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济波;杨文广;朱全新;牛雪花;陈允东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检验医学检验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从社区中随机抽取560例居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应用检验医学技术的看法.结果:99.29%的居民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检验医学检验技术.结论: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检验医学接受度较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检验.
作者:吴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的应用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78例,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反应涉及过敏性休克、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给药方式65例(83.33%)为静脉输注,11例(14.10%)为口服治疗,2例(2.56%)为滴眼液.结论: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多见于静脉给药较大剂量的中年女性患者,应对其全身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167例,分析具体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孕周≥36周、孕周34~35+6周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孕周<34周(P<0.05).结论:对于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需要根据孕周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者分娩方式,才能有效保障孕妇的安全.
作者:曾静;张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6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俯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采用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临床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采用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其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高,且手术中术者和患者更为舒适.
作者:李本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视神经保护治疗的重要性.方法:收治视神经萎缩患者3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视神经保护治疗的效果较好.结论:视神经萎缩不可逆,针对病因及早进行视神经保护治疗,可保存现有的视功能.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胃癌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黄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价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与功能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SHF组和DHF组,再选择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150例试验对象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DHF组患者LAD高于对照组低于SHF组,SHF组LAD高于对照组(P<0.05);DHF组IVST高于SHF组和对照组(P<0.05);DHF组PWT高于SHF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彩超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和功能的评价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评价结果准确、客观.
作者:李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校常见骨伤科疾病手法治疗微课教学的效果.方法:2014级专科体育保健专业5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2015级专科体育保健专业53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微课教学.结果:试验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及考核结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在常用骨伤科疾病手法治疗的教学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
作者:李亚军;安世林;师振江;陈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团体心理治疗.结果:治疗后8周末,研究组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周末研究组SSP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始动性和交往、社会技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进一步提高其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帆;康建华;杨丽;黄朝红;鲍天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收治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80例,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在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减少.
作者:唐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水平,进而探究其肾脏的损伤程度.方法: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和尿液样本的检测.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肌酐和微量白蛋白尿强阳性组的血压水平、年龄水平、腰围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强阳性率(13.08%)和血肌酐阳性率(16.82%)明显高于其他组.单纯高血压组的微量白蛋白尿强阳性率(37.93%)和血肌酐阳性率(12.81%)也明显高于高血脂组的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22.22%)和血肌酐阳性率(4.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发生肾脏损伤的可能性更大,高血压患者肾损伤发生的可能性较高血脂患者高.
作者: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治成年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25例,观察其超声心动图特征和规律.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SLL型具有左前右后排列的两个环状回声,IDD型具有右前左后排列的两个环状回声.结论:成年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超声心动图有其特征和规律.
作者:周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71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宏平;刘忠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肺炎患儿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患儿体温降低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明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100例,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97.0%.其中子宫穿孔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9例,与病理诊断均相符,诊断符合率100.0%;不全流产病理诊断和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均10例,诊断符合率100.0%;黄体破裂病理诊断19例,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18例,诊断符合率94.7%;急性盆腔炎病理诊断22例,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21例,诊断符合率95.5%;异位妊娠病理诊断40例,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39例,诊断符合率97.5%.结论: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妇科急腹症具有简便、无创、快捷、准确率高等特点.
作者:刘小平;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混合型肝癌患者19例,总结其CT表现.结果:19例患者共检出病灶21个,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17个,等密度1个,稍高密度1个,病灶内出现更低密度区18个.混合型肝癌CT增强后典型表现为兼有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的强化特点.结论:CT检查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加详实的病变解剖信息、分期等,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党进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模式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的有效性.方法: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可有效延缓或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吴继光;位佳;杨爱华;沈建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出血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两组.试验组术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术后7 d,试验组患者的血流峰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改善患者预后及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家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3D-PDA)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意义.方法:收治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82例,均行3D-PDA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血管走形、结节内丰富的局限性血流、周边实质丰富的局限性血流及空间分布情况和恶性结节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实施3D-PDA可清晰反映血流分布及走形情况,提高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
作者:邵玉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服药,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药剂师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复发再次入院率和用药顺从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熊德庆;娄伦美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