入每日治疗组,共37例.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mg,6周后阶梯治疗组患者改为隔日口服他达拉非5mg.两组疗程均达12周.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完成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和记录阴茎插入成功率(SEP2)、完成性交成功率(SEP3).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95例患者(80.5%)完成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IIEF-5评分、SEP2和SEP3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IIEF-5评分、SEP2、SEP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根据NPT检查结果对ED患者进行分类,并优化应用不同的小剂量他达拉非规律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勃起功能,临床疗效相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明;白培明;朱文平;沈瑞雄;苏汉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因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ED的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关,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ED患者也不断增多.目前仍未找到适当的治疗方法治愈或阻止ED的发生发展.虽然老年性ED的基因治疗是一个新兴的热点,但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更是对运用基因治疗ED的升华,本文将对各种基因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ED进行综述.

    作者:张协武;蒲小勇;刘久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及术后血清PSA、Na水平变化影响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尿流动力学、生活质量、性功能及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钠(N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确诊为BP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UPKP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各57例.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检测精浆α-葡萄糖苷酶(α-Glu)、酸性磷酸酶(ACP)、精浆果糖(Fru)、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大尿道闭合压(MUCP)、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以及血清PSA、Na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TUPKP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TURP组(P<0.05),TUPKP组腺体切除量显著高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IPSS、QOL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TUPKP组显著低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α-Glu、ACP、Fru、IlEF-5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UPKP组显著高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Qmax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UPKP组显著高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UV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UPKP组显著低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UC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PSA、Na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PKP组PSA显著低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PKP组Na显著高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显著低于TURP组2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PKP可以有效改善BPH患者尿流动力学和术后血清PSA、Na水平,降低并发症,提高性功能.

    作者:拓志勇;魏秀丽;夏勇;汪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术期补钙联合地塞米松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大出血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探讨术中补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剖宫产宫围术期缩乏力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围术期宫缩乏力产后大出血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静脉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推注,5min内给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给药时间超过10min,比较两组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统计两组干预后2h、24h出血情况及不同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后统计两组女性性生活质量标准指标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凝血功能中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2h及24h出血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min及5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时随访发现,观察组干预后FSFI评分各指标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补钙联合地塞米松,能显著减少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并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患者术后性功能.

    作者:吉颖莉;乔艳妮;田玉玉;周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光动力对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光动力对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方法 146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光动力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IgM)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2、IL-8、IL-12、IL-10、IFN-γ).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6个月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IL-2、IL-12和IFN-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TNF-α、IL-8、IL-10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NF-α、IL-2、IL-8、IL-12、IL-10、IFN-γ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979,P=0.001),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6,P=0.002),而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1.014,P=0.45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光动力可明显改善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海燕;郑美云;令狐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性科学杂志

中国性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