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15min、365 min、388min,出血量分别为350 mL、450 mL、520 mL.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梁育川;李世功;裴爱华;刘茂年;张达明;孙艳峰;杨进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试验组给予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收治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按照不同护理配合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优化后的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四项时间性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进行优化,能够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易雪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患者应用不同肠造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与高位直肠癌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结肠造口手术,研究组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Ⅰ、Ⅱ期手术排气时间及禁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Ⅰ、Ⅱ期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回肠袢式造口术可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术后禁食时间.
作者:符东;郑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所需平均时长、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理想,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预后周期.
作者:臧殿敏;张荣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T和X线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确诊率和漏诊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X线和CT检查确诊率均较高,相比较而言,CT诊断价值更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邓文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治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6例(84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次日、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视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视力.
作者:李云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合四子散塌渍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增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汤合四子散塌渍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合四子散塌渍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翠;谢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置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手术,比较两组佳矫正视力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眼压、抗青光眼用药以及房角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矫正视力效果.
作者:张利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病情.方法:收治AECOPD合并T2DM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AECOPD未合并T2DM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情、转归、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多重病原体感染率及真菌感染率、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合并T2DM患者病情重,疗效差.
作者:梁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方法:收治PDA早产儿100例为观察组,收治无PDA早产儿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早产儿PDA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前应用硫酸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败血症,保护因素为呼吸支持、产前应用硫酸镁.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0%.结论:早产儿PDA的发生与败血症密切相关,发生后较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要及早实施干预和治疗.
作者:宁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运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肩袖损伤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运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治疗的临床价值更优.
作者:李金平;丑克;李良军;沈枫;何志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眼病患病率、血糖控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结果:糖尿病眼病患病率为15.37%,不同糖尿病眼病患者比较,重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较其他眼病病变患者明显偏高.结论:马陆社区糖尿病眼病患病率较高,血糖控制水平对眼病的病变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高波;戈园园;陆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女性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取出节育环的绝经期女性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取环术治疗,研究组给予B超引导下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取环成功率、宫口软化扩张效果.结果:研究组宫口扩张软化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取环成功率为97.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于女性绝经后取环中有显著应用效果.
作者:罗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16例健康体检者和5058例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死亡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肝硬化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系数0.35.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明显升高,并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是否并发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权政;崔春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滇中玉溪动植物种类繁多,多年来,玉溪人民在运用当地新鲜草药治疗疾病时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由于现代医学的冲击和草药资源的破坏及保鲜技术的落后,使得新鲜草药应用停滞不前.现对当地草药鲜用方法进行整理,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重新认识借鉴并加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患者.
作者:侯跃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2型糖尿病与炎性反应相关,中医在2型糖尿病的抗炎治疗方面独具优势.文章从2型糖尿病的炎症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与炎症机制的关系、中医在2型糖尿病炎症机制方面的实践3方面总结抗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作者:马凌云;李文东;孙凌玉;韩中千;迟秀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收治根管治疗患者366例,总结导致根管失败的原因和对策.结果:因疼痛不适就诊26例(38.24%),根管欠填22例,超填12例.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根管预备不彻底、填充不完善.
作者:魏克新;汤文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郭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防范策略.方法:收治胎盘早剥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结局包括产后出血或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胎死宫内.对临床结局有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子痫前期和重度胎盘早剥为胎死宫内的危险因素,尽早接受临床治疗为产后出血与DIC的保护因素.结论:子痫前期与胎盘早剥病情的程度为胎死宫内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行临床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孕妇与胎儿不良结局,强调妊娠期规律产检的重要性.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