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吕建发

关键词:管状胃代食管术, 全胃代食管术, 食管癌
摘要:目的:比较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对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PCNL)对肾结石的疗效.方法:收治肾结石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通道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冲水量、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冲水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Ⅰ期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结石患者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

    作者:杨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5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两组.观察1组给予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2组大峰流速、咳嗽消失时间优于观察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复发时间、复发率以及抗体阳性率均优于观察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淑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收治ICU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给予肺部感染预防性护理.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身体状况、情绪状态、认知能力以及躯体疼痛等相关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实施肺部感染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住院时间,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易冠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症的康复有积极影响,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元红;黄宝君;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FNA和DHS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PFNA和DHS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分别使用DHS和PFNA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髋内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FNA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佳,创面小,手术时间短,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作者:周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给予同期治疗的术式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给予同期治疗的佳术式.方法:研究组首先给予前房角镜测定房角关闭范围,若>180°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若<180°则给予白内障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给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眼房角开放度.对比两组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眼压、视力及眼房角开放度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8%.结论: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具有更佳的疗效,且并发症少.

    作者:卢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3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例发生血清肿,均在观察后自行吸收.术后1例发生复发.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也较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且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吴军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心理情绪和运动调节等方面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莫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环甲膜切开术在救治喉阻塞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环甲膜切开术在救治喉阻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例喉阻塞患者给予紧急治疗.结果:4例患者行环甲膜切开术,抢救成功;2例患者未行环甲膜切开术,抢救失败.结论:对于Ⅲ度、Ⅳ度喉阻塞病例的抢救,环甲膜切开术应作为首选预案.

    作者:夏尔达;马杰;沈景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结核病疫情与抗结核药品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结核病疫情的发生与抗结核药品管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治疗情况分为既往规律化疗组与既往不规律化疗组.结果:既往不规律化疗组患者复治率要显著高于既往规律化疗组,两组患者的结核病复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用药治疗可降低结核病的复发率,切实做好抗结核药品的管理工作,是预防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耀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Hp阳性消化道疾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A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照B组给予单纯中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Hp转阴情况.结果:3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Hp转阴率.

    作者:蔡明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体验后反思在《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由医患关系而引发的社会事件频繁发生,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医护人员不能够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实际的工作中忽视了护理礼仪.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学习人际沟通的一些方式与人际交往礼仪可以更好地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很多教师都会选择在教学中应用体验后反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护理知识的传授.文章主要研究的是体验后反思在《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朱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52例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1组接受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2组接受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4~5 d接受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受伤后3 d内手术患者低(P<0.05),受伤后6~8 d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受伤后0~5 d和9 d以上患者低(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手术的佳时机为受伤后6~8 d,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但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的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凯;吴志章;罗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次性吸痰管连接注射器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灌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灌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炎症性肠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肛管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灌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灌肠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周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效果.方法:收治高龄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椎管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低血压、低温寒战、平均麻醉药用量、平均语言陈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尹大海;段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镜及活检病理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病因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及活检病理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肠镜检查及活检病例报告单,统计经内镜发现回盲部溃疡的病例,并给予活检病理进行确诊和鉴别诊断.结果:87例确诊病例中,肠结核、克罗恩病、恶性淋巴瘤及大肠癌为主要病变原因.内镜与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大肠癌检出率高.结论:采用内镜及活检病理对回盲部溃疡病变进行诊断,安全有效,可通过活检病理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洪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以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病灶残留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残留率、疾病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或宫颈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怡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收治大叶性肺炎患儿199例,给予头孢他啶与红霉素针剂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100.00%.治疗后CRP、ESR、白细胞计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头孢他啶与红霉素针剂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作者:豆吉娟;贾红亮;曹亚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肛门疾病52例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痔疮治疗机在肛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肛门疾病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与观察组(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渗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肛门疾病,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胡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理指标、术中不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患者术中的不适.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