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牙深龋的临床表现与牙髓组织学变化的分析

时清;杨东梅;吕若静;李新球

关键词:乳牙深龋, 临床症状与体征, 牙髓组织病理学
摘要:目的:分析深龋乳牙临床症状体征与牙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深龋乳磨牙治疗前做详细的患儿主诉和临床检查记录,术中切除冠髓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深龋乳牙的患儿主诉和常规临床检查与其牙髓病理改变无显著关系;乳牙邻面深龋冠髓炎症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临床治疗乳牙深龋尤其是邻面深龋,应考虑到牙髓炎症改变,采取积极的牙髓治疗方法.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氧水冲洗根管致眶下间隙气肿1例报告

    双氧水是根管治疗术中常用的根管冲洗液,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泡,如遇慢性根尖周炎窦道形成而且牙齿根管较细窄,在冲洗时压力过大,气泡又无逸出的通路时,容易进入到根尖孔外的组织中,引起皮下气肿.作者曾遇到1例因用双氧水冲洗根管而发生眶下间隙、眶周等处皮下气肿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顺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乙酰基亚硝基脲对体外培养小鼠牙胚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化学致畸、致癌物乙酰基亚硝基脲(ethylnitrosourea,ENU)对体外培养牙胚发育、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牙胚器官培养模型观察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ENU对17天胎龄的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牙胚培养6天后,在含10%小牛血清的BGJb培养液中,牙胚的内釉上皮细胞分化为成釉细胞并分泌牙釉质基质,而其下方的牙乳头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分泌前期牙本质.当BGJb培养液中含0.025%ENU时,牙胚成釉器的星网层发生液化、囊性变.当BGJb培养液中含0.05%ENU时,牙胚发育受到抑制,其完整性被破坏,部分细胞溶解坏死.结论:一定量的ENU可使发育中的牙胚发生囊肿样变,过量的ENU对发育中的牙胚产生毒性作用.

    作者:刘学;李月;王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预成金属网增强上颌总义齿基托的临床应用

    上颌总义齿修复病例中,基托纵裂是临床上常见问题之一,作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上颌总义齿基托中加入预成金属网进行修复47例,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虹;孙默予;李红梅;邢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右下颌第四磨牙1例报告

    患者,女,23岁,右下颌智齿冠周炎症反复发作,曾多次治疗,近期右侧面部肿胀,张口受限.全身发育良好,面形宽大.颌骨发育良好,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有额外牙的遗传病史.局部情况:患者右颜面部肿胀,张口受限,开口度约2cm,8|8软组织埋伏阻生,颌面X线曲面断层提示:颌骨发育良好,骨密度较高,牙列整齐,全口共计33个牙,8|前倾埋伏阻生.8|远中升支骨板内埋伏一多生牙,比8|牙体略小,牙根与右下颌8|智齿相互重叠.为右下颌第四磨牙(见图1).

    作者:杨长有;张骏诚;鲁伟;解保宏;陈粤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颅面部发育的基因调控(第一部分)

    脊椎动物的头部结构复杂,其生长发育受到基因水平的调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基因家族在控制颅面部的形态发育.目前有关的实验主要集中在homebox基因缺失和获得功能后转基因鼠的研究.已证明Hox基因族在颅面复合体的形态发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转基因小鼠实验中,通过定位阻断其中一些基因的作用导致了一系列和人类颅面部畸形类似的畸形.本文对有关颅面部发育的基因调控的目前研究情况作以综述.

    作者:胡冰;王松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龋齿、釉质发育缺陷发病率及与釉质硬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乳牙龋齿、釉质发育缺陷的发病率并探讨其与釉质硬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及正常出生体重儿各200例进行乳牙龋齿、釉质发育缺陷统计调查.同时收集口腔科门诊治疗中的上述两类儿童的自然脱落的釉质发育正常的乳前牙各10颗做显微硬度测试,并与正常出生体重儿乳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乳牙龋齿、釉质发育缺陷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但发育正常的乳牙釉质硬度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无显著差异.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乳牙龋齿发病率高与其釉质发育缺陷发病率高显著相关,而且仅与釉质发育缺陷的乳牙有关,与釉质发育正常的乳牙无关.

    作者:何春环;马晓青;董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蜂胶在口腔临床的应用与蜂胶过敏

    蜂胶是蜜蜂所产的天然产品之一,含100多种化学成分,有广泛的生物学及药物学作用,已被广泛用于医药卫生、保健食品及化妆品加工等领域.本文对蜂胶的各种剂型在口腔防龋、根管消毒、牙周炎、冠周炎、口腔粘膜疾病等的临床应用现状及不容忽视的蜂胶过敏现象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季丽玢;徐岩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牙活髓切断术不同盖髓剂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盖髓剂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断的效果.方法:36颗小型猪乳磨牙均分为4组.分别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碘仿,FC,戊二醛制剂做盖髓剂行活髓切断术,以对侧同名牙做对照.术后定期做X光和组织病理学观查.结果:X光片检查结果显示:术后2,4,6个月各实验组根尖、根周未见异常,牙根吸收程度与对照组一致.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术后4,6个月用氢氧化钙(88.8%),氢氧化钙碘仿(100%)及戊二醛(100%)做盖髓剂术后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牙本质桥,根髓正常.FC组无完整牙本质桥形成,根髓可见炎症细胞.结论:氢氧化钙碘仿及戊二醛糊制剂做乳牙活髓切断的盖髓剂较为适合.

    作者:杨东梅;李玉晶;葛丽华;邓惠;赵宝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牙深龋的临床表现与牙髓组织学变化的分析

    目的:分析深龋乳牙临床症状体征与牙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深龋乳磨牙治疗前做详细的患儿主诉和临床检查记录,术中切除冠髓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深龋乳牙的患儿主诉和常规临床检查与其牙髓病理改变无显著关系;乳牙邻面深龋冠髓炎症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临床治疗乳牙深龋尤其是邻面深龋,应考虑到牙髓炎症改变,采取积极的牙髓治疗方法.

    作者:时清;杨东梅;吕若静;李新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二期梅毒粘膜斑的诊断和治疗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80年代开始重新在我国流行,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1].梅毒粘膜斑是二期梅毒的特征性粘膜损害,口腔粘膜是其常见的发病部位,因此口腔梅毒粘膜斑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对梅毒的早期发现和防止其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一年在我科就诊的梅毒粘膜斑病人有9例,现将有关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滨;孙正;关晓兵;葛化冰;戴青;沈胜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改革体会

    近年来,作者在进行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工作时,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素质教育改革,强调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效果.现谨将几点心得体会阐述如下,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同行能提出更多意见,为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培养更出色的人才.

    作者:刘磊;李彩;田卫东;李声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新型抛光膏的研制

    目的:用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FCHA)抛光膏对离体牙牙面进行抛光效果观察.方法:采用FCHA粉料调制抛光膏,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材料的显微硬度,并利用电镜观察颗粒形貌和抛光效果.结果:600℃煅烧的FCHA显微硬度为460 N/mm2,颗粒小于76 μm,边角圆钝,适宜作抛光剂.结论:FCHA抛光膏有明显的抛光作用而且还具有脱敏作用,是一种极佳的抛光剂.

    作者:母瑞虹;杨东梅;刘静;李玉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Franceschetti-Zwahlein-Klein综合征1例

    Franceschetti-Zwahlein-Klein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面部异常综合征,为罕见的眼、面、颌和耳部畸形的先天性疾病.邯郸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崔巍巍;陈振东;焦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通过T-A克隆技术构建含免疫刺激序列CpG基序的抗SBR DNA疫苗

    目的:构建含免疫刺激序列、能够阻止变形链球菌在牙面粘附的防龋DNA疫苗.方法:根据原核表达质粒pSBR-CTA2B基因序列,设计针对编码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AgⅠ/Ⅱ分子中唾液蛋白结合区段(SBR)的特异性PCR引物,利用PCR技术由质粒pSBR-CTA2B扩增目的DNA片断;通过T-A克隆技术将目的DNA片段克隆于中间载体pMD18-T,鉴定插入方向后,选择插入方向正确的克隆,将目的DNA从中间载体释放,再克隆至含有CpG免疫刺激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结果:通过对重组质粒pcDNA3.1-SBR进行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分析,证明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SBR构建成功、开放阅读框架正确.结论:利用T-A克隆等技术可成功将编码SBR的DNA片段克隆到含有免疫刺激序列CpG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适当部位,构建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 3.1-SBR作为有效防龋的DNA疫苗.

    作者:姜广水;刘贤锡;杨小青;杨丕山;卞继峰;李静;耿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氟钼酸铵溶液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初步研究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多种药物及方法治疗该症,但疗效多不理想或不持续.寻求较为理想的脱敏药物,一直成为我们口腔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我院马茹苓等应用38%氟化氨银溶液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氟化氨银对皮肤及器皿可染成褐色,对粘膜牙龈有轻度白色损害现象.为克服这一缺点,近年来,我们将10%氟钼酸铵溶液应用于临床,并以氟化氨银作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应用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雯;马茹苓;吕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骨性垂直向颌间牵引的临床评价

    骨性颌间的牵引已有报道[1],但对其垂直及水平向颌间牵引的机理及应用临床报告尚不详尽.现对我科应用骨性垂直向颌间牵引治疗的以下颌骨骨折为主的16例病例作一回顾性临床评价,以探讨其临床应用机理及其范围.

    作者:沈海平;周建国;沈燕;庞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与羟基磷灰石对牛血清蛋白吸附特性的研究

    目的:用牛血清蛋白(BSA)代替唾液蛋白对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FCHA)与羟基磷灰石(HA)进行吸附特性的研究,为FCHA作为磨光剂在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用BSA水溶液对FCHA与HA进行吸附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BSA水溶液的OD值.结果:标准曲线符合要求.BSA在起始浓度大于0.25mg/ml时,FCHA表面上的吸附量小于HA的吸附量,且随起始BSA浓度增加,差异变大,在测定的时间范围,两者的吸附时间与吸附量变化不大.结论:HA对BSA的吸附量明显大于FCHA,因此FCHA适宜作磨光剂使用.

    作者:刘静;方玉;母瑞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磨牙完全纵折的修复治疗

    磨牙部分纵裂保存患牙的治疗,临床已取得较好的疗效[1,2].磨牙完全纵折,保存治疗疗效常不佳而考虑拔除.为了避免拔牙后义齿修复的不便,自1994年3月至2000年3月对108颗完全纵折磨牙尝试采用保守疗法,随访时间长5年,短1年,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辉;谢正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镓铝砷半导体激光与药物脱敏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文献报导成人发病率达8%~30%[1].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够持久稳定,复发率较高,本研究应用脱敏药物与半导体激光联合使用治疗牙齿敏感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沈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咬合力对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研究咬合力对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影响.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咬合力对摩擦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不同大小的咬合力作用下,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弓丝与托槽之间摩擦力的变化.结果:在咬合力的作用下,弓丝与托槽基底间的摩擦力随着咬合力的增加而减少;弓丝与托槽翼间的摩擦力随着咬合力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弓丝与托槽之间总的摩擦力随着咬合力的增加而增大.

    作者:厉松;王邦康;罗颂椒;廖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