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咽后壁瓣成形术179例

杨育生;王国民;陈阳;吴忆来;蒋利萍

关键词:咽后壁瓣, 腭咽闭合不全, 成形术, 临床治疗, 经验, 患者, 方法
摘要:咽后壁瓣成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geal incompetence,VPI)常用的方法,我们在1999年9月~2003年4月,通过对179例VPI患者行改良咽后壁瓣成形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报道如下.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釉蛋白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表达

    目的观察釉蛋白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釉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出生后1、3、7、10、14 d龄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釉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出生后1~10 d在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均检测到釉蛋白mRNA的表达.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随细胞的分化、基质分泌具有规律性,1 d已有微弱表达,3 d表达增强,7 d达到强,10 d减弱, 14 d为阴性.釉蛋白mRNA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1 d很微弱,14 d阴性,3~10 d为持续的中等强度的表达.结论釉蛋白在成釉细胞中的转录表达从前成釉细胞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至牙冠硬组织发育完全时中止.成牙本质细胞也表达釉蛋白基因,提示釉蛋白可能参与早期罩牙本质的形成.

    作者:吕平;高学军;贾弘禔;王嘉德;高岩;魏明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学》应试复习与对策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重要的临床学科之一,在整个理论考试试卷中占有较大比例,约为16%~20%.<口腔修复学>知识覆盖面广,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且试题量大、题型多样,是考生感头疼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包括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又有许多紧密联系临床的病例分析题,特别是后者,考生不仅要理解和记忆各修复体的适应证、特征、预备要求,还需要掌握如何设计修复体以及试戴出现问题时调改的方法.这就需要考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许多考生在备考时常常会感到抓不住重点,复习时无从下手,特别是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笔者结合考试大纲的内容和特点,谈一些<口腔修复学>复习时的心得和应试技巧,希望对考生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所帮助.

    作者:周永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正加速度环境对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航天飞船在升空和返回阶段,机体可受到超重高正加速度(+Gx)的作用.研究表明,超过+3Gx负荷可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我们以猴为对象,采用模拟高+Gx作用的动物离心装置,观察猴口腔黏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热休克蛋白70( heat-shock protein-70,HSP-70)表达的影响.

    作者:施生根;张建中;牛忠英;司少艳;张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提高单侧唇裂初期整复效果的理论与技术要点

    唇裂整复效果的好坏绝不单纯取决于熟练的切开与缝合技术.积极探索唇裂修复设计过程中的几何学原理,并合理地应用到唇裂手术的每一过程中,可有效地提高唇裂的初期整复效果,减少继发畸形及其整复难度.现围绕单侧唇裂初期整复中的理论与技术难点,以笔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基础讨论如下.

    作者:石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ierre Robin综合征低龄患者行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价

    目的评价Pierre Robin综合征低龄患者施行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风险,并探讨控制风险的手段.方法 2001年5月~2004年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Pierre Robin综合征患者共6例,均由同一名颌面外科医师采用von Langenbeck术式进行腭裂修复,围手术期行血氧监测,术前及术后第4天行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麻醉插管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只有1例在术后2 h内出现了呼吸困难伴严重的低氧血症.睡眠监测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后睡眠呼吸紊乱的程度比术前并无明显加重.结论低龄Pierre Robin综合征患者实施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风险主要是严重的低氧血症,经过全面的术前风险评价及严格的风险控制,多数患者在低龄阶段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腭裂修复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周炼;马莲;刘瑞昌;刘克英;王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对成牙骨质细胞DNA合成能力的影响

    骨形成蛋白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其中骨形成蛋白2的诱骨活性强.为观察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对牛成牙骨质细胞(cementoblast, CB)DNA合成能力的影响,并与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 PDLC)相比较,我们做了如下研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侯建霞;曹采方;孟焕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复发性口腔鳞癌挽救性手术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期复发性口腔鳞癌挽救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首次复发的复发性口腔鳞癌患者临床再分期后行挽救性手术并跟踪随访.结果复发性口腔鳞癌早期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均比复发进展期者长,且复发早期1年生存率及1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复发进展期.结论对复发性口腔鳞癌进行临床的再分期有利于评价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挽救性手术是复发性口腔鳞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尤其对复发性口腔鳞癌早期的患者.

    作者:王治平;陈伟良;潘朝斌;李劲松;王建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成釉细胞瘤中pRb和E2F-1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pRb、E2F-1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在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AB)中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hTERT)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AB中pRb、E2F-1、cyclin E及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 pRb在AB细胞核中阳性率为20.4%(11/54).E2F-1 mRNA阳性率为92.6%(50/54).cyclin E mRNA阳性率为66.7%(36/54).hTERT mRNA阳性率为94.4%(51/54).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hTERT、E2F-1、cyclin E的表达逐渐增高,pRb表达丢失.hTERT与E2F-1、cyclin E mRNA之间经Spearman相关分析,rs均为1.000,P=0.0001,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pRb/ E2F-1与AB细胞的增殖、去分化相关,端粒酶活性的释放激活与pRb的低表达及E2F-1的高表达可能相关,并在G1晚期受cyclin E调节有较高表达.

    作者:钟鸣;王洁;张波;侯琳;岳阳丽;李自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牙周炎致错位前牙的正畸牙周联合治疗

    目的对牙周炎致唇向散开的前牙经环切离断牙槽嵴顶纤维后进行正畸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正畸牙周联合治疗 16 例患者唇向散开的上前牙,使用临床牙周健康指数分析、根尖片观察牙槽骨高度变化及模型分析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离断牙槽嵴顶纤维后正畸压入使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 1.2 mm,前牙覆盖由 7.0 mm 减至 2.0 mm ,覆(牙合)由 4.0 mm 减至 2.0 mm ;牙周组织健康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环切离断牙槽嵴顶纤维后,正畸压入治疗在矫正患牙咬合关系的同时可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增加牙槽骨高度.

    作者:施捷;周彦恒;傅民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mad分子在骨形成蛋白2调控成牙本质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Smad蛋白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调控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内Ⅰ型胶原α2链[collagen α2(Ⅰ),COL1A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细胞免疫组化观察MDPC-23细胞内BMP-2细胞内信号分子Smad1、Smad5和Smad6的表达.瞬时转染和报告基因检测观察Smad1、Smad5和Smad6在BMP-2调控COL1A2基因转录中的作用. 结果 MDPC-23细胞表达Smad1、Smad5和Smad6.BMP-2能诱导含COL1A2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Smad1或Smad5过表达增强BMP-2诱导的COLIA2基因启动子活性,而Smad6过表达抑制BMP-2诱导的COL1A2基因启动子活性.过表达Smad1或Smad5突变型载体可以阻断BMP-2的诱导能力.结论在MDPC-23细胞内,Smad信号途径存在并发挥功能,参与调控BMP-2对COL1A2基因的转录.Smad信号途径可能在BMP-2调控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本质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何文喜;牛忠英;赵守亮;高杰;李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牙集合菌斑中钙含量与患龋状况的关系

    菌斑内不断进行的钙磷代谢活动是釉质脱矿和再矿化的基础,和龋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测定集合菌斑中钙含量值,比较不同龋患人群菌斑钙含量的差异,探讨龋病易感性与菌斑钙含量的关系,寻求筛选龋病易感人群的方法.

    作者:魏华;石四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酸蚀偶联剂不同作用时间对托槽与牙面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

    本项实验旨在比较自酸蚀偶联剂不同作用时间下托槽与牙面剪切粘接强度的差异,探讨正畸临床使用自酸蚀偶联剂粘接托槽的佳作用时间.1.材料与仪器: 48 颗新鲜拔除的正畸减数前磨牙,随机均分成 A、B、C、D 4 组,置于 0.1% 麝香草酚液中.所选牙齿形态正常,结构完好.采用方丝弓双尖牙托槽(杭州奥杰公司),底面积 12.97 mm2;粘接材料采用自酸蚀偶联剂(Self-etching primer ,3M)和光固化粘接剂(TransbondXT,3M).实验仪器为可见光固化机(Dentsplay QHL-75, USA),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WAW-1000B , 长春试验机厂),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 X-650, Japan).

    作者:齐娟;毛靖;李平;谢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秦始皇帝陵区山任陶窑遗址人牙磨损状况

    秦始皇帝陵区山任陶窑遗址位于西安市,埋葬着修建秦始皇陵园工程死亡的部分劳动者.2003年2月17日~3月2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考古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挖掘,共清理出113具人骨架,均为男性,大45岁,小15岁.距今已有2 000年左右.1.研究对象与方法:收集整理113具骨架的全部牙齿,除去乳牙、多生牙及残冠、残根等无法辨认磨损状况的牙齿,共计2 523颗.标明牙位,肉眼观察并记录每颗牙齿的磨损程度.磨损程度的标准采用 Smith 和 Knight 牙齿磨损指数分度法,共分为5度:0度:牙釉质表面特征无丧失,牙颈部外形无改变;1度:牙釉质表面特征丧失,牙颈部外形少量改变;2度:牙本质暴露,面积少于牙面的1/3 ,牙颈部缺损深度 < l mm;3 度:牙本质暴露,面积大于牙面的1/3 ,牙颈部缺损深度l~2 mm;4度:牙齿的颊、舌、(牙合)面或切缘釉质全部丧失,牙髓或继发性牙本质暴露,牙颈部缺损深度>2 mm.采用SPSS 11.0软件,windows XP操作系统对全部牙齿磨损度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韩迎星;邵金陵;段清波;孙伟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天疱疮的非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使用为天疱疮的有效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长期应用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这些副作用也使得某些伴发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用激素治疗成为难题.为此,临床学家不断寻求各种安全有效的非皮质激素治疗方法,企图通过单独使用或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来替代或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其副作用,增强疗效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关于该领域理论和临床运用的系统性、综合性文献却相对缺乏.鉴于此,我们就天疱疮的非激素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江潞;陈谦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成年男性发不同单元音时软腭运动研究

    软腭是参与腭咽闭合的主要器官,也是参与发音的重要器官.软腭在发不同音素时其抬高程度不同.我们通过对30名正常成年男性发3种不同单元音(a、i、u)时软腭动度的X线片的测量,观察发不同元音时软腭抬高程度的差异.

    作者:彭兆伟;马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染料木黄酮抗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抗涎腺腺样囊性癌(ACC)实验性肺转移的作用.方法分别用ACC-M细胞及经染料木黄酮处理的ACC-M细胞对20只裸鼠尾静脉接种形成肺转移模型,6周后处死动物,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裸鼠ACC肺转移率、瘤结节数目;观察肺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凋亡情况.结果染料木黄酮治疗组瘤结节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29±1.80和27.44±13.55,P<0.05);治疗组转移灶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15.37±3.96及6.03±3.36,P<0.05);治疗组VEGF及MMP-9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染料木黄酮有一定的抗ACC-M远处转移的作用,这可能是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

    作者:刘浩;俞光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管肿瘤及脉管病变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血管肿瘤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病变,其中部分病变的组织学表现相似.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GLUT-1)生理状态下只分布于红细胞细胞膜、神经外膜、视网膜及血-组织屏障,正常皮肤及皮下血管内无表达.近来有研究表明GLUT-1在幼年性血管瘤中表达.我们研究GLUT-1在人血管肿瘤及脉管病变各亚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差别.

    作者:孙志军;张文峰;张露;陈新明;赵怡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型系列超声波多功能牙科治疗仪

    作者:樊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对侧神经支配的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面神经损伤患者组及大学生志愿者组面神经各分支对侧神经支配率,探讨周围性面肌瘫痪恢复过程中面神经对侧代偿支配的问题.方法分别测定大学生志愿者 22 例 (22 侧)及 108例面神经损伤患者的面神经电图对其对侧神经支配率进行分析其中损伤组又按发病原因不同,分为医源性损伤组、Bell 氏面瘫组和创伤性损伤组,测试损伤支数为Ⅰ支 76 支,Ⅱ支 81 支,Ⅲ支 88 支,Ⅳ支 66 支.结果①损伤组 3 组间对侧支配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②损伤组Ⅰ、Ⅱ支对侧支配率明显高于志愿者组 (P<0.001);③损伤组Ⅰ支对侧支配率明显高于Ⅱ支 (P<0.001) . 结论面神经损伤后,存在对侧神经支配功能增强的表现.

    作者:杨朝晖;蔡志刚;俞光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龈下残根修复前正畸治疗五例

    目的对损坏至龈缘下 1.5~3.5 mm的前牙牙根在修复前行正畸牵引,当损坏平齐龈缘时再桩冠修复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3例外伤、2例根面龋的患者,共6个牙根接受完善根管治疗,修复前正畸暴露损坏,电刀修整牙龈,然后桩冠修复.结果 5例患者在修复后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若前牙牙根损坏位于龈下釉牙骨质交界处,在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既可保留残根,又可制作出有较好功能和美观效果的修复体.

    作者:李俊;程祥荣;黄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