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雯;郭年春
目的:探讨心肌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滋养性营养的治疗方案.方法:收治心肌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滋养性营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炎性指标低于对照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肠内滋养性营养应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明确效果.
作者:秦国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不同的病毒感染模式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并乙肝患者120例,检测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分析乙肝两对半模式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中,检测出乙肝两对半模式14种,乙肝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没有感染的患者,其中又以表面抗原阳性占主导,其中以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所占比例高,显著高于大三阳和其他感染模式(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极有可能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其中乙肝小三阳感染模式患者占多数.
作者:任宏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态度及应用现状.方法:对普洱市人民医院98名护士,通过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态度及应用技能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职称背景和学历的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态度及应用技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循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
作者:许海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牙周炎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米诺环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相关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辅助牙周炎基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牙龈细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竞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科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用内科规范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王培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率.
作者:唐荣华;曹向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压疮发病率较高,治愈率并不理想,防治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难题.本文就新型敷料对压疮的预防性治疗措施、新型敷料治疗压疮及如何正确使用新型敷料治疗压疮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周绍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本文对本院2017年一季度门急诊处方中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减少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孕妇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妇121例,随机分两组.对比组将1.5 mL 1%罗哌卡因注入产妇蛛网膜下腔中,探究组将10μg芬太尼与1 mL 0.75%罗哌卡因注入产妇蛛网膜下腔中.结果:麻醉后探究组产妇SpO2、HR、DBP、SBP明显优于对比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运动阻滞见效时间、运动大阻滞程度、感觉阻滞见效时间以及感觉大阻滞平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孕妇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提升麻醉质量并具有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的效果.
作者:赵美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T在脑梗死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患者行颅脑CT检查,经脑动脉造影检查进行确诊.以脑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颅脑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19例.经颅脑CT检查出有阳性病灶46例,检查结果为阴性4例,阳性病例包括缺血性脑梗死17例,出血性脑梗死12例,腔隙性脑梗死17例.颅脑CT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92.0%.结论: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脑梗死病灶位置,其对早期脑梗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信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收治复杂创面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创面的患者,采取封闭负压引流联合植皮术治疗,可以促进创面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学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冠心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中手术室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收治手术治疗患者800例,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重要因素,加强术前充分准备、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是减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对策.
作者:施美蓉;熊姗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检测呼吸道疾病患者血液中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3385例,分别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结果:肺部感染患者与非肺部感染患者相比,均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感染率高.两组比较,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与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以及同时感染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在肺部感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检出率较高,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肺炎衣原体.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鉴别诊断肺部感染,特别是这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琦;李新丽;但晓宇;赵启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9例,分为中医辨证组和西医药剂组.西医药剂组采用柳氮磺胺吡碇+甲硝唑+地塞米松治疗,中医辨证组采用中医方剂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辨证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药剂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马跃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主动脉瓣脱垂并二尖瓣穿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应用超声进行术前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及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疾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的二尖瓣、三尖瓣以及主动脉瓣均出现反流信号,其中患者超声显示二尖瓣前瓣穿孔并有赘生物形成15例,主动脉瓣脱垂也同样伴有赘生物产生16例;针对超声诊断结果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患者预后情况良好,无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在治疗前应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诊断出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相关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行个体化家庭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收治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个体化家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个体化家庭护理方案干预的空腹血糖(5.67±1.02)mmol/L,餐后2 h血糖(8.64±1.23)m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行个体化家庭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单孔技术在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肺大疱患者55例,均采用单孔技术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未中转开胸,术后均顺利出院.结论:单孔技术在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检验,试验组给予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检验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检验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检测糖尿病的有效率更高.
作者:陈炳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本文探讨医院药学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促使医院药学服务的职能出现转换的原因是医药分家的试点工作和零加成、药房托管.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是药师参与临床,直接和患者接触.然而现在的药学人员教育背景不适应该条件,除此之外医院重医轻药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就加大了药师下临床的难度.因此,应抓住机遇,做好药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不断提升医院药学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钱柒雷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