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米诺环素辅助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王竞涛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 牙周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牙周炎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米诺环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相关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辅助牙周炎基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牙龈细菌,且不良反应少.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不良心管血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0.5年与1年,治疗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并降低MACE发生率.

    作者:覃美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危跌倒患者10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防跌倒管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18.0%,高于观察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6.0%,低于观察组的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凌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心肌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滋养性营养的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滋养性营养的治疗方案.方法:收治心肌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滋养性营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炎性指标低于对照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肠内滋养性营养应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明确效果.

    作者:秦国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主动脉瓣脱垂并二尖瓣穿孔患者超声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主动脉瓣脱垂并二尖瓣穿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应用超声进行术前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及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疾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的二尖瓣、三尖瓣以及主动脉瓣均出现反流信号,其中患者超声显示二尖瓣前瓣穿孔并有赘生物形成15例,主动脉瓣脱垂也同样伴有赘生物产生16例;针对超声诊断结果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患者预后情况良好,无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在治疗前应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诊断出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相关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CT在脑梗死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在脑梗死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患者行颅脑CT检查,经脑动脉造影检查进行确诊.以脑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颅脑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19例.经颅脑CT检查出有阳性病灶46例,检查结果为阴性4例,阳性病例包括缺血性脑梗死17例,出血性脑梗死12例,腔隙性脑梗死17例.颅脑CT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92.0%.结论: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脑梗死病灶位置,其对早期脑梗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信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检测3385例结果分析

    目的:检测呼吸道疾病患者血液中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3385例,分别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结果:肺部感染患者与非肺部感染患者相比,均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感染率高.两组比较,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与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以及同时感染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在肺部感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检出率较高,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肺炎衣原体.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鉴别诊断肺部感染,特别是这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琦;李新丽;但晓宇;赵启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给予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符合Ⅰ期愈合标准.随访1~3年,未出现复发及恶变患者.结论:根据查体和典型症状可确诊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曹娇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新生儿第一次乙肝疫苗注射后3~6d产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第一次乙肝疫苗注射后3~6d产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方法:收治年龄3~6d的婴儿2659例,出生3 h之内接种乙肝疫苗.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情况,对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后,无抗体率0.68%,低抗体率66.57%.对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因素进行分析之后,结果显示,与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和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有关.结论:针对胎龄>32周,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体<100 mIU/mL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阳性的新生儿在首次注射乙肝疫苗之后,其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比较低,需要加强监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

    作者:尹加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预约挂号患者,给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挂号等待时间(42.73±10.68)min.结论:预约挂号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缩短了患者挂号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丽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9例,分为中医辨证组和西医药剂组.西医药剂组采用柳氮磺胺吡碇+甲硝唑+地塞米松治疗,中医辨证组采用中医方剂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辨证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药剂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马跃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在产科分娩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在产科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23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助产,比较两组整体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顺产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剖宫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助产,能减少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妇痛苦和母婴并发症.

    作者:马秋华;秦留娟;张春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患者500例,平分为单纯鼻窦炎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单纯鼻窦炎组采取鼻窦开窗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纯鼻窦炎组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90.0%,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单纯鼻窦炎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合并鼻息肉患者的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儿童先心病术后感染性休克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先心病术后感染性休克诊断与治疗.方法:收治儿童先心病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抗感染、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治疗,1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儿童心脏术后的感染性休克不容易识别,及时诊断和治疗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罗军;熊卫平;熊霞霞;李正国;王道庄;王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冠心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态度及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态度及应用现状.方法:对普洱市人民医院98名护士,通过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态度及应用技能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职称背景和学历的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态度及应用技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循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

    作者:许海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试验组采用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GAb和TPOAb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硒酵母联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唐爱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心力衰竭患者32例为观察组,选择正常志愿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表达较多,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聂戎剑;戴亨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样本12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乙型肝炎6项检查.结果: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临床透析时间和透析治疗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感染肝炎病毒的概率较高,且其同患者的透析治疗时间及透析年限之间具有较大关联性.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不同的病毒感染模式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并乙肝患者120例,检测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分析乙肝两对半模式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中,检测出乙肝两对半模式14种,乙肝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没有感染的患者,其中又以表面抗原阳性占主导,其中以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所占比例高,显著高于大三阳和其他感染模式(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极有可能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其中乙肝小三阳感染模式患者占多数.

    作者:任宏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喉癌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和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收治接受喉癌手术治疗患者93例,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探究组采用心理压力分析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探究组护理满意率和严重心理压力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术后进行心理压力分析并采取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推进医患和护患关系.

    作者:石燕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