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春
目的:探讨脑血栓综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收治脑血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2周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股静脉内径、腘静脉内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CT高于入院时,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3个月内,观察组LE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脑血栓并发LEDVT的风险.
作者:李柏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住院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后洼田吞咽能力、口腔及咽部评分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烟雾病的诊断.方法:收治烟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烟雾病诊断,观察组给予CT和MRI辅助下的诊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诊断结果上更加准确,诊断速度也较快,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都比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在CT和MRI辅助下的诊断,可以大大提高诊断质量,有利于对症下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杨;朱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78例,作为分析对象,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使用常规的麻醉方法,探究组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为患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探究组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和常规的麻醉方法相比安全性更高,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管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社区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和溃疡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作者:吕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方法:收治受血者1000例,输血前进行常规性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查,分析检测结果,总结检查意义.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4.0%,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2.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3.1%,梅毒阳性率2.4%,谷丙转氨酶阳性率1.8%.结论:对受血者进行常规性检查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出现输血医疗纠纷,进而保证输血顺利进行.
作者:杨波;陈苹;董文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心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程度和心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例切口愈合状况都为Ⅰ期,腺体整体分化良好,行病灶手术后全部康复出院.随访1年无恶变和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佳方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予以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观察两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樊同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及血黏度的检查意义.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患者是否发生死亡,进一步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血糖、血脂及血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TG、血糖及血黏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呈正相关.结论:血糖、血脂及血黏度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DL-C、TG、血糖及血黏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杜超;王茜青;赵燕;郑晓颉;裘婧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SD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程度和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马莉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5例(164眼),将患儿随机分成A、B、C组各35例,患儿均进行眼部常规检查.A组给予单纯配镜治疗,B组给予配镜联合遮盖治疗,C组给予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对比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儿总有效率68.57%,B组患儿总有效率82.86%,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100.00%,C组与B组、A组,B组与A组疗效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中,采取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的方法能够取得积极的疗效.
作者:谈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对10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并分析比较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67例,MMSE量表总分和定向力、记忆力、注意与计算力、回忆力、书面书写、绘图各单项分较无认知障碍组显著降低(P<0.05),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抑郁、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广泛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需注意及早对其进行筛查、评估及干预.
作者:方蒡;牛华;张芹;毛琴;何旭;全胜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改良叩背法对老年外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60例老年外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叩背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及叩背舒适度.结果: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PO2、SaO2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叩背舒适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叩背法可促进老年外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排出,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作者:杨敏;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对于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干预,观察组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并进行系统的腰背肌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肌力、疼痛加重次数、新发椎体骨折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采用社区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背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出现椎体骨折情况.
作者:王慧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陶伦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现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研究进展.
作者:卢新;罗海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老年病是老年群体常见疾病之一,门诊期间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疾病防控意识,实现疾病康复效果的优化.本文结合老年群体老年病发病现状,总结健康教育对疾病康复的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杨容泽;周延;何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气分析在肺癌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癌患者50例、COPD患者50例及健康者50例,测定血浆SAA、CRP、CEA、NSE值.对肺癌患者并测定呼吸衰竭指标(动脉血气分析值).结果:肺癌患者的SAA、CRP、CEA、NSE较健康者、COPD患者均明显升高(P<0.01),肺癌患者死亡组中的SAA、CRP、CEA、NSE高于未死亡组(P<0.05).血浆SAA、CRP、CEA、NSE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负相关(r=-0.245,P<0.01),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正相关(r=0.273,P<0.01).结论:测定血浆SAA、CRP、CEA、NSE、血气分析有利于肺癌患者的诊断、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判断与评价.
作者:孙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完全管理护理模式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完全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时实施完全管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
作者:廖申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