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通外科教学中CBL联合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李南;孙红兰;姜国丹

关键词:普通外科教学, CBL教学, PBL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普通外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普通外科教学中实施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前后的学生,各53名,分别为传统组和CBL-PBL组.观察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53名学生实施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后,普通外科理论知识成绩、案例分析成绩及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提高普通外科教学的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电刀在36例口腔患者使用中的护理安全及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护理安全及防护措施.方法: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口腔疾病患者72例,将患者平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使用高频电刀进行医护后,治疗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总体效果要优于使用传统方式的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刀在口腔疾病手术中发挥了非常理想的作用,在护理方面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减轻了患者术后痛苦,提升了满意度.

    作者:仇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伴发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患者伴发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高血压患者数据库中,筛选失眠症75例.随机分对照组25例,治疗组26例,贴敷组24例;治疗组和贴敷采用中药复方干预.观察3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血压的改变.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PSQI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贴敷组PSQI分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72.6%,贴敷组有效率66.5%.结论: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伴发失眠症疗效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作者:范新六;薛武更;段锦绣;叶财德;吴瑕;马海啸;张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微晶玻璃在牙齿修复材料上的应用

    本文详细分析了牙齿修复材料对微晶玻璃性能的要求,并详细阐述了其制备过程,希望能够为我国牙齿修复材料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王平地区558例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65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58例>65岁老年人体检结果,查找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结果:超重或肥胖老年人(325例)占58.24%,血小板升高占总人群13.98%,贫血占总人群的6.45%,尿常规(尿蛋白)异常占总人群的10.22%.血糖升高人数(95例)占总的17.03%,肝功能异常(105例)占总人数的22.76%,肾功能异常(39例)占总人数的6.99%,血脂升高(126例)占总人数的22.58%.心电图异常(257例)占总人群的46.06%.结论:>65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较多,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干预,减少影响健康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疗效、NIHSS评分、IL-1、TNF-α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亚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综合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肺癌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综合护理在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优良.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和全麻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和全麻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分为4组,各40例.A组全麻(右美托咪定),B组全麻(生理盐水),C组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定),D组硬膜外麻醉(生理盐水).结果:A组T1、T2、T3时间点MAP、HR指标均低于B组(P<0.05).C组T1、T2、T3时间点MAP、HR指标低于D组(P<0.05).A组T1、T2、T3时MAP、HR指标均低于B组、C组、D组(P<0.05).结论:建议可给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方式,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血流动力学.

    作者:杨新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收治孕妇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产妇护理潜在不安全因素包括医院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产妇因素等多种.结论:对产妇进行护理过程中,潜在不安全因素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自身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进一步优化,同时,设置较完善的处理方案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双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妇产科急诊患者10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临床的病理分析检查,后对其进行腹部及阴道的超声诊断检查,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中,经腹壁超声诊断的符合率85.00%;经腹壁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92.00%;经腹壁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过程中,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高,为94.83%.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符合率低,为83.33%.其中,流产的诊断符合率90.91%,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86.67%,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90.00%.结论: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性,符合率较高,并且操作更简单,患者的痛苦程度更小,可作为妇产科急诊首要检查方法.

    作者:陈清芬;马晓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ICU层级护理对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讨ICU层级护理对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ICU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ICU层级护理,比较两组感染症状评分、感染控制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感染症状评分,即导管相关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和皮肤及其他感染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行层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感染,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牵引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研究将牵引配合中药湿热敷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并采取合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实行心理护理、牵引护理、饮食护理、中药湿热敷护理、体位护理、出院指导等对症护理,疏导患者不良压力,提升继续治疗的信心.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通过合理的措施治疗效果均提高.结论: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取合理措施对于改善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牵引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总结,既提高了疗效,有益于患者的康复,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潘;冉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237例,分析围手术期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237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发生下肢DVT 54例,发生率22.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男性、高处坠落伤、多发骨折、合并血管损伤、APTT水平降低、D-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高处坠落伤、APTT水平降低、D-D二聚体升高是股骨干骨折患者发生围手术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高龄、高处坠落伤、APTT水平降低、D-D二聚体升高是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对高危因素患者应采取严格预防措施,警惕下肢DVT发生.

    作者:孙马玲;温超轮;郭纪涛;何玉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急性肾损害超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急性肾损害超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60例,依据超声诊断结果及Scr(血肌酐)检测结果分组.其中合并急性肾损害者为研究组,未合并急性肾损害者为对照组,比较相关检测指标.结果:研究组RI、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Scr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超声诊断准确度90.00%,高于Scr检测(P<0.05).结论: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急性肾损害超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友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2例,分两组.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和曲美他布汀,试验组口服上述药物+胃穴位贴敷.针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穴位贴敷配合抑制胃酸剂和胃肠蠕动剂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曹钱萍;茅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腹泻患儿8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记录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及大便次数及性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能提高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永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对行经桡动脉选择性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行经桡动脉选择性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行经桡动脉选择性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相比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有助于极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高.

    作者:段小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运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彭莉莎;杨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收治牙列缺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法.结果:观察组的牙列缺失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都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口腔种植修复对于患者的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更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也大大提升了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单侧组进行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双侧组进行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情况比双侧组少(P<0.05).结论: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更适合高龄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和X线曝光.

    作者:朱春勇;曹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改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激素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对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