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梅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青年脑卒中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心理组.传统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辅助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心理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评价量表(SSSI)评分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代凤琴;张虹;李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在ICU患者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ICU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面罩吸氧干预,观察组给予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比较两组呼吸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h、8h以及24h呼吸指数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耐受度以及气道湿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撤机后实施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的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氧耐受程度.
作者:李永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空巢老人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的空巢老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老年保健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艳兰;曾菲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收治根管治疗患者366例,总结导致根管失败的原因和对策.结果:因疼痛不适就诊26例(38.24%),根管欠填22例,超填12例.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根管预备不彻底、填充不完善.
作者:魏克新;汤文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做好处方审核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在医院管理上的实践及效果.方法:以门诊处方审核管理情况为例,对其处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186400份门诊处方中,审核发现不合格处方2982份,不合格率1.6%.其中,不合理用药比率68.5%,一般项目不合格率31.5%.结论:加强处方审核,减少不合理用药,能够有效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彭文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晚期骨关节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治疗,研究组给予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和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宋祥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和早期定性敏感度.结果:MRI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明显高于CT(P<0.05).结论:CT和MRI均可作为成人股骨头坏死的常规影像诊断依据,但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MRI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较高.
作者:吴喜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76例,分为参照组(85例)和探讨组(91例).参照组产妇应用传统细线间断缝合拆线法,探讨组产妇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结果:探讨组产妇轻度疼痛率高于参照组,中度疼痛率低于参考组,重度疼痛率较参照组低.探讨组Ⅰ期切口愈合率较参照组高,两组Ⅲ期切口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会阴缝合中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并可提升Ⅰ期切口愈合率.
作者:向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方法:收治流行性感冒患儿120例,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试验组(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利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治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6例(84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次日、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视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视力.
作者:李云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试验组给予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甲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乙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丙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3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丙组,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甲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置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手术,比较两组佳矫正视力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眼压、抗青光眼用药以及房角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矫正视力效果.
作者:张利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运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肩袖损伤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运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治疗的临床价值更优.
作者:李金平;丑克;李良军;沈枫;何志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影响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调查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家庭关系越好、居住状况中家庭成员越多、医保类型越接近公费,心理弹性得分越高.结论: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家庭关系、居住状况和医保类型.
作者:王海彦;陶慧;许昆静;沈海文;曹春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培训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后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治行PICC置管患儿180例,观察实施PICC专科小组前后患儿的感染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业务技能评分等.结果:实施后,无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6名护士培训3个月后的业务技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培训教学有利于护士深刻把握循证护理的内涵,提高护理技能,更好地为新生儿PICC置管和维护护理,预防院内感染.
作者:杨英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现况与相关危险因素,为本社区制定糖尿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服务.方法:选择社区内≥50岁的本市户籍居民605例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115例,患病率19.0%;糖尿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腰围增加而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更易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结论:社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合并脑卒中、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更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应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预防干预、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措施,降低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实现健康老龄化要求.
作者:海明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8例,分析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进食和活动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萍;谭艳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检出率.方法:选择体检健康者341072例,分析甲状腺疾病检查率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甲状腺疾病检出率,男性为37.53%,女性为62.47%,并且女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伴有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病.医务人员检出率为51.33%,高校教师检出率为60.12%.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8.33%,不同年龄组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不同.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也逐渐增高,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甲状腺疾病高发群体为医务人员和高校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
作者:刘微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