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拉玛依地区维、汉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分析

邵新瑛;周懋莘

关键词:克拉玛依地区, 青少年, 牙合, 畸形, 民族, 克拉玛依市, 宗教关系, 维吾尔族, 迁移, 患病情况, 新疆, 通婚, 聚集, 汉族, 调查
摘要:克拉玛依市是1954年以后汉族由全国各地迁移、维吾尔族由新疆迁移为主的民族聚集的新地区,因为民族宗教关系,维、汉不通婚.为了解同地区不同民族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我们对该地区维、汉青少年进行错(牙合)畸形调查.报道如下: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的垂直向变化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高角、均角和低角女性正畸治疗后的垂直向变化.方法将我院正畸科1997-1999年开始正畸治疗并现已结束的312名安氏Ⅱ1错(牙合)女性根据下颌平面角和生长发育阶段分为六组,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用12项头影测量值进行治疗前后变化的评价.结果无论何种垂直骨面型或何种生长发育阶段,正畸治疗后(牙合)平面均顺时针旋转;生长发育期患者治疗后前面高增大,而不处在生长发育期的患者治疗后前面高无明显变化;大于18岁组治疗后下颌平面角无明显变化,而生长发育期患者治疗后下颌平面角的变化与垂直骨面型相关.结论下颌平面角的变化与患者的垂直骨面型有关;(牙合)平面的旋转与正畸治疗有关.

    作者:那宾;许天民;林久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氏Ⅰ类边缘型牙列拥挤非拔牙快速扩弓矫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快速扩弓矫治的牙弓参数变化,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安氏Ⅰ类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上下固定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分别在T1(正畸治疗前)、T2(快速扩弓三个月后)和T3(正畸治疗结束进入固定保持期)三个时间点结合模型分析对牙弓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第一双尖牙和尖牙间宽度在T1、T2和T3相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T1-T2,T1-T3)和下颌尖牙间宽度(T1-T2)有显著性增加.上颌牙弓周径、上颌第一磨牙及第一双尖牙颊倾度有显著性增加(T1-T2),但有少量复发(T2-T3).下颌牙弓周径、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颊倾度随治疗均有显著性增加.结论快速扩弓能够通过改变上颌牙弓宽度增加其牙弓周径,下颌舌弓配合固定矫治也能显著增加下颌牙弓周径.因此可以较好地解决边缘型牙列拥挤中牙量/骨量不调问题,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和疗效的稳定.

    作者:龚方方;陆静;沈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Ⅱ1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突-窝位置关系的MRI研究

    目的研究安Ⅱ1错合青少年颞下颌关节(TMJ)髁突在关节凹内的位置和盘突关系以及髁突位置和盘突关系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安Ⅱ1是否存在一定的TMJ病理结构.方法29例安Ⅱ1错合青少年(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10.8+1.1岁(8.1-13.0岁);摄取58侧TMJ的磁共振(MRI)片,测量分析突)窝、盘-突关系,与正常值相比较,并对髁突位置与盘突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反映髁突位置的JSI,Ca-Ti值与正常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显示髁突处于前移位;反映盘突关系的各测量值稍比正常值前位,但差异无显著性;髁突位置与盘突关系相关系数多在0.013~0.213之间;盘前移位组与盘正常组的髁突位置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安Ⅱ1错合青少年髁突位置呈前移位,关节盘相对髁突偏前位但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未发现髁突位置与盘突关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施洁珺;曾祥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点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结果①高角面型齿槽骨厚度窄、切牙区颌骨高度大.低角面型具有相反的形态特征.②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中,上下颌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在前后向的代偿变化,主要是腭(舌)侧骨皮质板发生代偿倾斜变化③相对于前颅底平面,正常(牙合)人高角面型上颌切牙、切牙区颌骨代偿性竖直;低角面型代偿前倾.相对于下颌平面,高角面型下颌切牙、切牙区颌骨代偿竖直;低角面型代偿前倾.结论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与垂直骨面型联系密切.

    作者:周力;孙伟;白丁;赵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轻力矫治: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的应用--澳大利亚Derek Mahony医师访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近些年来,自锁托槽矫治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正畸临床,由美国Damon医师设计推出的Damon矫治器作为一种被动式的自锁托槽,已成为其中典型的代表.

    作者:丁鹏;姜若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克拉玛依地区维、汉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分析

    克拉玛依市是1954年以后汉族由全国各地迁移、维吾尔族由新疆迁移为主的民族聚集的新地区,因为民族宗教关系,维、汉不通婚.为了解同地区不同民族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我们对该地区维、汉青少年进行错(牙合)畸形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邵新瑛;周懋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0.021×0.025英寸方丝引起前牙唇舌向倾斜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0.022×0.028″的直丝弓托槽中先后使用0.019×0.025″和0.021×0.025″的方形弓丝对于前牙的唇舌向倾斜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例非拔牙矫治患者中选出10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欠满意的患者,对其使用0.019×0.025″和0.021×0.025″两种方丝时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对0.021×0.025″的方丝引起的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将0.019×0.025″不锈钢方丝更换为0.021×0.025″方钛丝2个月后,其引起的代表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测量指标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使用0.019×0.025″不锈钢方丝后,换用0.021×0.025″的方钛丝并使其有一定的作用时间,可以引起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明显变化.

    作者:陈琳;曾祥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循证医学--提高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

    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定义迅速增长的医学信息使得临床医生在诊疗患者的过程中的临床决策变得越来越困难.不断增多的医疗技术和对同一病症多种诊疗方法的选择使得在临床患者的诊治和政府及医疗机构的医疗决策更为复杂.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十几年来在医疗领域中越来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指导理论.在2001年,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将循证医学评选为医学领域四大事件之一.对于广大临床医生而言,循证医学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具体的应用中综合了专业的统计学和方法学的内容,掌握和实践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作者:孙燕楠;傅民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锁托槽矫治器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自1928年Angle发明方丝弓矫治器,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固定矫治器以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在当今种类繁多的矫治器和矫治技术中,自锁托槽矫治器(selfligating bracket,self-ligated bracket)以其摩擦力低、不用结扎、椅旁操作时间及疗程缩短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正畸医师的关注.本文就自锁托槽矫治器的发展历史、分类及特点综述如下:

    作者:丁鹏;周彦恒;林久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舌侧正畸拔牙矫治的要点

    目的总结分析舌侧正畸中拔牙矫治的要点.方法根据我科开展舌侧正畸的临床经验,对舌侧正畸拔牙矫治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展示典型病例.结果舌侧正畸拔牙矫治的成功,与精确的技工室程序、临床粘接技术、关闭间隙技术、转矩和支抗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舌侧正畸的拔牙矫治技术与唇侧正畸相比,有很多差异.经过严格的临床训练、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舌侧正畸可以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

    作者:梁炜;林久祥;徐宝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型光固化正畸釉质粘结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测试分析新型光固化正畸釉质粘接剂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国际标准[1],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观察法对新型粘接剂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新型粘接剂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光吸收值(O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新型材料细胞毒性为0级.结论新型光固化正畸粘接剂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作者:刘燕舞;刘月华;张敬;姚畅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