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联合榄香烯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

董印权;卢国华;张英卫;董婷婷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 紫杉醇, 榄香烯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榄香烯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晚期结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治疗,研究组给予紫杉醇联合榄香烯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榄香烯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疗效佳,患者高度满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邻指带蒂皮瓣和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瓦合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邻指带蒂皮瓣和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瓦合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效果.方法:收治手指末节脱套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邻指带蒂皮瓣和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瓦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邻指带蒂皮瓣和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瓦合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周良;刘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微创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微创组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恢复优良率、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失血总量、骨折总愈合天数、干预后QO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价值高,可缩短操作时间和愈合时间,减少失血量,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异甘草酸镁预防老年肺癌GP方案化疗致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预防老年肺癌GP方案化疗致肝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中晚期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GP方案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使用异甘草酸镁有助于降低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作者:闫桂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刃针结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刃针结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患者99例,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刃针与龙氏手法联合治疗,B组采用单纯刃针疗法,C组则采用单纯龙氏手法治疗.结果:A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与远期治疗总有效率皆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刃针结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效果显著.

    作者:薛彦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相似.

    作者:崔琳;崔洁;张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体重及脂肪分布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分析人体自身体重、脂肪的分布情况与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86例作分析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健康体检人群86例为常规组,均需接受具体问题的询问与相关指标的测量,对两组试验对象的体重、腰围与臀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分析组各项指标数据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当中,体重与脂肪是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一点需要医护人员重点把握.

    作者:王德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胃内注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内注入血凝酶(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5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液洗胃,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及静脉推注血凝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胃管注入血凝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内注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欣;兰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外科教学PBL模式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外科教学PBL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学生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LBL)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PBL).结果:观察组学生评分结果为(7.9±1.3)分,教师评分结果为(7.9±2.2)分;对照组学生评分结果为(6.1±0.5)分,教师评分结果为(6.0±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外科教学PBL模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动能力.

    作者:刘郁;段绍斌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甲组)和盐酸氨溴索治疗(乙组).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听力.

    作者:周华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IL-17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干眼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及动力学异常的眼泪和眼表面异常疾病.研究表明,IL-17是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庭成员之一,主要由CD4+T淋巴细胞分泌,具有强大的募集中性粒细胞的独特作用,以及促进IL-17调节前炎性因子、趋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作用,在干眼发病机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回顾IL-17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梅欢;金龙山;金花;沈贞女;李英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各项生化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肌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等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化检测指标联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生化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各项指标联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准确度高.

    作者:薛全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耳穴针刺祛眼袋3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针刺法祛眼袋的效果.方法:收治患者39例,采用耳穴针刺法对眼袋进行祛除,观察效果.结果:留针1 h效果,眼袋20~30 min消退24例,眼袋1 h消退11例,眼袋1 h消退1/2左右4例.结论:耳穴针刺祛眼袋效果显著.

    作者:李超;刘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牙隐裂患者78例,随机分为充填组和综合修复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综合修复组,临床治疗效果、冷热刺激痛消失时间、牙面裂纹消失时间、咀嚼疼痛消失时间、干预后SF-36和咀嚼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充填组(P<0.05).结论: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小儿鼻窦炎应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鼻内给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鼻内给药治疗小儿鼻窦炎的效果.方法:收治小儿鼻窦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配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内给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鼻塞、流脓涕、头晕、清嗓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喷雾剂鼻内给药治疗小儿鼻窦炎疗效确切,可迅速改善患儿鼻窦炎症状,安全性好.

    作者:张红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鼻腔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鼻腔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鼻腔血管瘤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内镜下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比两组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腔血管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翔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如治疗不当,容易复发,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文章分析DFSP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高萍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平分两组.治疗组采用西药加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3%,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明显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新生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中的应用

    目的:经颅彩色多普勒技术(TCCS)是一种无创、安全、价廉的实时监测脑血流循环的方法,它通过频谱波形及血流参数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血流的信息.由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新生儿早期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及参数变化不同.文章将经颅彩色多普勒技术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新生儿大脑中动脉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作者:李全琳;王艺璇;李天刚;曹淑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小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治疗中能明显减小颈动脉斑块内膜厚度与斑块面积,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选择消化内科住院患者8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00例样本中,不合理用药90例,主要类型有用药剂量过多、药物重复使用、联合用药不合理和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合理用药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临床应该尽量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

    作者:姜志坚;刘长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