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创伤修复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它包括凝块形成、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终的组织修复和成熟.现在仅有极少数关于鼻和鼻窦粘膜特异性修复的资料.方法:对创伤修复的基本原理进行简短总结之后,重点讨论有关各种体内、体外鼻和鼻窦粘膜创伤修复模型的资料并注重其临床应用.主要发现:对早期生长因子作用下上皮细胞特异性再生调节的观察,突出了修复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与上皮细胞之间复杂的关系.然而,依据内镜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确定的术后阶段只有很少的非特异性的联系.
作者:陈福权;黄维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神经纤维除释放经典的去甲肾上腺素(NA)、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外,还释放大分子肽类物质,如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一氧化氮合酶(NOS)等.这些肽类物质在体内分布相当广泛,具有血管收缩、舒张、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或免疫活性等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神经肽与鼻粘膜的关系有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这些神经肽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以及在鼻粘膜中的分布和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陈始明;陶泽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受到多个基因的遗传控制.对该病的致病基因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经发现有多个与它相关的候选基因区,如与IgE水平相关的11q13区和细胞因子基因簇5q31及12q,以及发现有关的核因子NF-κB、激活蛋白AP-1、组胺受体及相关基因、5-脂氧合酶(ALOX5)、抗血管紧张转换酶ACE、内皮素ET-1基因等参与变态反应,同时在一些基因中发现与该病有关的突变,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候选基因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少卿;章如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