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口腔医学专业本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丁艳;张卫平;张昀;陈晓丽;杨亚玲;敬蓉艳

关键词:口腔医学, 本土人才培养, 实践技能, 创新能力
摘要:为解决西部地区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口腔医学人才,新一代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走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优化路线,强化本土人才的社会责任,改革在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合理育人用人平台.本文主要探讨兰州市在职口腔医学人才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探索、实践过程,希望达到对本土人才的预期培养目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秋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髌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髌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采用髌骨爪内固定、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法固定及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A组费用高,C组费用低.膝关节活动范围≥90°的患者中,A组12例,B组9例,C组10例.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组100%,B组90%,C组95%.结论: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法固定治疗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的方式可以用于普通骨折治疗,髌骨爪内固定治疗则可以治疗粉碎性骨折.

    作者:高西国;王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评价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代谢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93.3%、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代谢综合征中采用阿卡波糖,可有效地改善代谢综合征,有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余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3岁以下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服3 d停4 d,2周1个疗程;3岁以上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2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6 d,改为口服,2周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索注射液7.5 mg+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 d.结果: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胸片检查是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依据.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炎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大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用力呼气50%流速(MEF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胸片检查是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依据.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龄产妇妊娠危险因素及对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妊娠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高龄产妇20例为观察组,收治适龄产妇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合并症明显多于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结局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产妇年龄会对分娩结局造成一定影响,高龄产妇妊娠危险性比较高,需加强产妇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与左卡尼汀联合用药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脏彩超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吕凤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40例,分为腹腔组和经腹组,各20例.腹腔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子宫切口出血发生率.结果:腹腔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经腹组(P<0.05);腹腔组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少于经腹组(P<0.05);腹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方法之一,但此术式不能完全取代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杨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对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盐酸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影响.方法:收治Ⅲ型前列腺炎患者82例,采用盐酸洛新缓释片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性护理后,观察组正确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服药、按时复查评分,疼痛和不适、排尿症状、生命质量影响评分及总分,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生活干预评分和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罗七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阳性体征改善情况、CRP水平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谨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NS与NX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替吉奥胶囊(NS)与联合卡培他滨(NX)治疗晚期乳腺癌(M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NVB联合S-1的疗效不劣于NVB联合希罗达,且不良反应可控,尤其手足综合征毒性方面,NVB联合S-1方案明显优于NX方案,可提高患者耐受性.结论:NS疗效与NX相当,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作者:许鸿雁;刘海燕;张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抽动障碍研究进展

    抽动障碍是以运动性或发生性抽动为主要表现,以4~12岁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本文主要对抽动障碍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临床表现、病因学说、症状评估及诊断、治疗方法等.抽动障碍的预后相对良好.

    作者:毛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十堰市城区托幼机构健康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十堰市城区托幼机构健康儿童麻疹、甲型肝炎和乙型脑炎免疫状况.方法:抽取部分3~6岁健康儿童进行麻疹、甲肝和乙脑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保护率99.6%,甲肝抗体保护率37.9%,乙脑抗体保护率74.6%.结论:十堰市3~6岁儿童对麻疹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甲肝、乙脑抗体水平低,且随年龄的增大,抗体保护率逐渐下降.

    作者:李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及远期预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应用切除手术的42例患者为切除组,应用射频消融术的42例患者为射频消融组.结果: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切除组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切除组;射频消融组术后发生疼痛、发热、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后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潘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通过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均接受B超和CT检查.结果:两种检查对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对子宫肌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在诊断子宫肌瘤上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等优势,对肌瘤的确诊率高.

    作者:韦海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包头市苯及苯系物接触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苯及苯系物对暴露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包头市部分接触苯系物作业的人员728例为暴露组,选择无苯接触史人员50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差异.暴露组按照接触浓度的不同分为高、低两个剂量组,比较相关指标异常率.结果:暴露组血常规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及ST-T改变检出率、女性生殖系统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数企业作业现场的苯及苯系物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要求,长期接触苯及苯系物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有损害.

    作者:郑宇飞;刘和法;刘瑞祥;云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导乐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收治待产产妇4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模式,研究组采用导乐分娩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高于研究组,顺产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各产程时间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VAS评分、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窒息、胎儿窘迫、头颅血肿等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导乐分娩模式能有效提高产妇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母婴分娩结局.

    作者:赵宣;蔡艳辉;邸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病理性裂纹舌与临床病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病理性裂纹舌与临床常见病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64例临床病例进行中医症状、体征及舌脉的评定.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心血管、新陈代谢、消化、口腔疾病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性裂纹舌对心血管、新陈代谢、消化、口腔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春扬;纪璇;柯纬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以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婴儿护理技能熟练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的责任性与护理效果,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提高产科的服务质量.

    作者:尹绪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8例急腹症患者均给予腹部B超及阴道B超检查,对腹部B超、阴道B超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急腹症的诊断符合率96.9%,明显高于腹部B超检查的89.8%和阴道B超检查的83.6%(P<0.05).结论: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能够明显提高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毕云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进展

    乳腺增生是女性的高发病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及手术治疗,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大,易复发,手术治疗患者难接受且不能根治.口服中药疗效确切,但疗程长,患者不易坚持.中医外治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治疗方法较多,有明显的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潘凤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