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明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患者21例,给予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间45 min,住院平均时间5 d,疼痛持续平均时间1 d,肛门排气平均时间1 d,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发症发生1例,为血清肿,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杜锋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方法:选择护士100名,分别采取传统培训模式和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对比实施前后护士的业务能力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理论考核得分和实操考核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随访6个月,实施后共出现23件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前总共出现67件护理不良事件.结论: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业务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余山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某社区医院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职工健康状况.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4年的职工体检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体检数据异常状况,并对性别、年龄、岗位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29例职工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血脂代谢异常(45.5%)、超重(27.3%)、眼底动脉硬化(24.9%)、脂肪肝(23.1%)、高血压(22.1%);超重、脂肪肝、肝囊肿、肝功能异常、尿酸高、肾结石、高血压、外痔的检出率差异与男女性别相关;肝囊肿、血脂代谢异常、眼底动脉硬化、高血压、尿潜血阳性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血脂代谢异常、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异常检出率退休人员明显高于其他岗位在职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职工健康状况有待改善,单位需采取措施加强职工健康管理.
作者:许建;曹讷;孙卫莉;李鹏;李琬璐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法有利于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刘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液门透中渚穴位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部疼痛(NPQ、Mcgill评分)、活动能力(Vernon颈椎废用指数)、肌肉(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紧张度[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中位频率(MF)值]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PQ、Mcgill评分,Vernon颈椎废用指数,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MF值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方法加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颈部疼痛、颈部活动能力和颈部肌肉紧张度情况.
作者:于翔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探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收治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完成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比对照组的要少,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采取地佐辛预防躁动,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马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沟通等,通过关注的神情、真诚的态度,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善以往僵持的医患关系,且利于医院的日后发展.
作者:余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体验式健康教育.结果: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糖尿病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验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疾病管理模式.
作者:徐青华;陆群;黄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顺产分娩产妇1100例,分两组,观察组6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法助产,观察组均采取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并给予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17.8%,会阴裂伤18.3%,会阴水肿7.0%.对照组会阴侧切66.0%,会阴裂伤31.0%,会阴水肿21.4%.观察组发生肩难产0.67%,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是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护理的关键,能够明显减少产妇的损伤和新生儿的损伤.
作者:舒灵芝;陈瑜琼;牟利华;田双红;张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正常O型人血清ABO血型的抗体的主要类别.方法:分别采用盐水介质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对O型、A型、B型正常人血清中的IgM/IgG类抗A、抗B的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正常O型人IgM类中的抗A、抗B的效价与A、B型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类抗A、抗B的效价则优于A、B型正常人(P<0.05);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类中的抗A、抗B的效价优于IgG类抗A、抗B的效价(P<0.05),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IgG类抗A、抗B的效价比值优于A、B型正常人(P<0.05).结论:O型正常人中ABO血型抗体主要以IgM类为主,但其IgG类在血清中所占的比例及抗体效价要明显高于A、B型正常人.
作者:魏俊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86例,给予阿奇霉素、超声药物导入仪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肿大淋巴结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94.19%.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应首选阿奇霉素治疗,同时配合超声导入仪治疗以增强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作者:江月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对诊断肺癌、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肺癌患者、肝癌患者以及健康体检患者各40例,检测血清中CA-199和CA-125的含量.结果:肺癌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54.64±6.04)、CA-125水平(126.48±17.45),肝癌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50.04±6.82)、CA-125水平(136.47±24.8),健康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17.32±1.15)、CA-125水平(12.42±0.64).健康体检者与肺癌组患者、肝癌组患者检查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含量在肺癌诊断与肝癌诊断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不能作为鉴别肝癌与肺癌的标准.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强化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护理工作人员40名,平分成管理甲组和管理乙组;另随机选取出临床护理的患者80例,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管理甲组的护理人员为甲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而管理乙组的护理人员为乙组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护理模式,从而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管理乙组与乙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高于管理甲组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强化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显著.
作者:王骅;谢爱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探讨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口腔医学实践体系的构建,根据口腔科的教育标准,对口腔专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平台内容,从而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认证为基本目标,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提高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的质量.
作者:李红;陈金锐;张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究采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创伤骨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修复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李永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29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参照组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谭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血细胞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白血病患者148例作观察组,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148例作对照组,均进行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检查.白血病患者以治疗效果为依据,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及形态异常率、幼稚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缓解组白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目与形态异常、幼稚细胞率、大型未染色细胞阳性率低于未缓解组;治疗后,缓解组血小板数目异常率、幼稚细胞率、大型未染色细胞阳性率低于未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血细胞参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广花;周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胃溃疡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并且患者复发率低.
作者:王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ITP治疗中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重症ITP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型ITP治疗中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易雪岚;郭秀彬;蒋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前、后的Scr、BUN均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iPTH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且接受治疗的血磷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亮;卞帅博;王彦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