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颖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12例(13.3%).药物应用剂量多为阿奇霉素,然后是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应避免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
作者:刘艳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肺部感染患者运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肺部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治疗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运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治疗及体温恢复时间.
作者:郭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及活检病理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肠镜检查及活检病例报告单,统计经内镜发现回盲部溃疡的病例,并给予活检病理进行确诊和鉴别诊断.结果:87例确诊病例中,肠结核、克罗恩病、恶性淋巴瘤及大肠癌为主要病变原因.内镜与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大肠癌检出率高.结论:采用内镜及活检病理对回盲部溃疡病变进行诊断,安全有效,可通过活检病理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洪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3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例发生血清肿,均在观察后自行吸收.术后1例发生复发.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也较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且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吴军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的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收集ICU重症监护患者132例,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研究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ICU患者医院感染率2.08%,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的7.58%(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作者:张颖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病理性黄疸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第5天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消退,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潘芳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护理实习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朱航;康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疏肝解毒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保肝、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解毒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毒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显著效果,远期生存率高.
作者:吴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肝癌患者120例中,原发性肝癌60例作为A组,非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血清异常凝血酶原、AFP水平.结果:A组AFP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高于AF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的检测能够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明显更高.
作者:林晓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治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麻醉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麻醉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T2、T3时间点的DBP、SBP、HR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作者:刘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效果.方法:收治高龄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椎管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低血压、低温寒战、平均麻醉药用量、平均语言陈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尹大海;段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工作中能够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止血成功率高,属于微创、方便、安全的方式.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0例,按处方剂量将其分为3组,1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2组接受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1组、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厚度显著低于1组、2组水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40 mg/d降脂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瞿先玲;李法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收治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死亡率8.6%,观察组死亡率0.0%.结论:整体护理可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车家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低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IgA肾病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本文对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李俊;沈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汤加味配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杞菊地黄汤加味配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L低于对照组(P<0.05),SIT和BU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菊地黄汤加味配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彭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方法 .方法:收治老年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能够有效缓解老年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海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症的康复有积极影响,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元红;黄宝君;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灌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炎症性肠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肛管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灌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灌肠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周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