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张丽娜
目的:探讨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选择2017级高职高专护生300名为观察组,选择2016级高职高专护士30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改革后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能更好地满足当前高职急救护理教学实际需要,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易敏;唐英姿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究采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创伤骨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修复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李永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收治超过72 h的发热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紧张、迷惑、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精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发热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颖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方法:选择护士100名,分别采取传统培训模式和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对比实施前后护士的业务能力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理论考核得分和实操考核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随访6个月,实施后共出现23件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前总共出现67件护理不良事件.结论: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业务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余山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了解2017年辖区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健康素养水平为18.1%,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9.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7.3%,基本技能36.0%.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市北区60~69岁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市北区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虽高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但相对15~69岁居民素养率偏低.
作者:孟铃洁;李玉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膏方制作中质量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本院3年来制作的膏方质量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膏方开具、制膏程序、回访服用膏方的患者,对比膏方质量差异,以持续改进膏方制作.结果:在膏方制作中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膏方的质量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俊;洪欣;章文雯;肖美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张丽丽;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应用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62例,均行12~14周的运动训练,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运动疗法,观察训练前后膝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2~14周的运动训练,患者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60%~85%,平均值(57.19±10.94)%,肢体对称性测定结果均在80%以上,平均值(88.96±13.52)%,运动训练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指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提升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机体功能.
作者:许凌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2017年接种DTaP报告的AEFI个案资料,分析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引起的AEFI差别以及同期局部异常反应和全身异常反应的差别.结果:2017年宜兴市接种DTaP发生AEFI的发生率69.70/10万(35/50218),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个月龄比例高(57.14%),全身反应明显.结论;接种DTaP时要严格规范化安全操作,掌握接种禁忌证,做好接种告知提醒,降低AEFI的发生率.
作者:芮蕴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阑尾囊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方法:收治阑尾囊性病变患者150例,均接受CT诊断和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CT平扫显示病灶均为右下腹圆形和椭圆形及分节条状低密度的囊性肿块,在囊壁上伴有斑片状钙化4例;增强扫描可以看到囊壁有轻度和中度强化.出现阑尾周围系膜条状密度逐渐增高28例,发生病灶周围肠壁水肿和明显强化20例.发生囊内结石8例,发生腹腔积液6例,同时并发腹腔假性黏液瘤2例.结论:阑尾囊性的病变不同,在CT中的表现存在特征性.对于此类病变患者,实施CT检查与多平面的重组临床诊断措施,可以帮助阑尾囊性病变的进一步诊断及鉴别.
作者:钟开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探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收治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完成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比对照组的要少,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采取地佐辛预防躁动,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马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均单侧出现病灶,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均为(-),肿瘤细胞α抑制素、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孕激素受体均为(+).光镜下肿瘤呈典型的假小叶结构,肿瘤细胞形态各异,血管丰富.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可用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作者:李雪玲;王海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急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诊输液患者5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安全意识和行为管理优于对照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收治急诊危重症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预后的结果分为死亡组(n=10)和转出组(n=70).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对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APACHEⅡ评分和血糖变异系数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手术、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标准差等.
作者:王路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与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引流管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皮瓣坏死、二次植皮例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皮瓣坏死,二次植皮例数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年龄>60岁患者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作为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FT3),以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FT4).结果:老年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TSH升高,高于术前及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1个月~术后1年FT3、FT4下降,低于术前及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组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不大,而年龄>60岁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贾兴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收治智障癫痫患儿1例,对其进行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且出院.对此病例进行介绍并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
作者:王宫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Fugle-Meyer与Barthe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Fugle-Meyer、Barthe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忠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86例,给予阿奇霉素、超声药物导入仪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肿大淋巴结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94.19%.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应首选阿奇霉素治疗,同时配合超声导入仪治疗以增强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作者:江月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