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白玉兴
目的通过对替牙期轻中度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为临床医师确定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样本分为正畸治疗组和矫形治疗组,分别为1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病例的选择标准为:(1)前牙反(牙合),(2)-2<ANB<1,头影测量分析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正常,(3)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4)轻中度凹面型.正畸治疗组采用2×4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4个月,追踪两年后无复发.矫形治疗组采用2×4矫正技术,治疗一年内反(牙合)复发或无法完全矫正前牙反(牙合),改用前方牵引进行矫形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6个月,追踪两年后无复发.以治疗开始时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头影测量项目之差异,并进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正畸治疗组关节角(NSAr)显著小于矫形治疗组(p<0.01),前颅底长度显著大于矫形治疗组(p<0.001).正畸治疗组后颅底长度也显著大于矫形治疗组(p<0.001).且前面高较大(p<0.05).判别公式Prediction Index(PI)=-0.2(关节角)+0.243(前颅底长度)+0.187(后颅底长度)+3.366,有助于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选择.结论 PI越大(>0),在替牙期以2×4矫治技术矫治轻中度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谷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苏某,女,13岁,因右上中切牙不萌要求矫治.检查:恒牙(牙合),于前庭沟处可见右上中切牙即将破龈,余无特殊.
作者:黄朝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一种可调节的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6名UPPP手术效果不佳的OSAS患者戴用矫治器,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和X线头影测量.结果患者戴用矫治器感觉舒适并自觉戴用.使用该矫治器一个月后,患者的主观症状明显改善,AI、AHI均明显降低(P<0.01),SaO2明显上升(P<0.01).X线片显示下颌前移(P<0.05)、气道增宽(P<0.05)、软腭和舌体缩短(P<0.05)、舌骨上移(P<0.01).结论该下颌前移矫治器的设计针对个体,极易调改、轻便舒适、应用灵活,因此疗效好,且制作简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计算机对X线颅颌面影像的自动识别定点.方法①X线颅颌面影像的自动识别:X线颅颌侧位定位片经扫描仪将图像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后重建该图象.②X线颅颌面影像的自动定点:以FH平面为基准进行分区,运用三次样条插值法使曲线光滑,使用轮廓跟踪技术进行标志点的寻找,使用拟合逼近进行拟圆,进行二值化确定两曲线的交点.结果提取出了颅颌面软组织外轮廓、硬组织外轮廓及部分内部结构,提取出了颅颌面31个标志点.结论进行了计算机对X线颅颌面影像轮廓和特征点的识别研究,为全自动识别分析奠定了基础.
作者:邵金陵;林珠;李东;赵荣椿;任金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牙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已成为口腔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者:李煌;徐芸;李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每一类错(牙合)进行软组织敏感指标筛选,以探讨简化繁杂临床诊断分析过程的方法.方法选择150例个体的X线头颅侧位片.其中正常(牙合)组60例、错(牙合)组90例(安氏Ⅰ类双牙弓前突、Ⅱ类、Ⅲ类错(牙合)各30例,男女各半),测量结果经SPSS8.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筛选出的敏感指标相同,共有6项,符合率为84.44%.2.安氏Ⅲ类错(牙合)筛选出敏感指标3项,符合率为96.67%.3.对以上软组织指标有影响的硬组织测量项目7项.结论敏感指标的筛选为简化临床诊断过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者:张学军;纪昌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前牙反(牙合)很常见,较后牙反(牙合)及全口牙反(牙合)为多.根据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口腔正畸科(以下简称本科)558个正畸案的统计,有反(牙合)者占21%,其中前牙反(牙合)者占88%,后牙反(牙合)及全口反(牙合)者各占6%.
作者:黄金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嵌人错(牙合)牙是因外伤后未及时正确复位所致.笔者在临床中共收治3例,男1女2,牙外伤嵌入年龄为9.5岁一14岁.其中失败的一例是因牙周膜破坏严重,造成牙根与牙槽骨的固连所致.
作者:霍宗芳;梁伟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陈莉;白玉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国儿童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方法以个别正常(牙合)和Angle错(牙合)分类法为标准,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由口腔正畸专业人员对全国25 392名各牙龄期的儿童与青少年进行错(牙合)形的患病率调查.结果得出了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错(牙合)患病率为67.82%,同时统计出各牙龄期的患病率和错(牙合)畸形类别的构成比.结论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错(牙合)患病率近40年来有明显增高,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40%升至2000年的67.82%.
作者:傅民魁;张丁;王邦康;邓燕;王佛汉;叶湘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深覆盖患者在保持阶段覆盖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搜集1990年-1998年间结束正畸治疗,且治疗前后资料完整(包括模型和头颅侧位片)、治疗前为深覆盖的患者49名,其中男性20名,女性29名;Ⅰ类患者20名,Ⅱ类患者29名,平均年龄为13.3岁.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及数显游标卡尺分别对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进行测量.结果随访时覆盖虽有一定程度的回复,但覆盖的复发量仅占矫正量的27%.覆盖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下颌在矢状向上的生长有利于覆盖的稳定.上下切牙牙轴及矢状向位置的变化与覆盖的复发有关.
作者:刘妍;许天民;林久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的新概念,虽然其出现只有十年的历史,其理念已为临床各专业医务人员接受.相关文献数量却是呈加速度增长.那么什么是口腔循证医学呢?如何实践口腔循证医学?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
作者:史宗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表达.方法系列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OPG和RANKL两种骨代谢因子的表达.结果正常人牙周膜细胞在mRNA水平表达OPG和RANKL.结论人牙周膜细胞表达OPG和RANKL参与骨组织代谢.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人牙周膜细胞在机械力作用下参与骨改建的机理打下基础.
作者:杨雁琪;张丁;李小彤;傅民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尖吸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矫治前根尖吸收预测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临床病例60例,进行性别、疗程、ANB、下颌平面角、矫治前后的上中切牙根尖移动的距离和牙轴倾斜度变化等因素与矫治后上颌中切牙根尖吸收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疗程、上中切牙倾斜度的变化、上中切牙根尖在垂直向上的移动距离与根尖吸收有显著相关,可以解释48%的根尖吸收量的变异.结论治疗因素能为矫治前预测根尖吸收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但根尖吸收还有许多不确定的个体因素存在.
作者:周传丽;吕婴;纪昌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状况及龋齿患病情况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畸的效果及疗程.本研究调查北京市正畸咨询患者龋齿患病情况,旨在有针对性的指导及监督正畸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作者:杨瑛;张丁;王鸿颖;孟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