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默予;王邦康;袁玉姝
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颇为多见,他们在接受口腔科治疗或拔牙时常因精神紧张、恐惧、疼痛等刺激引起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而使原有病情加重,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者甚至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心源性休克或心源性猝死,必须高度警惕加以防范.如果对病人有充分了解,处理得当,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对老年口腔门诊115例患高血压病部分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心电监测下拔牙治疗,并对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史,将病人分为观察组(患高血压病者)和对照组(血压正常者).观察组病人均经内科治疗,血压在拔牙手术安全范围内(<160/95mm Hg),心功能属代偿期.术前常规心电图无危险性指征(如无多源性室性早搏,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观察组共115例,其中男性59例,占51.3%;女性56例,占48.3%.年龄60至91岁,平均67.7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者34例,占29.5%;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22例,占19.1%.平均拔牙数1.68枚,手术时间平均35.5分钟.对照组共106例,男性48例,占45.3%;女性58例,占54.7%.年龄60至85岁,平均62.5岁.平均拔牙数1.42枚.手术方法及心电监测:术前对患者进行精神安慰,解除紧张情绪;对过分紧张者,适当给镇静剂[1],并予心脏监护和备有抢救措施等.术中病人采半卧位,2%利多卡因4-8ml局部麻醉.分别于手术前10分钟、局麻中、局麻后5分钟、手术中及手术后10分钟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并做心电记录,测定相应导联心律ST段及T波变化.两组病人手术均由老年口腔门诊熟练医师操作,内科医师负责心电监测及应急抢救准备.
作者:张廷发;张玉幸;吴新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光固化义齿基托材料80年代已初步在临床试用.我们通过临床应用,认为它与热凝树脂、自凝树脂比较在简单局部义齿的制作和活动义齿的修理方面有着更为方便、快捷的特点.材料特点此材料为薄片状或条状,在避光的环境下具有可塑性、流动性;使用时可直接取此材料,不必调拌,不粘手,易于形成;树脂内含粉红色血丝状纤维,具有真实感.经工艺成型后,在固化炉内光照固化.临床应用特点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活动局部义齿,传统使用的材料为热凝树脂.它需经过完成基托蜡型、装盒、去蜡、填塞塑料、热处理、开盒等一系列程序,工序繁琐,耗时费力.在填塞塑料过程中,如塑料填塞不足或填塞过早、热处理过快、单体过多或调拌不均等均可造成塑料气泡.使用光固化义齿基托材料可以省略以上程序并避免塑料气泡的产生.制作时按义齿基托的大小取片状树脂,直接铺在已固定了卡环、支托、人造牙的工作模型上,用器械挤压按平,形成牙龈缘,修整基托边缘,去掉多余树脂,于固化机内光照固化.通过使用,我们认为此材料用于简单局部义齿的制作效果更好.光固化义齿基托材料具有流动性,因此,操作时间不宜过长.简单局部义齿缺牙少,排牙时关系易于掌握;基托小易于形成.由于操作时间短,我们可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有性质较好地完成义齿.而复杂局部义齿缺牙多,排牙时间长,人造牙容易移位;基托大,形成时基托材料易出现上薄下厚的现象.
作者:王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的各类错的矫治.方法:运用2×4矫治技术通过在弓丝上弯制V形曲产生的不同力学系统,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前牙反.结果:V形曲位置的改变可导致前后牙受力方向的改变,正确应用V形曲产生的力系统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前牙反可取得良好疗效.结论:2×4矫治技术是矫治替牙期错的有效方法.
作者:厉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分析评价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对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探讨其在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及价值.材料和方法:自1997年11月至今共运用DO技术治疗牙颌面畸形患者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8~43岁,平均年龄17.31岁.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足18例,Crouzon综合征1例,小下颌及偏颌畸形20例.结果:小牵引幅度8.0mm,大牵引幅度24.4mm.所有患者的牙颌面畸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访1-24月,无一例术后不成骨的病例.二例小下颌畸形患者并发牵引器周围局部软组织感染,但并没有影响新骨的形成.结论:DO技术在牙颌面畸形矫治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避免了植骨及由此带来的供、受区并发症,显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继生;唐友盛;冯晔;卢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安氏Ⅰ类错患者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与不拔牙矫治后面部高度的变化的比较.方法:选择27例安氏Ⅰ类错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患者,21例安氏Ⅰ类不拔牙患者,应用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其结果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矫治前后两组患者大多数投影测量项目显示矫治后面部高度呈非常显著性增加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区别.结论:安氏Ⅰ类错患者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矫治与不拔牙矫治后面部高度均增加且无差异.
作者:吴尽红;刘郁;王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半导体激光照射大鼠磨牙牙本质及唇内侧粘膜,观察不同时间的牙髓和粘膜的组织切片,研究半导体激光对牙髓及粘膜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4只雄性Wistar大鼠,磨去牙釉质暴露牙本质,10天后右侧上颌磨牙面用半导体激光(130mw,40J/cm2)辐照2分钟,左侧上颌磨牙面为对照,同时下唇内侧粘膜照射半导体激光,上唇内侧粘膜为对照,分别于即刻、3天、7天、14天处死大鼠,取上颌骨磨牙区组织及唇内侧粘膜,在光镜下观察大鼠牙髓及粘膜组织学改变.结果:半导体激光照射大鼠牙本质后,不同时间的牙髓反应为均为0-1级,经统计学检验激光组牙髓的组织学变化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半导体激光照射大鼠下唇内侧粘膜后,各组粘膜下无充血、炎症和坏死.结论:此激光参数是安全的,为临床上用半导体激光治疗或预防牙本质疾患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万领;李玉晶;葛丽华;宿颖;刘晓勇;邓惠;杨东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MJDS)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部分病例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临床医生除通过对下颌运动异常、颌面部肌肉或TMJ部疼痛、TMJ弹响三大典型症状来诊断外,X线检查对确定髁状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和动度,有无关节骨性改变及关节盘的形态有重要价值.我科对280例TMJDS患者,结合病因、症状及X线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1 患者来源:本组对象为我科1995年至1999年底就诊TMJDS病人,男性65例,女性115例,均完全或不完全具备三大症状.2 X线检查与诊断:所有患者均行许勒氏位,经咽侧位及关节上腔造影.由于TMJ骨质改变发生较晚且急性期常无骨质改变,我们诊断时将结构动度与骨质破坏密切结合起来(见表1).骨质改变按Cholitgul[1]标准分类:①正常关节:无骨质改变.②改建关节:有磨平、硬化、小骨赘形成.③骨关节病关节:破坏、囊样变及较大骨赘形成.结构及动度依李勇[2]标准分类:Ⅰ型:结构、动度正常.Ⅱ型:可复性盘前移位.Ⅲ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Ⅳ型:关节盘穿孔.Ⅴ型:骨质明显吸收、破坏或增生.在TMJDS发生过程中,关节盘移位、改变是导致关节退行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呈正相关系(见表2).治疗方法1 恢复正常关系:中老年由于牙体、牙列缺损或不良修复体造成错乱,需治疗牙体病,去除不良修复体,恢复咀嚼功能,全口义齿必须恢复垂直距离,青少年牙畸形,应及时正畸处理.对可复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借垫以矫正髁状突-关节盘的关系.
作者:蒋振;李爱华;张穷;张芳云;贺战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两实验组的错畸形类型和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存在何种差异.方法:112名18-29岁成人正畸患者根据主诉被分为两实验组,因关节不适而就诊的实验Ⅰ组和因美观要求而就诊的实验Ⅱ组.实验Ⅰ组50人,男性19人,女性31人;实验Ⅱ组62人,男性22人,女性40人.每位患者治疗前均作详尽的正畸临床检查、颞下颌关节临床检查、并拍摄开、闭口薛氏位片.结果:1.实验Ⅰ组TMD发生率明显比Ⅱ组高,分别占72%和25.81%,P<0.005.2.实验Ⅰ组中安氏Ⅱ、Ⅲ类患者占绝大多数,共占84%;而实验Ⅱ组安氏Ⅰ类患者占多数,51.62%,P<0.005.3.两实验组依安氏分类TMD发生率大小顺序排列均为:安氏Ⅱ类1分类、安氏Ⅲ类、安氏Ⅱ类2分类、安氏Ⅰ类.结论:1.某些严重错畸形如:后牙反、开、下颌偏斜、深覆盖、严重拥挤伴深覆(按TMD发生率大小顺序排列)较易发生TMD.2.夜磨牙、牙齿磨耗及幼年颌面外伤与TMD密切相关.
作者:陈辉;孙涛;纪昌蓉;王邦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常见的疾病,发病因素较复杂,诊断多借助X线拍片,常规以两侧开闭口薛氏位,曲面断层及经咽侧位为主,但是受颞颌关节解剖位置的影响,开闭口薛氏位的影像骨质重叠的部分较多,关键部位的观察如关节间隙的改变情况及髁突运动度的变化,还有骨质的改变,会因体位的摆放不良及投照角度的原因造成变形和模糊不清.临床投照效果不理想,往往加拍其它片子,增加了患者的投照次数和经济负担.另外暗室洗片设备及片子的储存方式对片子影像质量都会产生影响.我院自1998年引进德国西门子SIRONA数字口腔全景断层照相装置.其中的6号程序可拍摄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面断层影像.本文比较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断影像与开闭口薛氏位影像,为临床更好地选择片位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 病人情况:随机抽取98年9月-99年9月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病人50例共100侧,年龄10-80岁平均45岁.2 拍片情况:每位病人同时拍摄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面断层位和两侧开闭口薛氏位,并将两种影像进行比较分析.3 设备情况:用东芝DFW-10B500MA设备,投照两侧开闭口薛氏位.用西门子SIRONA数字口腔全景断层照相装置.其中的6号程序投照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面断层位.4 比较分析观察内容:观察内容包括髁突骨质,关节凹骨质,关节间隙及开口活动度.根据观察清晰情况分为清晰,不清晰,无法观察.结果1 影像显示结构的对比:见表1,曲断片显示髁突骨质,关节凹骨质,关节间隙的清晰状态均优于薛氏位片.开闭口薛氏位因受投照体位的影响,髁突部位骨质重叠较多受投照角度及投照距离的影响使影像的失真变形较曲面断层大,使髁突骨质,关节凹骨质,等影像的观察均比开闭口曲面断层要模糊,而开闭口曲面断层在观察骨质的细微结构方面相对较好,例如病人外伤时观察髁突脱位和半脱位以及高位骨折时关节间隙中有无碎骨片及关节面骨质的破坏情况关节增生,强直纤维化及肿瘤等方面均比薛氏位要清楚,而且开闭口影像在同一张图象片中体现,便于对比观察双侧髁突情况.
作者:马兰;靳军;王松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表达的影响,为bFGF应用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和ALP活性检测法,观察不同浓度(0.1~10 ng/ml)的bFGF第24、48和72小时对5%和10%胎牛血清(FBS)体外培养的第3代人牙周膜细胞(PDLCs)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①10%FBS,5ng/ml和10ng/ml的bFGF在第24、48、72小时,可显著促进PDLCs的增殖(P<(0.01~0.05),5%FBS,10ng/ml的bFGF在24、48小时,5ng/ml的bFGF在24小时对PDLCs有显著促增殖作用(P<0.01).②10%FBS,1ng/ml的bFGF在48、72小时,5ng/ml的bFGF在24、48、72小时,10ng/ml bFGF在48小时对PDLCs有显著增强ALP活性的作用P<0.01-0.05);5%FBS,10ng/ml的bFGF在24、72小时对PDLCs有显著增强ALP活性的作用(P<0.05).结论:以上结果提示:在一定的作用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5ng/ml和10ng/ml的bFGF可促进人PDLCs的生长和分化.
作者:刘晓勇;张海燕;吕婴;李卫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3/4冠是一种经典的修复固位形式,其优点是①牙体磨切量少且较表浅,对活髓基牙即使非麻醉下也适宜,预备体无暂时冠保护也能耐受日常饮食冷热刺激;②颈缘线较短,对龈缘刺激小;③只覆盖舌腭侧、邻面及切端面,唇颊侧仍为自身牙体组织,较美观.其缺点是①切端缘暴露金属边欠美观;②固位体边缘线较长,易继发龋坏;③形状特殊精细且位于舌腭侧及邻面,预备较困难;④所能提供的固位力有限[1].我科在临床诊疗中,以3/4冠作固位体,结合烤瓷技术,做过大量的烤瓷固定桥病例,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活髓基牙多倾向于采用3/4冠作固位.为了解3/4冠固位修复效果,我们特对85年5月至93年6月期间相关资料作了调查分析[2].相关资料及分析自85年5月至93年6月期间,我科共作含3/4冠固位各种烤瓷固定桥386例(镍铬合金烤瓷);修复区域绝大多数为前牙区,修复缺牙数从1个到4个甚至5个不等,所作固定桥种类以双端固定桥居多,在双端固定桥中以3/4冠~3/4冠固位形式占多数.有关统计数字见附表:在386例固定桥中,相继有36例失败,特点是修复后近期内特别是修复后1年内失败较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松动脱落,二是瓷折裂.对24例松动脱落的3/4冠~3/4冠桥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主要原因有四方面,依次是:固位形差(10例)、密合性差(7例)、咬合创伤或不均衡(5例)、固位力设计不足(2例).从统计发现,3/4冠固定桥经3~4年口腔内环境及各种生理动能状态下检验成功的,远期效果则一直很好.经统计,含3/4冠固位的烤瓷固定桥其7年以上修复成功率为91.6%.
作者:李旬科;赵西贵;王忠义;邵文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淋巴管瘤是胚胎性淋巴囊发育异常的淋巴系统良性肿瘤,好发于婴幼儿.大型淋巴管瘤常沿组织间隙扩展,侵及范围广,且多包绕重要的组织结构,外科手术往往不能彻底切除,势必影响治疗效果.我科于1996年6月开始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法治疗婴幼儿颌面颈部巨型淋巴管瘤2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小12天,大5岁,其中1岁以内者12例.肿瘤范围均达到超过2个解剖区域,其中腮腺区及面颊部者5例,耳后区及颌下区者8例,颌下区及颈部者8例.本组中囊状淋巴管瘤12例,海绵状淋巴管瘤9例.2 治疗方法治疗前常规进行胸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者方可接受本法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了解其变化情况.方法是将平阳霉素(天津市河北制药厂生产)6mg-8mg与地塞米松5mg和2%普鲁卡因4ml~6ml制成浓度为1.5mg~2.0mg/ml的混合液,进行瘤体内注射.给药量应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和肿瘤范围适当增减.注射前尽量抽出瘤腔内液体,每周注射1次,直至瘤体消失.本组中7例注射2~3次,平阳霉素总量16mg~32mg;8例注射5~7次,平阳霉素总量40mg~56mg;6例注射8~9次,平阳霉素总量64mg~72mg.结果1 疗效标准:治愈:瘤体完全消失,局部形态和功能恢复正常,随访无复发.有效:瘤体缩小50%以上,无功能障碍,随访无继续发展.无效:肿瘤无缩小,畸形无改善.
作者:焦建军;张学强;陈永革;卢广业;刘英奇;陈洪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一段式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植体早期负荷条件下的界面组织学,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临床实践利用光镜、SEM及TEM观察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植体早期负荷条件下骨与种植体的界面情况.结果:1.X线片显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植体呈分叉状牢固长于颌骨中,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紧密,呈骨性结合.2.光镜下:HE及Masson染色,见界面周围大量成熟骨组织与种植体紧密接触哈佛氏(Havers')系统清晰可见,无结缔组织膜样结构存在.3.SEM显示:骨床陷窝内多见成熟的骨细胞.4.TEM显示:致密成熟的Ⅰ型胶原纤维和种植体紧密接触,或垂直或平行于种植体表面,成熟的骨细胞距离界面较近的位置.结论:1.一段式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植体在早期负荷条件下获得了骨整合.2.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种植体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初期稳定性.3.在早期负荷时保持种植体的稳定性是保证骨整合形成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者:赵慧峰;徐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王某,男,44岁,因右侧牙冷热刺激后疼痛明显来我院就诊.现病史:半月前患者曾于外院拔除右下智齿,手术过程曾采用敲击法,自觉有牙齿折断感.拔牙后数日,拔牙伤口无明显疼痛,却感右侧牙遇冷热刺激疼痛明显,偶有轻微自发痛,咬痛,在外院反复检查无结果,逐来我院求治.口腔检查见:7|牙体无龋无隐裂,冷试(+),叩诊(+),松动(-),探远中牙周袋深5mm,内有异物感.X线片示:7|远中根中1/2处折断,断线呈斜行,折断根尖部份有明显的远中向及向移位,近中牙根完整,根尖情况良好.8|拔牙窝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与7|远中牙周袋相通,从伤口处可探及7|远中断根,可活动. 治疗经过:局麻下,从8|拔牙窝及7|远中牙周袋处挺出7|断根、牙槽骨片,并搔刮炎性肉芽.7|做根管治疗术,并行远中根倒充术.调.术后两周,见8|拔牙窝处粘膜基本愈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三个月,8|拔牙窝骨质完全愈合,7|远中根尖周骨密度增高.小结:①在使用牙挺拔牙时,切忌以邻牙作为支点,在拔牙过程中使邻牙受力.②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类似于根尖切除术,虽然损失一定的牙根,但患牙仍有保留的可能;取出断根后行患牙牙髓治疗.③7|的远中根长仅为正常根长的1/2,其牙周膜面积也为正常的1/2,能承受的力也相应减小,所以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调非常必要,减轻力,以免造成咬创伤,而致患牙过早脱落.
作者:张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来的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它能够使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并能与细胞染色体上的一定部位发生整合,诱发癌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本文对HPV在口腔癌组织中的存在状态及其致癌机制作了综述.
作者:管志江;李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口腔医学教育的机构设置目前全国共有36所医学院校设有口腔医学专业,至今已有14所院校成立了口腔医学院,22所院校建立了口腔医学系(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及台湾).口腔医学教育机构内的组成是院长-副院长-教学办公室-各基础和临床学科教研室.此外,国内已建立口腔医学教育硕士点65个、博士点25个.各院系目前分别承担着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包括:研究生、大学本科、大专、中专、高职、进修生的教育和职工的继续教育等.口腔医学教育的需求与现状1 当前口腔医学教育的市场需求1.1 口腔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较多,国内口腔医师与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发达国家1:1000、中国:全国1∶50000、城市1∶10000、农村1∶100000),口腔医疗保健任务相当艰巨.因此,社会对普通口腔医师的实际需求量很大.但是,毕业生追求高学历、大城市、大医院;口腔医学教育盲目发展对高层次口腔专门人才的培养等,均干扰了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的平衡,不但造成了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分配困难,更不利于医患比例的调整,会加重口腔医疗的贫富两极分化.
作者:王邦康;王松灵;吕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无牙颌患者修复时,需要关注的就是全口义齿的固位问题.除了制作工艺、材料性能及患者的适应能力以外,患者口腔的固有条件无疑是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介绍了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唾液粘度、粘膜厚度对无牙颌修复的影响及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孙默予;王邦康;袁玉姝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