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修复粘接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肖丹;张振庭

关键词:牙髓细胞, 修复粘接材料, MTT检测, 细胞毒性
摘要:目的 比较4种修复粘接材料—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 FujiI)、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 RelyXTM Luting)、树脂类粘接剂(Super-Bond C&B)对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人牙髓细胞,同时制备各材料样品,浸入α-MEM培养基制取材料浸提液.分别将各材料的浸提液与第4代人牙髓细胞共同培养,以MTF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 人牙髓细胞在4种修复粘接材料浸提液作用下,细胞相对增值率(RGR)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浸提液浓度组,细胞毒性由低到高排序均为:聚羧酸锌水门汀<FujiⅠ<Super-Bond C&B< RelyXTM Luting.结论 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l)、树脂类粘接剂(SuperBond C&B)具有轻度细胞毒性.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RelyXTM Luting)具有中度细胞毒性.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体组织相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牙体矿化是牙体发育形成中的重要过程,对牙体矿化相关的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将为寻找牙体疾病,特别是牙体发育不良类疾病的新治疗方法产生重要意义.牙体组织相关的蛋白质组学为阐明与牙体矿化形成相关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简要综述了牙体组织相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进展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作者:郑君芳;李德龙;李硕;王松灵;贺俊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成人唇腭裂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34例住院成人唇腭裂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仅进行手术治疗,干预组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人院后、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以评价心理干预对成人唇腭裂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施测工具为交往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间无明显差异.心理干预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总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心理干预后成年唇腭裂患者的社会支持感明显提高.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对成人唇腭裂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歆;陈仁吉;穆月;杨增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腭裂整复术与微创外科理念的结合

    虽然先天性腭裂的整复是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常见的整复手术,但长期以来的整复观念和技术却进展不大,表现为手术切口多,如沿裂隙缘的切口和两侧从硬腭至软腭的松弛切口,以及两侧硬腭瓣前端的断蒂切口等.受影响的正常解剖结构多,如粘骨膜的广泛剥离,腭大神经血束的剥离延伸,凿断翼勾,剪断腭腱膜,分离软腭肌肉等.手术工具不精良,除开口器外,无专用器械.缝合中过于担忧伤口裂开而牺牲裂隙缘组织.诸如此类的操作终导致软硬腭区术后瘢痕组织多而明[1].所有这些技术应用的结果,虽然可以保证患者在某一方面功能或形态(如语音功能,腭瘘发生率)的术后效果,但对腭裂患者术后的整体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帮助作用并不大.随着微创外科观念的普及,笔者提出了利用微创外科的观念与技术,深入剖析现行整复手术各环节的目的与技术,从腭裂手术整复序列和技术两方面加以改进,提高腭裂整复术治疗水平的观念并开展实践.

    作者:石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核因子C(Nfic)与牙根发育

    牙根发育在牙冠发育完成之后,但是和牙冠发育有着不同的机制.核因子C(Nfic)存在于牙冠和牙根的间充质细胞内,但是它只对牙根的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却并不影响牙冠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牙根发育的研究和作者近几年的工作,阐述Nfic和牙根发育在形态学上的关系和分子机制.

    作者:张瑞;黄晓峰;张方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四种修复粘接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 比较4种修复粘接材料—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 FujiI)、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 RelyXTM Luting)、树脂类粘接剂(Super-Bond C&B)对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人牙髓细胞,同时制备各材料样品,浸入α-MEM培养基制取材料浸提液.分别将各材料的浸提液与第4代人牙髓细胞共同培养,以MTF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 人牙髓细胞在4种修复粘接材料浸提液作用下,细胞相对增值率(RGR)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浸提液浓度组,细胞毒性由低到高排序均为:聚羧酸锌水门汀<FujiⅠ<Super-Bond C&B< RelyXTM Luting.结论 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l)、树脂类粘接剂(SuperBond C&B)具有轻度细胞毒性.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RelyXTM Luting)具有中度细胞毒性.

    作者:肖丹;张振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下颌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应力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球帽附着体下颌覆盖义齿在不同加载力作用下基托及支持组织所受的应力.方法 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测量下颌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的应力,比较使用不同类型球帽附着体时,下颌覆盖义齿的应力变化.结果 使用金属球帽附着体比使用塑料球帽附着体牙根表面、义齿基托舌侧正中的应变值小,但后牙区 牙槽嵴顶粘膜表面应变值较大.义齿基托舌侧正中应变值大于基托其他部位,此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结论 使用金属球帽附着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牙根受力,塑料球帽附着体对牙槽嵴粘膜更具保护作用.基托舌侧正中应采用相应的加强结构以防止断裂.

    作者:刘亚男;李丹;张振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的头影测量研究

    目的 研究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其矫治特点.方法 采用上述拔牙模式治疗20例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比较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结果 下颌骨有顺时针方向旋转趋势.覆盖减少主要由上切牙内收完成,与下切牙关系不明显.结论 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能改善前牙覆盖,建立或维持后牙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且缩短疗程.

    作者:黄红亮;安爱群;卢红飞;艾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粘贴含氟正畸托槽后菌斑和唾液中氟离子的变化

    目的 测定粘贴含氟正畸托槽后,口腔内菌斑及唾液氟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采用含氟正畸托槽预防牙釉质脱矿的意义.方法 选择10名志愿者,口腔内粘贴含氟正畸托槽.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口腔内菌斑及唾液氟离子浓度,并与粘贴托槽前的基线水平相比较.结果 粘贴含氟正畸托槽后,菌斑及唾液中氟浓度均升高,唾液氟浓度持续3天高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氟浓度持续18天高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粘贴含氟正畸托槽后,口腔内菌斑和唾液中的高氟浓度能维持一段时间,有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作用.

    作者:余哲;白玉兴;厉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管新生在酒精相关性口腔癌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酒精对肿瘤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阐明酒精相关性口腔癌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105只8周龄雄性C57/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8%酒精处理组.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2组以0.01%4NQO诱癌8周后,阳性对照组常规饲养;8%酒精组以8%酒精溶液代替饮用水饲养;共16周.实验第2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舌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Western-blotting定量检测及微血管密度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8%酒精组小鼠舌组织内VEGF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肿瘤微血管密度测定显示,8%酒精组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异常增生病变中,8%酒精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酒精能够促进肿瘤血管的新生,从而促进肿瘤生长.

    作者:果益竹;孙正;张辛燕;王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骨性Ⅲ类患者发音错误与颅面组织结构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发音错误与其软硬组织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对15名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语音样本,利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声学分析的方法,分别判断其元音、辅音及总的发音错误数.以反映牙颌面结构位置和关系的多项头影测量值为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辅音错误数与∠ANB、前牙覆盖(OJ)呈高度负相关(P<0.01),与鼻唇角(NLA)呈负相关(P<0.05);元音错误数与OJ呈高度负相关(P<0.01),与NLA呈负相关(P<0.05);发音错误总数与∠ANB、OJ、NLA呈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ANB和NLA越小、反覆盖越大,则语音错误数越多.

    作者:王立新;高晓辉;陈仁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鼠口腔黏膜固有层前体细胞复合不同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固有层前体细胞(oral mucosal lamina propria progenitor cell,OMLPPC)在不同支架材料上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方法筛选OMLPPC,体外培养分成2组:A组正常培养,B组利用矿化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2组细胞分别与陶瓷化骨、胶原-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利用扫描电镜、HE等方法,观察细胞在2种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并分别移植入裸鼠体内,利用HE及Gimsa染色观察OMLPPC复合2种支架材料在体内环境中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 体外环境中,2组细胞在陶瓷化骨、胶原-壳聚糖支架材料上都可复层生长.体内环境中,正常培养细胞+陶瓷化骨组,在体内4周生成基质样物质,8周形成典型的骨样组织;矿化诱导组,只可见陶瓷化骨围绕,有基质样物质沉积,未见明显骨样组织形成;2组细胞与胶原-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体内4、8周在2组细胞间材料空隙内可见生长的细胞和胶原基质样成分.结论 不同支架材料对OMLPPC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OMLPPC在特定的环境中可形成硬组织,可为组织工程骨组织或牙齿硬组织构建提供种子细胞.

    作者:董蕊;刘晓亮;李宇红;汤晓飞;樊明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牙龈出血指数的关系

    目的 初步探讨HⅣ阳性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牙龈出血指数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79名.检查受试者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血液CD4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mm3者中,54.05%出血指数为1~2;200~500个/mm3者中,57.58%出血指数为2~4; >500个/mm3者中,55.56%出血指数为0~1.总体来看,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HIV感染者牙龈出血指数无相关关系(P>0.05);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层后,并控制菌斑指数进行偏相关分析,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和200 ~ 500个/mm3者偏相关系数分别0.612(P=0.000)、0.353(P=0.048),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出血指数有相关性,2组出血指数分别是1.410±0.791和1.904±1.20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mm3的HIV感染者的牙龈出血指数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有相关性,且中度免疫抑制者牙龈出血指数高于重度免疫抑制者.而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mm3的HIV感染者的牙龈出血指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没有相关性.

    作者:王璇;刘静明;贾洪诚;付茜;李晓光;柳月红;杨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Ⅲ类女性下颌骨生长量预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预测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Ⅲ类女性下颌骨生长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Ⅲ类女性22名.分别以下颌综合长、下颌体长、下颌升支长为因变量,以颈椎骨龄、下颌生长时间(月)、下颌角(Ar-Go-Me)、SN-MP角、FH-MP角、ANB角、Y轴角、SGo/NMe比值及上颌口外前方牵引时间(月)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Ⅲ类女性下颌骨综合长的增长量与生长时间成正相关关系,与上颌口外前方牵引时间成负相关关系,其预测方程为:Y =6.246 +0.181×X1-0.275×X2( R2=0.783)(Y:Co-Gn增长量,X1:生长时间,X2:上颌口外前方牵引时间).结论 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Ⅲ类女性下颌骨综合长生长量的预测方程可能对该类患者下颌骨生长量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宝茹;吕婴;苏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国和日本口腔医学教育的比较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口腔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同样也面临如何与国际牙科教育接轨的问题.随着国际交流增多,了解不同国家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及执业医师考试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和日本同属亚洲经济大国,因此,本文从日本的齿科医学历史、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执业医师考试和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历史、教育状况、课程设置、执业医师考试等方面作一比较.

    作者:张凤秋;王春玉;孙宇;王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