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观察

石宇;王靓;王开学

关键词:慢性湿疹, 卡介菌多糖核酸, 卤米松乳膏
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效果.方法:收治慢性湿疹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卤米松乳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良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磁共振在评价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探讨在评价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中磁共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磁共振检测,观察、比较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磁共振特征,并将磁共振诊断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磁共振诊断前置胎盘总符合率90.0%,漏诊率2.0%,误诊率8.0%;磁共振诊断胎盘植入总符合率86.0%,漏诊率2.0%,误诊率12.0%.结论:磁共振能准确判断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在产前辅助上有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陈立坚;张健;陈科光;黄盈盈;胡永任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收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G、TC、LDL-C、HDL-C、CRP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阿托伐他汀钙有利于减小斑块,改善血脂、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在缓解焦虑心理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收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及护理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出血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两组.试验组术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术后7 d,试验组患者的血流峰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改善患者预后及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家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0例,分为甲功正常组、低T3组、甲减组及甲亢组,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组的TG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T3组和甲减组TC、LDL-C、HsCRP和NT-proBNP水平高于甲功正常组和甲亢组(P<0.05);甲亢组HDL-C水平低于甲功正常组(P<0.05);甲功正常组和甲亢组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T3组和甲减组冠脉病变轻度发生率低于甲功正常组和甲亢组(P<0.05).结论:低T3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检出率较高,且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对严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

    作者:黄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度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显著.

    作者:罗苑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小儿留置针外套管分叉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本文探讨小儿留置针穿刺时外套管端分叉的原因及对策.患儿的年龄、穿刺部位、血管选择、护士穿刺时进针角度是导致留置针外套管端分叉率高的原因.我们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对留置针的护理干预,提高护士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赵彩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对血清中核因子(NF)-κB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AOPP致心肌损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治疗组,血清中cTnI、CK-MB、NF-κB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A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必净可减轻AOPP患者的心肌损害,抑制血清中NF-κB和IL-6水平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王英娟;张春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伤科疾病手法治疗的微课教学评价

    目的:探讨高校常见骨伤科疾病手法治疗微课教学的效果.方法:2014级专科体育保健专业5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2015级专科体育保健专业53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微课教学.结果:试验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及考核结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在常用骨伤科疾病手法治疗的教学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

    作者:李亚军;安世林;师振江;陈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混合型肝癌的CT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混合型肝癌患者19例,总结其CT表现.结果:19例患者共检出病灶21个,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17个,等密度1个,稍高密度1个,病灶内出现更低密度区18个.混合型肝癌CT增强后典型表现为兼有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的强化特点.结论:CT检查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加详实的病变解剖信息、分期等,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党进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健康促进的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以糖尿病为核心的早防、早治的健康促进模式.方法:选择60岁以上居民3531例,实施2年的中医药综合干预,针对高危因素将人群分为3组(低危、中危、高危),比较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前后3组T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高危组TG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指标低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干预可促进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预防保健和血糖控制.

    作者:凌浩青;李东;陆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碳酸钡中毒对人体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碳酸钡中毒对人体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收治碳酸钡中毒患者11例,分析心肌酶的变化、发展、转归.结果:11例患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结论:碳酸钡中毒一定致人体心肌细胞损伤,严重时引起急性心衰,甚至死亡.

    作者:罗柱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靓;石宇;王开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雌激素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与阿仑膦酸钠片联合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阿仑膦酸钠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B组,BAP、BGP和TRACP-5b水平、骨密度和疗效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雌激素与阿仑膦酸钠片联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

    作者:鲁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C反应蛋白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收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2例,并选择36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心衰组和健康组间血清胆红素与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治疗后的情况.结果:心衰组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心衰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黄文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属于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之一,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生物碱、多糖等,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且对多个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同时具有较显著的抗氧自由基、抗感染、抗癌以及保护神经等药理作用.本研究将对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和综述,以此为临床合理应用川芎及其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靳春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和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收治肝癌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联合栓塞治疗,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徐鹏程;黄虎;管恒星;李明;刘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mALB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药剂师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服药,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药剂师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复发再次入院率和用药顺从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熊德庆;娄伦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