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芸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治疗安全性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更快.
作者:苏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孕妇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妇121例,随机分两组.对比组将1.5 mL 1%罗哌卡因注入产妇蛛网膜下腔中,探究组将10μg芬太尼与1 mL 0.75%罗哌卡因注入产妇蛛网膜下腔中.结果:麻醉后探究组产妇SpO2、HR、DBP、SBP明显优于对比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运动阻滞见效时间、运动大阻滞程度、感觉阻滞见效时间以及感觉大阻滞平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孕妇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提升麻醉质量并具有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的效果.
作者:赵美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全身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全身麻醉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两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进行心电监护,用麻醉机行面罩吸氧,麻醉诱导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咪唑安定,然后静脉注入顺式阿曲库铵,术中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维持七氟醚呼气末维持(50±5),稳定15 min.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①Narctrend指数(NI):T8、T10、T15低于T0(P<0.05);②平均脉压(MAP):T2、T4、T6、T8、T10、T15高于T0(P<0.05);③心率(HR):T2、T4、T6、T8、T10、T15慢于T0(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全身麻醉时加入右旋美托咪啶能够加深麻醉深度,是脊柱等外科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邹代卿;陈林;高昌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具体情况.方法:收治糜烂性胃炎患者120例,对症状表现加以总结,依照中医辨证进行中医分型治疗,同时研究各分型Hp感染情况.结果:12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可分5类,分型中少的为胃络瘀血型,多的为脾胃湿热型.Hp感染率与分型情况呈正比.结论:糜烂性胃炎分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中主要证型为脾胃湿热,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由此可见,Hp与湿热之邪在病因学上属于一类致病原的观点,此结论可为临床治疗带来有效的依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具有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常规诊断检查应用于糖尿病疑似人群.
作者:程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本文对本院2017年一季度门急诊处方中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减少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德州市城区≥50岁的女性健康现状.方法:选取≥50岁女性1030例,研究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体重指数、血压、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果:被调查者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达73.2%,高血压者26.7%,心血管疾病者25.0%,不同健康状况者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50岁女性存在超重和肥胖及慢性疾病问题,自我保健意识差.建议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推广健康教育,鼓励健康查体,规范使用雌激素治疗等措施降低本地区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质量.
作者:郑世海;徐冠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NGAL联合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对早期诊断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肝炎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A组,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作为B组,选择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C组.比较3组血清NGAL、各级肾动脉RI.结果:3组NGAL、BUN、Scr、Ccr、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NGAL、BUN、Scr、Ccr、RI水平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NGAL、BUN、Scr、Ccr、R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GAL、MRARI、SRA RI、IRA RI、CRA 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GAL联合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对早期肝炎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芳;熊朝磊;刘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单孔技术在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肺大疱患者55例,均采用单孔技术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未中转开胸,术后均顺利出院.结论:单孔技术在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收治脊柱结核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焦虑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媛媛;罗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应用于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精神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IS、BPRS、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水平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宋雯;郭年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中手术室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收治手术治疗患者800例,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重要因素,加强术前充分准备、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是减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对策.
作者:施美蓉;熊姗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治手术治疗患者140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B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视力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低.
作者:王华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样本12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乙型肝炎6项检查.结果: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临床透析时间和透析治疗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感染肝炎病毒的概率较高,且其同患者的透析治疗时间及透析年限之间具有较大关联性.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食物中毒是人们在生活中较常遇见的一种意外事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食物中毒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多种致病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情况报告,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苏芸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行个体化家庭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收治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个体化家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个体化家庭护理方案干预的空腹血糖(5.67±1.02)mmol/L,餐后2 h血糖(8.64±1.23)m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行个体化家庭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危跌倒患者10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防跌倒管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18.0%,高于观察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6.0%,低于观察组的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凌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体系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治产妇200例,试验组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行评估,对照组未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评估.分析两组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情况.结果:试验组中产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同时高危和中危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均比低危产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能够对产后出血预测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其可靠性较高.高危产妇出血量在剖宫产过程中除给予常规的防治措施之外,再给予卡贝缩宫素,可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
作者:杨彩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压疮发病率较高,治愈率并不理想,防治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难题.本文就新型敷料对压疮的预防性治疗措施、新型敷料治疗压疮及如何正确使用新型敷料治疗压疮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周绍芬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