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跃
目的:探讨面中部提升术结合睑袋整形术对眶周皮肤皱纹的疗效与美容影响.方法:收治眶周皮肤皱纹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睑袋整形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面中部提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中部提升术联合眼睑整形术在眶周皮肤皱纹治疗中的应用,能提升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通过炮制、净制等手段对药物进行加工处理,达到缓和药物性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以保证药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在医学理念不断更新和进步的影响下,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中药炮制成为了临床用药的必经途径之一.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中药炮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与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本文结合了临床经验,探讨了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及临床效果的影响,希望能够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安全用药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黎颂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重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常规重症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能够有效降低重症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和治疗的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晏礼芬;魏佳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缺血患者128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率、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缺血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阿斯也木·麦麦提;吾拉木·马木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病灶各定量参数变化.结果:在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组中,治疗总有效率37.9%,高于对照组.同时在化疗有效组中,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中的上升时间在治疗后第3天较治疗前延长(P<0.05),而在治疗后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平均渡越时间、流入相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等指标在治疗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技术,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参数的变化,监测结直肠癌患者抗血管治疗前后肿瘤血流灌注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郭树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社区管理.结果:研究组的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过程中应用社区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尿白蛋白(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杜国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住院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后洼田吞咽能力、口腔及咽部评分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社区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和溃疡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作者:吕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予以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观察两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樊同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收治病理性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茵陈蒿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经济、方便.
作者:马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全麻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意义与影响.方法:收治腺样体切除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插管全麻联合七氟烷吸入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全麻应用到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能有效缩短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元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连续用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肺炎克雷白杆菌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之一,替加环素对肺炎克雷白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总结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2例的体会.
作者:姚笑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血糖达标率及患者对糖尿病和医学营养治疗的知晓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服务中心住院的287例老年患者病例资料.结果:287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率24.04%,其中呼吸道感染51例(73.91%).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严格制定室内空气消毒制度,重视清洁卫生,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不滥用抗生素,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进一步改善社区医院的条件、设施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辉;郑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多层螺旋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多层螺旋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烷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由麻醉医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来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试验组患者则结合脑电双频指数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在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检测能让麻醉恢复的安全性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作者:柯富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两组均实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结果:两组之间颈动脉超声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能够有效检验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作为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性指标.
作者:李春英;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集末梢血,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静脉血检测结果更具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