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肌松拮抗剂使用安全性评估

康明春

关键词:心脏病, 非心脏手术, 麻醉恢复, 肌松拮抗剂
摘要:目的:对心脏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使用肌松拮抗剂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收治行非心脏手术心脏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手术麻醉恢复期给予肌松拮抗剂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肌松拮抗剂治疗,比较两组麻醉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麻醉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恢复期间血压异常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再插管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使用肌松拮抗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麻醉拔管时间.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本文探讨医院药学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促使医院药学服务的职能出现转换的原因是医药分家的试点工作和零加成、药房托管.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是药师参与临床,直接和患者接触.然而现在的药学人员教育背景不适应该条件,除此之外医院重医轻药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就加大了药师下临床的难度.因此,应抓住机遇,做好药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不断提升医院药学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钱柒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样本12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乙型肝炎6项检查.结果: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临床透析时间和透析治疗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感染肝炎病毒的概率较高,且其同患者的透析治疗时间及透析年限之间具有较大关联性.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生化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具有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常规诊断检查应用于糖尿病疑似人群.

    作者:程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疗效.方法:收治CSU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苯海拉明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CSU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远期复发率低.

    作者:段跃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皮肤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皮肤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重症大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大便失禁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右旋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锁骨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时点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异常率、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元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中手术室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收治手术治疗患者800例,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重要因素,加强术前充分准备、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是减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对策.

    作者:施美蓉;熊姗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情况报告

    食物中毒是人们在生活中较常遇见的一种意外事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食物中毒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多种致病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情况报告,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苏芸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恶性心律失常院前急救治疗及疗效评析

    目的:探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院前救治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00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治疗,研究组采用积极的院前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马忠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组合新型敷料在压疮防治应用中的进展

    压疮发病率较高,治愈率并不理想,防治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难题.本文就新型敷料对压疮的预防性治疗措施、新型敷料治疗压疮及如何正确使用新型敷料治疗压疮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周绍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预约挂号患者,给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挂号等待时间(42.73±10.68)min.结论:预约挂号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缩短了患者挂号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丽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新生儿第一次乙肝疫苗注射后3~6d产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第一次乙肝疫苗注射后3~6d产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方法:收治年龄3~6d的婴儿2659例,出生3 h之内接种乙肝疫苗.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情况,对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后,无抗体率0.68%,低抗体率66.57%.对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因素进行分析之后,结果显示,与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和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有关.结论:针对胎龄>32周,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体<100 mIU/mL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阳性的新生儿在首次注射乙肝疫苗之后,其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比较低,需要加强监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

    作者:尹加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患者46例,均依照患者病情实施二次手术或三次手术,借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患者经再次手术的GOS评分级别进行分析.结果:GOS评分级别中,高比例的是GOS4级患者例数,GOS2级的例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患者也可以取得极为肯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恢复患者良好的机体状态.

    作者:王洪流;张爱明;董又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4例,分为两组,每组32例.A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

    作者:白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类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类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方法:收治钙拮抗剂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12例,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并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30 d、90 d、180 d牙龈增生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结果:12例患者顺利完成为期180 d的观察.180 d的观察期内,患者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有持续减轻,且牙龈增生指数也得到了持续改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志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收治实施宫颈癌切除术患者66例,分两组.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以及苯磺酸阿曲库铵常规麻醉诱导插管,术中七氟醚吸入、静脉泵注苯磺酸阿曲库铵与瑞芬太尼维持.对照组在进行气管插管后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而观察组则于气管插管后输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躁动分级情况比较,观察组0级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分级比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运用于宫颈癌切除术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

    作者:张爱彬;胡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鼻部症状VAS总评分及分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宾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检验,试验组给予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检验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检验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检测糖尿病的有效率更高.

    作者:陈炳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主动脉瓣脱垂并二尖瓣穿孔患者超声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主动脉瓣脱垂并二尖瓣穿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应用超声进行术前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及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疾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的二尖瓣、三尖瓣以及主动脉瓣均出现反流信号,其中患者超声显示二尖瓣前瓣穿孔并有赘生物形成15例,主动脉瓣脱垂也同样伴有赘生物产生16例;针对超声诊断结果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患者预后情况良好,无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在治疗前应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诊断出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相关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柴克明;冯斌军;何洲;周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