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卫华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白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白族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分成参照组及试验组.参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相关评分和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白族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芬;陈晓云;闻海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72例,随机平分两组.研究组利用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单用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X线片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67%,高于单用组的83.7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2%,低于单用组的29.06%;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杀灭患儿体内的支原体肺炎病原体,但对患儿的咳嗽症状改善效果不佳,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加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能够缩短患儿咳嗽时间,改善患儿炎性细胞水平,减少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胡跃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联合抗生素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收治早期肛周脓肿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抗生素与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外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联合抗生素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HPV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宫颈疾病患者30例,检测HPV基因型的分型.结果:HPV感染检出率55.67%,且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HPV感染水平会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
作者:高华;张巧丽;米靖;俞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自制灵仙膏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收治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针刺肩贞穴、肩髃穴、肩髎穴、阿是穴等,同时给予中医手法推拿按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制灵仙膏外敷.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仙膏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
作者:赵世旭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收治孕妇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产妇护理潜在不安全因素包括医院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产妇因素等多种.结论:对产妇进行护理过程中,潜在不安全因素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自身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进一步优化,同时,设置较完善的处理方案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双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良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在小儿入手术室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治疗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肌注诱导,试验组采用改良麻醉方式,比较两组入睡用时、手术室滞留用时、体动与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入睡用时、滞留时间和体动与躁动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在小儿入手术室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燎灸法,将针与灸巧妙结合,对多种疾病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环保.
作者:张西翠;王新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延续护理模式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失代偿肝硬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延续性护理,研究组应用心理疏导联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心理疏导联合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理想,可快速缓解患者睡眠情况,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代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综合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肺癌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综合护理在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优良.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晨间护理床单位整洁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2月沿用以往护理模式实施晨间护理床单位相关服务.2016年1-12月引入品管圈活动并应用于晨间护理床单位相关服务中.结果:2016年度患者对科室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著优于2015年度(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晨间护理床单位整洁度,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园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家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收治感染后咳嗽患儿6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家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酮替芬,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63%,低于试验组的88.24%(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酮替芬联合家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
作者:安正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联合应用阿奇霉素与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平分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与沐舒坦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参照组总有效率77.5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与沐舒坦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独用阿奇霉素治疗其疗效理想,用药安全性良好.
作者:郭瑜;黄东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急性肾损害超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60例,依据超声诊断结果及Scr(血肌酐)检测结果分组.其中合并急性肾损害者为研究组,未合并急性肾损害者为对照组,比较相关检测指标.结果:研究组RI、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Scr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超声诊断准确度90.00%,高于Scr检测(P<0.05).结论: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急性肾损害超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友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辨证选穴体现了中医的精髓,是辨明病性、确定治疗方法的关键.本文探讨辨证选穴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武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彭莉莎;杨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研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接受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研究组接受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观察、记录其认知功能、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MMSE评分,术后3 h、6 h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给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能缩短术后清醒时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可能性得到降低.
作者:何雯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血管扩张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3组.丹红注射液组使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组使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综合组同时给予上两组药物治疗.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经NIHSS和ADL评分比较,综合组总有效率97.5%,丹红注射液组85%,前列地尔组72.5%,综合组优于其他两组(P<0.01),丹红注射液组总有效率高于前列地尔组(P<0.01).结论:两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血管扩张药或丹红注射液.
作者:施建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前者进行改良小切口方式治疗,后者运用传统切除方式治疗.结果: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终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好,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张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收治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150 mg治疗,参照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心绞痛,将使用剂量定为150 mg,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熊念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